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都市里的积水有谁道歉吗?

(2025-07-14 17:12:55)
标签:

时评

文化

都市里的积水  有谁道歉吗?

今夏以来本市雨水多些,较大的挨上短时暴雨级别的有三次,在不足千米的和平西路北侧的三个地道桥处,雨水齐平了路面。也有一些小到中雨的时日,地道桥少积水,而有的路面却出现了短暂的积水。本市毫不例外地成就了大雨大积水,小雨小积水的状态,

本市市民出行有立交桥、地道桥、一般道路和人行便道等四类,每逢雨天都好似上天出了一道考题,立交桥会有不是通道灌下的雨水,更有其上路面不平汽车溅下的雨水,其下道路而行的非机动车者就要遭受二次伤害性“降雨”,地道桥就不用说了,一般路面一场不大不小的雨绝对可以检验出有些公路牙子处的漏水槽过高而无法渗水,至于人行便道多表现在雨中或雨后的“晃动”,即底盘没有夯实。一场雨再好不过地检验出本市市政建设就是:面子工程;烂尾工程;豆腐渣工程。是完美的形式主义的典型实例。

然而,有谁对此公开道歉吗?没有!主管道路的市府要人有道歉吗?没有!主管道路验收的机构有道歉吗?没有!相反,我们听到的确实宣传的怎么疏导交通,怎么“应急”。其实,今年入夏以来的几场暴雨,较之往年不是最烈的,不少地段甚至不用怎么清理,积水就会自动而去。那么,短暂的几个小时的积水给市民进出造成的不便,又该由谁承担责任呢?

一座现代化的都市,首先,具备地下水道(可以过车辆的那种,应该是“蚊香”状圆盘型的,且在“圆盘”上有“点”的漏斗而迅速排水),是硬件之一,当然这要耗费大量资金,那么,不可以采取其它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吗?其次,立交桥上,一般路段,人行便道只要监督人(机构)照章办事就可以解决,其实,几桶水就可以试出雨水的“走向”问题,不至于形成路面的积水,这里并没有尖端技术上的问题。

我不明白市政建设主责人出面道个歉有那么难吗?总不能把责任推给上天吧,谁让上天下暴雨的,是吗?

我们的都市,距离现代都市还有多远的距离呢?

2025年7月14日17点10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