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巴黎奥运之际(上篇)
(2024-07-25 17:03:04)
标签:
文化体育 |
写在巴黎奥运之际(上篇)
第33届巴黎奥运在际,网上传出的有关巴黎奥运的消息层出不穷。一方面网上对巴黎奥运边边角角的热议,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人们并没有减少对奥运的关注度。另一方面所议论的内容又至少有95%与体育项目本身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比如我们宣扬的庞大的直播系统、两千名的记者队伍、自带空调、自带厨师团、几万瓶矿泉水、床垫、举报有乒乓队员年龄造假、我们体育代表队伍过于庞大、服装难看,游泳队被药检次数空前、法国抠门不舍得花钱、塞纳河水不干净、纸板床、没有运动员专用车等等、等等,好像有一种什么力量带起了“驱离”奥运的节奏。个人感觉这是“认知”上的一个鲜明差异。也许简约奥运是法国巴黎奥运承办方的一种理念,环保的具体做法(有我们尚未认识到的方面吗?)恐怕同我们的认知也相去甚远。就拿不安装空调来说,法国属于海洋性气候国,冬无极寒,夏无极热,近些年随着气候的变化极热天也有出现,有报道称巴黎运动员宿舍用的是室内地下的循环冷水,加一个房间内的三叶电风扇,也有中央空调的宿舍,是否适宜恐怕运动员最有发言权,有的国家代表队也是自带了空调的,我们自己议论的点是:其一,运动员矫情。其二,又要花费用。前者尚未见有前往的运动员说什么(是否热到必须用空调),后者属于企业行为,人家因此做一次广告也未尝不可。
其实,我很诧异的是,我们怎么会有这样多的自媒体能够在网上无限度的发言?相反不同的声音却又没那么及时跟进,更没有已经在巴黎的记者的发声呢?中立地看,多种声音的发出未见不是好事,不同的声音会引起反思,对改变或者强化自己的认知,提高对新事物的觉醒都会是有帮助的。
就奥运会本身而言,她是世界体育第一的顶级盛会,她应该怎样回到单纯的体育盛宴桌上,已经到了我们应该反思的档口,各种不同文化对奥运的包装恐怕已经超出了她的初衷,在比较中过多强调我们2008北京奥运的“无与伦比”未见就是绝对的对。
巴黎奥运尚未开赛,话语台上烘托的奥运氛围恐怕有点儿南辕北辙了。
2024年7月24日17点3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