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二则
(2024-06-19 10:31:04)
标签:
文化 |
日记二则
2024年6月16日 周日 多云间晴 风2-3 23-36度
小心地把有家长们签字的二五班“趣味运动会”的旗子折叠起来放好。上午两个多小时孩子们的活动抵不过几个热心家长的精心策划和疏而不漏的准备,如场馆的联系;活动时间的确定;器材的备份;教练的引领的体验和自行组织的孩子们的团队比赛以及家长与孩子们的互动等等。也充当了啦啦队的家长们甚至比踊跃参加的孩子们还多。不过这样的活动已经完全不是孩子们父母小时候的景象,更不是自己这爷爷辈的模具。那时也曾经小过的“大人”们放学或放假以后早就结伴“趣味”在外了。现如今即便是“封闭”的场馆,冷热水齐备、空调温度适宜、器材满满也还有千万个不放心的理由。
在开导自己“劝君莫奏前朝曲,试看今朝气象新”,自己已经属于隔代人,闪后些为好,欣赏着会更好。现在的孩子与父母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脉动。应试教育提供了课堂,如果我们的课余能松绑孩子们的身体,疏放孩子们的天性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
2024年6月17日 周一 晴间云 风2-3 23-38度
近午接到孩子,问他参加“趣味运动会”的感觉,如写叙事文的六要素应该怎样描述。又问他更喜欢的项目,他没有马上回答,说都可以,靠前的呢?他没有选体验课的篮球、羽毛球,也没有选拍球绕障碍、投掷沙包和拔河,却说还是想踢足球。
儿时的我们有着延续的承接,放学以后结伴的男孩子会捉迷藏、撞拐、推铁环等,女孩子会跳皮筋、踢毽子、跳房子、扔布袋等,一直玩儿到大人喊回家吃饭、喊回家睡觉。第二天早上又成帮成伙地打闹着去上学。
现在在大街上都是大手牵小手,许多地方的健身场所,甚或小区内的健身器材上空荡荡,报了体育班的孩子们亦如在课堂上,心理发紧、身体也难免发僵。
其实,再怎么“趣味”,其目的也不过是把久已经折叠起来的孩子们的天性归还给他(她)们。犹如我们一些摘金夺银的体育项目,真正应该给孩子们的是田径,让他(她)们在跑、跳、投中强其筋骨,疏放心智,形成肌肉滋长的记忆,夯实骨骼基础。运动是快乐、是年轻、是心智疏放的前提、是意志品质的锤炼、是团队意识的早知道,是共力而胜的相互激励。
每天多走几步、多跑几步,这样的孩子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2024年6月18日16点4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