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社区”的探讨
(2024-04-19 18:07:14)
标签:
文化 |
4月16日上午到所在社区办理年度社保认证,借机到居委会主任办公室探讨早想探讨的一个“大社区”走势的问题,起初她以为我有什么具体事,她知道来意后没有特别刻意放下电脑的手头,有一搭无一搭地回复着我的问题。
三年疫情我们都感觉到了最基层的社区的作用,一种防范、一种管理、一种不可或缺的组织与号召。以后再类似的疫情恐怕不会多见,但三年疫情带给我们社区的作用谁也不会否定的。其次,急剧变化的我们的社会客观情况是:各个新兴的小区大多已经不是过去的以单位为主了,基本是相住几年也不相认的邻居;即便是老旧小区,变化也很大,亦是陌生的邻里;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不同家庭模式居多,当然也还有租住户,且流动性较大,故“大社区”的走势一定会强劲而起,它一定会成为社会稳定的极其重要的基本一环,具体来说老人的养老问题;孩子的教育问题;家庭的和睦问题;邻里的和谐问题等等都会起于此。
在交流过程中,给自己的一个强烈信号是至少本市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动静,体制很僵化,问题出多了或者矛盾尖锐了推给司法而已。从此获得的南方的做法是用钱来解决已经出现的小区“一老一小”的问题,我们也仅仅是落后于此而已。是这样吗?
我所理解的“大社区”不是要增加什么公务编制,也不是使现有的社区人员更累,而是“双向”调整,一是浮在市府机关的工青妇组织编制人员下沉到社区,二是利用各社区的闲置房屋或地段有限收费为小区住户服务。至于要解决的居民大量的非涉法矛盾,如家庭纠纷、邻里矛盾等等就会被“大社区”“吞噬”掉了,“大社区”管理顺了,风气好了一定会影响到我们整体社会风气的清新、清意。
我们探讨的时间不长,因为感觉不到她的认真,果然,自己连说着“打扰了”走时,对方都没有抬一下身子。
2024年4月19日18时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