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到底要“屏蔽”什么

(2023-02-10 16:32:38)
标签:

文化

到底要“屏蔽”什么

25日(周日)终于是属于自己的时间了,写了四篇拙文,每篇不过八、九白字。好像自去年开始篇篇拙文被新浪博客管理者“审核”,而后客气地告知“请耐心等待”,极少数有“想法”的拙文被“屏蔽”掉。一天之内写四篇短文的时候不多,至于被“审核”也习惯了。该天不习惯的是,其中一篇可以发博客,不可以发微博,打出的字幕是涉及法的问题,另一篇干脆直接被“屏蔽”掉,50%的“屏蔽”率高了些,有些愤愤不平。于是,今天梳理了一下四篇拙文再叙,等待着再次被“屏蔽”。

四篇拙文,依次为涉及教育的一篇“太阳最多的地方”,以为给中小学生的地盘(操场、教室)过于窄小,像个“鸽子窝”,不利于孩子们的身心成长。“审核通过”了。

第二篇也是涉及学生方面的点评,即:“我以为的胡某宇同学的‘事’”,写了家庭、学校应该接受什么教训和对于造谣者不能只是一般的行政处罚,应依法上“失信名单”。特别是对近在咫尺的自缢的第一现场,成了“灯下黑”,不是仅仅接受一个教训的事,应该承担责任,甚至是承担重大责任,如果早发现会引起那么多的社会舆情吗?此篇被彻底“屏蔽”。我以为自己的想法是积极、健康的。不知为何“审核未通过”。

第三篇是体育方面的,年度第2篇《羽球岁月独白》“国羽的变与顽疾”,“审核通过”。

第四篇有关法律方面的:“劳荣枝案的辩护律师们”,对劳荣枝的辩护律师的“内卷”提出批评,并延续到了律师行业的一些事,以为这个行业是贯彻执行司法的有利支柱,不应成为司法顺畅进行的“屏障”。我不知这样的评论怎么就涉法“不淑”了。

其实,挺奇怪的,拿“胡某宇同学”的事来说,那么多谣言充斥了我们的社会舆论场,没有谁去“屏蔽”,自己发表了一些实事求是的批评、建议,却一再受阻(有些点评不当的地方,完全可以讨论,甚或争论,如此才可能明辨真伪)。亏了只是把个人的评论当做自己练脑、练手的记录,与社会、与博客管理者没有什么瓜葛。即使再“屏蔽”,自己该写什么还会写,仅此而已。

202321016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