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此一时刻
(2022-12-12 17:49:14)
标签:
文化 |
核酸——此一时刻
本市于12月1日有了低风险区域的可进出,于是,个人为了家中的老、小和做不完的遗留事天天进出至今。
12月6日(周二)上午到一家中医院,保安要求出示72小时内绿码,上前友好地咨询超时了怎么办,保安不友好地答:自己到药店买“抗原”当场做。看来特别场合还是要做核酸保有手机上的“72小时内绿码”为好。于是,本着“夜黑里盲人打灯笼”定律去做核酸,赶了两个核酸点儿,均没有了“管”,刚刚10点多,不是上午11点结束吗,怎么就没有“管”了?看到冷的缩着脖子的“志愿者”,还是放弃了责问。
7日(周三)上午终于做上了核酸,却到8日(周四)上午迟迟不出结果,赶快到另一处又做了一次,仍担心有意外,中午回到家自做了“抗原”属正常的一道杠,9日(周五)上午有了“24小时绿码”。10日(周六)上午第三次做核酸,11日(周日)上午11时13分被某卫健局短信通知:核酸异常,并被告知需于当日下午到指定的几个地点做“单管”,按时到某点,队伍已经排了几个“S”型,又到另外一地,南北相隔百多米有两个核酸点,两支队伍几乎重叠成双,等一小时20分钟做上“单管”,问大白四小时是否可出结果,“等吧,不一定”。今天(12日,周一)等到此时(16时52分)没有接到过电话,手机也没有显示什么(比如“24小时绿码”,比如需要“自行居家”隔离的短信)。
今上午到办公室自做了“抗原”仍为一道杠。为避免可能的风险戴着N95口罩,结果同事说他嗓子疼了几天了,至中午竟然烧到了37度5,赶快让他回去休息(他回去后做“抗原”两道杠)。后又赶快消杀了办公室,大开了窗户。
关于“核酸——此一时刻”,第一,7日上午所做核酸为什么没有结果(至今)?第二,核酸点已经取消不少,做核酸的市民已经不多,为什么结果反倒迟迟不出?第三,11日突然出现混管异样者众,到底是本市显现了一个疫情“峰值”?还是另有“故事”?谁该对此负责?第四,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市民自我保护意识不足?我前面的一位少妇级别的女士回过头来搭讪,我有意回避,她又同其前面的男士对话,断续知道她是给超市送货的,她一人在家,原来她不怕什么,而我后面的一位瘦老者距离我很近,甚至碰到过一次我的鞋,他一脸若无其事的样子,侧回头了他三次,最终忍不住侧对他道:离远点吧。排队的都属于“核酸异样”,拉开距离,尽量不脸对脸说话属于基本常识吧。第五,尽管防不胜防,难道不该让市民尽量少聚集,少出门,少中招吗?
最后,个人真的不怕什么,只是我们的实际情况是:几乎每天都要接触老、小。我们在此的低头,不是为了老、小的始终的抬头吗?
2022年12月12日17时2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