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往事如昨

(2022-11-26 09:50:42)
标签:

情感

往事如昨

利用再次居家五个工作日,每天拿出三个多小时整理日记,凡49年,205本,约853.5万字,往事如昨。

上初一时,在老师的诱导下,19731212日写下第一篇日记,至19799月的6年间,应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日记(非天天写),应叫做纪实。大学4年分成了学习笔记与生活日记两部分。参加工作后的日记跌宕起伏,直到1996年后成为了天天的不可或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多了三大本给儿子的纪实,约15万字(不算自己的日记字数),而自20159月至今又多了给孙子记的日记,想要达到在孙子上初二时“百万字”日记的目标止,现在已在记孙子的第十本日记,约70万字。201312月始,又将过往只在日记中写的短文,开始正式写成新感受的拙文投放到博客中,至今每月平均12篇,年约10万字(亦没有算作日记字数中),当然被“屏蔽”的拙文也越来越多,终是水平不达标。

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着自己和孙子的两本日记,在飞机上、高铁里都写过,也曾经为不影响室友休息,在客房洗手间里记。

办公室和家中都准备了钢笔水,很贵的几百元的钢笔买过不中用,最终在手的是十几元的钢笔,还随身带着一支黑笔以防钢笔没水(有过外出住酒店没有钢笔水的尴尬)。

往往经历更多事,也更有感悟的时候没有了记录的时间,有过三年(199345年)仅写一本日记,约9.5万字的时候,也有最高仅一年(2004年)写36万字的记录。

曾经丢失过一本日记(1991年刚后那一年出国最多,感受也很深),那本日记扉页上有自己的工作单位,姓名,电话,只是丢的包中还有一个钱不多的钱包,蹬车过铁路时被颠掉的,似乎明白了什么,好在还有其后的日记补记。

算来明年是写日记整50年和在博客上发拙文10周年的日子。其实很平常,如每天的刷牙洗脸。其实又极不平常,在整理日记,偶尔翻看到几行,真如昨天的事,历历在目,不自觉心血上涌,又仿佛过去的都不算个事儿。那个浅薄的自己,那个有了阅历还在问天问地的糟老头。那个天天习惯性地不满,又不好再火冒三丈而发出:“哎”声的自己,竟然被孙子抓到,马上接吐出成语:“唉声叹气”。

曾经闪过在电脑上打字日记,马上被否定,还是用钢笔记在本上,让孙子记住汉字写在纸上会更有劲道。刚上小学的孙子尚未懂得日记,不想它成为孙子的负担,在孙子当看之年,却不想看给他的“百万字”日记的时候,习惯性“哎”的自己也绝不会真的唉声叹气。社会绝不会依我,孙子也自有自己的路,而我只是不负自己而已。

往事如昨,昨天走过,向着心的远方,感恩所有人的一路相伴相随,把沧桑的老留给自己,把脊梁顶起,直至终去。

 

20221126907

利用再次居家五个工作日,每天拿出三个多小时整理日记,凡49年,205本,约853.5万字,往事如昨。

上初一时,在老师的诱导下,19731212日写下第一篇日记,至19799月的6年间,应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日记(非天天写),应叫做纪实。大学4年分成了学习笔记与生活日记两部分。参加工作后的日记跌宕起伏,直到1996年后成为了天天的不可或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多了三大本给儿子的纪实,约15万字(不算自己的日记字数),而自20159月至今又多了给孙子记的日记,想要达到在孙子上初二时“百万字”日记的目标止,现在已在记孙子的第十本日记,约70万字。201312月始,又将过往只在日记中写的短文,开始正式写成新感受的拙文投放到博客中,至今每月平均12篇,年约10万字(亦没有算作日记字数中),当然被“屏蔽”的拙文也越来越多,终是水平不达标。

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着自己和孙子的两本日记,在飞机上、高铁里都写过,也曾经为不影响室友休息,在客房洗手间里记。

办公室和家中都准备了钢笔水,很贵的几百元的钢笔买过不中用,最终在手的是十几元的钢笔,还随身带着一支黑笔以防钢笔没水(有过外出住酒店没有钢笔水的尴尬)。

往往经历更多事,也更有感悟的时候没有了记录的时间,有过三年(199345年)仅写一本日记,约9.5万字的时候,也有最高仅一年(2004年)写36万字的记录。

曾经丢失过一本日记(1991年刚后那一年出国最多,感受也很深),那本日记扉页上有自己的工作单位,姓名,电话,只是丢的包中还有一个钱不多的钱包,蹬车过铁路时被颠掉的,似乎明白了什么,好在还有其后的日记补记。

算来明年是写日记整50年和在博客上发拙文10周年的日子。其实很平常,如每天的刷牙洗脸。其实又极不平常,在整理日记,偶尔翻看到几行,真如昨天的事,历历在目,不自觉心血上涌,又仿佛过去的都不算个事儿。那个浅薄的自己,那个有了阅历还在问天问地的糟老头。那个天天习惯性地不满,又不好再火冒三丈而发出:“哎”声的自己,竟然被孙子抓到,马上接吐出成语:“唉声叹气”。

曾经闪过在电脑上打字日记,马上被否定,还是用钢笔记在本上,让孙子记住汉字写在纸上会更有劲道。刚上小学的孙子尚未懂得日记,不想它成为孙子的负担,在孙子当看之年,却不想看给他的“百万字”日记的时候,习惯性“哎”的自己也绝不会真的唉声叹气。社会绝不会依我,孙子也自有自己的路,而我只是不负自己而已。

往事如昨,昨天走过,向着心的远方,感恩所有人的一路相伴相随,把沧桑的老留给自己,把脊梁顶起,直至终去。

2022112690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