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一日找到了CDMA的命门

(2008-07-14 21:36:00)
标签:

杂谈

    看来满城风雨的《别了,我的CDMA》(http://uni-lyj.blog.sohu.com/94468752.html),唏嘘不已,猜博主的身份应是安徽联通的一位朋友,从联通的角度描述了CDMA自打诞生之后的坎坷经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是一篇精彩的博文,收录之,堪可将来用于教学生了。

    真实的战场和游戏有一个差别,就是游戏可能是事先设定的进程,而真正的杀戮战场上,对手是可能变招的,对付善变的对手要更快、更狠。从联通的规划来看,当时定位于高端并非没有道理;但是移动也并非一动不动地等着挨打。我亲身经历的那一天,将让我难忘终生。

    那是2001年的12月24日,按照西洋传统该是圣诞夜。可是当时中国移动31个省主管市场的副总们却没有一个在省会城市,他们没有带随员,齐聚深圳召开了一个史无前例、对后来影响巨大的会议。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如何对付即将出现的CDMA。

    总部先向大家介绍了联通拟定的战略计划:“2002年联通计划发展至少500万CDMA客户,这些客户定位为高端,具体策略已有麦肯锡助其策划。CDMA将从低辐射、新技术、军用品质等角度对移动的高端客户展开全面攻击。。。”对这些通过各种渠道(当然,主要是媒体公开披露的)获得的信息,移动的各方诸侯一起研究。经过简短的介绍和分析,大家都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如果联通策划的“用CDMA占高端,用GSM打低端”的策略成功的话,移动就被挤压在中间,生存空间非常有限;那时虽有小灵通,但尚不成规模,未构成全国性威胁,可一旦移动被迫离开高端市场,就将被迫陷入与小灵通和联通GSM混战的不利局面。

    如果输了高端市场,就等于输了一切,在这种局面下,高端客户的保卫战一定不能输,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怎么守?移动占了先发优势,这些客户在自己手里,所以相对主动些。于是之后的会议中,大家在一起分析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的战术,以及应对措施,有时甚至到了分组进行沙盘模拟的程度。会议进行得紧张而高效,没有废话和寒暄,有的只是刀光剑影和杀气。

    在讨论中大家发现了联通计划的命门——500万客户。发展500万客户并不难,难的是这些客户全是高端客户。何为高端?对费用不敏感的客户?不全是,再有钱的人也希望省钱。高端客户是愿意用钱来买高端形象的客户,降价能带来客户,但不一定能带来高端客户。如果联通通过优质的服务和网络质量征服了高端客户,逼着移动靠价格吸引客户,那么移动就输了;反之,如果移动的服务和网络质量让用户满意,逼着联通通过降价来发展用户,那么就意味着移动将CDMA逼向了低端。因此,在会议结束的时候,鲁总是这么总结的:如果明年这个时候,我们的市场策略逼着联通必须通过降价才能发展客户,我们不但赢了2002年,还会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保持优势。

    平心而论,如果2002年联通不犯任何错误,发展500万不是不可能的,这个主动权完全在联通手中,移动在02年所能做的就是死保高端客户,尽量减缓高端客户的流失速度;然后瞪大眼睛等待联通犯错误。结果,到了02年中,联通眼见年底任务即将成为泡影,只好采取了降价、送机等手段发展客户,以期完成放号任务。那天,总部的一些人出去好好庆祝了一下,因为,我们赢了,我们把CDMA夹在了移动和小灵通之间,让他的GSM和CDMA自己去打吧。

    事情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当时,我是列席会议的最小的萝卜头,而且又不是市场专业(那时支撑属市场口,因此有幸参加),只是对会议的氛围和鲁总的结论有印象,现在想来真是遗憾。而后的几年里,虽看到了不少腥风血雨,但毕竟不是在第一线,所以体会不深。其实之后,移动还有很多策略是与CDMA竞争息息相关的,比如品牌策略——如果不分品牌,降价和保高端的双重任务如何兼顾?

    2001年12月24号的会议只开了一天,很多人甚至当天就赶回了家。直到现在我还在想,如果当年联通高端客户的放号任务不是500万,而是稳扎稳打的50万高端,另外再加500万中低端客户,会不会今天的格局就不一样了?

    此篇文章写得乱乱的,因是看到满城风雨的博文有感而发。有时在想,如果市场口的人能如我写SI系列那样,将这些年来市场口的发展历程记录下来,岂不是大大的好事?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