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早上骑车的时候,一如既往地勇往直前,超了一辆又一辆,40多分钟的时间,闲着没事,又想到了竞争的问题。
前面有一个人,骑得比较慢,超过去,这个决策很简单。突然自己身边有个人把自己超了,怎么选择呢?跟上,超过,他再超过我,我再超过他?还是让他走他的,我骑我的?
在竞争之前,就要寻找、判断竞争对手,去与竞争对手的比较,到底我的比较优势有哪些。然后根据分析去选择竞争策略,是跟进,还是领跑?这个策略一旦制定下来,就应该严格执行。比如,如果是跟进策略,那么就应该无论对手的节奏如何,无论对手的状态如何,我都要咬牙坚持;但如果策略是不管他,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那就应该无论对手怎样挑衅,你都不要管他,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
所以这当中,首先是策略的制定很关键。如果你的对手骑的是和你一样的自行车,那么我有信心把他们都超过去,无论是跟进策略还是领跑策略,都是根据对手的行为去制定。但如果你的对手骑的是辆赛车,甚至是开汽车的,你就趁早别这么选择,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吧。策略不是一成不变,要时刻观察,及时调整策略;但是并不意味着策略可以随时调整,一个策略制定要保持一定的时间的,所以要确保策略的前瞻性。
其次是策略的执行,既定的策略出来了,在执行的时候会有很多困难,也会有很多诱惑,就看你是不是能坚持。也许你制定的策略是跟进,对手发现了,发力快骑,你跟得住吗?跟进很困难,很累的,但是既然既定的策略是跟进,就要咬牙。也许你制定的策略按照自己的节奏骑,那么你就要忍受别人的挑衅,以及可能变化节奏而超越别人的诱惑。当你超越一辆被堵的汽车的时候,不要为这短暂的胜利冲昏头脑——那是汽车,你不能和他较劲的,暂时超过他只不过因为他出现了些情况,你要把汽车当成追赶的目标,累死也追不上。
其实跟进的难度小多了,当你开始领先的时候,你就更累了。是坚持自己的节奏,还是根据对手的情况保持领先?体力好的人不必在意对方的一时超越,因为知道胜利最终是自己的;但是如果竞争对手和你的实力差不多,怎么击垮对方呢?你终于实现了领先,但对手虎视耽耽,正在窥视你的领导地位,那么给予对手持续打击就是最好的选择了。这个例子可以用爬山来说明。记得上学时候爬山,是要爬十个小时以上的山,这个时候,最初有些人获得了领先优势,后面有的人,采用跟进策略,那么领先者如何保持持续领先呢?
十几个小时的爬山过程是漫长的,最终的目标也是相同的,所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领先者去设计。怎么做到持续打击呢?主要是在休息的选择上。领先者先到达了一个地方(里程碑),休息了,其竞争对手可能很快也到了。这个时候,领先者又出发了,对于跟进者如何选择?跟着走?不行,也很累了,需要休整;休息?又拉开了与领先者的差距,无论如何选择都很痛苦。走的话因为先天不足跟不上,还会让领先者领先;如果休息就更拉大了与领先者的距离。这样领先者到达下一个地方开始休息的时候,可能跟进者就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这时候领先者又开始走了。。。。。。如此这般,跟进者遭到持续的打击,往往无力继续跟进,只好放弃和领先者的竞争。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结局,就是领先者自己坚持不住了,最终被跟进者超越。其实往往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最终的结果,领先者被超越是因为他没有领先的资本和体力,只是一厢情愿地拼,最终自己被自己拖垮;跟进者知道自己的能力,相信终将取代领先地位,因此在跟进过程中给领先者持续的压力,最终拖垮了领先者。这个时候冲过去,原来的领先者已经耗尽了自己的力量、资源和信心,这种超越完成之后,往往很长时间才能缓过劲来。所以说策略制定不正确的代价是惨重的。
其实这个时候,竞争才刚刚开始,因为领先者有领先者的走法,后面的人也在理智地根据自己的节奏朝着自己的目标行进,前车之鉴给了后面的人少犯或不犯错误的机会。领先者是孤独的,唯一的目标就是突破自己,通过自己的判断找到最佳路线;而后面的人要根据领先者的经验和自己的特点,力图自己走正确的路线,采用迂回的方式寻找超越的机会。如此反复,直到终点。
与人斗,其乐无穷,但其实与人斗的过程主要是在和自己斗,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别人。
前一篇:星巴克碰壁
后一篇:骑电动自行车的速递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