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现,识记生字最有效的方法
(2011-05-04 09:32:46)
标签:
识字识字教学当堂复现课后复现教育 |
分类: 识字教学 |
摘要:现用人教版语文教材识字量非常大,而识字教学在低段教学中又处于核心地位。因此,现行语文课堂教学中,识字方法五花八门,教学生字的时间比例极高,这对于那些能言善辩的孩子而言是个展现才华的机会,但对于占班级大部分的普通同学而言呢?对于那些没什么特定的好办法记住生字宝宝的人而言呢?连人带生字都放弃吗?其实,要处理好这一矛盾,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和生字多见面,即复现。我们通过课堂和课外的生字复现,能很好地达到识记生字的目的。
案例片段:人教版一下《棉鞋里的阳光》
师:今天又有个l4个生字宝宝要跟大家交朋友了,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很快地认识他们吧!(学生自主识字)师:你跟哪些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向同桌介绍介绍。(同桌互读,全部读对的小朋友为自己竖竖大拇指。)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说说你的好方法。生甲:我用加一加的办法记住了“背”和“装”,北加月就是背书的背,壮加衣就是装,服装的装。生乙:我用减一减的办法记住了“另”,前几天我们刚学了别人的“别”,别减立刀旁就是“另”。生丙:我用想象的办法记住了“帘”,一块毛巾挂在洞门口就是“帘”。......师:大家的记字方法真多,真了不起!所以记住了那么多字,接下来......(看到一学生高举着手,跃跃欲试。)师:XXX,你还有补充吗?学生丁:老师,我不用什么方法,只是读了几遍,就把生字宝宝认识了,这样算不算了不起?师:你不用方法就能把生字认识,就是最好的方法!太了不起了!(学生情不自禁地议论起来:我也是这样的。不用去想怎么记,记起来快多了;有几个字很难用方法记,多读几遍就记住了;有些字我老早就认识了......教室里一下子沸腾了。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啊,“不用方法就能把生字认识就是最好的方法!”就如同我们认识一个人一样,你根本不需要去运用方法刻意地记他是方脸还是圆脸,就是凭着那么一种感觉就把他认识了。如果我们每认识一个人都要熟记他的每一样面部特征,试问我们的大脑里能装的下几个人物呢?
识字也是一样。我们现在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学生的识字量很大,这对于刚入学的低年级儿童来说,是一份不小的压力。其实,要记住一个生字,最有效的办法是在语言环境中多次见面,就如学生所说的:我多看几遍就记住了。这里的“多看几遍”
一 当堂复现——推动识记的“发动机”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要有效地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在识字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首先认识到识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鼓励他们自觉快速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不要纯粹地、盲目地为了趣味而趣味——把教学重心放在追求有趣的识字方法上,白白浪费了好多宝贵的时间,让学生失去了当堂巩固识字的机会。
二、课后复现——推动识记的“稳定仓”
(一)在课外阅读中。成功的识字教学必须让儿童尽早、大量地阅读。学生阅读时,仅仅对汉字清晰辨别,准确认知是不够的,还必须能在瞬间凭汉字的轮廓、特征就能自动识别。把识字与阅读结合起来,是实现这种自动化的最佳途径。
为了让生字复现与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教师应当做好引领者,做好为识字开展的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把生字的认识、巩固过程由课堂延伸到课外。这样既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拓展了识字的空间,多识字又促进了阅读,如此,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二)在课外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进行识字,是培养学生识字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巩固已学生字的最佳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小学生总是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同学、老师的认可。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各种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体会到识字其乐无穷,同时教师要不吝啬地表扬鼓励他们,特别是后进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此外,教师将一些已经学过的生字编个儿歌或者顺口溜让学生读读背背,也是一个不错的实现生字再现的好途径。
其实,在识字方法上,我认为只要是“适合”我的,就是“合适”的,就是“最好”的。不一定非得要讲出个明确的方法来。今天的识字教学不应该花去课堂上宝贵的40分钟中的大部分时间。
某些故弄玄虚、舍简就繁的环节该弃则弃。语文教学要的就是实效,而不是花架子。我们的识字教学要删繁就简三秋树”的路,才能形成“领异标新二月花”的语文教学新局面。
杭州市余杭区中泰中心小学潘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