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有感
(2016-08-15 03:24:43)
在观看和聆听了远程教育培训视频《讲座后,我对《数学课程标准》关于“图形与几何”内容的规定,包括核心概念、内容主线、具体要求等有了新的理解与体会。
一、课标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核心概念主要有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等。
①、空间观念指物体特征抽象的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描述画出图形等。
②、几何直观指利用图形的描述和分析,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通过线段、点,以及图形,把事件的过程简单的表现出来,把它们之间的关系,揭示清楚,这就是典型的几何直观,就是图形直观。
③、推理能力的发展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和确定的规则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
二、加深了对小学阶段“
①、现在的教材,在图形的认识当中,是先讲立体,再讲平面,再回到立体。从历史发展过程上看,实际上我们中国小学的传统教材,最初是按点、线、面、体的逻辑关系讲的。到了上个世纪
②、小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形成,必然是有一个长期的反复的积累的过程,不能一次到位。在教学上要打破了传统的一步到位,先讲立体图形,要求直观认识,然后中间一段是平面图形,最后再讲立体图形。现在教材也一样,先讲立体,后讲平面,再回到立体,但这两次讲立体层次不同,第一次要求辨认,到第二学段要求是认识。也就是现在教材是
三、学会了如何通过图形的认识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①、通过对实物的观察与操作认识图形。第一学段要求
②、基于图形的想象和图形之间的转换,发展空间观念。新教材内容编排上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