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铁出行自救品”讽刺了谁?

(2011-08-02 19:56:17)
标签:

社会

时评

原创

文学

北京

杂谈

分类: 社会时评

                 “高铁出行自救品”讽刺了谁?
                                  ⊙李立勋

     话说唐僧师徒4人到西天取经,唐僧欲走捷径,于是询问众徒弟。孙悟空回答:“听说飞机比白龙马快多了。”八戒建议:“师父,神舟六号更快。”这时,沙僧从怀里掏出四张高铁票,说道:“师父,听说坐这玩意能马上送你上西天。信不信由你,我反正信了。”
  这是这几天网络上流传的一个荤段子,自然吐露了网民对高铁安全性能的调侃和无奈。——但是,有一个更加幽默的段子却赫然出现在国内某著名报纸的新闻版面上:鉴于最近高铁事故频发,常有断电、断空调、停车等故障,有关方面友情提示,请广大乘客出门前务必备好折扇、驱蚊剂、矿泉水等应急品。后来,所谓的“应急品”在某网站上经大量的全民造句,很快又很快演化为“自救品”的代名词。
  记得很多年前,在没有动车的年代,我们出门坐火车前,无非也就是准备一大袋方便面、鸡蛋、饮料等物品,最多也就是拖上一条小板凳罢了;现在,旅途时间大大降低,便捷性大大提高,可我们的身外之物却多了,真是咄咄怪事。理论上说,我们坐动车出行,基本上都是短短几个小时,完全可以忽略食物问题,况且车上有免费的水和充足的食物,可是,为什么时间越短,却越多了些顾忌呢?
  其实,这些顾忌来源于对旅途的不确定性。打开最近的新闻,基本上每天都会弹出类似于动车延误的页面,就拿今天(26号)来说,在武汉到十堰的线路上,又有某趟动车因为雷雨而出现线路故障,延误时间达四个多小时。以前只听说过飞机会因为雷雨天气而撒泼,现在看来,我们的动车也娇气的要命。当一架架高铁路线拔地而起,并且号称全世界一流水平,却不能经受风雨雷电的考验时,我们也就只能寄希望于其不要追尾、不要脱轨了。
  可是,就是这么几把蒲扇、几瓶花露水或者农夫山泉,就轻易地击毁了我们神秘莫测的高铁。当蒲扇、花露水或者农夫山泉派上用场的时候,也就应验了一场悲剧——虽然我们都不希望那是真的。花着接近飞机票的价钱,感受着绿皮火车的氛围,还要备受着被弃置的煎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种种名过其实的待遇,真是对“被高铁”时代的莫大讽刺。怪不得有人感慨:每次坐高铁,我都有种从容赴死的悲壮感!
  当然,有关部门还应该补充提醒一句:请广大乘客出门时务必带足够的现金,万一出事故受伤了,没钱医院不给治。这种说法绝非危言耸听,是有前车之鉴的。几天前,就在7•23甬温事故发生后,某中央级媒体上曾有这么一句话:由于很多伤者没有足够的治疗现金,费用方面都是由院方垫付的。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万一以后我们遇不上如此宽宏大度的院方,且没有足够现金的话,死了则已,不死的话,只能躺在医院的门口,半死不活。
  生命诚可贵,金钱亦浮云。既然买票时票面上没有写受伤后应该由铁路部门负责,我们就没理由质疑,也不要指责我们的铁老大一毛不拔。据铁道部2010年公布财务报表显示,铁道部2008年、2009年、2010年仅在客运方面的收入分别为929.96亿元、1090.47亿元、1344.91亿元。可是,铁老大说它是赔钱的,它说它2010年税后利润相比2009年下滑99.45%,因为大部分钱都投资到高铁上了。1000亿确实是个小数目,相比于2000多亿的京沪高铁建设费,相比于2011年7455亿的高铁总投资。
  另外,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用于蔬菜标准园的总投资是2亿。对于这,我们也是不能质疑的,我们可以吃不上猪肉,可以吃不起地沟油,却不能阻止高铁飞速疾行的步伐。我们唯一可以相互奔走呼告的,就是出门时千万别忘了带蒲扇和花露水。

     (载于半月谈网。原文有删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