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位老师给我推荐了一批很好的书和几个网购书店,线上进入这几个书店逛了逛,打算选择几本书。
我喜欢购书藏书。最近几年来我几乎每个月都要买几本书,但读书的速度远远赶不上买书的速度。 10月份,我就在网上买了塞缪尔.亨廷顿的《变化中的社会政治秩序》、《四大名著批注典藏版》、《邵燕祥作品集》和寒川子的《四棵杨》以及莫言的诺奖获奖作品《蛙》。
我现在的藏书大约有近四千册,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购买:一是在咸宁工作期间陆续购买的;二是在武汉工作期间后期两三年集中购买的;三是退下来后陆续购买的。这些书 ,有的读了很多遍,有的尚未开卷。所有的藏书,我读过只是一小部分,充其量十分之一而已,未读的尚有十之八九。我常对着几处书橱而望书兴叹,心想,这辈子是读不完它们的。慨叹年轻时想读书而又为生计奔忙,俗事缠身,身不由己,且经济拮据,往往面对一套好书,翻了又翻,在书店踌躇徘徊半天还是忍心走开,空手而归。现在有时间了,也买得起书了,却已入暮年,人生进入倒计时。真是恨不能携如今的闲暇和财务自由再回到年轻,专心做一个书虫。
我读书纯属兴趣型,而非治学型,所以购书也比较杂,不系统,但大体在人文类范畴内转悠,文史哲政经都有涉猎,但尤对政治类书籍兴趣较浓。近年来不大读经济类作品了,但现实生活中政治和经济往往又不可绝然分开。
购书多了,对岀版商也有了些比较和讲究。很早就听行家说,中国的岀版社还是老字号的商务印书馆和三联书店好。的确如此,我对这两家书商的主要体会是:“三个高、三个决不”:一是他们选择岀版的书籍书目的品味高,决不跟风、随大流;二是印刷质量高,决不粗制滥造;三是外文书籍翻译的水平高,尽量做到信雅达,避免晦涩艰深,决不故弄玄虚。所以我的大多数书籍不论现购还是邮购网购都是选择这两家岀版社的。
近年来我也从“先知书店”购买不少的书,这是一家近年来很受欢迎的网购书店,以推荐岀版营销近现代经典名著为主,但也大力推岀一些学界评价高但非当下意识形态主流的当代学者名家的著作。我很喜欢他们推岀的书,也钦佩他们的胆量,但也着实担心这些书目比较惹眼,且推介书评的言论往往也具有些许挑战现实的意味,或使这家很不错的书店难以维持长久。当然,这是就特殊环境而言而不是就一般意义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