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增加社会财富总量,努力实现伟大战略目标
——学习二十大政治报告的体会与思考
王嘉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政治工作报告中提岀了新的“两步走”的宏伟构想,他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使我想起了党的十二大也曾提岀过“两步走”的目标。一九八二年九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报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指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零年的七千一百亿元增加到二零零零年的二万八千亿元左右。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于世界前列,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为了实现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在战略部署上要分两步走:前十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十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 ”
而实际上,到2000年末,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0.03万亿,远远超过十二大既定2.8万亿的目标。又过了20年,到2021年底,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更是高达114万亿!
国民生产总值是什么?它是一个经济学的专用名词。通俗的讲,它就是每年增加的社会财富!这就是说我国的社会物质财富总量从1981年的年增长7千亿到去年年增长达到了114 万亿。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它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巨大成功 !它是一个人间奇迹!
二十大的“两步走”虽然没有提岀具体的量化指标,但其内涵目标更加宏伟。必将要有更大数量、更高质量的增量社会物质财富作为支撑和保障。
因此,我体会,努力发展经济,大数量、高质量的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是落实二十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伟大旗帜、实现新的两步走的伟大目标的首要任务。
保证和促进物质财富总量的增加,也是一切人类社会的首要任务。历史的前进,文明的进步,人类的发展,生活品质的提高,需要社会物质财富总量的不断增加。反过来,社会物质财富总量的丰富,也会保障和促进历史的进步,文明的进步,人类的进步和人类物质生活进而精神生活品质的提高。若社会财富总量的减少或不足,必将制约历史的进步、文明的进步、人类的进步以及人类生活品质的提高,甚至会导致历史倒退、文明衰竭和种族消亡。
从实现社会公平原则岀发看,我们也需要努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人类社会的公平,首先是基本生存权力的公平,是吃喝穿住行的最基本物资生活资料必须得到保障的公平。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延扩及医疗、教育、娱乐等品质生活所需的公平。为此,社会必须要有足够丰富的、不断增加的物质财富,以满足人民对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的需要。社会富裕,物资充沛,财富增长,就可以从最普遍的意义上保证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保障社会公平的可能性。这是最大的公平。而一个社会积贫积弱,物质匮乏,民不聊生,就是对人民的最大的不公平。况且,一个社会越是贫穷就越是容易衍生大量的社会弊端和痼疾,比如特权、腐败,黑恶势力等等,更会加重人民的苦难,产生更大的社会不公平。
所以,一个专注于发展经济,专注于不断增加社会总财富,专注于提高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效率,并为此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排除一切干扰的社会,就一定是一个符合历史发展正确方向的社会。
同时,只有持续不断的增加社会财富,才能有效的巩固我们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的成果。
一个社会,一定不能在意识形态上让贫穷成为一种光荣,成为一种幸运,成为一种合理,成为一种时尚。否则,社会财富会持续减少和匮乏,社会经济会持续衰竭和恶化,社会文明会大步倒退,直至退回到原始人时期。
我们主张和提倡共同富裕。但共同富裕,不是绝对平均主义的富裕。绝对平均主义只会导致共同贫穷,而不会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穷人和富人一齐进步的富裕,是水涨船高的富裕,是允许在较长社会阶段有贫富差距、但逐渐缩小差距、最终达到没有穷人、没有贫困、没有短缺经济的富裕。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既不允许以富欺贫,也不允许劫富济贫。富,是文明、是进步、是方向,而穷不是。劳动致富、知识致富、智慧致富是光荣的;勤劳致富、合法致富、帮穷致富是可敬的。对于这样的富人,社会不能让他们瑟瑟发抖,更不能让他们落荒而逃。而是要保护他们,尊重他们,让他们有更多的安全感,让他们有更高的积极性,让他们能更好的发挥他们的固有优势,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202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