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昆阳七小2020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校本活动---《牛和鹅》集体备课

(2021-03-17 11:26:02)
分类: 集体备课教案反思

牛和鹅教学设计

王漫漫 稿

 

教学目标

1. 认识“谓、拳、捶”等10个生字,会写“摔、摸”等10个字。

2. 借助课文的批注范例,知道可以从有疑问写得好感受深、有启发等角度给文章批注,并尝试从这几个角度去写批注。

3. 通过品读5-7自然段相关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害怕的心情。

教学重点

1. 知道可以从提出疑惑、点评写法、记录体会、写下启示等角度给文章作批注。

2. 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害怕的心情

教学难点

试着从提出疑惑、点评写法、记录体会、写下启示等不同角度写批注。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初谈印象,引出课题

1. 谈话导入,出示牛和鹅图片,说说对他的了解。

2. 引出课题,并板书《牛和鹅》

板块二 明晰字音,整体感知

昆阳七小2020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校本活动---《牛和鹅》集体备课(一)自由读词语,明晰字音

 

 

1. 出示词语,自由读。课文我们都在课前预习过了,老师了解一下,发现同学们都觉得这几个词不好读,谁来读一读他。

(1)出示词语,自由读。

昆阳七小2020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校本活动---《牛和鹅》集体备课 

 

2)指名读,相机纠正

3)找特点。

(4)重点指导“捶”。

注意捶字的笔画,作业本练写每个一个。

2. 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过渡:生字词会读了,谁能告诉老师课文围绕牛和鹅写了些什么?

(1)明确主角课文题目是《牛和鹅》,课文写牛的是哪部分?写鹅的是哪几部分?从篇幅上看,确定鹅的主角地位。

(2)理清关系。课文围绕鹅、霖哥儿、金奎叔,发生了什么呢?

板贴:追、摔

(3)看着板书,连起来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说,同桌说)

预设:“我”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金奎叔见到后将鹅摔了出去,从此我也不怕鹅,也不再欺负牛了。

小结:通过理清课文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把长长的故事内容概括得简洁清楚。

板块三 关注批注 学习课文

(一) 认识批注 了解作用

1.勾连旧文,唤醒“批注”

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这篇课文的形式与平时的课文一样吗?

出示课文《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引导学生交流。

出示课文图片,用红色方框框出课文,用蓝色方框框出批注。区别课文和批注,明确批注的位置。

2.读篇章页,明确批注是一种阅读的方法。(出示篇章页图片)

四年级开始我们就要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小结:《牛和鹅》和这几篇课文很相似。学习小伙伴把读文时的思考记录在课文旁,这种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的读书方法。

(二)聚焦批注,习得方法

过渡:在《牛与鹅》这篇课文的旁边就是一位小读者写下的批注。他就把自己的疑问写在了边上。看来我们可以在我们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批注,通常会用到这样的句式:“、、、、、、?”

(板贴:有疑问的 、、、、、、?)

课文中,小读者一共写了5处批注。他除了在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批注外,还从哪些角度进行批注呢?请你边默读课文,边读他的批注

1. 出示学习任务一。

昆阳七小2020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校本活动---《牛和鹅》集体备课 

 

2.学习批注角度一:有疑问的

出示批注。批注一:“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有牛都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总结。我们把从有疑惑的这个角度进行批注,通常会用到这样的句式“......?”

3.学习批注角度二:写得好的

出示批注二:“逃跑-被鹅咬住-呼救,那种惊慌失措写得很真实。”

1)交流。

2)你知道这条批注是对哪几个自然段批注的吗?其实5-7写的就是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的时候,好,那我们就来读读这几个自然段,作者到底是如何把那种惊慌失措写得真实的。

3)出示要求:

出示学习任务二:

昆阳七小2020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校本活动---《牛和鹅》集体备课 

 

4)交流句子。

句子一: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他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圈出动词。从这几个动词你体会到什么?指名读。

演一演。孩子们,这几个具体的动词把“我”的恐惧写出来了,那咱们能不能把它给演出来呢?谁到前面来演一演?谁来?黑板就是“墙壁”。

指导朗读。贴着墙壁,恨不得能钻到墙缝里去。这孩子啊,真是害怕到了极点了,咱们一起读读这句话:我们马上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

句子二: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学呼救。他是怎样叫的?

作者此时是怎样的心情,带着这种感受再读。

总结。通过对“我”的动作、语言的描写,把我的惊慌失措和恐惧写得生动真实。难怪读者说写得很真实,这是对文章的高度评价。所以我们也可以从“写得好”这个角度进行批注。

3. 学习批注角度三:感受深的。

“鹅之前多神气,现在多狼狈啊。“是从感受深的地方来批注的。因为小读者看了文章后对鹅的神气和狼狈感受特别深刻。

“‘挂着泪笑’,事情的变化对我来说太突然了。”是从感受深的地方来批注的。小读者觉得之前被鹅欺负,“我”是很害怕的,现在金奎叔救了“我”,于是“我”挂着泪笑了,让他感受很深刻。

5.学习批注角度五:有启发的。

“看来鹅并不可怕!只要不怕它,鹅就不敢欺负人了。”是从有启发的地方来批注的。小读者读到这里发现文中的“我”明白了不欺负牛,不怕鹅的道理。这样的批注通常会用到这样的句式:“我懂得了、、、”“我明白了、、、”

小结:读文章时,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感受深的地方......随时可以作批注。

 

板块 迁移学习 试写批注

1. 观看微课 了解批注步骤

第一步:画关键句,圈关键词     第二步:写下批注。

2. 昆阳七小2020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校本活动---《牛和鹅》集体备课出示学习任务三。

 

(1)教师巡视,选择不同角度的批注展示。

(2)同桌交流批注

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批注,还学习了可以从有疑问的、感受深的、写得好的、有启发的这几个角度来写批注。同学们以后在读书的时候,要常记“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批注习惯,感受阅读快乐。

 

板书

教学反思:我执教了《牛和鹅》一课,课堂中注重学生的个体感悟。如:“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鹅有什么特点?”“你相信这句话吗? ”“让学生初步谈谈自己的阅读收获。”诸如此类的教学指导无不尊重了学生的个体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我出示大家对牛和鹅的一个认识,了解“我”之前是如何对待牛和鹅的。接着通过探讨“我”对牛和鹅的态度转变的原因,引出我们被鹅追赶、金奎叔帮我们赶鹅这件事,学习“被鹅追赶”这一部分时,让学生自主读文,找出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鹅的嚣张,体会我的害怕,学习“金奎叔赶鹅”时,让学生通过重点词句感受鹅的害怕,前后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最后引导学生理解金奎叔的话,领会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最后通过拓展,引导学生将学到的道理,运用到处理身边的事例中去。

但在通篇的学习中,还有不足的地方,教学时间分配不太合理,学生自学5-11自然段时花的时间太多,导致后来理解“它虽然看得比我们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个句子时很仓促,我明显开始着急,很担心他们理解不了。令人欣慰的是,学生的理解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料。课后,我还试探着问我的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什么好处,有的学生认为遇到困难的时候,换个角度,问题就能得到解决。课堂处理不够灵活,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看待,时间很紧我为了完整还性将其处理完,结果没留足堂测时间。

我一直在努力追求简简单单教语文,真真切切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语文教学境界。但这最好有一条能贯穿全文、统领教学设计的线索,以达到“牵一发动全身”之效。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找到文章中的“龙睛”,能够从一点辐射全篇,我一直很困惑。

 

今后要学会取舍,精炼课堂,提高效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也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为了让遗憾更少一点,我会不懈地追求。

 牛和鹅教学设计

王漫漫 稿

 

教学目标

1. 认识“谓、拳、捶”等10个生字,会写“摔、摸”等10个字。

2. 借助课文的批注范例,知道可以从有疑问写得好感受深、有启发等角度给文章批注,并尝试从这几个角度去写批注。

3. 通过品读5-7自然段相关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害怕的心情。

教学重点

1. 知道可以从提出疑惑、点评写法、记录体会、写下启示等角度给文章作批注。

2. 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害怕的心情

教学难点

试着从提出疑惑、点评写法、记录体会、写下启示等不同角度写批注。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初谈印象,引出课题

1. 谈话导入,出示牛和鹅图片,说说对他的了解。

2. 引出课题,并板书《牛和鹅》

板块二 明晰字音,整体感知

昆阳七小2020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校本活动---《牛和鹅》集体备课(一)自由读词语,明晰字音

 

 

1. 出示词语,自由读。课文我们都在课前预习过了,老师了解一下,发现同学们都觉得这几个词不好读,谁来读一读他。

(1)出示词语,自由读。

昆阳七小2020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校本活动---《牛和鹅》集体备课 

 

2)指名读,相机纠正

3)找特点。

(4)重点指导“捶”。

注意捶字的笔画,作业本练写每个一个。

2. 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过渡:生字词会读了,谁能告诉老师课文围绕牛和鹅写了些什么?

(1)明确主角课文题目是《牛和鹅》,课文写牛的是哪部分?写鹅的是哪几部分?从篇幅上看,确定鹅的主角地位。

(2)理清关系。课文围绕鹅、霖哥儿、金奎叔,发生了什么呢?

板贴:追、摔

(3)看着板书,连起来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说,同桌说)

预设:“我”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金奎叔见到后将鹅摔了出去,从此我也不怕鹅,也不再欺负牛了。

小结:通过理清课文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把长长的故事内容概括得简洁清楚。

板块三 关注批注 学习课文

(一) 认识批注 了解作用

1.勾连旧文,唤醒“批注”

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这篇课文的形式与平时的课文一样吗?

出示课文《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引导学生交流。

出示课文图片,用红色方框框出课文,用蓝色方框框出批注。区别课文和批注,明确批注的位置。

2.读篇章页,明确批注是一种阅读的方法。(出示篇章页图片)

四年级开始我们就要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小结:《牛和鹅》和这几篇课文很相似。学习小伙伴把读文时的思考记录在课文旁,这种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的读书方法。

(二)聚焦批注,习得方法

过渡:在《牛与鹅》这篇课文的旁边就是一位小读者写下的批注。他就把自己的疑问写在了边上。看来我们可以在我们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批注,通常会用到这样的句式:“、、、、、、?”

(板贴:有疑问的 、、、、、、?)

课文中,小读者一共写了5处批注。他除了在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批注外,还从哪些角度进行批注呢?请你边默读课文,边读他的批注

1. 出示学习任务一。

昆阳七小2020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校本活动---《牛和鹅》集体备课 

 

2.学习批注角度一:有疑问的

出示批注。批注一:“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有牛都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总结。我们把从有疑惑的这个角度进行批注,通常会用到这样的句式“......?”

3.学习批注角度二:写得好的

出示批注二:“逃跑-被鹅咬住-呼救,那种惊慌失措写得很真实。”

1)交流。

2)你知道这条批注是对哪几个自然段批注的吗?其实5-7写的就是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的时候,好,那我们就来读读这几个自然段,作者到底是如何把那种惊慌失措写得真实的。

3)出示要求:

出示学习任务二:

昆阳七小2020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校本活动---《牛和鹅》集体备课 

 

4)交流句子。

句子一: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他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圈出动词。从这几个动词你体会到什么?指名读。

演一演。孩子们,这几个具体的动词把“我”的恐惧写出来了,那咱们能不能把它给演出来呢?谁到前面来演一演?谁来?黑板就是“墙壁”。

指导朗读。贴着墙壁,恨不得能钻到墙缝里去。这孩子啊,真是害怕到了极点了,咱们一起读读这句话:我们马上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

句子二: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学呼救。他是怎样叫的?

作者此时是怎样的心情,带着这种感受再读。

总结。通过对“我”的动作、语言的描写,把我的惊慌失措和恐惧写得生动真实。难怪读者说写得很真实,这是对文章的高度评价。所以我们也可以从“写得好”这个角度进行批注。

3. 学习批注角度三:感受深的。

“鹅之前多神气,现在多狼狈啊。“是从感受深的地方来批注的。因为小读者看了文章后对鹅的神气和狼狈感受特别深刻。

“‘挂着泪笑’,事情的变化对我来说太突然了。”是从感受深的地方来批注的。小读者觉得之前被鹅欺负,“我”是很害怕的,现在金奎叔救了“我”,于是“我”挂着泪笑了,让他感受很深刻。

5.学习批注角度五:有启发的。

“看来鹅并不可怕!只要不怕它,鹅就不敢欺负人了。”是从有启发的地方来批注的。小读者读到这里发现文中的“我”明白了不欺负牛,不怕鹅的道理。这样的批注通常会用到这样的句式:“我懂得了、、、”“我明白了、、、”

小结:读文章时,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感受深的地方......随时可以作批注。

 

板块 迁移学习 试写批注

1. 观看微课 了解批注步骤

第一步:画关键句,圈关键词     第二步:写下批注。

2. 昆阳七小2020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校本活动---《牛和鹅》集体备课出示学习任务三。

 

(1)教师巡视,选择不同角度的批注展示。

(2)同桌交流批注

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批注,还学习了可以从有疑问的、感受深的、写得好的、有启发的这几个角度来写批注。同学们以后在读书的时候,要常记“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批注习惯,感受阅读快乐。

 

板书

教学反思:我执教了《牛和鹅》一课,课堂中注重学生的个体感悟。如:“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鹅有什么特点?”“你相信这句话吗? ”“让学生初步谈谈自己的阅读收获。”诸如此类的教学指导无不尊重了学生的个体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我出示大家对牛和鹅的一个认识,了解“我”之前是如何对待牛和鹅的。接着通过探讨“我”对牛和鹅的态度转变的原因,引出我们被鹅追赶、金奎叔帮我们赶鹅这件事,学习“被鹅追赶”这一部分时,让学生自主读文,找出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鹅的嚣张,体会我的害怕,学习“金奎叔赶鹅”时,让学生通过重点词句感受鹅的害怕,前后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最后引导学生理解金奎叔的话,领会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最后通过拓展,引导学生将学到的道理,运用到处理身边的事例中去。

但在通篇的学习中,还有不足的地方,教学时间分配不太合理,学生自学5-11自然段时花的时间太多,导致后来理解“它虽然看得比我们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个句子时很仓促,我明显开始着急,很担心他们理解不了。令人欣慰的是,学生的理解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料。课后,我还试探着问我的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什么好处,有的学生认为遇到困难的时候,换个角度,问题就能得到解决。课堂处理不够灵活,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看待,时间很紧我为了完整还性将其处理完,结果没留足堂测时间。

我一直在努力追求简简单单教语文,真真切切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语文教学境界。但这最好有一条能贯穿全文、统领教学设计的线索,以达到“牵一发动全身”之效。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找到文章中的“龙睛”,能够从一点辐射全篇,我一直很困惑。

 

今后要学会取舍,精炼课堂,提高效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也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为了让遗憾更少一点,我会不懈地追求。

 牛和鹅教学设计

王漫漫 稿

 

教学目标

1. 认识“谓、拳、捶”等10个生字,会写“摔、摸”等10个字。

2. 借助课文的批注范例,知道可以从有疑问写得好感受深、有启发等角度给文章批注,并尝试从这几个角度去写批注。

3. 通过品读5-7自然段相关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害怕的心情。

教学重点

1. 知道可以从提出疑惑、点评写法、记录体会、写下启示等角度给文章作批注。

2. 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害怕的心情

教学难点

试着从提出疑惑、点评写法、记录体会、写下启示等不同角度写批注。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初谈印象,引出课题

1. 谈话导入,出示牛和鹅图片,说说对他的了解。

2. 引出课题,并板书《牛和鹅》

板块二 明晰字音,整体感知

昆阳七小2020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校本活动---《牛和鹅》集体备课(一)自由读词语,明晰字音

 

 

1. 出示词语,自由读。课文我们都在课前预习过了,老师了解一下,发现同学们都觉得这几个词不好读,谁来读一读他。

(1)出示词语,自由读。

昆阳七小2020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校本活动---《牛和鹅》集体备课 

 

2)指名读,相机纠正

3)找特点。

(4)重点指导“捶”。

注意捶字的笔画,作业本练写每个一个。

2. 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过渡:生字词会读了,谁能告诉老师课文围绕牛和鹅写了些什么?

(1)明确主角课文题目是《牛和鹅》,课文写牛的是哪部分?写鹅的是哪几部分?从篇幅上看,确定鹅的主角地位。

(2)理清关系。课文围绕鹅、霖哥儿、金奎叔,发生了什么呢?

板贴:追、摔

(3)看着板书,连起来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说,同桌说)

预设:“我”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金奎叔见到后将鹅摔了出去,从此我也不怕鹅,也不再欺负牛了。

小结:通过理清课文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把长长的故事内容概括得简洁清楚。

板块三 关注批注 学习课文

(一) 认识批注 了解作用

1.勾连旧文,唤醒“批注”

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这篇课文的形式与平时的课文一样吗?

出示课文《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引导学生交流。

出示课文图片,用红色方框框出课文,用蓝色方框框出批注。区别课文和批注,明确批注的位置。

2.读篇章页,明确批注是一种阅读的方法。(出示篇章页图片)

四年级开始我们就要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小结:《牛和鹅》和这几篇课文很相似。学习小伙伴把读文时的思考记录在课文旁,这种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的读书方法。

(二)聚焦批注,习得方法

过渡:在《牛与鹅》这篇课文的旁边就是一位小读者写下的批注。他就把自己的疑问写在了边上。看来我们可以在我们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批注,通常会用到这样的句式:“、、、、、、?”

(板贴:有疑问的 、、、、、、?)

课文中,小读者一共写了5处批注。他除了在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批注外,还从哪些角度进行批注呢?请你边默读课文,边读他的批注

1. 出示学习任务一。

昆阳七小2020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校本活动---《牛和鹅》集体备课 

 

2.学习批注角度一:有疑问的

出示批注。批注一:“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有牛都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总结。我们把从有疑惑的这个角度进行批注,通常会用到这样的句式“......?”

3.学习批注角度二:写得好的

出示批注二:“逃跑-被鹅咬住-呼救,那种惊慌失措写得很真实。”

1)交流。

2)你知道这条批注是对哪几个自然段批注的吗?其实5-7写的就是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的时候,好,那我们就来读读这几个自然段,作者到底是如何把那种惊慌失措写得真实的。

3)出示要求:

出示学习任务二:

昆阳七小2020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校本活动---《牛和鹅》集体备课 

 

4)交流句子。

句子一: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他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圈出动词。从这几个动词你体会到什么?指名读。

演一演。孩子们,这几个具体的动词把“我”的恐惧写出来了,那咱们能不能把它给演出来呢?谁到前面来演一演?谁来?黑板就是“墙壁”。

指导朗读。贴着墙壁,恨不得能钻到墙缝里去。这孩子啊,真是害怕到了极点了,咱们一起读读这句话:我们马上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

句子二: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学呼救。他是怎样叫的?

作者此时是怎样的心情,带着这种感受再读。

总结。通过对“我”的动作、语言的描写,把我的惊慌失措和恐惧写得生动真实。难怪读者说写得很真实,这是对文章的高度评价。所以我们也可以从“写得好”这个角度进行批注。

3. 学习批注角度三:感受深的。

“鹅之前多神气,现在多狼狈啊。“是从感受深的地方来批注的。因为小读者看了文章后对鹅的神气和狼狈感受特别深刻。

“‘挂着泪笑’,事情的变化对我来说太突然了。”是从感受深的地方来批注的。小读者觉得之前被鹅欺负,“我”是很害怕的,现在金奎叔救了“我”,于是“我”挂着泪笑了,让他感受很深刻。

5.学习批注角度五:有启发的。

“看来鹅并不可怕!只要不怕它,鹅就不敢欺负人了。”是从有启发的地方来批注的。小读者读到这里发现文中的“我”明白了不欺负牛,不怕鹅的道理。这样的批注通常会用到这样的句式:“我懂得了、、、”“我明白了、、、”

小结:读文章时,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感受深的地方......随时可以作批注。

 

板块 迁移学习 试写批注

1. 观看微课 了解批注步骤

第一步:画关键句,圈关键词     第二步:写下批注。

2. 昆阳七小2020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校本活动---《牛和鹅》集体备课出示学习任务三。

 

(1)教师巡视,选择不同角度的批注展示。

(2)同桌交流批注

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批注,还学习了可以从有疑问的、感受深的、写得好的、有启发的这几个角度来写批注。同学们以后在读书的时候,要常记“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批注习惯,感受阅读快乐。

 

板书

教学反思:我执教了《牛和鹅》一课,课堂中注重学生的个体感悟。如:“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鹅有什么特点?”“你相信这句话吗? ”“让学生初步谈谈自己的阅读收获。”诸如此类的教学指导无不尊重了学生的个体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我出示大家对牛和鹅的一个认识,了解“我”之前是如何对待牛和鹅的。接着通过探讨“我”对牛和鹅的态度转变的原因,引出我们被鹅追赶、金奎叔帮我们赶鹅这件事,学习“被鹅追赶”这一部分时,让学生自主读文,找出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鹅的嚣张,体会我的害怕,学习“金奎叔赶鹅”时,让学生通过重点词句感受鹅的害怕,前后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最后引导学生理解金奎叔的话,领会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最后通过拓展,引导学生将学到的道理,运用到处理身边的事例中去。

但在通篇的学习中,还有不足的地方,教学时间分配不太合理,学生自学5-11自然段时花的时间太多,导致后来理解“它虽然看得比我们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个句子时很仓促,我明显开始着急,很担心他们理解不了。令人欣慰的是,学生的理解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料。课后,我还试探着问我的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什么好处,有的学生认为遇到困难的时候,换个角度,问题就能得到解决。课堂处理不够灵活,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看待,时间很紧我为了完整还性将其处理完,结果没留足堂测时间。

我一直在努力追求简简单单教语文,真真切切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语文教学境界。但这最好有一条能贯穿全文、统领教学设计的线索,以达到“牵一发动全身”之效。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找到文章中的“龙睛”,能够从一点辐射全篇,我一直很困惑。

 

今后要学会取舍,精炼课堂,提高效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也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为了让遗憾更少一点,我会不懈地追求。

 

 

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校:昆阳镇第七小学

课题

《牛和鹅》

执教者

王漫漫

活动时间

2020.10.28

活动地点

四楼会议室

参加对象

及参与率

全校语文教师

反馈

意见

 

卢娟娟:在本堂课的开始,建议老师让学生谈论一下对牛和鹅的一些看法,接着用微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循序渐地学习批注;使学生明白批注的角度可以是“有疑问”、“有体会“、有启发、“写得好”的角度;

郭娇嫦:在任务驱动上本堂课建议安排两次小组合作学习,无论是交流学习批注的角度还是迁移运用批注方法完成课堂作业本,老师尽量都能走到小组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的主体地位。

黄真真:课前预习环节,老师挑选了一些词语让学生认读,通过朗读让学生发现词语的特点并用自己的声音语调及动作演示,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中读准了字音,理解了词语的意思。除此之外,建议王老师在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学习课文第5段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我”见到鹅时的恐惧心情,除了让学生关注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心情外,老师可以还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让学生掌握了朗读的语气、语调,进而真正体会人物的心情。

王漫漫老师认真听取了各位老师的意见,修改教学设计,在第二次试教的过程中,黄老师关注到了以下几点:

1.  王老师在第二稿中播放了鹅的一些视频,在我们的认知中,总觉得鹅是弱小的,但是随着视频的播出,让我们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鹅,在同学们的哈哈大笑中,也对鹅有了初步的认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接着让学生关注课文的奇特之处,引出“批注”这一概念。

2.  王老师在磨课稿第三稿中最后,老师要逐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对作业本的片段进行批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了课堂学到的批注方法。

3.  经过二稿以及三稿的磨课过程中,王老师这节课逐渐变得清晰,,活动开展真实有效,在一个真实的阅读情景中,基于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生一起学习并运用阅读方法,达成有效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过程确认

 

                           职能部门负责人签字:

                               时间:

 

 《牛和鹅》教研评课稿

                      评课人:叶晓娜

听到老师执教的《牛和鹅》一课,颇有感触。《牛和鹅》一文记叙了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也不怕鹅的故事。文章故事性强,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同时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细致的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生动刻画,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最后作者从金奎叔的话中体会到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一寓意深刻的哲理。

一、教学流程设计合理,条理清晰

整节课分四个板块处理:

1、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2、聚焦批注,了解做批注的角度;

3、尝试用批注的方法,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4、练习书写

二、重视学习方法指导

本课的重难点是学会给课文做批注。课伊始就借助资源,让学生初识“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而且借助微课,展示学习小伙伴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的过程,初步了解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给文章作批注的方法:

1、有疑问处;

2、写得好处;

3、有体会处;

4、有启发处。

课堂永远是有缺憾的艺术,本节试课时间把握不准,超出预定时间较长。有些环节可以再紧凑些!

                      

 

 昆阳七小2020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校本活动---《牛和鹅》集体备课


 

 

 昆阳七小2020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校本活动---《牛和鹅》集体备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