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步青》教学设计--林凤秋(敖十二小)

(2012-06-16 13:26:52)
标签:

教育

分类: 校本素养提升

苏  步 

                             平阳县鳌江镇第十二小学  林凤秋

【教学内容】《话说温州》四年级第4单元数学家之乡第1课《苏步青》。

【教材简析】

苏步青是在全国享有盛名的温籍数学家。这一课是本单元的重点。教材从苏老著名的《卧牛诗》和他在平阳腾胶卧牛山下的故居引入,主要介绍了他的童年故事、妙解趣题、读书方法等等。通过学习,能让学生感受苏老爱国爱乡、一心奉献的崇高品德,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高超卓越的学识水平。最后一部分的“温州在线”介绍了苏步青的主要成就。

【教学目标】

1、感受苏步青爱国爱乡、一心奉献的崇高品德,刻苦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高超卓越的学识水平。

2、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刻苦学习、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

3、初步学会一定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1、感受苏步青爱国爱乡、一心奉献的崇高品德,刻苦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高超卓越的学识水平。

2、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刻苦学习、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初步学会一定的读书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关于苏步青教授的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搜集苏步青教授的故事、成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看苏步青故居视频。

    2、读卧牛诗:

卧牛山下农家子,

牛背讴歌带溪水。

             欲砍青阶竹作鞭,

牵牛去耕天下田。

2.引入。

二、了解成就,激发情感。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观看视频:中国微分几何研究的开拓者——苏步青。

三、听讲故事,加深认识。

1.听“童年故事”一,了解苏步青第一个人生转折点,体会他发愤图强的精神。

2.学习“童年故事”二,了解苏步青第二个人生转折点,体会苏步青的爱国之心。

3、观看视频,进一步体会苏步青爱国爱乡、自强不息、一心奉献的精神。

四、学习方法,树立信心。

1.学生自由读读“读书方法”这个版块的内容,并和学习伙伴讨论一下:我们要向苏步青爷爷学习怎样的读书方法?

2.交流反馈。

3、你平时是怎么读书的?以后要怎么读?那又怎么读数学书呢?

苏老说过:“攀高贵在少年时,为学应竭毕生力。”老师相信,只要我们能多读、精读,勤做数学题,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五、妙解趣题,激发兴趣。

1.学生解题。

2.反馈展示,全班交流。

3、小结:孩子们,这道题表面上看起来很复杂,但是当你找到方法的时候,竟然这么简单。数学真有趣啊!

六、总结提升,实践感悟。

1.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认识了一位杰出的数学家苏步青爷爷。

2、你打算怎样向苏步青爷爷学习呢?

3.课外拓展。

1)完整地读一读《卧牛山谣》。

2)参观苏步青故居。

 

课外知识:

苏步青的学习故事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立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兴奋剂。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一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一本几何练习薄,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

                 《卧牛山谣》

卧牛山下农家子,牛背讴歌带溪水。

欲砍青阶竹作鞭,牵牛去耕天下田。

鹿城负笈遭人咄,不料鸡群能立鹤。

巧逢伯乐洪岷初,助渡东瀛去读书。

东京地震连天火,从此弃工改学数。
论文写就一篇篇,博士有名无有钱。

衰鬓布衣归祖国,同甘共苦为民仆。

寇虏无端兴鼓鼙,困穷八载甘如荠。

重返武林操旧业,留恋大陆不忍别。

雄鸡一唱天下明,年方半百见河清。

西越昆仑探欧国,东横沧海观日出。

巴黎铁塔印心房,三岛樱花映眼光。

八二年华当二八,随君战场去厮杀。

漫夸步履健如飞,牛棚长负十年悲。

老来尝尽风霜味,马枥空怀千里志。

梦里家山几十春,清风两袖无纤尘。

卧牛山畔年年月,似望游人圆复缺。

待得神州四化时,重上卧牛寿一厄。

 

苏步青的主要成就

苏步青(1902年─2003年),浙江平阳县人,几何和数学教育家,被誉为“东方过度上最灿烂的数学明星”和“东方第一几何学家”,1919年中学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1931年获帝国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在浙江大学数学系任教。苏步青在微分几何学中有独到建树,发现“苏锥面”和“苏链”。

    早期对仿射微分几何学和射影微分几何学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建立了独到的方法,用几何构图来表现曲线和曲面的不变量和协变图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了国际上的高度评价。

苏步青历任浙江大学教授、数学系主任;历任复旦大学教授、教务长、数学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部主任、副校长、校长和名誉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该校教务长。他和陈建功教授共同把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数学系建成一个具有相当高水平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基地,为国家培养出许多优秀的数学人才。在他的领导下,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微分几何研究集体。

苏步青一共发表论文150多篇,出版了《苏步青论文选集》等十多部专著,不少成果已被许多国家的数学家大量引用或作为重要的内容被写进他们的专著。为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培养了谷超豪等一大批数学家。

 

苏步青职业生涯选段

    1931年3月,苏步青以优异的成绩荣获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毅然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国任教。  

    苏步青先生1931年从日本留学回国,当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正在招贤。清华大学用比浙大高三倍的薪金聘请他,但苏老没有去,最后还是挑选浙大。我冒昧地问苏老,为何作出这样的选择?苏老说:“我是温州平阳人,浙江是我的故乡,浙大牌子老,陈建功教授是我的良师益友,出国留学前我们就约定,回国后一起到浙大,共同把浙大数学系办好。”苏老热爱家乡、言必有信的品格溢于言表。

    抗日战争爆发后,浙大被迫西迁。在这国难当头,举校西迁时,苏步青接到一封加急电报:岳父松本先生病危,要苏步青夫妇去日本仙台见最后一面。日本一所高校也邀请他去任教。但苏步青没有去,而是和他全家随浙大西迁至贵州遵义湄潭办学,过着颠沛流离的艰苦生活。在湄潭的日子里,师生的生活极其艰苦,但并没有影响苏步青搞教学和科研工作。他有时被迫在山洞里还为学生举办讨论班。当年的学生,如今都已成了卓有成就的数学教授。在极度艰苦的日子里,苏步青还抓紧时间,写作、整理研究成果,终于用自己坚忍不拔的意志完成了《射影曲线概论》一书,开辟了微分几何的新局面,创立了世界领域的浙大微分几何学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