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该不该告诉大家,我们天气预报是有一些局限性的

(2017-08-29 15:20:22)
标签:

杂谈

“暴雨就是预报有雨,大雨就是大概有雨,小雨就是小心有雨!阵雨就是不知道哪一阵有雨……”这个夏天,气象部门没少因为降雨预报不准遭到这样的吐槽。还有万年老梗——“局部地区的人真可怜,天天下雨......”


近年来,随着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提高,大家对预报的满意度也在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俗话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一旦预报不准,全民吐槽,心理落差之大可想而知。

天气预报是一门预测科学,而有些天气,确实是天气预报中的疑难杂症,几乎无法准确预报。这就好比对于地震的预报一样,在目前的科学手段下是无能为力的。这次九寨沟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网发布微博说:“我们看到的是无数网友的祝福和祈祷,完全没有了谩骂和指责,这和雅安地震那时不可同日而语。”这也说明近年来的科普让公众意识到,地震目前无法预报,只能依靠监测实况快速发出预警,给震中之外可能波及的地区的人们以逃生时间。我们在宣传天气预报技术的重大进步时,是不是也应该多向公众科学普及一下天气预报的局限性呢?

比如,几乎难以预测的龙卷风。龙卷风的预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就拿科技发达龙卷风多发的美国来说,《华盛顿邮报》气象专栏首席气象学家杰森·瑟姆瑙(Jason Samenow)表示,美国由于常常发生龙卷风灾害,因此拥有全球最先进的龙卷风预警机制,即便如此,美国平均龙卷风的预警时间也只有13分钟,如果能够提前20分钟预报,便是很难得的。若想达到提前24小时发出龙卷风预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在中国,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龙卷风的预警。

我们的预报员也常常因为预报的暴雨下得晚或者下得不那么大而遭骂。其实,在天气预报中,暴雨预报被公认为世界性难题,即使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24小时的暴雨预报准确率也仅达22%-23%。还有,冰雹、雷雨大风、短时强降雨这些强对流天气也是很难准确定位的,所以有了局部一说。“局部”一词是对天气预报不确定性的一种客观描述,却在大众话语中成了天气预报的“笑柄”,“局部究竟在哪儿啊?”听到这样的质问,难道我们不该反思一下吗?我们是否应该对公众解释一下,局部是什么意思。

作为一门预测科学,天气预报本身没有那么神,反而,可以这么说,天气预报百分百准确是不可能的。数值预报的历史还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还会不断提升,但预报永远只能接近实况而无法完全等同于实况。更何况天气预报不是无米之炊,要想准确预测一公里以内的天气,必须在这一公里以内布设观测站,获取气象资料。而我国目前观测站点还不够密集,监测网还不够完善,非常精细化的预报还处在试点阶段。一个城市那么大,可能东城下雨了,西城没下,天气预报就容易遭骂,其实,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最近台风天鸽登陆我国华南沿海,就有朋友提前一天问“几点会登陆?”,实际上目前的天气预报水平无法做到提前24小时精确预报台风在几点登陆,这一点并非所有公众都能知晓,所以我就给她解释了这一点。我们不用为预报不准而向公众道歉,但是我们可以提前给公众打个预防针,多多提示一下天气预报的不确定性。如果能让公众深切理解天气预报的局限性,也许在看待预报最终结果的时候,就多了一些“科学精神”。(叶海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