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引阳入阴夜寐如归

(2025-11-20 08:01:31)
引阳入阴 夜寐如归

摘自2025-11-19中国中医药报
编者按:“阳不入阴”是中医对失眠核心病机的深刻概括。当阳气无法顺利敛藏,与阴血相融,人便难以安眠。本期专题围绕“引阳入阴”的中医智慧,从五法协同、卵巢养护到食养滋阴,系统介绍中医调理方案,旨在为您提供实用指引,助您找回如归家般安稳、沉静的睡眠,实现身心的深度修复。
五法协同祝您好眠
摘自2025-11-19中国中医药报
本报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富精雷

黑龙江省老年病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周延龙指出,睡眠问题不仅是常见的生理失调现象,更反映出人体“阳不入阴”的内在状态,需要从中医整体观出发进行系统调理。

长期失眠影响全身健康

周延龙指出,睡眠问题若长期持续,会遵循由表及里、由轻到重的发展规律,逐步影响全身机能。周延龙医师分析,其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影响气血与精神状态

失眠初期主要表现为气血运行不畅。面色暗沉、黑眼圈是气血不足的反映;精神不集中、频繁打哈欠是精力不济的表现。这个阶段常出现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等症状。

中期:波及脏腑功能

若未及时调理,会影响脏腑正常功能。

影响肝脏:出现眼睛干涩、视力模糊。

影响脾脏:导致食欲减退、腹胀、大便溏稀。

影响肾脏:表现为腰膝酸软、耳鸣。

影响心脏:出现心慌胸闷、心烦不安。

后期:全身机能紊乱

长期不干预会导致阴阳失调,出现既怕冷又发热、既疲劳又烦躁的复杂症状。此时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伤口愈合缓慢,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抑郁症的风险。

顺时而眠 以养阴阳

《黄帝内经》提出“人之阴阳,与天地同纪”,指出睡眠应与自然节律相协调。周延龙解释,人体阳气在白天活跃于体表,夜晚则需内敛归藏,这一过程失调易导致“阳不入阴”。从中医经络理论来看,晚上9~11点为亥时,属三焦经当令,此时入睡有助于全身气机调达;夜间11点~凌晨1点为子时,胆经气血最旺;凌晨1~3点为丑时,肝经功能活跃。他强调,保持这几个时段的深度睡眠,对肝血代谢与胆气疏泄至关重要。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晚上9点~凌晨3点是人体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免疫功能较为活跃,细胞修复加速,与中医“人卧血归于肝”的理论相契合。研究显示,规律作息能显著改善睡眠质量、工作效率和情绪稳定性。

周延龙进一步指出,预防睡眠问题的关键在于顺应自然节律。人体生物钟与自然光暗周期同步,违背此规律易导致睡眠觉醒周期紊乱。建立个性化睡眠方案应综合考虑年龄、体质与季节变化,例如老年人宜早睡早起,青少年可适当晚起,春季稍晚睡早起,冬季则应早睡晚起。

在睡眠环境方面,他建议卧室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控制在50%~60%,有助于缩短入睡时间、提升睡眠效率。同时应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因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建议睡前2小时停用手机、电脑等,改为阅读纸质书或听轻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

周延龙总结,通过科学作息、营造适宜的睡眠环境,并结合情志调节与中医药调理,有助于全面提升睡眠质量,这也正是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具体实践。

中医调理注重五法协同

针对现代人常见睡眠问题,周延龙提出“五位一体”的综合调理方案。

穴位按摩法:常选涌泉穴、神门穴、安眠穴等穴,每穴睡前按压3~5分钟,有助缩短入睡时间。

饮食调养法:需因人而异,肝火旺盛者可饮菊花枸杞茶,心脾两虚者适合龙眼红枣粥,痰热扰心型则推荐陈皮竹茹汤。

导引安神法:包括鸣天鼓、揉腹部、搓后背等,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使身体进入放松状态。

情志调节法:午间闭目静坐15分钟,睡前腹式深呼吸5~10分钟,均可平心静志,改善睡眠质量。

外治辅助法:包含中药足浴、药枕等,如足浴水温建议40~45,持续15~20分钟。

食疗方推荐

酸枣仁百合粥

组成:炒酸枣仁15克,百合30克,粳米100克

功效:养阴清热,除烦安眠。适用于阴虚火旺型失眠,症见心烦不寐、手足心热、口干咽燥。

桑葚龙眼茶

组成:桑葚10克,龙眼肉10克,枸杞子10克。代茶。

功效:滋补肝肾,养血安神。适用于肝肾阴虚型失眠,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者。

百合莲子银耳羹

组成:百合20克,莲子15克,银耳10克,冰糖适量。

功效:滋阴润肺,清心安神。适用于肺肾阴虚、虚热扰神所致的失眠,伴干咳、心悸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