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丹溪翁:仁心为骨通变为魂

(2025-09-08 19:55:18)
丹溪翁:仁心为骨 通变为魂
摘自2025-9-8中国中医药报
近日有幸拜读元代戴良写作的《丹溪翁传》,仿佛亲眼见着那位身着布衣、步履匆匆的医者,从元末的江南走来。朱丹溪的一生,如同一剂精心配伍的良方,以仁心为君药,以通变为臣药,辅以勤学之佐使,终成“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医林传奇。
最动人者,是他“焚弃举子业”的决绝。早年治儒的朱丹溪,本可走一条科举仕进的坦途,却因母亲患病、师友许文懿“久卧病榻”,毅然转向医学。“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于时,犹仕也”,这句自白道破了他的初心:医者的“仁”,与为官的“忠”本质相通,皆是对生命与民生的担当。为求真知,他千里寻师,在罗知悌门前“恭敬侍奉百余日”,哪怕起初遭冷遇仍矢志不渝。这份虔诚,让我想起医者的第一重修行——对生命的敬畏,必先始于对学问的敬畏。
传记中最见智慧处,是他“不胶古方”的诊疗之道。当时陈师文、裴宗元的“大观药方”被奉为圭臬,朱丹溪却敏锐指出“掺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尽合”。他像一位严谨的匠人,既溯源《素问》《难经》的根本,又融会刘完素、李杲等诸家之长,更结合地域差异灵活变通:西北人“阳气易降”,东南人“阴火易升”,治法绝不能一概而论。这种“守经达变”的思维,在病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浦江郑义士“昏仆目上视”,他诊为“阴虚阳暴绝”,不用常规急救药,反以人参膏补元气、灸气海固根本,三饮而苏;男子“小便不通”,众医投利尿药无效,他却从“右寸弦滑”断为“肺积痰”,以吐法通上窍、利下窍,如“滴水之器,上通而后下出”;贫妇产后子宫下垂,他既用黄芪、升麻补气升提,又借五倍子汤外洗收涩,更温言安抚“三年后可再生儿”。这些案例里,没有刻板的“病-药”对应,只有对“人”的整体观照——他治的是病,更是生病的人。
而朱丹溪的伟大,更在医术之外。对患病的贫寡妇人,他怜其“无厚味、无欲”,自掏药钱救治;对病愈的周进士,他苦劝“淡食养胃、内观养神”,可惜对方不听终致疽发背而死。他的诊室,从不只是治病的场所,更是传扬伦理的讲堂:“一语一默,凡有关于伦理者,尤谆谆训诲”。在他看来,医身必先医心,疗疾须先立命,这种“医道即人道”的理念,让“医者”二字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合上书页,朱丹溪的形象愈发清晰:他不是悬壶济世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的践行者。对学问,他执着得近乎固执;对患者,他温柔得近乎慈悲;对陈规,他勇敢得近乎叛逆。这份“执”与“通”的平衡,恰是医者的至高境界。难怪传记结尾感叹:“若翁者,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又可以医师少之哉?” 的确,他留给后世的,从来不止药方,更是一颗跳动的仁心。 (广东 莫冲海)

在乐章旋律中传承岐黄
——简评《闽医魂 草本情》《立心医道 立命苍生》
摘自2025-9-8中国中医药报

《闽医魂 草本情》词曲。
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钱新春与著名作曲家肖山联袂创作了歌曲《闽医魂 草本情》与《立心医道 立命苍生》,两部作品以音乐艺术形式,分别聚焦地域文化与医道精神,构建起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双声部”格局。
《闽医魂 草本情》以“横渠四句”为精神纲领,通过男女对唱形式,系统梳理了从东汉董奉到当代国医大师的闽医传承谱系,以音乐艺术形式完整呈现福建中医药两千年的辉煌成就。
《立心医道 立命苍生》则以恢宏气势与动人旋律,编织出一幅贯通古今、仁心永驻的中医药文化长卷,展现中医药文明的千年智慧。
艺术创新与文化解码
时空交响的叙事结构
《闽医魂 草本情》采用“古今双线并行”手法,上阕聚焦“董奉-苏颂-吴夲-陈修园-宋慈”的古代传承链;下阕展现“力钧-杨士瀛-熊宗立-吴瑞甫-当代国医”的近代创新史。通过“草本七精灵”的意象串联,实现自然药学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立心医道 立命苍生》则以磅礴笔力,从“神农尝百草”的探索起源,到“黄帝论医道,岐伯撰《内经》”的理论奠基,再到屠呦呦青蒿素的现代辉煌,构建起贯通五千年的中医药文明坐标系。
学术与艺术的跨界融合
两首歌曲在创作中实现了三重突破:学术话语的通俗化转译,如将《本草图经》的学术传承转化为“李时珍五百年”的抒情表达;历史叙事的场景化重构,“薛雪扫叶勤,叶桂踏雪行”的意象,浓缩明清医家学术争鸣的生动图景;文化符号的现代化编码,“草本七精灵”的拟人化处理使道地药材焕发新生。
《闽医魂 草本情》提出闽地三大学术成就:揭示李时珍《本草纲目》引用苏颂《本草图经》多达74处;系统论证福建作为“法医学发源地”和“中日韩医学交流枢纽”的历史地位;明确提出“闽医四大精神”:杏林仁心、科学实证、守正创新、民族气节。
文化传承的当代价值
推动活态传承
作品将中医药非遗保护推进到“活态传承”阶段,为“一带一路”中医药交流提供文化载体。钱新春表示:“这首作品是我们对‘为往圣继绝学’的当代实践,希望让董奉栽下的杏林,在当代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弘扬医道精神
《立心医道 立命苍生》通过“橘井泉香”“悬壶济世”等典故与医家智慧的熔铸,讴歌了“为生民立命”的职业信仰。特别是对叶桂、薛雪“竹叶变桐叶,一字救两命”,葛洪、鲍姑“鸾鸣与凤和,二方医一人”等医林佳话的艺术再现,展现了医道求真、精诚合作的崇高境界。
传承家国情怀
《闽医魂 草本情》通过“鹭岛瑞甫,严词倭寇”的唱段,深刻诠释了中医药文化中“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理想。吴瑞甫先生在1938年日军威逼利诱时,严词拒绝出任伪职的爱国壮举,正是“医者仁心”与“民族大义”的完美结合。
当“闽医流派再领风骚”的旋律回响,我们听到的不仅是历史的回音,更是面向未来的宣言。在旋律的流淌中,岐黄之术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这既是历史的延续,更是未来的序章。(雪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