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5乙巳年紫菀汤验案集锦(上)

(2025-08-18 04:19:09)
2025乙巳年紫菀汤验案集锦(上)
摘自2025-8-14中国中医药报
编者按 紫菀汤,源自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五运时气民病证治”十方之一,六乙年运方。紫菀汤药物组成为:紫菀、白芷、人参、黄芪、杏仁、地骨皮、桑白皮、甘草、生姜、大枣。今年2025年,又逢乙年,紫菀汤在临床中有较多的速效案例,再现“对上运气一口汤”的神奇。今集锦部分案例,分享用方思路,供读者参考。
清代龙砂医家缪问在《三因司天方》中释义紫菀汤曰:“凡岁金不及之年,补肺即当泻火,以折其炎上之势。若肺金自馁,火乘其敝,民病肩背痛瞀重,鼽嚏便血注下,不救其根本可乎哉?”紫菀汤“即以养金之法,并为御水之谋”,今年在临床若逢“金不及”为主要病机的病症,紫菀汤皆可一试。
本集锦中病种涉及呼吸科、皮肤科、眼科、儿科、肾病科等多科,皆为速效,且治疗危重症亦有奇效,彰显了中医学中谨守运气病机可以异病同治的鲜明特色。值得注意的是,验案中约一半的患者生于乙年,启示我们当患者先天本命运气与岁气重合时,运用相应的三因司天方的效果会大大提升,这也是中医看病常需了解患者出生时间的一个原因。我们反对单凭生辰八字像算命那样看病,但也不要忽视出生时间与某些疾病病机的相关性。

2025乙巳年紫菀汤验案集锦(下)

 (2025-08-23 07:51:22)[编辑][删除]

2025乙巳年紫菀汤验案集锦(下)

时间:2025-08-15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6版  作者:赵书伟 郭拥军 李丹玉 杨薇 王文青 姜东海

 

肠梗阻、小儿疝气案

肠梗阻案

刘某,男,1949年11月20日出生,2025年7月4日初诊。腹痛2天,经检查诊断为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20余年,平素大便干,长期口服复方芦荟胶囊,入院后予肥皂水灌肠、口服大承气汤治疗3天,腹痛有所缓解,但仍不能正常排气、排便。行X线见膈下有气液平面,邀予会诊。见患者面色黧黑,需输氧治疗,干咳无痰,上腹部隐痛,口干,纳食欠佳,怕风。舌淡嫩,苔白,脉沉濡。

处方:紫菀15g,炙桑白皮15g,人参10g,黄芪15g,地骨皮12g,炒杏仁12g(去皮尖),白芷12g,炙甘草10g。3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

患者服药3次(一剂半)腹部肠鸣音活跃。4次后,正常排气,排黄软便,腹痛消失。

小儿疝气案

崔某,男,2023年4月23日出生,2025年6月20日初诊。右侧睾丸肿半年余,伴胀痛,诊断为腹股沟斜疝,西医建议手术治疗,使用口服及外用中药治疗无效。患儿偏瘦弱,平素纳食欠佳,大便时不成形。舌淡苔白,脉沉弱。

处方:紫菀15g,炙桑白皮15g,人参10g,黄芪15g,地骨皮12g,炒杏仁12g(去皮尖),白芷12g,炙甘草10g。7剂,水煎泡脚,每日2次,每次30分钟,2日1剂。

7月4日二诊:患者母亲述治疗一周疝气回纳,近一周仅见一次哭闹后漏出,且自行回纳。前方效佳,继用上方治疗。(赵书伟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中医院)

重症虚劳案

王某,女,1943年2月1日出生,2025年7月19日就诊。家属代述上午7时发现患者胸闷背痛,精神萎靡,极度乏力,无力与家人语言肢体交流,早餐仅进少许流食。刻下:软卧病榻,表情淡漠,寐多醒少,呼之不应,呼吸尚平稳,头汗涔涔,手足发凉。舌干红少苔,舌前有一0.5cm×0.5cm大小溃疡,脉沉迟缓双寸微细。查体:不能自主翻身,肌力1级,神经系统浅深反射无异常、无病理反射。体温正常,血压84/40mmHg,血氧饱和度84%,心率40次/分。

当天处以桂枝汤加人参、附子1剂,服药无效,且服药后表情痛苦,虽不能言语却以手护腹似指腹痛。

7月20日二诊:再进生脉饮加附子、桂枝1剂,仍无效,且仍有腹部不适,病情更加危重,已处于昏睡状态,尚有自主吞咽功能。

7月21日晨6点30分三诊:笔者在患者床前沉思良久,突悟六乙年岁运主方紫菀汤。急处配方颗粒剂:蜜紫菀6g,生晒参6g,黄芪9g,炒甘草3g,杏仁6g,地骨皮10g,蜜桑皮6g,炒白芍6g。1剂。因吞咽有困难,嘱水化后少量频服。当日下午15点电话随访,家属诉自早7点开始服药,已服药4次,每次服20ml,至下午14点,患者神志已清。

7月22日四诊:患者神志清楚,已能微微点头致意,干红舌面已转润,双寸脉已有力。原方基础上加白芷6g,3剂,日1剂,水冲频服。

7月24日晚家属电告,患者精神状态进一步好转,已可顺利进食,血氧血压正常,且能自主翻身。

 此患者是虚劳重症患者,多年糖尿病、肺心病、冠心病、风心病病史,长期居家卧床疗养,大小便不能自理,稍有不慎,病情即反复,曾数次病情危重急诊入院,因多系统、多脏器功能衰竭,疗效欠佳。三诊之时,见患者呈“脉微细,但欲寐”之象,为肺金自馁,火乘其敝,且又为水所复,金弱、火乘、水复是其病机,故选紫菀汤,“以养金之法,并为御水之谋”。如此年高体弱,多病缠身的重症患者能在服药仅半剂(约80ml)的8小时内转危为安,应验了“对上运气一口汤”的疗效。(郭拥军 山西省高平市医疗集团)

十年痤疮案

白某,男,1995年出生,2025年4月初诊。患者自青春期至今痤疮十余年,加重半年。刻下无特殊不适,舌淡苔薄白,脉弦。

处方:蜜紫菀12g,炒桑白皮12g,地骨皮12g,杏仁12g,白芍12g,黄芪12g,炙甘草9g,党参12g,生姜3片,大枣2枚。5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2次温服。

患者反馈5剂服完,脸上痤疮基本已消,主动要求再服7剂以巩固。

 患者乙亥年出生,痤疮十余年,乙巳年加重,病机为肺金不及而火郁皮肤。紫菀汤补金气清肺火,疏散面部郁热以平痤疮。(李丹玉 杨薇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八旬老人高热案

张某,女,1945年3月15日出生,2025年6月26日因“反复咳喘20余年,发热1周”入院,予抗感染、平喘、止咳、化痰等对症西医治疗,体温仍达39.1,伴胸闷。2025年7月8日请中医科会诊,见患者胸闷、憋气,伴间断发热,口干甚,纳少,眠可,二便调,舌暗。苔燥,脉弦。

处方:紫菀15g,党参15g,黄芪20g,炒苦杏仁10g,甘草10g,大枣10g,地骨皮20g,白芍15g,桑白皮15g。3剂,水煎服。

7月10日二诊:患者发热较前好转,偶胸闷、憋气,原口干、纳少亦好转,继予紫菀汤5剂。

7月11日随访:体温已恢复正常。

7月15日随访:体温未再反复,出院。(王文青  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十年鼻炎速效案

夏某,男,1969年10月出生,2025年7月22日初诊。患者从事化工行业,患过敏性鼻炎30余年,每于换季时鼻塞、流涕明显,伴乏力、头晕,下肢畏寒,但口中常觉火热,口干喜饮。近一年来眠浅易醒,张口呼吸,晨起口干甚,寅时即醒,不能复睡。纳可,便溏,小便可。舌黯苔薄中有裂纹,脉濡偏沉。

处方:炙紫菀15g,生晒参8g,炒甘草10g,炮干姜6g,黄芪24g,杏仁15g,地骨皮15g,白芷12g,炙桑白皮18g,炒苍耳子10g,辛夷花(包)10g,细辛9g(先煎)。7剂,水煎服,日1剂。

7月24日微信反馈:紫菀汤仅服2剂,鼻炎症状即大减,自觉“舒服多了”。

7月29日二诊:述诸症已基本消失,夜眠亦加深,不再易早醒,仅余轻微鼻鼽,继服上方巩固。

 后随访患者得知,该患者30余年中亦曾多方求治,鼻炎名方苍耳散亦多次服用,仍乏佳效。本案主方为六乙年运方紫菀汤,仍合用苍耳散,却获得明显的速效,显示出“运气方”的独特优势。患者己酉年五之气出生,先天运气因子土运不及,土不及则金难生,又见阳明燥金司天,30年鼻炎主症为金气不降之象,就诊时恰逢2025乙巳年,金运不及,先后天运气因子叠加,多指向“金”,故以六乙年紫菀汤补肺气、降金气,运逢其时而得速效。(姜东海 安徽省合肥市中医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