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茱萸方治愈呃逆一例

(2025-08-02 15:44:38)

吴茱萸方治愈呃逆一例

时间:2025-07-23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6版  作者:朱培培

 

周某,男,15岁,2023年9月16日初诊。患者自述上台演讲紧张时自觉呃逆、恶心欲吐,近日出现腹胀、大便头干后稀水、排气少但极臭,肛门潮湿瘙痒,内科就诊口服莫沙必利及汤药(具体不详),效果差,为求诊治转至肛肠科。肛肠科检查:可见肛周皮肤抓痕、潮湿、局部红肿,肛门口少量分泌物,肛门镜下见多个肛隐窝处红肿,少量脓性分泌物,肠黏膜未见堆积及异常肿物。其父述,孩子学习优秀,正读初三,担任班级及校内干部职务,平日多参加校内上台演讲,曾多次在三甲医院及诊所治疗,中医诊断为“梅核气”,曾行胃镜检查,诊断为“非萎缩性胃炎”,西医及中医均系统治疗,效果不佳。刻下:心下痞满,口中多涎,食欲差,思虑多,睡眠一般。患者面色红润,舌体正常,舌淡、苔白水滑,脉有力,脉弦。给予腹部X线检查,提示:肠内见少量胀气及粪便。粪便常规检查:潜血阴性。

西医诊断:非萎缩性胃炎,肛门湿疹。

中医诊断:呃逆(肝胃虚寒)。

治则:散寒降逆,温中补虚。

处方:吴茱萸9g,干姜9g,党参10g,大枣12枚。2剂,分早晚温服,并给予木香顺气丸口服及苦参汤熏洗肛周局部。

9月17日二诊:自述腹满及胸满明显减轻,大便通畅,饮食可。原方8剂,继续口服。

9月26日三诊:自述无呃逆,排便通畅,排气不臭。肛周潮湿瘙痒症状消失。追访至2024年2月20日,患者父亲表示病情未反弹。

 患者体型消瘦,舌淡苔白滑,脉有力,提示中焦虚寒,肝经寒气上逆,与《伤寒论》中“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相符。患者呃逆、干呕为胃气上逆之象,大便干结则因寒凝气滞,肠道传导失司,非实热所致,属于寒秘范畴。吴茱萸汤以吴茱萸为君药,辛热入肝胃经,散寒止痛;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为臣药;党参、大枣益气和中,防温燥伤正,助脾胃升降复常。结合木香顺气丸行气化湿、健脾和胃,并配合苦参汤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敛疮,故收良效。(朱培培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中医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