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揉五穴痛经可缓
(2025-03-01 03:55:25)
按揉五穴 痛经可缓
摘自2025-2-27中国中医药报
曹方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痛经是女性生理期常见的病症,往往给生活、工作和心情带来很大的困扰,近期很多患者咨询有无非药物疗法能缓解经期疼痛。针对原发性痛经,可在月经前按揉关元、三阴交、血海、地机和十七椎五穴,起到益气养血、化瘀止痛、调补冲任、通经止痛的作用。
关元
关元,任脉腧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本穴为人身元阴元阳关藏之处,故名,具有培补元气,导赤通淋的功效。任脉起于胞宫,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按揉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缓解痛经。若因虚寒引起的痛经,可以加用艾灸,增加温经散寒、调补冲任、活血止痛的效果。
三阴交
三阴交,足太阴脾经腧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本穴为脾经、肝经和肾经三条阴经的交会穴,具有健脾化湿、培补肝肾、活血调经的功效。故按揉三阴交穴,对寒湿凝滞、气滞血瘀、气血不足等引起的痛经皆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血海
血海,足太阴脾经腧穴,屈膝,在股前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本穴为气血归聚如海之处,是女性调经要穴,具有健脾化湿、理血调经的功效。故按揉血海穴,可和气血,调冲任,对血虚、血瘀引起的痛经皆能缓解。
地机
地机,足太阴脾经腧穴,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地,土为地之体,脾在五行属土;机,要之意。脾经循行于少腹部,本穴为足太阴脾经郄穴,是脾经气血深聚之处,阴经郄穴治血症,故按揉地机穴可调血通经止痛,有效缓解痛经。
十七椎
十七椎,经外奇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五腰椎棘突下。十七椎所在为督脉循行之处,具有强腰补肾、调理冲任的功效,是治疗痛经的经验效穴。选择此穴调理痛经,可扩大范围。双手以十七椎为中心,来回掌擦发热,更起温经散寒、化瘀止痛、调补冲任、缓解痛经的效果。
摘自2025-2-27中国中医药报
曹方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痛经是女性生理期常见的病症,往往给生活、工作和心情带来很大的困扰,近期很多患者咨询有无非药物疗法能缓解经期疼痛。针对原发性痛经,可在月经前按揉关元、三阴交、血海、地机和十七椎五穴,起到益气养血、化瘀止痛、调补冲任、通经止痛的作用。
关元
关元,任脉腧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本穴为人身元阴元阳关藏之处,故名,具有培补元气,导赤通淋的功效。任脉起于胞宫,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按揉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缓解痛经。若因虚寒引起的痛经,可以加用艾灸,增加温经散寒、调补冲任、活血止痛的效果。
三阴交
三阴交,足太阴脾经腧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本穴为脾经、肝经和肾经三条阴经的交会穴,具有健脾化湿、培补肝肾、活血调经的功效。故按揉三阴交穴,对寒湿凝滞、气滞血瘀、气血不足等引起的痛经皆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血海
血海,足太阴脾经腧穴,屈膝,在股前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本穴为气血归聚如海之处,是女性调经要穴,具有健脾化湿、理血调经的功效。故按揉血海穴,可和气血,调冲任,对血虚、血瘀引起的痛经皆能缓解。
地机
地机,足太阴脾经腧穴,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地,土为地之体,脾在五行属土;机,要之意。脾经循行于少腹部,本穴为足太阴脾经郄穴,是脾经气血深聚之处,阴经郄穴治血症,故按揉地机穴可调血通经止痛,有效缓解痛经。
十七椎
十七椎,经外奇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五腰椎棘突下。十七椎所在为督脉循行之处,具有强腰补肾、调理冲任的功效,是治疗痛经的经验效穴。选择此穴调理痛经,可扩大范围。双手以十七椎为中心,来回掌擦发热,更起温经散寒、化瘀止痛、调补冲任、缓解痛经的效果。
前一篇:癌因性疲乏您了解吗
后一篇:天街小雨润如酥祛湿养阳肝气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