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治疗掌跖脓疱病当健脾胃祛湿热

(2025-02-15 05:25:16)
治疗掌跖脓疱病当健脾胃祛湿热
摘自2025-2-14中国中医药报

马建国 马龙 山东省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 马致远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韩某,女,36岁,2024年5月14日初诊。双手掌指、足跖常呈现米粒至粟粒大水疱,约2天后即变成黄绿色脓疱,密集分布。每次发作时有痒感,触之皮损灼热。脓疱暂时消退后,会出现干燥角化性黄色鳞屑,反复而发8个月。期间两家医院诊断为掌跖脓疱病,但未检查出体内的感染病灶。经服复方甘草酸苷、雷公藤多苷片、维A酸类,外用卡泊三醇软膏、卤米松乳膏、哈西奈德乳膏等,效果不著。患者体验出一个发病的特点,就是在脓疱性皮损出现前两天,有口苦口渴不欲饮、口中黏腻、纳食不香、小便色黄、尿有热感、大便黏滞不爽症状。察质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诊断:掌跖脓疱病。
辨证:脾胃湿热内蕴,未得清解,化为湿热毒所发。
治则:清利脾胃湿热解毒,佐以止痒。
处方:白术12g,茯苓12g,薏苡仁30g,黄连10g,栀子10g,佩兰10g,山药12g,厚朴9g,陈皮9g,滑石10g,车前子10g,竹叶9g,白鲜皮10g,地肤子10g,连翘15g,蒲公英15g,甘草9g。9剂,水煎服,日1剂,1日2次。嘱其第三煎适量药液待温,浸泡患处,每次20分钟,日2次。注意忌食腥辣之物。
5月23日二诊:治疗9日后,脓疱性皮损干涸并消退,痒感随之亦轻,皮肤显得光滑,口苦口中黏腻症状大为减轻,纳食、二便基本正常。守前方去车前子、竹叶,白术、茯苓、山药减为9g,黄连、厚朴、陈皮、甘草减为6g,连翘、蒲公英减为10g,复服7剂。第3煎仍按上法浸泡。
5月30日三诊:皮损全部消退,诸症获愈。为巩固疗效,患者要求继服。处方:茯苓9g,薏苡仁15g,山药9g,栀子9g,白鲜皮9g,蒲公英9g。9剂,水煎后代茶饮。
2个月后患者专程来告未再复发。
按 掌跖脓疱病,西医认为是体内存在着某些感染病灶,如扁桃体炎、鼻窦炎、女性盆腔炎、男性前列腺炎等,但大多数患者经检查未有异常。所以,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喜燥恶湿,主四肢肌肉,脾与胃相表里。如某些因素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必然导致湿热蕴结于掌、指、足跖部,日久酿热化毒,而呈现出上述皮损症状。治疗本病关键是取白术、茯苓、薏苡仁、黄连、栀子、佩兰、山药、厚朴、陈皮健脾胃清湿热;滑石、车前子、竹叶清热并导热下行;白鲜皮、地肤子祛湿热止痒;连翘、蒲公英解毒。药物互用,相得益彰,皮损消退,诸症治瘥。

痱子小贴士【草根一生】

 治疗掌跖脓疱病当健脾胃祛湿热 (2016-07-09 14:39:32)[编辑][删除]


痱子小贴士【草根一生】

夏季气温较高,潮湿多雨,宝宝又是纯阳之体,容易被湿热之邪致病,特别是痱子。起痱子用所谓的爽身粉、痱子粉效果不理想。请用下面外治法,祛痱止痒。

1、丝瓜皮其性凉,清代草药著作《分类草药性》中记载其能“涂疔疮,退火毒,消肿。”用丝瓜泡水。


2、藿香正气水是夏季解暑的良药,它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胃的功效。取藿香正气水1支按比例加凉开水或生理盐水稀释:不满3个月者,药液与水比例为1:3;4个月~12个月者,药液与水比例为1:2;超过1岁者,药液与水比例1:1。用药之前先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擦干,然后用消毒药棉蘸稀释后的药液涂擦患处,每日2~3次。

3、取金银花和野菊花各30克,煎水备用煎水备用,与浴水的比例参照上文,一般洗泡5~10分钟即可,沐浴后非常的凉爽,还可防治痱子。


4、取六神丸20颗用3毫升46度左右的白酒化开,涂抹患处即可。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比较严重的痱子,第一次使用建议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5、先用温开水将患处皮肤的汗水和分泌的油脂擦洗干净,然后,将十滴水与温开水按l:10的比例稀释后涂于患处,让其自然风干。每天擦涂次数,可视其痱子多少而增减。

寻常疣又名瘊子失瘊三则如下:

1、100克水放入石灰60克,食碱60克,溶解为糊状,将适量糯米不重叠撒在上面,经24小时,取糯米捣膏备用。用时取橡皮膏1方块,当中剪1孔为瘊子大小,套在瘊子上,用棉花棍挑膏敷于患处,再覆1块橡皮膏,经24小时后瘊子自落。

2、高度醋精和白面 高度醋精和白面,成糊状,摸在瘊子上,最好是晚上摸上,早上起来洗掉,直到瘊子变黑,边缘变红,有赤痛感,等瘊子结痂就可以了。如果结痂掉了以后,没好,可以重复用药三四次。

 

3、乌梅1粒,用适量醋加点盐泡1周,然后去乌梅去核捣泥,量患处大小把乌梅泥敷在上面胶布固定,每日1次,约1周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