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清泉:大雪时节宜泡脚养生

(2024-12-08 05:22:34)
刘清泉:大雪时节宜泡脚养生
摘自2024-12-6中国中医药报
本报讯 (记者王青云)12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国家卫生健康委于5日召开“时令节气与健康”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大雪时节的健康养生和疾病预防知识。
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介绍,大雪后气温明显下降,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阳气外泄和寒邪入体。顺应天时,早睡晚起可养阳气。泡脚、艾灸关元和足三里等穴位也能补阳气。饮食上,冬季吃萝卜可养阴润肺,缓解体内燥热。花椒炖梨或白萝卜可散寒润肺。此外,冬季是膏方进补好时机,对于大部分人来讲,秋梨膏和固元膏可以润燥清肺。
在提高冬季睡眠质量方面,刘清泉介绍,冬季寒冷,手脚冰凉的人群可将黑胡椒用清水调成糊状贴到涌泉穴,或捣蒜泥贴于该穴,能起到引热下行、引火归元的作用,有利于睡眠。睡眠浅、多梦易醒者,可食用莲子、百合、桂圆等养血安神。持续性入睡困难者,可用酸枣仁、粳米熬粥。
冬季泡脚的中药材如何选取?刘清泉表示,泡脚能舒经活血、改善脏腑功能,加入生姜、艾叶、红花等可增强效果。生姜祛寒解表,艾叶温通逐寒湿,红花活血化瘀,适合关节疼痛、老寒腿等。药材煮10分钟或包成药包使用,药量约15克,鲜姜可至30克。泡脚时水温不宜过高,时间建议在晚上7~9点,以15~30分钟为宜。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泡脚前后可喝水补充水分。泡脚的同时按揉足三里、涌泉穴等可以起到更好的保健效果。
刘清泉提醒,儿童、孕妇、脚部有外伤、糖尿病足、下肢血栓、血压剧烈波动者等谨慎泡脚。

《分清体质好养生—1》【草根一生】

 刘清泉:大雪时节宜泡脚养生 (2015-03-19 08:03:12)[编辑][删除]


 http://www.byb.cn/admin/kindeditor-4.1.2/attached/image/20150305/20150305232053_9482.jpg

   “木质有坚脆,体质有不同”。体质不一样,阳气盛衰情况也不一样,阳气盛、火力壮的,自然就不怕冷,阳气虚、火力不足的,自然就怕冷,喜欢温暖。俗话说:“傻小子睡凉炕,就靠火力壮”。这个“火力壮”,实际上就是中医学所谓“阳气盛”。

2015年3月4日播出《分清体质好养生—1》

   研究发现:人群体质之所以不同,是由于正常情况下人群脏腑功能的不平衡,气血阴阳盛衰情况不同。因为人群各个个体,正常情况下,其体内各系统生理功能,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才是绝对的。正是由于这种人体生理各系统功能和气血阴阳的不平衡形成了人群不同的体质。更多内容请收看本期节目。

2015年3月4日播出《分清体质好养生—1》

    张仲景首先基于阴阳学说,对人体生理功能,则进行了一种不同于五脏五系统学说的另一层次的划分,创造性地把人体生理功能归纳为三阴三阳六个系统。即太阳体质、阳明体质、少阳体质、太阴体质、少阴体质、厥阴体质。

2015年3月4日播出《分清体质好养生—1》

   少阳系统失常(属于林黛玉型),阳气不能正常生发,常会出现口苦咽干目眩等一系列症状。而厥阴系统病变(属于张飞型),就会表现为口渴多饮、自觉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等一系列症状。

2015年3月4日播出《分清体质好养生—1》

《分清体质好养生—2》【草根一生】

  《分清体质好养生—1》【草根一生】 (2015-03-19 14:02:38)[编辑][删除]
    有的人平时胃火偏盛,食欲比较好,容易发生牙痛等;有的人脾胃比较虚弱,食欲比较差,饮食稍不小心,或进食生冷,就容易发生腹泻等。这都是体质不同导致的问题。



    无论是情志失调也好,饮食失节也好,还是所谓细菌、病毒感染也好,所有的环境因素,作用在人体上,都必须通过体质因素而起作用,才会引起疾病并表现为相应的一系列症状。这在中医学理论当中被称为“体质从化”。如何知晓我们是哪种体质,从而避免疾病的侵扰呢?

同样是人到中年,迫于工作的压力,有的人每日大鱼大肉,烟酒不离口,可能会发生胃炎,上腹部胀痛等问题;有的人则可能发生糖尿病,或发生痛风。为什么同样的环境下,不同的人会发生不同的疾病?真是体质造成的吗?

冬病冬防贴【草根一生】

 刘清泉:大雪时节宜泡脚养生 (2015-02-07 19:40:32)[编辑][删除]
标签: 

健康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主任医师房繄恭老师
                       
  什么是冬病?
——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一般在冬季病情比较重,或者容易反复发作。到了夏天病情比较平稳,或者处于缓解期。
——受凉是诱发因素,常常会导致病情的加重,或者病情发作。
 冬病为什么要夏治?
    春夏的时候要养阳,秋冬要养阴。
                           
  冬病夏治的临床效果还是比较好的。还有一个冬病冬防的治疗措施。冬病冬防和冬病夏治所治疗的疾病一般是相同的,都是所说的冬病。

     夏天用穴位贴敷的方法,可以刺激或者补充你的阳气 振奋你的阳气。到了冬天你这种病就会由于阳气的充足就不会再发作了。
  冬病冬防措施

   冬病冬防有穴位贴敷 穴位注射 艾灸 拔罐 穴位按摩几类,都具有类似的作用。
   穴位贴敷法:
 ——三九贴北方一般选一九 二九 三九这三个数九天气。南方一般选二九 三九四九这三个数九天气。
 ——三九贴和三伏贴基本原理和选用的穴位是类似的,但是也有所不同。《黄帝内经》讲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所以夏季的三伏贴以养阳为主,冬季冬病冬防是以养阴为主。通过阴阳的双补达到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提高肌体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抵抗力。
 ——   临床上常用的白芥子麝香这类的药在冬病冬防三九贴里是要采用的,但是其他的药物会多侧重于一些养阴扶助人体正气的药物。这和夏季的三伏贴是有所不同的。
—— 由于冬季天气比较严寒,患者身体不易过多暴露,所以在穴位的选择上和夏季的三伏贴也有所区别。
 贴敷方法
——找准穴位

    风门穴 肺俞穴 脾俞穴 肾俞穴

                       
——局部皮肤消毒
——药物贴敷
                       
   在临床上实际是双侧穴位同时采用。就是在背部八个穴位。

——贴敷的时间越长,贴敷治疗的效果就会越好?这其实是个误区。一般的药效有一定持续时间。

贴敷时间过长,药物已经失去了药力,已经不再发挥作用了。
——用药越多疗效越好?这也是一个误区。每个穴位要求的药量一般在3-5克左右,足够保证临床的疗效。药物量过大,药物没有渗透到选定的穴位之上。
   贴敷注意事项
——贴敷之前的头一天洗个澡。
——随身带一块小毛巾,可以在贴敷之前擦贴敷部位的汗液,便于贴敷的固定牢固。
——穿宽松 颜色比较深的衣服,有时会出现药物的渗出。
——对胶布过敏的患者,告诉医生用脱敏的胶布,或者用绷带固定。
                   

复感儿三九贴(转)【草根一生】

 冬病冬防贴【草根一生】 (2015-02-07 19:49:00)[编辑][删除]

标签: 

健康

                 反复呼吸道感染
    在寒冷的冬天,尤其一些少年儿童经常会出现反复的感冒发热,医学上称之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为复感儿。
    它的主要表现:稍微一受凉,或者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室外,很容易出现感冒发热这一类症状。
    冬病冬防三九贴,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也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儿童贴敷一般在1-2小时。药物的组成方面也会进行适当调整。
                      三九贴的穴位
肺俞穴:因为肺系疾病主要病变部位在肺。肺俞穴是肺的背俞穴,是治疗肺系疾病非常重要的穴位。
风门穴: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
脾俞穴: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
肾俞穴:                     
                           [转载]穴位贴敷(2)


肺的疾病主要与肺 脾 肾 这三脏有密切的关系。

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在经过三伏贴和三九贴治疗之后,病情有所缓解。但是不能随便停掉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或者减少药量。三伏贴和三九贴主要是起到一个预防作用,通过加强人体的抵抗力,减轻和减少疾病的发作次数,减轻疾病发作时的症状。
                      穴位按摩
我国至少有2000万以上的哮喘患者,但只有不足5%的哮喘患者接受过规范化的治疗。
常用的穴位:
——太溪穴
                            [转载]穴位贴敷(2)
足少阴肾经的穴位。是肾的原穴,对于补肾纳气有非常好的效果。
可以采用魁星笔来进行按压,会有非常明显的酸胀感觉。

——三阴交穴
                              [转载]穴位贴敷(2)
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它是肝 脾 肾三阴经的交汇穴。简易取穴法:
                            [转载]穴位贴敷(2)
可以采用金刚杵来进行治疗。因为它的部位比较深。
                            食疗辅助治疗
——银杏(白果)
     白果仁有敛肺气,止咳平喘的作用。含有微量的氢氰酸,高温加工后就基本破坏掉了。每次吃20-30粒就可以,不能多吃。一定要吃熟制的。
     白果壳也有一定的药物作用,它具有温肺定喘的作用。使偏于虚冷的肺得到一定的改善。而且可以缓解白果仁一定的毒性。
     作为止咳喘来讲,如果连壳带仁一起打碎了用。
——茶饮
                        [转载]穴位贴敷(2)

是从生脉饮处方转化过来的。人参偏热,用党参代替人参。用银杏代替麦冬。主要治疗虚喘,一活动就出汗,一动一身汗气短自汗。处于肺气亏虚的虚喘。银杏连壳带仁打碎后一起煮20-30分钟。
     这个方子可以治疗哮喘或者慢阻肺。久咳久喘患者比较适合这个方子,比较平和。该方在急性期一般不用,主要是在夏天哮喘缓解期来用。增强体质增强抵抗力 缓解气虚的症状。
——支气管哮喘的冬季治疗,推荐蛤蚧
                        [转载]穴位贴敷(2)
把蛤蚧打成粉末,用开水冲服,每次用量一般以3-5克为宜。
也可以泡成药酒:蛤蚧一对切成小块,黄酒一斤,密封一个月。每次饮用量一般以30毫升为宜。


穴贴皮肤病机理  【草根一生】

   复感儿三九贴(转)【草根一生】 (2015-02-07 19:18:37)[编辑][删除]

          穴位敷贴的机理运用到皮肤病的治疗当中,治疗慢性荨麻疹、银屑病、慢性湿疹等先天禀赋不足的皮肤疾患。

      穴位敷贴主要选取背腧穴,肺俞、脾俞、肾俞、大椎等穴位配合选用,协同作用,以利三焦相通,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防病治病效果。其中,背腧穴是五脏六腑之精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调节脏腑功能之要穴;肺俞是肺的背俞穴,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皮肤润泽,不易罹患疾病,现代研究证实敷贴肺俞穴可以提高肺通气功能,改善肺组织炎性渗出;脾俞、肾俞是脾肾两脏的背俞穴,脾俞培土生金、肾俞纳气固本,这对脾虚湿蕴、先天禀赋不足的皮肤病有治本的作用;大椎为人体诸阳经的交会穴,具有振奋人体一身阳气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热病、风疹等外感病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