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拥有明星同款“直角肩”专家提醒小心受伤

(2024-11-28 03:24:00)
想拥有明星同款“直角肩” 专家提醒小心受伤
摘自2024-11-27中国中医药报
本报记者 徐尤佳

潘浩,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

在身体美学中,肩颈线条作为“起始线”,能奠定一个人的气质与基调。从视觉上看,直角肩相比圆肩显得更加精神漂亮,穿衣服时也能更好地将肩部撑起,非常有气质。

沉迷练成直角肩不可取

肩关节承担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容易受伤。人在健康状态下,肩颈连接处的线条是有一定坡度的,称作“肩斜角度”,这是衡量肩部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成年女子的肩斜角度一般是10°~30°,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圆肩”。符合人体工学,能够有效分摊头部给予肩膀和颈椎的压力,是非常健康的肩膀形状。

直角肩,肩胛骨处在“不正确”的位置上时才会形成这种体态。非常不健康。

直角肩即肩胛骨下回旋综合征。在这种状态下,人体锁骨比正常位置低,锁骨的下沉会引起肩胛骨的下沉,肩峰下间隙的空间会相应减小,肩肱节律也会被破坏,肱骨头更容易和肩峰下间隙内的组织产生挤压碰撞,造成肩部的损伤、疼痛。

刻意保持“直角肩”状态,还会造成肩关节变形。上关节囊组织容易出现变形,肱骨失去良好支撑,原本稳固的关节就会松动,强度也会变低,在受到外力撞击或者磕碰时更容易受伤,肩关节脱位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刻意凹造型,肩胛骨周边的很多肌肉都会运动起来,帮助肩胛骨向中线运动,若肌肉过度拉长导致肩颈酸痛。

人体的骨骼和肌肉不会因为锻炼就轻易改变位置,所谓的“后天练成直角肩”多是通过强行绷直肌肉、锁紧骨骼所形成的。这样的姿态不仅美得“不自然”,同时也存在严重的健康隐患。与其追求直角肩,不如通过锻炼让肩颈线条变得更流畅自然。多做一些侧平举和上举动作,以锻炼肩关节的柔韧性和稳定性、优化肩臂线条。

这些行为也会损伤肩部


肩膀处于低温状引起肌肉组织痉挛、疼痛,引发肌肉和韧带劳损。外伤暴力牵拉,都可能造成急性肩袖撕裂。

50岁左右是肩周炎高发期,颈椎跟肩部相邻,因此颈椎病发作时,颈椎疼痛和肩膀酸痛经常“结伴”出现。

按揉七穴让肩关节更灵活

日常多按揉七个穴位,有助于促进局部气血运行,能有效缓解现代人常见的肩颈酸痛不适、活动不利等症状。

风府穴

风府穴在颈后部,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具有疏风散寒、清头明目的作用,适用于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等。

风池穴

风池穴在项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能疏风散寒、清头明目、通经活络,常用于治疗头痛、颈椎病、目赤肿痛等。

肩井穴

肩井穴在颈后部,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具有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适用于肩酸痛、头酸痛、耳鸣、落枕等。

天宗穴

天宗穴在肩带部,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具有疏通经络、行气宽胸、宣肺止咳的功效,主治气喘、肩膀酸痛等。

合谷穴

合谷穴在手背,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具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头痛、颈痛、肩臂疼痛等症状。

手三里穴

手三里穴在前臂后外侧,肘横纹下2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具有疏筋、活络的作用,可减轻神经疼痛,对肩颈酸痛、手臂麻痛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曲池穴

曲池穴在肘外侧,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能清热解表、调气和血、疏经通络,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眼痛、热病疟疾等。


肩袖损伤不再缠绵难愈
摘自2025-4-28中国中医药报
郭仲华 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

肩痛“祸首”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四块肌肉的肌腱在肱骨近端形成的复合结构,呈袖套样包绕肱骨头。这些肌腱协同作用,主要负责肩关节的外展、内旋和外旋运动。
虽然称为“损伤”,并无明确外伤史。其发病机制主要是随着年龄增长,肌腱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之长期反复的机械性磨损所致。在5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
目前,如何有效缓解肩部疼痛、恢复关节功能,已成为困扰众多中老年患者的重要健康问题。
中医的2个认识
肩袖损属于“痹证”“肩痹”“筋伤”等病证范畴,其发病机制主要涉及内外两方面因素。
内因方面
主要与肝肾亏虚、筋骨失养相关。中医理论中,肝主筋,肾主骨,随着年龄增长,肝肾精气逐渐亏虚,气血生化不足,导致筋脉失于濡养。特别是组成肩袖的冈上肌腱部位,更易因这种生理性退变而出现损伤。
外因方面
风寒湿邪侵袭和慢性劳损。外邪滞留肩关节,阻碍气血运行,或长期劳损导致局部气血瘀滞,经络不通,筋膜失养,从而引发痹证。
临床观察表明,大多数肩袖损伤属于慢性中小程度撕裂,通过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法,获得较好的康复效果。
3个调养方法
推拿按摩
先用健侧手指及手掌自上而下按揉肩关节及周围,有局部痛点可用拇指点按片刻;再以由下至上揉捏至肩部,各20~30次。同时在患肩外展位,一边揉捏一边进行肩关节各方向活动。最后用手掌自上而下地揉,对于肩后部按摩不到的部位,可拍打10~20次。
中药外用
《内经》载:“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寒者热之。采用中药热盐包外敷,取中药桂枝、红花、草乌、牛膝、川乌各6克,当归、鸡血藤、透骨草各10克,大青盐550克,将中药和盐一起装入布袋,蒸热7~8分钟后外敷肩部,可反复使用。亦可网购含中草药盐包。每次热敷30分钟,具有活血消肿、散寒止痛功效。
功能锻炼
可缓解疼痛,改善气血循环,促进功能恢复。居家首选钟摆活动法: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身体微微前倾,健侧上肢可自然下垂或扶持桌面,患侧上肢伸直自然下垂并做向前后、左右方向钟表样摆动或画钟表圈式运动。每日2~3组,每组各方向12~15次。
3个预防要点
合理用力护肩颈
避免单手提举重物,建议改用双手分担或借助推车等工具,提物时要保持手肘弯曲并贴近身体以减轻肩部负担,同时要尽量减少手臂高举过肩的持续性动作,这些措施都能有效保护肩颈部位。
适度运动强筋骨
建议选择游泳、太极拳等对肩部负荷较小的温和运动来增强肌力,每次运动前务必进行10~15分钟的热身准备,要特别注意避免突然甩臂、强力扭转等危险动作,对于羽毛球要严格控制强度和时间,循序渐进地开展锻炼。

药浴颈椎病

 (2017-11-22 11:12:24)[编辑][删除]

伸筋草、五加皮、乳香、没药各12克,秦艽、当归、红花、土鳖虫、路路通、桑叶、桂枝、骨碎补、川乌、草乌各9克。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0分钟,过滤取药液温浴患部,每日1次,每次20分钟,71疗程。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兔儿伞12克,川桂枝9克,刘寄奴12克,五灵脂9克,伸筋草12克,秦艽12克,川红花9 克,老苏木6克,桑寄生12克,紫藤枝9克,大小蓟各9克,乳香、没药各9克。用法:上药煎好后,用毛巾2条,在药水中浸湿后轮换湿敷患处,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每帖23天。

独活9克,秦艽9克,防风9克,艾叶9克,透骨草9克,刘寄奴9克,苏木9克,赤芍9克,红花9克,甲珠9克,灵仙9克,乌梅9克,木瓜9克。用法:用上述药物水煎,趁热熏洗患处,每次3040分钟,每天23次,101疗程。

护颈妙招

  (2017-10-24 10:37:28)[编辑][删除]

 


摇头晃脑

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做此动作可以小幅度放松头颈紧绷的神经肌肉。每天抬抬头,晃晃脑,不仅动静结合,也会自得其乐。

左顾右盼

形容向左看看,向右看看。摇头晃脑以后,再配合做几个左顾右盼动作,可以将颈椎左右方向活动到最大,使得关节更加灵活自由。

东张西望

形容到处看。在左顾右盼后,可以做几个东张西望的小动作。做此动作可以使颈椎在左右、侧方方向进行旋转活动,防止肌肉韧带劳损、关节软骨退化。

瞻前顾后

形容向前望,回头看。向前方抬头看一会,再向身后方看一会,做此动作不仅头颈的活动幅度更大,能最大范围舒展紧张的肌肉和关节,同时也有缓解视疲劳的好处。

抓耳挠腮

形容抓抓耳朵,挠挠腮帮子。看书、上网时间长,难免头昏耳鸣,此时不妨做个抓耳挠腮的动作,看似此动作不雅,但中医认为,耳朵周围穴位丰富,有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安眠等穴位,耳朵上的穴位与人体相应部位相应,刺激与疾病有关的耳穴可以治病。比如颈椎不好,可在耳朵外下方揪捏揪捏。

昂首挺胸

让人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给人精神饱满的样子。工作中,不能只埋头工作,时间一长不仅颈椎肌肉韧带劳损,还容易造成驼背。低头工作半小时,就应将头高抬起来,挺起胸膛,无意中让颈椎做几次向后的有益运动,颈肌得以放松,颈椎关节也得到很好保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