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乘风破浪的萝藦子

(2023-09-21 04:16:37)
作者  郭煜|发布:2020-09-16 09:49:13    更新:2020-09-16 09:49:13
阅读 5761赞 42
民间有些别称,比如羊角等也是依据它的果实形状而起的。当然还有一些名字,比如羊婆奶、奶合藤、浆罐头、奶浆藤等便,是起到预警作用的,这是因为萝藦的果实里有白色汁液,掐萝藦果实的时候,如果不做好思想建设一个不小心让它白色的汁染在衣服上,会很难洗掉。

古时有个叫萝藦的姑娘,生得十分美丽,体态轻盈婀娜,但家境贫寒,有一年老母亲生了病,郎中开了药,却十分难找,都没有找齐给母亲治病的药物,她默默向上天祈祷,希望能有一双翅膀,那样就能飞遍千山万水,在最快的时间里找齐药物,一位神仙路过,被其孝心所感动,于是给了她一对翅膀,她乘风飞起,很快找齐了药物,母亲痊愈,萝藦却不能再回到人间,随风化作千万种子,乘着白绒,在各地安家,为人们治病疗伤,人们便把植物叫做萝藦了

萝藦是萝藦科萝藦属植物,多年生草质藤本,长可达8米。萝藦上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这形态出挑的萝藦果了。萝藦的果实是纺锤形,看上去像个包囊长一般在5厘米,宽为3厘米左右,花期在6-9月,果期为9-12月。

萝藦婆婆针落线包的别名,便是源于自己这包囊般的独特的颜值外观这可不是坊间随便的戏称,《救荒本草》婆婆针线扎儿”、《袖珍方》中“婆婆针线袋儿”《纲目》中“婆婆针线包儿”,都对这个别名做出了相关的记载或许,古代先民针线包的原型,便是这乡野间十分常见的萝藦果实形状吧。芄兰、莞、省瓢、苦丸、白环藤、熏桑、鸡肠、头羊角菜、羊奶科、合钵儿、细丝藤、过路黄、婆婆针扎儿、婆婆针袋儿、羊婆奶、婆婆针线包、奶浆藤、奶浆草、野隔山消、小隔大撬、老婆筋、天鹅绒、小青布、大洋泡奶、刀口药、千层须

在《诗经》中萝藦芄兰《芄兰》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果实独特,花朵好美

萝藦形态和生态的描述记载,家陶弘景曾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本草经集注》七卷,补充了民间的说法:“离家千里,勿食萝藦、枸杞”。“萝藦,有名苦芄,叶厚大,作藤生,傅肿,东人呼为白环藤,生篱落间,摘之有白汁,一名雀瓢,人家多种之”

民间有些别称,比如羊角也是依据它的果实形状而起的。当然还有一些名字,比如羊婆奶、奶合藤、浆罐头、奶浆藤等便,是起到预警作用的,这是因为萝藦的果实里有白色汁液,萝藦果实的时候,如果不做好思想建设一个不小心让它色的汁染在衣服上,会很难洗掉。

萝藦果实老熟,会从中间纵裂开,褐色扁平卵状种子,附着在狭翅上,借助风力,它们的白绒便象蒲公英种子那样飞往四面八方,所到之处静候时机成熟,便会有新的萝藦幼苗萌生。也恰恰迎合了文章开头,故事中萝藦姑娘的形象。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c8ea15ce36d3d539b60019b624cdfe50352ac65c1a26

这一瓢,好美

萝藦种子飞走后,剩下一具空空的果壳呈瓢状,所以也有一些地方称萝藦为:哈利瓢、老鸹瓢、墙瓢、雀瓢。或许正因为古人用瓢状藦壳挖米喂鸟雀,所以才得了这雀瓢之名吧?

有吃有玩,全能选手

萝藦喜欢微微潮湿偏干的土壤环境,林边荒地、山脚、河边、路旁灌木丛中几乎是随处可见,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华北、等地区也有分布。

萝藦的果实为黄绿色,果梗处浑圆,果身椭圆,头部尖尖,呈流线型,极似一个拉长了的棉桃,外皮可见疣状斑点,如星散落,形状可爱好玩,农村那些会玩的孩子们,便充分利用萝藦外形的特点,用它来拾子游戏,用萝藦在地头下五子棋的也大有人在。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d439b6003af33a87e950136fd81607385343fbf21f26

这形象,有点生人勿近的感觉啊

萝藦的全草可入药。《本草汇言》载:萝藦,补虚劳,益精气之药也。此药温平培补,统治一切劳损力役之人,筋骨血脉久为劳力疲痹(惫)者,服此立安。然补血、生血,功过归、地;壮精培元,力堪枸杞;化毒解疔,与金银花、半枝莲、紫花地丁,其效验亦相等也。

讲出了萝藦的功力,可跟我们保温杯里泡的枸杞是不相上下的。

萝藦入药,萝藦果实最实在的地方还是可以食用萝藦嫩果味甜有汁,且营养丰富,也具有补益虚损的功效。

民间研制出很多立等可取萝藦菜品。采一些萝藦来一道凉拌萝藦子。洗净的鲜嫩萝藦子切条放入盘内,佐伊酱油、醋、白糖、麻油,滋味爽口又独特,并且对于虚劳、阳痿等症,特别是老人元阳虚弱有很好的补益之效用。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b7003af33a87e950352ae1190e724443fbf2b2111e26

凉拌萝藦子

萝藦子猪肉,锅烧热下猪肉煸炒,辅以酱油、葱、姜烧至肉熟而入味,而后投入萝藦烧至入味,点入味精,出锅即成。萝藦与猪肉滋阴润燥、补中益气的功力,对于体瘦虚弱、阴虚干咳,阳痿遗精、便秘等症候群用来益精气再好不过了

但其实萝藦果生吃,其成分中的妊烯类甙物质是难以发挥作用的,营养价值和保健补益的功效自然就因此降低了。并且,萝藦果中的物质很容易氧化,尤其是内部所含的蛋白酶,生吃的话,除非丸吞,否则肯定是要有损失的。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37d3d539b6003af33a87cc152b60d15c103853431826

生吞就亏大了

而一般来讲,除了凉拌、热炒,最好的食用萝藦果的方式是水煮,连壳煮。其实吃萝藦不是为了味道,而是萝藦中的妊烯类甙经水解以后可以生成加拿大麻糖、洋地黄毒糖,以及肉珊瑚甙元、萝藦甙元、苯甲酰热马酮、夜来香素、去羟基肉珊瑚甙元等对身体有益的物质。

成熟萝蘼果实纵向切开,除去种子,只留果壳,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改文火煮20分钟。滤出果壳,汤汁每日3次或代茶饮,来帮助补虚宣肺、化痰止咳

萝藦(Metaplexis japonica (Thunb.) Makino),夹竹桃科萝藦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有块根,全株有乳汁;叶对生,呈卵状心形,顶端渐尖,无毛;花冠白色,有粉红色内沟和柔毛; [6]  萝藦的种子在果实内部环绕一根中轴排列,当果实裂开时,就像放开了压缩的弹簧,展开的绢毛带着轻小的种子“涌”出果壳,随风而去。 [7] 
萝藦分布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华北、等省区。生长于林边荒地、山脚、河边、路旁灌木丛中 [8] 
《山东经济植物》记载:“根入药。能解毒,治骨、关节结核;种子上的绒毛有止血作用。本省民间用全草治气管炎。”并且萝藦为贵州常用黔药,是贵州汉族、苗族、侗族、布依族等民族习用药物。药材来源均为野生。 [9]  萝藦多做地栽布置庭院,是矮墙、花廊、篱栅等处的良好垂直绿化材料,茎皮纤维坚韧,可造人造棉料。 [10]
补精益气,通乳,解毒。

主治

 播报
跌损劳伤,阳痿,遗精白带,乳汁不足,丹毒,瘰疬,疔疮,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播报
内服:煎汤,15-60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炮制


参考文献:

1、《萝藦,口感微甜,你小时候吃过吗?殊不知根茎有毒2019-06-13》

2、《萝藦别名羊婆奶,长于林边荒地、路旁,花冠白色,有淡紫红色斑纹2020-04-07》

3、《萝藦的功效与作用2017-02-02》

4、《农村山间神奇草药萝藦果,化痰止咳,补虚助阳,全身上下都是宝2019-12-02 

覆盆子

 (2017-07-17 04:32:43)[编辑][删除]
   覆盆子又称小托盘,乌藨子、覆盆、竻藨子、山泡,为蔷薇科植物掌叶覆盆子未成熟的果实。覆盆子性平,味甘酸,入肝、肾两经,具有补肝肾、缩小便、助阳、固精明目的功效,主治男子阳痿遗精、小便频数、遗漏、虚劳、目暗,须发早白等症。女子宫冷不孕,带下清稀。 

注释  
《别录》:主益气轻身,令发不白。 
《药性论》:主男子肾精虚竭,女子食之有子。主阴痿。 
《日华子本草》:安五脏,益颜色,养精气,长发,强志。疗中风身热及惊。 
《开宝本草》:补虚续绝,强阴建阳,悦泽肌肤,安和脏腑,温中益力,疗劳损风虚,补肝明目。 
《本草衍义》:益肾脏,缩小便。 
《本草蒙筌》:治肾伤精竭流滑。 
《本草述》:治劳倦、虚劳,肝肾气虚恶寒,肾气虚逆咳嗽、痿、消瘅、泄泻、赤白浊,鹤膝风,诸见血证及目疾。

附方
1、添精补髓,疏利肾气,不问下焦虚实寒热,服之自能平秘。古今第一种子方:枸杞子八两,菟丝子八两(酒蒸,捣饼),五味子二两(研碎),覆盆子四两(酒洗,去目)。车前子二两(扬净),上药,俱择精新者,焙晒干,共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九十丸,上床时五十丸,百沸汤或盐汤送下,冬月用温酒送下。(《摄生众妙方》五子衍宗丸)
2、治阳事不起:覆盆子,酒浸,焙研为末,每旦酒服三钱。(《濒湖集简方》)
3,治肺虚寒:覆盆子,取汁作煎为果,仍少加蜜,或熬为稀饧,点服。(《本草衍义》)

不适合服用者

  1、肾虚有火,小便短涩。

  2、强阳不倒。

  3、怀孕初期,不要服用覆盆子,避免导致胎儿出现胎动以及流产等严重后果。

牵牛花传说

  (2017-07-14 16:07:14)[编辑][删除]

 

古代河北晋州李庄有个叫李虎,他身强力壮,但不知什么原因,得了臌胀病,请遍周边郎中医治,都没治好。他夫人十分着急,最后请来山西潞州府籍的一个老郎中,来看后开了个药方:“用野喇叭花籽煎汤服用。”

药铺掌柜说从来没有见过此方,也不知道喇叭花籽为何物,没法配药。李夫人只好再次求教老郎中。老郎中听后说:“在我的老家门口就有这种野花,花籽就是此药。”听了老郎中的话,救夫心切的李夫人派人马不停蹄地赶往山西,取来野喇叭花籽。煎汤给李虎吃了几剂,果然见效,不到一个月李虎就痊愈了。

李虎不忘救命之恩,牵着一头牛来到老郎中的家,以送牛相谢,并问:“老先生,您给我治病吃的是一种什么药呀?”因为当时野喇叭花籽还没有正式药名,老郎中见李虎前来一头牛,野喇叭花籽治好了他的不治之症,力能牵牛,灵机一动,答道:“这药叫牵牛花,给你吃的是牵牛花籽,正好你也牵着牛。”从此,牵牛花的名字逐渐传开,流传至今。 

按    牵牛属旋花科牵牛属,一年生缠绕草本花酷似喇叭状,因此叫它做喇叭花。其品种很多,花的颜色有蓝、绯红、桃红、紫等,亦有混色的,花瓣边缘的变化较多,是常见的观赏植物。果实卵球形,可以入药。种子(牵牛子也叫二丑):苦,寒。有毒。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蛔虫病,绦虫病。

既有柔情慕高节 即宜同抱岁寒心

   (2017-07-14 05:06:53)[编辑][删除]

夹竹桃花

·曹组

晓栏红翠净交阴,

风触芳葩笑不任。

既有柔情慕高节,

即宜同抱岁寒心。

 

 

    【古诗今译】

天刚亮的时候,栅栏里的夹竹桃花干净翠绿的叶子与红红的花朵交织成阴凉的地方,吹来的风触动起她华美的芳姿让人忍不住开心的微笑。既然已有向往高尚的节操,就应该与岁寒三友松竹梅一同抱有一颗高洁之心。

【诗词赏析】

夹竹桃作为一种观赏花卉历史悠久,在南宋的都城临安,就曾怒放在御街的两边。著名文学家季羡林曾专门写过《夹竹桃》散文: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是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客人一走进大门,扑鼻的是阵幽香,入目的是绿蜡似的叶子和红霞或白雪似的花朵,立刻就感觉到仿佛走进自己的家门口,大有宾至如归之感了。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静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弄姿,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吗?

季羡林也因为这篇《夹竹桃》而被宗璞称为“夹竹桃知己”。我们也能够从季羡林的这篇散文中读出宋代诗人曹组那两句“既有柔情慕高节,即宜同抱岁寒心”的意境。

【养生解读】

随着城市居民对绿化的重视程度日渐加深,越来越多的植物被引种到城里。夹竹桃在很多城市的路边都有种植,这种花非常好看,夏季盛开的时候,很多市民都会停留于期间合影。

一些看过《甄嬛传》的人们可能会问:“夹竹桃不是有毒吗?为何还被广泛种植?”

从城市绿化的角度来看,夹竹桃之所以被大量栽种在道路两边,美丽的“外貌”是原因之一,但主要原因是夹竹桃是世界上吸尘能力最强的植物之一,有天然“绿色吸尘器”之称,具有较强的抗烟雾、抗灰尘、抗毒物和净化空气的作用,特别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抵抗、吸附作用,所以在园林界被称为“环保卫士”,更难得的是,夹竹桃即使全身落满了灰尘,仍然可以旺盛地生长。从这个角度是有利于为大家营造养生保健的环境的。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中医师夏公旭副主任中医师介绍说,从中医的角度分析,夹竹桃的确是有毒的中药,比如《广西药植图志》中明确记载夹竹桃“微苦,有大毒。”《云南中草药》中更明确其性味毒性:“辛,温,剧毒。”

但是,它也有自己的药效,《岭南采药录》中记载夹竹桃可以“堕胎,通经。”《陆川本草》中记载其叶能“镇痛,去瘀。治跌打损伤肿痛。”所以要注意孕妇忌服,其他患者也不宜多服久服,过量则中毒。

虽然夹竹桃的叶、皮、根、花粉均有毒,但是这主要是因为它分泌出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夹竹桃苷,中毒后轻则出现食欲不振、恶心、腹泻,严重则累及心脏乃至死亡。由于其毒性隐藏在叶、花及树皮中,只要不去食用,或者不用有伤口的地方去碰触它的汁液,就不用过分担心。(杨璞)

二芍各别【草根一生】

 乘风破浪的萝藦子 (2015-04-30 19:27:56)[编辑][删除]
标签: 

健康

 

             http://img0.pchouse.com.cn/pchouse/1112/12/157925_chishaodejieshao.jpg                                              赤芍

    别名赤芍药、木赤芍,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毛果赤芍(川赤芍)和卵叶芍药或芍药的根。润软,切片用。性味苦,微寒。归肝心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之功效,赤芍主入肝经血分,长于清血分热,善散瘀血,血热、血瘀之实证常用之。

     歌诀曰:“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常用量:4.5~9克。

http://img3.redocn.com/20110815/20110813_769dac01d7c2f397f8e0h2q29sRWuOQ5.jpg

    白芍

    别名白芍药,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根。生用,酒炒或炒用。性味甘、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其性静而主守,具有平抑肝阳,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之功效,能止木旺乘土的泄泻、痢疾、腹痛,以及因阴虚血亏而肝阳偏旺所引起的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拘挛疼痛、月经不调等。但属于虚寒性的不能用。 此外,本品甘酸敛阴,还有止汗之功,常用于表虚恶风自汗或阴虚盗汗者。

    歌诀曰:“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常用量:4.5~12克。

    赤芍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赤芍泻肝火,白芍养肝阴;赤芍散而不补,白芍补而不泻。二药伍用,一散一敛,一泻一补,对阴虚挟瘀有热之证最为适合。在使用时注意二者皆反藜芦。

鹿角鹿茸鉴别【草根一生】

  二芍各别【草根一生】 (2015-04-30 20:04:30)[编辑][删除]
标签: 

股票

                                 http://comp.quanjing.com/lacz001/lacz-056647.jpg                                                                    鹿角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已骨化的老角,入药多切成片,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薄片,卷曲或平坦,中间有蜂窝状小孔,外表面无外皮及残存毛茸,周边灰白色或白色,骨质坚硬。鹿角性温,味咸,入肝、肾经,具有行血、消肿、益肾的功效,用于治疗疮疡肿毒、乳痈初起、瘀血作痛、虚劳内伤、腰脊疼痛等症。《本草纲目》载:“鹿角,生用则散热行血,消肿辟邪;熟用益肾补虚,强精活血。”《本草纲目》载:“鹿角,生用则散热行血,消肿辟邪;熟用益肾补虚,强精活血。”而市场上有以鹿角片冒充鹿茸片,应仔细辨别。

    鹿茸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尚未骨化的幼角,为贵重药材,是补益的纯阳之品。梅花鹿茸饮片分为血片(蜡片)和粉片(细砂片)、粗砂片、骨砂片等。血片为鹿茸顶部切的数片,质量最佳,圆形薄片,切面淡黄棕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粉片为花鹿茸的上部切片,圆形片,切面黄白色(排血茸)或红褐色(血茸),外围皮层较厚,中间密布海绵样细孔;粗砂片海绵样气孔稍大,无骨质,外围有皮层;骨砂片为花鹿茸最下端切片,海绵样气孔大,呈纱网样,微显骨质化,外围皮层薄,质较差。马鹿茸片大致与花鹿茸片类似,区别是外围皮层色泽较深,残留茸毛灰褐色,根据加工方法不同也分为排血茸和血茸。

    鹿茸性温,味甘咸,入肝、肾经,具有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的功效,用于治疗虚劳羸瘦、精神疲倦、眩晕、耳聋、目暗、腰膝酸痛、阳痿、滑精、子宫寒冷、崩漏、带下等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