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导赤散治瘾疹验案一则
摘自2023-9-8中国中医药报
滕濡宇 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
瘾疹是一种以风团为主要皮损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瘾疹”一词最早出于《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该病容易反复发作,较为难治。笔者曾跟随陕西省西安市首届名中医唐远山教授学习,以下介绍唐远山以加味导赤散辨治瘾疹医案一则。
赵某,女,23岁,于2019年5月10日初诊。自述皮肤瘙痒2个月,抓挠后出现红色丘疹,抓痕部位条索样隆起,四肢及后背部皮肤瘙痒多,服肤痒颗粒、葡萄糖酸钙后症状无明显缓解。患者13年前因注射破伤风疫苗后出现全身过敏反应(皮肤瘙痒),近3年留学加拿大。从小易感冒,纳眠可,二便调,月经周期20~40天,最近一次月经量少,色深红,少量血块,无痛经。尿沉渣检查提示白细胞(±)。舌尖红赤,苔薄黄,舌下脉络迂曲,脉数细弦。
中医诊断:瘾疹(心火上炎、邪郁腠理)。治法:清心导热、宣开腠理。药用加味导赤散加减。处方:生地黄15g,竹叶3g,通草6g,生甘草10g,牡丹皮15g,麦冬15g,砂仁4g,半夏10g,炒白芍各10g,忍冬藤20g,白茅根30g,炒山药各30g。6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5月17日二诊:患者诉服药后皮肤瘙痒较前明显改善,偶有瘙痒,已无皮肤隆起,症见:喷嚏频频,流黄涕,咽红充血,舌红苔薄黄,脉弦细。处方以小柴胡汤合封髓丹加味。处方:柴胡、姜半夏、生甘草、炒白芍各10g,板蓝根、牡丹皮、连翘各15g,白茅根30g,砂仁4g,黄柏5g,炒山药40g。12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6月11日三诊:患者诉服药后诸症均好转,喷嚏未再发作,偶有皮肤瘙痒,起丘疹,查咽部无异常,来月经后量稍增,无痛经。舌暗苔薄黄,舌边尖赤,脉弦涩。复查尿沉渣,结果未见异常。继处导赤散化裁6剂,嘱两日一剂以善后。一年后患者因感冒就诊,诉皮肤瘙痒症状未再出现。
按 导赤散载于《小儿药证直诀》,为治疗心经火热的临床常用方。患者久居国外,潮湿且寒冷,经血量少,该案病机与太阳、少阴经气不利有关,恰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所云“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患者正值青年,气机郁闭,郁久化热,邪热未随经泄而犯腠理,故四诊合参辨证为心火上炎、邪郁腠理证,处导赤散加味以清心导热、宣开肌腠。
首诊用加味导赤散化裁,方中生地黄甘寒,凉血滋阴降火;通草清热利尿,合生地黄共为君药。牡丹皮味辛苦,性寒,入血分清营透热,配炒白芍以行肝经瘀血;麦冬归手少阴心经,心与小肠相表里,使邪热从小便而解,白茅根使邪热从足太阳膀胱经而泄;忍冬藤解手太阴肺经肌肤之毒,清肺热;竹叶甘淡,清心除烦,淡渗利窍,导心火下行,诸药共为臣药。半夏、砂仁是为防凉药伤胃气而设,为佐制药;山药有滋养肺脾肾之力,为佐助药,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制方主旨为和少阴经气,交通心肾,宣开肌腠。
少阳少阴之枢协调人体气血阴阳,具有枢转经气作用。一诊服药后患者喷嚏频频,此为肺气宣发、邪出玄府之象。故二诊用小柴胡汤,使邪气由少阳而出肌表。伍黄柏、砂仁、甘草、山药,宗封髓丹“降心火,益肾水”祛除肾经蒸腾热源之意,达泻子救母、肺肾两安之境。《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 起于小指之端……循咽……”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亢盛下移小肠,热毒蕴积,循小肠经上攻咽喉,故患者咽红充血。加入连翘疏风散热,板蓝根清热解毒、解表利咽;白茅根、牡丹皮、炒白芍凉血清热化瘀。三诊来诊时患者诸症大释,肌肤如常人,喷嚏频频症状消失,继服导赤散加味,两日一剂缓缓图久效。
摘自2023-9-15中国中医药报
刘堂超 陕西省宁陕县龙王中心卫生院
患者11岁,女,患湿疹4天,于2022年4月23日就诊。家属诉患儿湿疹于每年春季反复发作,每次治疗约一个月后逐渐痊愈。此次患儿湿疹发作,口服氯雷他定片、湿毒清胶囊及外用炉甘石洗剂皆疗效不佳,故家长携患儿来诊,要求中医治疗。
刻诊:患儿四肢及腰、腹部散在红色丘疱疹,呈对称性分部,疮面湿润,双下肢疱疹如花生米大小,疱液清亮,瘙痒难眠,抓破后渗液,纳差,大便3天未排,小便略黄,舌红苔薄黄,脉濡。中医诊断:湿疮(湿热受风)。治宜祛风清热,利湿止痒。方用消风散加减内服,外用硫磺软膏外涂,一天两次。内服方药如下:
荆芥5g,防风5g,桔梗5g,连翘8g,白芷5g,苍术6g,蝉蜕5g,刺蒺藜8g,白鲜皮10g,地肤子8g,陈皮8g,薏苡仁10g,云茯苓10g,川芎3g。5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服完5剂后患儿湿疮结痂痊愈。
按 湿疹中医病名为湿疮,为外科常见皮肤病。《诸病源候论》“头面身体诸疮候”有云:“夫内热外虚,为风湿所乘,则生疮。所以然者,肺主气,候于皮毛,脾主肌肉。气虚则肤腠开,为风湿所乘,内热则脾气温,脾气温则肌肉生热也,湿热相搏,故头面身体皆生疮。其疮初如疱,须臾生汁,热盛者,则变为脓。随瘥随发。”此案患儿与书中所述病机颇为相合。患儿因湿热内生,外受风邪,郁于肌腠所得,故以消风散加减。荆芥、防风二药质轻透散,能祛风止痒,为君药;白芷、苍术、连翘、蝉蜕、刺蒺藜、白鲜皮、地肤子、薏苡仁、川芎清热利湿止痒,为臣药;佐以陈皮、茯苓健脾利湿以畅脾胃、斡旋中焦;使以桔梗开宣肺气、药达病所。并外用硫磺软膏外涂,内外合治,故而痊愈。消风散出自《外科正宗》,能祛风除湿、清热养血止痒,善治湿疮、风疹,为治皮肤病所常用。此患者病证典型,故以此方加减治疗获效。
摘自2023-9-29中国中医药报
苑华璇 河北清河县中医院
患者,男,35岁,全身出现风团20余天,时起时无,瘙痒无度,夜不能寐。患者自述就诊前7天运动出汗后吹空调,随即病情加重,全身泛发红色风团,瘙痒剧烈,遇热加重,面部浮肿,四肢内侧可见密集红疹,粟粒高出皮面,两手腕部及踝部轻度浮肿。伴口干舌燥,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脉浮数。
西医诊断:荨麻疹。中医诊断:瘾疹(风热犯表证),治宜疏风清热止痒,方用消风散加减。药用防风6g,当归6g,生地黄15g,蝉蜕6g,知母3g,苦参6g,胡麻6g,荆芥6g,苍术6g,牛蒡子6g,石膏3g,地肤子10g,木通6g,牡丹皮6g,甘草6g。3剂,水煎服。
中医外治法:1.火针:双侧风市、曲池、血海、足三里、太冲等穴。2.拔罐:阿是穴、大椎、双侧肺俞、心俞、膈俞、脾俞等。3.刺络放血:双侧耳尖、耳背络脉、阿是穴。
治疗3天后,患者病情稳定,皮损消退,皮肤瘙痒明显减轻,嘱患者继续治疗以防复发。
按 《疡医证治准绳》中记载:“夫风瘾疹者,由邪气客于皮肤,复遇风寒相搏,则为瘾疹。若赤疹者,由冷湿搏于肌中,风热结成赤疹,遇热则极,若冷则瘥也。风热侵袭,伤于营血。”该患者平日喜饮酒,体内有热,复因吹空调而导致风寒外束,汗出不畅,使冷湿搏于肌肤而发病,故给予消风散加减,方中辛温药配辛凉药,可散风寒、透里热;清热药配燥湿药,可治湿热;活血药配凉血药,诸药合用,收治病求本之效。其中荆芥、防风、地肤子、蝉蜕等,按现代药理分析均有较好的脱敏作用。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火针、拔罐、刺络放血搭配使用,可调和气血、活血祛风、开腠理透邪出、镇静止痒。
摘自2023-9-15中国中医药报
伦西全 河南省安阳市正本中药外治研究所
寻常疣俗称“瘊子”,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黏膜引起的疣状增生物。
用50左右的温水浸泡式擦洗寻常疣20分钟,擦干后,用无痛手术刀削去其表面角质层及疣丝,以不致出血为度。另取大小适当的胶布一块,中间剪一小孔,孔的大小与疣大小相当,将此胶布贴于皮肤上,中间小孔正对疣体。
然后取大蒜捣烂如泥,取适量蒜泥敷于疣体上,外面再用胶布固定。此时疣体局部会有烧灼痛感,但可耐受。每日换药一次,一般5天左右疣体即可脱落。
光敏性食物指那些容易引起日光性皮炎的食物。通常来说,光敏性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其中所含的光敏性物质会随之进入皮肤,如果在这时照射强光,就会和日光发生反应,进而出现裸露部位皮肤的红肿、起疹,并伴有明显瘙痒、烧灼或刺痛感等症状。
光敏性食物有哪些
一些含叶绿素高的蔬菜和野菜(灰菜、苦菜)都属于光敏性食物。常见光敏性食物有:灰菜、紫云英、雪菜、莴苣、茴香、苋莱、荠菜、芹菜、萝卜叶、菠菜、香菜、红花草、油菜、芥菜、无花果、柑橘、柠檬、芒果、菠萝等,除此之外,“光敏性海鲜”包括螺类、虾类、蟹类、蚌类等,它们同样含有光敏物质,也需留意。
防晒抗光敏食物有哪些
有光敏性食物,也有抗光敏性食物,它们有:
含维C水果
每天吃2~3份高维C的水果,番石榴、奇异果、草莓等都可以,尤其是奇异果,富含维生素C,可干扰黑色素生成,并有助于消除皮肤上的雀斑。另外,要想拥有对紫外线防御能力强的肌肤,还须充分摄取防止肌肤老化的维生素E、增加皮肤抵抗力的维生素A及增加皮肤弹性的钙,这些都能从食物中获得。
黄红色蔬果
红色、橘黄色蔬果及深绿色叶菜,如芒果、西红柿、木瓜、空心菜等,都含有大量胡萝卜素及其他植物化学物质,有助于抗氧化,增强皮肤抵抗力,尤其西红柿是最好的防晒食物,富含抗氧化剂番茄红素,每天摄入16毫克番茄红素可将晒伤的危险系数下降40%。不过,番茄熟吃比生吃效果更好。其中β胡萝卜素能有效阻挡UV。
坚果
坚果中的植物油大多富含维生素E,能帮助抗氧化和消除自由基,从内而外地软化皮肤,防止皱纹,同时保湿,让肌肤看上去更年轻,还能有效阻止褐色素在皮肤中沉积,防止面部出现褐色斑纹、斑块。不过,这类护肤效果通常需要30天才能显现出来,不能操之过急。
薏米
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多吃薏米可以及时补充夏季高温下的体力消耗,起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同时,薏米还对紫外线有吸收能力,其提炼物加入化妆品中还可达到防晒和防紫外线的效果,适量内服可使皮肤光滑,减少皱纹,消除色斑。
阴囊湿疹分急性和慢性两种。这里所治的指慢性阴囊湿疹,表现为局部皮肤干燥肥厚,皱纹变深如核桃皮状,有薄痂或鳞屑,色素沉着,亦有因搔抓而致色素减退者,或呈白班样变化,瘙痒剧烈。常反复发作,其病因与风、湿、热有关。
方药1组成:生大黄30克
用法:将上述诸药研成粉末,以香油调为稀泥状备用。用时取消毒纱布一块,将药膏摊于其上,然后敷于阴囊患处。早晚各服药一次,连用3天。
方药2组成:青黛20克
用法:将上述诸药研成粉末,然后加入蓖麻油调成膏状备用。用前先将患部洗净,然后取上药反复涂擦患部,后用纱布棉垫包扎保护,每天1次。皮损处若有渗液或糜烂者,可直接取干药粉撒在阴囊患处。用药数天后,患部如果出现干燥、脱皮,可改用青黛膏(青黛7.5克
方 黄芪50克,当归、生地、白蒺藜、地肤子、夜交藤各15克,赤芍、地龙、桃仁、川芎各10克,制首乌18克,蝉蜕10克。7剂,1天1剂,水煎服。
方 取荆芥、防风、苦参、丝瓜络、蛇床子、当归各30克,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洗浴,每次10~20分钟,每日2~3次,每日1剂,连续5~7天。
方 取苦参100克,加入食用白醋适量,浸泡3~5天即成。每日洗浴时,加入苦参醋液30~50毫升于浴水中洗浴,或用棉签蘸药液外搽瘙痒处,每日2~3次,连用5~7天。
http://www.kxsj.com/uploads/allimg/140718/1-140GQ556122Y.jpg
柠檬汁、芦荟汁
茶叶
西瓜性凉,能快速降温,接触皮肤后其水分蒸发能带来一定的清凉感,从而快速止痒。
碱水、肥皂水
薄荷牙膏
冷敷能快速收缩血管,还能“麻痹”局部皮肤,减轻瘙痒感。可把毛巾放在冰水中浸泡3分钟左右,或直接拿到冰箱冷冻室放置5分钟,然后将其敷在被叮咬处即可。
被蚊虫叮咬后的皮肤会瘙痒,是因为蚊子唾液中含有一种抗凝物质,与人体接触后,会引发局部皮肤过敏,可局部辅助使用碘酊(即碘酒),它能使菌体蛋白质变性,迅速消炎止痒。
对蚊虫叮咬十分敏感的人还可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1在人体代谢后,从汗液或尿液排出体外时会产生一种让蚊子讨厌的气味,使之远之。
汗腺发达的人
体温较高的人
呼吸较快的人
衣着或肤色暗的人
被蚊子叮咬后,个人的表现可能不一样,有人红肿一大块,甚至还有硬肿;有的只是小红点;大多数人是起指甲盖大小的包。有的人被蚊子叮咬后起包消退快,有人消退慢。
这种差异的存在,是和蚊子的种类以及不同个体对蚊子毒液的敏感程度有关。蚊子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是按蚊属、伊蚊属和库蚊属,在叮咬过程中会分泌一种抗凝剂以阻止血液凝固,而人体为了抵抗这种抗凝剂,免疫系统会释放一种叫“组胺”的化学物质,组胺会引起叮咬部位周围血管扩张,导致皮肤表面发红;组胺还能导致血管通透性增高出现水肿,表现为隆起的“风团”,同时组胺会刺激皮肤中的神经末梢产生瘙痒感觉。平时容易过敏的人被蚊子叮咬后会产生比常人量更多的组胺,导致大包及硬肿的出现,并且消退缓慢。
被蚊子叮咬后,选择一些药物来消肿止痒,功效各不同:
“风油精”类
这包含了主要成分与风油精大致相同的各类产品,如万金油、白花油、清凉油等。这些产品的主要成分为薄荷脑、樟脑、桉油、丁香油
花露水类
花露水是以花露油(如橙花油、玫瑰香叶油、柠檬油等)为主体香料,配以酒精制成的一种香水类产品。花露水对于没有破口的蚊虫叮咬皮损可以起到清凉止痒的作用,但对于虫咬后抓破或是皮肤敏感的人就不适用了。
绿药膏
主要成分是林可霉素(抗生素的一种)和利多卡因(局部麻药),因此止疼、止痒效果好,但对局部的非细菌性炎症没有任何效果。
炉甘石薄荷脑洗剂
炉甘石有很好的止痒功效,并且对渗出有收敛作用,其中含有薄荷脑清凉止痒,适用于各类人群。
中药妙招显神通
1.薄荷10克(后下),蛇床子,白鲜皮,苦参各30克,加1000亳升水煎煮至700毫升,所得药液用来擦洗或涂抹叮咬的地方。
2.鲜薄荷叶、鲜芦荟等量,加适量纯净水用搅拌机搅成浆糊状,用于蚊子叮咬的地方,可以快速止痒消肿。
3.用凉白开水将季德胜蛇药片化开呈糊状,外敷患处及周围,有很好的消肿止痛作用,每日三次。
土法亦有效
1.蚊虫叮咬或局部痛痒、起风团时,把液唾在掌中或指上,在患处反复揉搓一分钟,以痛痒缓解为度。
唾液中的多种溶菌酶、免疫球蛋白及酸碱度有关,在观察中发现半夜、早晨及吸烟人的唾液疗效较好,俗称“臭唾沫”,还发现疗效的优劣随人体的健康状况发生改变。
2用水化开一点肥皂,抹在患处即可。蚊虫叮咬时,在蚊子的口器中分泌出一种有机酸——蚁酸,这种物质可引起肌肉酸痛,而肥皂含高级脂肪酸的钠盐,水解后呈碱性,可迅速消除痛痒。
其他虫咬要警惕
隐翅虫皮炎如果身上突然出现条索状、点状或斑片状红肿,像被竹签刮伤一样,严重的还伴有糜烂、水疱、脓疱,有明显的瘙痒和灼痛,首先要考虑隐翅虫皮炎。除了引起皮炎,严重者可有附近淋巴结肿大、发热等全身症状,若继发感染则病情更严重,但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
隐翅虫是一种形似黑色蚁形的小甲虫,每到夏秋,特别是在雨后闷热的天气里活动十分频繁。隐翅虫停留在皮肤上,不会咬伤皮肤,但如果被拍死,其体内的一种强酸性毒素会引起皮肤急性炎症,所以,对这种虫子不能拍,建议将小虫用嘴吹落或用手拨落后踩死。
松毛虫皮炎
单纯性糠疹(白色糠疹)
(2010.4.2.-4.11.整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