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口腔溃疡小妙方大集
口腔溃疡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主要是它影响您的胃口和好心情,呵呵~~~
小杉杉老是口腔溃疡,小妙方特别管用,现把比较适用的几条分享给大家
蜂蜜疗法:将口腔漱净,再用消毒棉签将蜂蜜涂于溃疡面上,涂擦后暂不要饮食。15分钟左右,把蜂蜜连口水一起咽下,再继续涂擦,一天可重复涂擦数遍,能消炎、止痛、促进细胞再生。此法孩子比较容易接受。
可可疗法:将可可粉和蜂蜜调成糊状,频频含咽,每日数次可治口腔发炎及溃疡。这个孩子也容易接受。
芦荟胶涂抹法:用芦荟凝胶涂抹溃疡处,一天3-4次,可促进细胞再生,加速溃疡面愈合。此法我家小杉杉常用,效果不错。小提示:必须是那种能食用的纯芦荟凝胶。
核桃壳疗法:将30-50克核桃壳熬水两次,每天早晚各服1次。味道不太好,疗效因人而宜。
木耳疗法:取白木耳、黑木耳、山楂各10克,水煎、喝汤吃木耳,每日1-2次,可治口腔溃疡。过程较麻烦,但孩子能接受。
白菜根疗法:取白菜根60克,蒜苗15克,大枣10个,水煎服,每日1-2次,也可治口腔溃疡。
维生素C贴疗法:用维生素C贴在溃疡处,等它溶化,每日2-3次,可缓解疼痛,促进溃疡处愈合。很酸,但效果不错。
硫酸锌疗法:服用硫酸锌片或12%硫酸锌糖浆,成人每次40-80毫克,1日3次,一般连用5-7天即可痊愈。
苹果疗法:取1个苹果(梨也可以)削成片放至容器内,加入冷水(没过要煮的苹果或梨)加热至沸,待其稍凉后同酒一起含在口中片刻再食用,连用几天即可治愈。这个小孩子可不能用,呵呵~~~
菜籽疗法:取白萝卜籽30克、芥菜籽30克、葱白15克,放一起捣烂,贴于足心,每日1次,可治口腔溃疡。这个没试过,比较让人费解,不知是什么原理?!
黄连温胆汤止“run(目+闰)动”
邱敏 重庆中医院曾定伦名医工作室
全身肌肉跳痛者中医称为“run(目+闰)动”,以如有虫伏肌肤间,肌肉皮肤跳动为症状,其病机复杂多样。重庆市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定伦主任中医师勘彻病机,治疗此病常应手而效。举例述之。
谭某,53岁,女性,2012年9月4日初诊。
刻诊:感全身肌肉游走性跳动及眼睑跳动,头昏纳呆,稍感腹胀,眠差,易惊醒,入睡困难;舌淡红,苔薄白稍滑,脉弦。
治法:清热化痰,通络祛风。
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
组方:法半夏12克,陈皮6克,黄连6克,茯苓20克,胆南星10克,枳实6克,竹茹12克,天麻12克,蔓荆子15克,钩藤15克,地龙6克,砂仁6克(后下),僵蚕10克,蜈蚣2条,全蝎6克,白芷12克,鸡内金30克,白术20克,甘草6克。
6剂,水煎服,每日1剂。
10月9日二诊:服药后全身肌肉游走性及眼睑跳动症状消失,感右口角跳动,时有抽搐感,怕风,遇冷风则流清涕,打喷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治法:固表实卫,调和营卫,祛风通络。
方药:桂枝汤、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
组方:桂枝12克,白芍12克,白芷10克,大枣12克,黄芪30克,茯苓15克,白术30克,防风6克,苍耳子12克,辛夷花12克,蝉蜕6克,乌梅12克,柯子10克,五味子10克,细辛6克,干姜10克,天麻12克,钩藤30克,僵蚕15克。
6剂,水煎服,每日1剂。
10月24日三诊:服药后怕风,遇冷风则流清涕,打喷嚏症状明显好转,口角跳动,抽搐感减轻,精神状态转佳,稍感腰膝酸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软。
治法:固表实卫,健脾益气,补益肝肾。
方药:玉屏风散合桑膝地黄汤加减。
组方:黄芪30克,茯苓12克,白术20克,防风15克,山药30克,山茱萸20克,枸杞子25克,桑寄生30克,熟地黄30克,淫羊藿30克,牛膝30克,续断20克,牡蛎30克(先煎),龟甲30克(先煎)。
6剂,水煎服,每日1剂。获愈。
按:全身肌肉跳痛中医称为“run(目+闰)动”,以如有虫伏肌肤间,肌肉皮肤跳动为症状。关于“run(目+闰)动”的中医辨治,历代中医述其病机多样:有太阳病,发汗过多,汗出不解者,如真武汤之主治;有温病后期,邪热灼伤真阴,经脉失于濡养者,如大定风珠之主证;有下元虚衰,虚阳夹痰浊上泛,堵塞清窍及脉络者,如地黄饮子之所治。
本案患者以全身肌肉游走性跳动及眼睑跳动为主症,伴见纳呆腹胀,眠差,易惊醒,苔滑,脉弦等症,四诊合参,为脾肺气虚,痰浊内生,痰热内阻经络,经脉失养生风所致。
曾定伦首诊以黄连温胆汤为主方,加入钩藤、地龙、僵蚕、蜈蚣、全蝎等息风通络之品,以清化痰热,通络祛风。
二诊上症消失,唯留口角抽动,考虑经络之痰热已祛,独留风痰上挠清窍;怕风、自汗为脾肺气虚,营卫生化之源匮乏所致,故二诊以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固表实卫,调和营卫为主,加入蝉蜕、天麻、钩藤、僵蚕、白芷、细辛温经通络,开窍息风。
三诊上症均缓,他以玉屏风散加桑膝地黄汤健脾益气,补益肝肾,健脾肺以杜其生痰之源,补肝肾以防内风再起。步步为营,堪为典范。
妙用真武疗瞤动(转)【草根一生】
(2015-01-15 16:27:07)
王军前 内蒙古乌海市蒙中医院
田雨青名医工作室
筋惕肉瞤,是指身体不由自主地抽掣跳动,又名身瞤动,见于《伤寒论》。是因大汗亡阳损阴,筋脉失于温养,见于《伤寒论》第38条“大青龙汤证”;或阳不治水,泛溢肌肤,外伤筋脉,加之阳虚而筋脉失于温养所致,见于《伤寒论》第82条“真武汤证”。筋惕肉瞤之病症在临床中屡见不鲜,但典型的大青龙误汗亡阳损阴和真武汤的阳虚水泛之筋惕肉瞤不多见。这就需要经方活用,古方今用。以导师田雨青一医案说明之。
井某,女,50岁,2014年10月10日初诊。
患者主诉周身筋肉跳动不已1余年,近半年周身跳动延及颜面部抽动难忍。曾就诊西医,开服天麻丸、谷维素、维生素B1、维生素B12均无明显效果。今来我科,自述周身及颜面筋肉跳动难忍,遇寒则甚,怕热,无汗,纳可,二便常,寐安,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弦。病为筋惕肉瞤,证属阳虚湿阻,选方真武汤加炙甘草。
处方:附片10克,白芍15克,茯苓10克,焦白术15克,生姜10克,炙甘草5克。7剂,颗粒冲服,每日2次,每次一袋。
二诊(2014年10月17日):初服上方,体内觉热,再服未热,周身及颜面抽搐、瞤动渐减,且遇寒抽动不再加剧,余无不舒。方已对症,效不更方,嘱其续服。7剂,颗粒冲服,每日2次,每次一袋。
三诊(2014年10月24日):诉偶尔肌肉抽动一下,已无大碍,守方续服,以固疗效。7剂,颗粒冲服。
按:今之筋惕肉瞤之病症很常见,但疗效不佳,其原因,一是患者自觉此病不痛不痒,现代医学检查亦无明显异常,自服钙片及营养神经类药;二是诸医从肝风论治,多用疏理气肝解郁、镇静息风止痉类方药;三是将本病混为内风之颤震,病证方差,疗效甚微。
学习《伤寒论》,应当师古而不泥古,抓主症、理病机、方证对应是临床运用伤寒论方药的重要方法。田雨青临证反复琢磨,溯本求源,引用《伤寒论》真武汤证中“……身瞤动、振振欲擗地,真武汤主之”,结合其遇寒则甚、无汗及舌脉,俱寒湿证象,抓主症、理病机,故放胆投用此方而大获良效,加炙甘草意取芍药甘草汤以缓急柔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此方对神经肌肉系统疾病、多科之多种疼痛、拘挛有很好的疗效。
《内经》言: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肾为元阳,阳虚则寒,水不得化,寒湿凝结,外伤筋脉,肌肤失于温养,故身体筋肉抽掣、跳动不已,理病机与伤寒论之真武汤证相吻,治疗首选真武汤以温阳散寒,化饮利湿。寒去湿除,则经脉荣和,跳动自止。
天然明目丸【草根一生】
(2015-01-16 10:22:53)
[编辑]
[删除]
胡萝卜目前最安全的补充维生素A的食物。因其营养丰富,有的国家称它为“皇后”,有的叫它“小人参”。胡萝卜有很高的保健功效,可降脂、降糖、降血压,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防癌抑癌,养颜美容。预防夜盲症、视力减退及近视,治疗各种眼疾。同时,有助于保护眼睛晶状体的纤维部分,预防白内障。另外,还能预防由于老化引起的退行性眼病,如老年性黄斑变性等。维生素A犹如天然眼药水,可保持眼角膜的润滑及透明度,有效防治角膜干燥和干眼病,促进眼睛健康。维生素A对于长期戴隐形眼镜和长时间注视电脑屏幕者来说,更是重要的营养素。由此可知,胡萝卜是名副其实的护眼之宝。
中医认为,胡萝卜有润燥安神,养肝明目的功效,食之能明眸养目。
治夜盲症:胡萝卜500克,鳝鱼肉200克,均切成丝,加油、盐、酱油炒熟食,每日1次,6天为1疗程。或胡萝卜与猪肝同食。
治干眼病:胡萝卜煮熟吃,每顿2~3个,连吃半个月。
治角膜干燥症:胡萝卜蒸熟,当饭吃。或烹制成菜肴食用。
治角膜软化症:胡萝卜100克,鸡蛋1个,先将胡萝卜切片放入锅中加清水煮沸,鸡蛋去壳,放入煮熟,食时调味,饮汤吃蛋,每日1次,7天为1疗程。
胡萝卜不宜生食,最好用油炒或与肉同炖才更有利于其营养素的溶解吸收和利用。
护眼小贴士【草根一生】
(2015-01-17 08:42:28)
眼睛是身上最美丽、最迷人的器官,丰富了我们的生命,照亮了我们的生活。然而,很多人往往无法顾及对眼睛的保护,以下介绍几个可快速、有效缓解眼睛各种不适症状的“小动作”。
累了您就“掐一掐”
眼睛疲劳,这时可掐压大拇指上的三个相邻穴位,分别是明眼穴、凤眼穴和大空骨穴。
此三穴为经外奇穴,分别位于大拇指的指甲后方关节桡侧、中间和尺侧.
方法:用一手拇指和食指夹住另一手大拇指,以指甲分別对这三个穴位予以刺激,以略微感到疼痛的力度掐压,反复10次。
本法有提神醒脑的功效,可达到快速有效缓解眼睛疲劳的目的。
没事您就“梳梳头”
在梳理头发的同时,能够加强对头部太阳穴、百会穴、风池穴、风府穴、通天穴等穴位的摩擦和刺激,可达到疏通头部及全身的经络,改善头部血液循环的目的。滋养发质,减少脱发,醒脑提神,止痛明目,缓解头痛和预防感冒的作用。
方法:把双手当成梳子,从前额到枕后、颞侧及头顶来回做梳头动作,以此对头皮进行梳理摩擦,直至头部皮肤有温热感为止。
揉按耳穴,保护视力
耳朵上穴位众多,关联着五脏六腑,经常对耳穴进行按摩,不仅可以治疗失眠,明目提神,还能很好的治疗头晕头痛及耳鸣等症
方法一:用拇指和食指对耳垂进行下拉、上提、拿捏和按揉,至耳垂皮肤发热为止。
方法二:用拇指和食指沿着耳轮由下向上,由外向里,慢慢揉捏、点压,动作宜轻柔缓慢,直至耳朵温热为止。
方法三: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耳朵最里侧,反复上下摩擦搓揉,至耳朵发热为止。
掌擦涌泉,呵护健康
“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意思是说如果每日坚持摩擦揉搓涌泉穴,可使精力旺盛,从而提高防病抗病能力。可以缓解视物模糊,腰腿酸软无力、失眠多梦、头晕头痛,还能治疗耳鸣耳聋、哮喘及大便秘结等多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