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菊花茶
【组成】鲜茶叶鲜菊花各等份或各30g,
【主治】急慢性咽炎。症见咽喉肿痛,刺痒不适。
【用法】上2味煎碎,共捣汁,用凉开水(约30-60mL)冲和,不拘时冷饮之,每日1剂。
【说明】菊花,气香味甘苦,是临床上疏风散热,解毒消肿,利咽明目的常用佳品。鲜荼叶清凉苦涩,功长于清热泻火,化痰散结,利咽消肿。二药合用,对治疗急性咽喉炎有良好效果。
2,丝瓜茶
【组成】丝瓜200g,(洗净切片)茶叶5g,食盐少许
【主治】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及支气管炎。症见咽痒不畅,咳嗽。
【用法】丝瓜加食盐少许,加水适量,煮熟;茶叶以沸水冲泡5分钟后取汁倒入丝瓜汤内,不拘时饮服,每日1剂。
【说明】丝瓜性味苦凉,功效清热解毒,化痰利湿,凉血;茶叶和食盐,消炎清火,解毒利咽,对咽肿有较好效果。
3.公英金银花茶
【组成】蒲公英400g,金银花200g,甘草100g,胖大海50g,淀粉30g,薄荷200g。
【主治】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风热感冒等疾病。症见咽痛不适,或伴有微咳,口干欲饮,舌质红苔薄白。
【用法】蒲公英、金银花与薄荷、甘草、胖大海辗成细粉过筛。再将剩下的公英、金银花加水煎煮2次,合并2次煎液,过滤。浓缩至糖浆状与淀粉浆(用适量水加人淀粉中制成)混合在一起,经煮沸成糊状,再与上述药粉混匀成软块,用20目筛制成颗粒,烘干,即可。每次取7~10g,,沸水冲泡,喝上清液。药渣可再冲泡1次,饮服。每日2~3次。
【说明】诸药均系清解热毒,利咽消肿的常用之药,临床多次证明疗效很好。
4.板蓝根清咽茶
【组成】板蓝根20g,金银花15g,杭菊花10g,麦门冬10g,桔梗15g,甘草3g,茶叶6g,冰糖适量。
【主治】急慢性咽炎,肺热型。症见反复发作,咽痛不适。
【用法】上药共为粗末,纱布袋分装成3包。每次用1包,沸水冲泡,放入冰糖冷溶后,饮服。每日3次
【说明】板蓝根、菊花是临床常用消炎抗菌之剂;金银花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轻宣疏散之效;麦门冬、桔梗有利于化湿除浊,使痰消咽畅;甘草是临床治疗咳嗽佳品。上药合用,疗效颇佳。
5.榄海蜜茶
【组成】绿茶、橄榄各3胖大海3枚蜂蜜1匙
【主治】慢性咽炎,虚火型。症见声音嘶哑,喉咙干痛为主。
【用法】先将橄榄放入清水中煮沸片刻,然后冲泡胖大海及绿茶,闷盖片刻。
【说明】橄榄酸甘,清咽润肺,化痰;胖大海,性味甘寒,人肺经,清宣肺蜜调匀,徐徐饮之气,利咽消炎;绿茶抗菌消炎。
6。二花参麦茶
【组成】厚朴花3g,佛手花3g,红茶3g,橘络2g,党参6g,炒麦芽6g。
【主治】气郁不舒、痰食积滞型。
【用法】共研粗末,以沸水冲泡10分钟。不拘时温服。每日1剂。
【说明】梅核气多因肝郁气滞痰凝,咽喉痰气互结所致。厚朴花、佛手花重在理气,解郁散结;红茶、橘络清热化痰为佐;辅以党参、炒麦芽健脾益气,消食散结滞。诸药相配,肝郁可疏,滞气可理,痰核可散。
7.橘朴参茶
【组成】橘络3g,厚朴3g,红茶3g,党参6g,
【主治】梅核气,气滞痰湿型。
【用法】4味共制粗末,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10分钟即可。不拘时冲泡饮服,每日1剂。
【说明】橘络,性味甘苦,功专通络、理气化痰;厚朴,疏肝理气,解郁散结;红荼,清痰火利湿之功胜;党参,健运脾胃为佐。
8.二花桔萸茶
【组成】月季花3g,玫瑰花3g,绿茶3g,桔梗6g,山萸肉6g,
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宋高宗赵构隐退,宋孝宗赵昚(shèn)继位当政。据载,宋孝宗花天酒地、生活奢侈,面对山珍海味无胃口,听说西湖的蟹非常好吃,于是每天派人到西湖捉蟹。吃了没几天,宋孝宗就出现了腹泻、腹痛、里急后重之感,痛苦难当。御医为其诊为痢疾,采用多法治疗无效,以致病情加重,导致食欲不振、面色憔悴、卧床不起。
宋孝宗患病的消息惊动了宋高宗。宋高宗简装出宫,欲寻访名医。路过一药市,宋高宗见一家药房门前摆着很多鲜藕节,人们争相购买,于是上前询问,得知眼下正流行痢疾,鲜藕节是治此病的良药。于是宋高宗命人取来鲜藕节,用药杵捣烂,热酒调和后给宋孝宗服下。三日后宋孝宗即愈,一周恢复如常。
藕节是连接两段藕的中间部分,有清热化瘀、止血止痢之效。藕节治好宋孝宗的痢疾功不可没,但妙在与酒调服。藕节性寒,酒性温热,两者相伍取长补短,止痢而不滞,涩肠而不躁,故奏良效。(牛国莲)
藕粉:滋补佳珍
摘自2021-12-2中国中医药报
汤红芳 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
藕粉是一种特色小吃,由干燥的莲根磨成。其食用简便,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老少皆宜。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用藕制成粉,能消食止泻,开胃清热,滋补养性,更是老幼妇孺、体弱多病者上好的滋补佳珍。
我曾在《饮馔服食笺》读到过古代藕粉的做法,取粗藕,不限多少,洗净切断,浸三日夜,每日换水,看灼然洁净,漉出捣如泥浆,以布绞净汁,又将藕渣捣细,又绞汁尽,滤出恶物。以清水少和搅之,然后澄去清水,历经诸多步骤方能制成。随着时代的变迁,藕粉的制作有了现代化的工艺,一段莲藕经过清洗、粉碎、过滤、除沙净化、浓缩精制、脱水、干燥等过程,便会成为包装精美的成品。藕粉的吃法也越来越多,如扬州的特色小吃——桂花藕粉赤豆圆子:褐色透明的藕粉色泽诱人,雪白小巧的糯米小圆子在藕粉中起伏着,隐约还有几粒赤豆荡漾其中,撒了一把鹅黄的桂花,轻啜一口,真是清香甘甜。
《本草求真》说藕是“通调津液之上品,味甘性寒,入心脾血分,冷而不泄,涩而不滞。”《名医别录》说:“藕,主热渴,散血,生肌。久服令人心欢。”《本草纲目》记载:“(藕)生食,治霍乱后虚渴。蒸食,甚补五脏,实下焦。同蜜食,令人腹脏肥,不生诸虫……捣浸澄粉服食,轻身益年。”现代研究也表明,莲藕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及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老少皆宜。
冲藕粉时,需要先加少量凉开水将藕粉化开,然后再一边搅拌一边加入滚烫的开水,这两道水的顺序不能颠倒。这样调出的藕粉才能黏稠而晶莹剔透,吃起来清甜甘醇。
需要注意的是,食用莲藕亦有禁忌,因其性寒,不宜生食过多,蒸食甚好;大便燥涩者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