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皂角树下,听太姥姥讲故事

(2023-02-20 12:50:13)


时间:2019-06-05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8版  作者:刘琪瑞

 

  皂角树是“药树”

 

  皂角的别名很多,根据用途不同,叫不一样的名字。比如,剥出来的新鲜皂角米叫皂精、皂胶,白莹莹、滑溜溜的,透明晶亮,熬粥吃皂精又叫‘雪莲子’,养心通脉、清肝明目,比银耳莲子粥还养人呢。”

  皂角刺又叫“天丁”活血通络、拔毒消肿,截蛇疮(医学上的“带状疱疹”),有水泡就用皂角刺挑破,然后敷药施治。口舌生疮,舌头红肿疼痛,吃不下饭,说不出话,还不时流口水。太姥姥说我得了“重舌风”,用皂角刺烧成灰,加上她自制的冰片脑儿,每日温水调匀漱口,吐出黏稠的涎水,不久即愈。

  皂荚果在《本草纲目》称作鸡栖子、乌犀、悬刀,可医治一些疑难杂症。头上长满了虮子(虱卵),害了头癣,奇痒难耐。皂角连荚捣碎,加了苦楝皮、花椒煮水给我洗头,还用皂角泡水蒸煮那脱下来的衣服。就这样连洗加涂抹,几天后,我的头癣痊愈了,身上也不再生虱子了。

  “妈妈味儿”的辫子

  女子还用它洗发护发,更觉舒适惬意。(刘琪瑞 山东省郯城县人大常委会)

明眸善睐美肌肤,诗情画意一斛珠——诗词中的珍珠及其药用价值

 (2023-02-21 05:21:06)[编辑][删除]
时间:2019-06-03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8版  作者:黄新生

  珍珠文化多璀璨

  除作为饰品外,珍珠还是常用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防治疾病、美容养生等方面,无论是内服、外敷或食用,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珍珠镇惊把神安

  真珠、蚌珠、真珠子、药珠、珠子、濂珠,味甘、咸,性寒,归心、肝经,具有安神定惊、清肝明目、解毒生肌的功效。主治心神不宁、心悸失眠,尤适用于心虚有热之心烦不眠、多梦健忘等心神不宁等证,单用或与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等配伍,可治疗心悸失眠。

  “珍珠性寒质重,善清心、肝之热而定惊止痉。珍珠配伍牛黄、胆南星、天竺黄等可治疗小儿痰热之急惊风、高热神昏、痉挛抽搐;配伍朱砂、牛黄、黄连等可治疗小儿惊痫、惊惕不安、吐舌抽搐等。

  肝经,善于清肝明目、明目退翳,可治疗多种眼疾。珍珠配伍青葙子、菊花、石决明等,可治疗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之目赤涩痛,眼生翳膜;与琥珀、熊胆、麝香、黄连等配伍,研极细末后点眼,可治疗眼目翳障初起。

  珍珠有养颜祛斑、润泽肌肤之功,多研极细粉末,配于化妆品中,治疗皮肤色素沉着、黄褐斑等。

  贝蚌孕珠还育药

  蚌肉性寒,味甘、咸,归肝、肾经,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明目的功效,用于烦热、消渴、血崩、带下、痔瘘、目赤的治疗。

  蚌泪性寒,味甘,归肝、肾经,具有止渴、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消渴、赤眼、烫伤、鼻疔的治疗。

  蚌粉性寒,味咸,归肺、肝、胃经,具有化痰消积、清热燥湿的功效,用于痰饮咳嗽、呕逆、疳积、白带、湿疹、痱子、烫伤的治疗。

  珠母潜阳善平肝

  珍珠母又名珠牡、珠母、真珠母、明珠母,平抑肝阳,性寒,味甘、咸,归肝、心经,具有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清肝明目的功效,用于头痛眩晕、心悸失眠、癫狂惊痫、肝热目赤、翳膜遮睛的治疗。《中国医学大辞典》载:“此物(珍珠母)兼入心、肝两经,与石决明但入肝经者不同,故涉神志病者,非此不可”。

  )珍珠母配伍石决明、牡蛎、磁石等可治疗肝阳上亢、头痛眩晕;配伍钩藤、菊花、夏枯草等可治疗肝阳上亢兼肝热烦躁易怒;配伍白芍、生地黄、龙齿等可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失眠等。

 珍珠母质重入心经,有安神定惊之效,配伍朱砂、龙骨、琥珀等可治疗心神不宁、心悸失眠;配伍天麻、钩藤等可治疗癫痫、惊风抽搐。

  珠母有清肝、明目、退翳之效,配伍石决明、菊花、车前子等可治疗肝热目赤、畏光、翳障;配伍枸杞子、女贞子、黑芝麻等可治疗肝虚目暗、视物昏花;配伍苍术、木贼或动物肝脏可治疗夜盲症。

  此外,本品研细末外用,有燥湿收敛之功,可治疗湿疮瘙痒、溃疡久不收口、口疮等。

  珍珠与珍珠母均有镇心安神、清肝明目、退翳、敛疮之功效,均可用治心悸失眠、心神不宁及肝火上攻之目赤、翳障及湿疮溃烂等。珍珠重在镇惊安神,多用治心悸失眠、惊风癫痫,且解毒生肌敛疮力好,并能润肤祛斑;珍珠母重在平肝潜阳,多用治肝阳上亢、肝火上攻之眩晕。(黄新生 河南省武陟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白居易与荔枝核

  (2023-02-24 08:49:37)[编辑][删除]
时间:2019-05-23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8版  作者:杨晓光 赵春媛

 

 荔枝核,是治疝气病的良药,《本草纲目》记载:“荔枝核治疝气痛,妇人血气刺痛。”荔枝核为入肝经血分之良药,行血中之气,祛湿、散寒、通滞,可治疗因寒而致的疝疾、胃痛等。 (杨晓光 赵春媛)

中药四大天王即四大金刚【草根一生】

 (2014-10-21 03:49:52)[编辑][删除]
中药的四大天王


1、人参:补气 2、大黄:导泻 3、地黄:补血 4、附子温阳
中药“四维”一般指“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四种药物。人参主气,神。熟地主精,血。附子主阳,主温助。大黄主攻,破,凉通。四维又称为“四气”,即温、热、寒、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