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腊神话中,玫瑰是美神的化身,而在中国,玫瑰作为集食用、药用、观赏于一身的花卉,历史悠久。《本草正义》中就记载:“玫瑰花,香气最浓,清而不浊,和而不猛,柔肝醒胃,疏气活血,宣通窒滞,而绝无辛温刚燥之弊,断推气分药中,最有捷效,而最为驯良者,芳香诸品,殆无其匹。”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廖建萍介绍,玫瑰花食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作为药用,最早可追溯明代的《食物本草》,书中记载玫瑰花有理气解郁、镇静安神、和血养血、调经之功,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
临床应用
玫瑰花来源于蔷薇科植物玫瑰的干燥花蕾,其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脾经,具有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的功效,用于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扑伤痛等症。其药性温和,是生活中常见的药食两用之品,以含苞待放的花蕾药效最佳。临床上玫瑰花可与其他药物配伍用于以下疾病。
胸胁胀痛
玫瑰花芳香行气,味微苦,与香附、佛手、砂仁、枳壳、川楝子等同用,可治疗肝郁犯胃之胸胁胀痛,呕恶食少。
月经不调
玫瑰花善疏肝解郁,调经止痛,与当归、川芎、白芍、益母草、月季花等同用,可治疗肝气郁滞之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胀痛。
跌打损伤
玫瑰花性温,血得寒则凝,得温则开,故能活血散瘀以止痛,可与当归、川芎、赤芍等同用治疗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面部色斑
玫瑰花配柴胡、香附、当归、丹参等可用于肝郁气滞、经血不调所致之黄褐斑。其与凌霄花、鸡冠花、野菊花等同用适合治疗肝郁不舒、胃火炽盛、经脉阻滞所致的头面部红斑类皮肤病,如玫瑰痤疮、酒渣鼻、环状红斑等。
疮疡肿毒
玫瑰花可单味和酒服,或与紫花地丁、蒲公英等同煎服治疗疮疡肿毒。
廖建萍介绍,玫瑰花不仅可作药用,还能美容养颜,是烹制药膳的上好食材。相传杨贵妃每次在华清池沐浴时,喜欢用玫瑰花铺池,久而久之洗出了凝脂般的肌肤。玫瑰花浴用于美容保健是借洗浴时热水和鲜花药力作用,使皮肤新陈代谢活跃,腠理疏通,气血流畅,从而达到调养气血、美容养颜的目的。
玫瑰花食疗方
用玫瑰花制作的药膳或美容养颜之品不胜枚举,早在宋代即有糖腌渍玫瑰花瓣制成玫瑰花酱的记载,之后相继有玫瑰露酒、玫瑰豆腐、玫瑰花膏、冰糖玫瑰、玫瑰花饼、玫瑰枣糕、玫瑰龙眼膏等服食方法出现。
玫瑰花最简单的应用方法就是每次用6~10g,开水冲泡代茶饮,适用于肝气郁结、气血运行失常所致女性脸色黯淡或色斑,月经前紧张焦虑、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更年期综合征,以及慢性肝病患者等人群。除此之外还可做粥、炖汤等,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易制作的玫瑰食疗方,以供选用。
玫瑰粥
材料:玫瑰花5朵,茉莉花10g,粳米100g,冰糖适量。
做法:将玫瑰花、茉莉花、粳米分别洗净,粳米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锅内,煮沸后改小火煮成稀粥,加入玫瑰花、茉莉花、冰糖稍煮即可。
功效:可疏肝解郁,健脾和胃,适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胸胁胀痛、痛经等症。
玫瑰露酒
材料:鲜玫瑰花350g,白酒1500g,冰糖200g。
做法:将玫瑰花泡入酒中,同时放入冰糖,用瓷坛贮藏,浸泡月余即可饮用,每次5~10mL。
功效:可调中活血,疏郁结,适用于肝气郁结所致的乳房胀痛、乳腺良性增生等。
玫瑰花膏
材料:玫瑰花100g,红糖或蜂蜜适量。
做法:将玫瑰花洗净,加清水500g,煎煮20分钟,滤渣,再熬成浓汁,加入500~1000g红糖或蜂蜜,熬成膏状即可。放入冰箱,每天吃1~2勺。
功效:补养血气,滋养容颜。
玫瑰鲤鱼汤
材料:赤小豆500g,活鲤鱼1条,玫瑰花15g,盐适量。
做法:将鲤鱼洗净,去肠杂。锅中加适量水,放入鲤鱼、赤小豆、玫瑰花,共煮至熟,加适量盐调味,去玫瑰花后即可食用。
功效:可理气活血,健脾祛湿,适用于慢性肝炎以及气滞血瘀者。
廖建萍提醒,玫瑰花虽药性温和,使用安全,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因其性温,故阴虚火旺及内有实热者忌用;因玫瑰花有一定的活血调经作用,月经期间及月经量过多者不宜使用,以防月经量增加;花粉过敏者及孕妇慎服。
蔷薇、月季和玫瑰是蔷薇属众多品种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种,而且三者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西方,这三者都叫“rose”。生活中,分不清它们到底该叫什么。
玫瑰是蔷薇科蔷薇属落叶灌木。蔷薇属大约有200个物种,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因为自然杂交、基因变异,逐渐分化出不同的物种来,月季、玫瑰等就是这样得来的。古人将蔷薇属植物分为至少7类品种:月季、玫瑰、蔷薇、缫丝花、木香、金樱子、荼蘼。这其中,蔷薇因为花朵小以及攀援生长等特征,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识别的,而像月季、玫瑰、金樱子等,如果没有一些专业的知识,要想分辨明白真的不是很容易。
关于“玫瑰”名字的由来,《说文》中有:“玫,石之美者,瑰,珠圆好者”,这里玫是玉石,瑰是珍珠;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也有“其石则赤玫瑰玉”的说法。依据颜师古注:“玫瑰,美玉名也,或曰,珠之尤精者曰玫瑰。”“玫瑰”这个词在康熙字典中依然指的是“彩色石头”,尤其是红色石头。
依据“玫瑰”这种美玉的颜色来命名玫瑰花和玫瑰树,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的游乐苑中就栽有“玫瑰树”。到了唐代,玫瑰的栽培已经非常普遍。
南宋诗人杨万里写有《红玫瑰》一诗:“非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牒通,接叶连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风流各自胭脂格,雨露何私造化工?别有国香收不得,诗人熏入水沉中。”告诉人们玫瑰、月季、蔷薇虽同属蔷薇科,但却是不同的种类。红玫瑰是玫瑰中少见的品种之一,它叶子繁茂,碧绿光亮,一茎上结出两多花,一花而二色,红艳绚丽,相映成辉。浅红的姿容俊逸,如布裙村姑,不施脂粉,体态天然;深红的艳如朝霞,似珠光宝气的贵负,雍容华贵。红玫瑰如此美好的容颜,不是哪一位花公所造就的,全凭大自然的阳光雨露精心培育。这首诗既写了玫瑰与月季、蔷薇的不同,又写出了玫瑰的枝叶形态、深浅之色。
中国玫瑰
玫瑰的典型形态特征是叶皱、果扁、刺多、花香。唐朝诗人自居易有“菡萏泥连萼,玫魂刺绕枝”之句;近代诗人秋瑾也有玫瑰“却疑桃李夸三色,得占春光第一香。”之佳句,均形象地刻画出玫瑰的典型特征。
从历代文人墨客有关玫瑰的诗篇中,可以感受到人们对玫瑰的喜爱之情。
唐代徐夤有《司直巡官司无绪移到玫瑰花》一诗:“芳菲移自越王台,最似蔷薇好并栽。秾艳尽怜胜彩绘,嘉名谁赠作玫瑰。春藏锦绣风吹拆,天染琼瑶日照开。为报朱衣早邀客,莫教零落委苍苔。”说瑰花自越王台处移栽而来,因其和蔷薇相近所以一起栽种。玫瑰花的浓艳之色令人喜爱,胜过彩绘,真不知是谁给它起了玫瑰这么个好名字。玫瑰花开时,有如春风吹开藏于其中的锦绣,日照之下又如天然染就的琼瑶盛开。
明代陈淳的《玫瑰》一诗写到了玫瑰和蔷薇的相似:“色与香同赋,江乡种亦稀。邻家走儿女,错认是蔷薇。”说玫瑰花与蔷薇有相似的外形和香气,但江乡之地栽种的很少。清代的王策则着重描述玫瑰的香气和花色,他在《乌夜啼 庭中玫瑰一丛,秋来忽发数花》一词中写道:“浓香艳紫重重。小阑中。夜半苔根露下、响秋虫。伤薄命。怜孤韵。一般穷。生把东风背了、受西风。”词中的第一句就说玫瑰花散发着浓烈的香气,颜色是深紫色的,生长在栏杆边上。
唐代唐彦谦的《玫瑰》一诗则与众不同:“麝炷腾清燎,鲛纱覆绿蒙。宫妆临晓日,锦缎落东风。无力春烟里,多愁暮雨中。不知何事意,深浅两般红。”首句就说带有香气的火苗升腾起来了,以此比喻玫瑰花有着浓郁的香味,沁人肺腑,令人喜爱。美感体验是从直观开始的,诗人在前四句里着重描写玫瑰的外部形态美,但并没有局限于这样的描写,后面几句进一步地写出了玫瑰花的神态美,写出了它的特质和精神,把玫瑰花人格化、个性化了,诗人的情感也得到了自然的流露。
玫瑰花
玫瑰从古代开始就得到的垂青,因为玫瑰花宜人的芳香。传说武则天和杨贵妃都曾以玫瑰花沐浴,保持容颜娇丽,博取君王盛宠。明代王象晋的《二如亭群芳谱》中记载了宋代起宫中就开始使用玫瑰花制作香囊作为扇坠,可见王公贵族对玫瑰花香之爱。清代陈淏子的《花镜》中则记载了玫瑰的特征、栽培方法和用乌梅、玫瑰花制作玫瑰酱的方法。
陈淏子《花镜》中对玫瑰的记载
玫瑰的四种主要变形
《中国植物志》收录了4个玫瑰变型,分别是粉红单瓣、白花单瓣、紫花重瓣和白花重瓣。其中粉红单瓣是野生原变型,白花单瓣为野生白花变型,紫花重瓣和白花重瓣均为栽培变型,紫花重瓣是我国栽培玫瑰的主流品种。
玫瑰不但美丽,生命力强,而且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明代卢和在《食物本草》中说:“玫瑰花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玫瑰花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C含量高,玫瑰花可制作各种茶点,如玫瑰糖、玫瑰糕、玫瑰茶、玫瑰酒、玫瑰酱菜、玫瑰膏等。玫瑰花在欧洲一些地区可直接食用,玫瑰根茎煮来吃,玫瑰根可用来酿酒。
玫瑰为香料植物,从玫瑰花中提取的香料——玫瑰油,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昂贵;称之为“液体黄金”。是纯天然护肤品,具有极好的抗衰老和止痒作用。
《本草正文》中道:“玫瑰花,清而不浊,和而不猛,柔肝醒胃,疏气活血,宣通窒滞而绝无辛温刚燥之弊,断推气分药之中,最有捷效而最驯良,芳香诸品,殆无其匹”。玫瑰初开的花朵及根可入药,有理气、活血、收敛等作用、主治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肝气胃痛,乳臃肿痛等症。最近科学家们还对玫瑰花、果中的提取物的抗癌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可能会开启其在癌症防治方面的新的应用前景。
了解了这些玫瑰的知识,下次再送玫瑰花给你的亲人的时候,最好配上一瓶玫瑰油制品,这才是真正的玫瑰提取物呢。
非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牒通。接叶连枝干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
玫瑰本指美艳之珠石,此花色紫鲜艳,又多重瓣,状似美珠,故名玫瑰花。 玫瑰花典雅艳丽,香气迷人,是美神的象征, 一代女皇武则天就非常钟情于用玫瑰花养颜,每天早晨必饮玫瑰花露,睡觉前将脸及全身敷上玫瑰花瓣。所以在她年过60的时候,仍旧面若桃花,粉红细嫩,全身散发阵阵的香气。
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也非常善用玫瑰花来养颜。据史书记载,杨贵妃不仅喜欢在沐浴时往浴池里放玫瑰花,而且在她房间的地上,以及她一路从房间走到浴池的路上都铺满了各式各样的玫瑰花瓣。白居易曾在《长恨歌》中,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来形容杨贵妃,她是多么的千娇百媚和雍容华贵了。
玫瑰花甘、微苦,温。归肝、脾经。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用于肝胃气痛,食少呕恶,胸膈满闷,胃脘、胁肋、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泄泻痢疾,跌打损伤,风痹,痈肿。而在我国民间,早就有“玫瑰花和糖冲服,甘美可口,色泽悦目”的经验。
玫瑰花的使用,不仅用于养颜方面,在治病养生方面同样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如《本草再新》说,玫瑰花可“舒肝胆之郁气,健脾降火。治腹中冷痛,胃脘积寒,兼能破血”。而《食物本草》则说,玫瑰花具有“主利肺脾,益肝胆,辟邪恶之气,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的功效。另外《泉州本草》认为,玫瑰花可以治疗“肺病咳嗽痰血、吐血、咯血”等疾病。
玫瑰花是著名的理气药,是舒肝理气的常用食物之一。在中医看来,人体的“气”主要靠肝来调节,所以又叫做“肝气郁结”。而肝气郁结是女性最常见的体质类型,女人月经、怀孕、哺乳,一直到最后的衰老都和血有关,具有“周期”性耗血的特点,而血是藏于肝的,肝血耗损易引起肝脏功能的紊乱,从而导致肝气郁结。
由于肝经主要分布在人体从小腹向上经过胸肋胁两侧和乳房,再从颈项两侧向上到头顶的部位,因此,肝气郁结的人,常会有胸肋胀痛或窜痛;女性还会出现乳房及小腹胀痛,以及引起月经不调、痛经等。气郁结在咽喉的部位,便会喉咙有异物且咳又咳不出来;如果气郁结在头部,出现头痛、头晕。这都是肝气郁结的表现。
另外,失眠、多梦也是肝气郁结常见的症状。有时讲某人“失魂落魄”,实际上魂、魄都属精神情绪范畴,白天的情绪活动属于“魄”,夜晚的精神活动,如做梦属于“魂”。“魂”藏在肝中,肝气郁结,神魂不定,就容易失眠、多梦。出现上述这些症状,食用玫瑰花,对肝脏的调理,让心情开朗起来,防止疾病的产生。
除理气之外,就是化瘀。《红楼梦》宝玉被父亲暴打,伤势很重,王夫人拿出了一瓶叫做玫瑰清露的东西给宝玉疗伤。宝玉在服用了玫瑰清露之后,是“一日好似一日”。正是得益于玫瑰花的活血化瘀。人长斑,与肝血不足和肝气郁结均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中医将黄褐斑叫肝斑。养颜通过一杯玫瑰花露,或者是一次玫瑰花浴,让自己容光焕发起来。
玫瑰花还可增加人体香源,令女性保持雅致的清香,从而消除口臭、汗臭、体臭等。除此之外,我国传统医学还认为:鲜花草木,以其色、香、味构成不同的“气”,对人的身心有治疗的功效,玫瑰花香味浓郁,对人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对于压力大的人群,心情不好、郁闷的人士也有很大的帮助。
玫瑰花是归肝经的,女性的乳房、生殖器等都是肝经循行的部位,所以玫瑰花的香气还是一种非常性感的味道。乾隆宠的香妃,身体会散发异香,“香妃”散发体香的玄机,就在于从小嗜食玫瑰花。
从玫瑰花的以上功效不难看出,玫瑰花的确是女性健康最好的守护神。
【
月经过多】玫瑰花根9克,鸡冠花9克,水煎去渣,加
红糖服。
【月经不调】玫瑰花根6-9克,水煎后冲入
黄酒及红糖,早晚备服1次。
【赤白痢疾】玫瑰花去蒂,焙燥研细末,黄酒送服。每服1.5克,一日2-3次。
【肝胃气病】玫瑰花研细,开水冲服,每服1.5克。
【新久风痹 (急、慢性风湿痛)】玫瑰花9克,红花、
当归备6克,水煎去渣,热黄酒冲服。
【跌打损伤,吐血】玫瑰花根15克,用黄酒或水煎,一日分两次服。
【治肝气胃病】干玫瑰花茶适量,冲汤代茶饮
【治肝郁吐血,月经不调】玫瑰花三百朵,入砂锅煎取浓汁,滤去渣,再煎,用冰糖500克收膏,存于瓷瓶密闭保存,早晚各1匙,温开水冲服。如专用于调经,可用红糖收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