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拟金水煎治疗月经量少

(2022-12-11 10:23:11)


时间:2020-12-1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4版  作者:石瑞舫

  月经量少是育龄期患者的常见病,尤其是近几年,患者日益增加,并且逐渐年轻化,询问病史,大多数有多次流产、剖宫产史,或者熬夜、工作紧张、压力大等身心过用史。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这个年龄段的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逐渐增多,而月经量少伴随的症状之一就是不孕,其次还有睡眠质量下降,情绪不稳定,面色少泽,甚至是暗黄无光泽,黄褐斑。患者感觉生活质量下降,以及提前衰老带来心理上的恐慌,希望通过中药来调理身体、满足生育要求甚至是延缓衰老。对于这类患者,我以前常用益气养血、甚至是血肉有情、填精益髓之品加减治疗,效果一般,很容易出现滋腻碍胃现象,且价格偏贵,患者不容易坚持服用。偶然看到《柴嵩岩妇科思辨经验录》一书,其中提到“补肺启肾”学说,给我很大启发,结合多年来自己在临床上的体会,拟定金水煎治疗,临床效果满意,兹介绍给同道。

  方药组成:北沙参15克,麦冬15克,百合15克,菟丝子15克,紫石英(先煎)10克,川椒3克,苏木10克,香附10克,炙甘草6克。

  肺为华盖,敷布五脏,洒陈六腑,为水之上源,在五行属金,肾属水,金水相生,为母子关系。方中北沙参,“补中,肺主气,肺气和则气充而三焦实也……惟沙参为肺家气分中理血之药,色白体轻,疏通而不燥,润泽而不滞,血阻于肺者,非此不能清也。”麦冬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养阴润肺的上品,言其“久服轻身,不老不饥”。百合一味药,在补心肺之阴的同时,还可以除烦安神。这类患者常常伴有情志不遂的症状,情绪偏于低落,或者烦躁易怒,做事情定不下心来,甚至是失眠,多梦,百合润心肺,除烦安神,弥补其他滋润药的不足。三者合为君药。菟丝子药性平和,不燥烈,不滋腻,可以调节免疫能力,与紫石英合用为臣,鼓舞肾气,补而不燥,从“阳中求阴”。苏木、香附调气和血,兼有疏通之功,二药药性平和,避免使用过于猛烈的活血药,以防“竭泽而渔”。川椒味辛入脾胃肾经,既可以温暖脾肾、引药入肾,又能解滋腻醒脾胃,为佐。炙甘草补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奏补肺启肾,金水相生,使泉源不竭。

  适应症:临床运用时表现的症状主要有:月经量少,或者月经后期,甚至3~5个月1行,多数患者伴有不孕,烦躁易怒,失眠,面色少泽,皮肤干燥,甚至呈现与实际年龄不符的衰老貌,头发、皮肤均暗淡少光泽。舌质淡嫩,或稍暗,苔薄白,脉象沉细或沉细涩。常有多次流产、剖宫产史,或者是平时思虑多,比较操劳的一类人群。B超常显示子宫内膜偏薄,激素六项则呈现卵巢功能下降的趋势甚至卵巢早衰。

  经前加怀牛膝10克,以引血下行。月经量极少,可酌情加入玉竹、石斛、女贞子、枸杞之属充养肺阴,使金润水充。兼有肝经郁热者,加炒栀子清热除烦。一般服用1~6个月,效果满意,基本能够达到患者的主观诉求。最近一段时间,我把这个方子在辨证的基础上用于部分痤疮、黄褐斑、失眠的患者,同样收到满意效果。

  邢某,女,43岁,初诊日期:2016年1月19日。

  月经量少5年,近期想要二胎,取消避孕1年未果。

  月经周期提前3~4天,量少,带经3~4天,色暗,进行性加重。平素乳房胀痛,情绪低落,多梦,大便稍干,3~5天1行。颜面黄褐斑,舌质淡红,舌畔瘀点,苔薄,脉沉细涩。

  胎产史:孕5剖宫产1。

  B超:一侧卵巢萎缩(卵巢囊肿手术后开始);乳腺结节。

  激素六项检查提示:卵巢功能下降。

  西医诊断: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中医诊断:月经量少、不孕。

  辨证:肾精不足,血海失养。

  处方:自拟金水煎加味。沙参15克,麦冬15克,百合15克,菟丝子15克,女贞子15克,苏木10克,仙灵脾10克,川椒3克,紫石英(先煎)10克,香附10克,怀牛膝10克,炙草6克。7剂。

  复诊:以此方加减调理4月余,月经量、色、周期基本正常,乳房胀痛消失,情绪逐渐平稳,大便转润,黄褐斑消退大半。嘱患者同时调整生活方式,避免熬夜、情绪波动,适当运动,积极备孕。又调理两个月怀孕,孕后继续中药保胎至三个月停药。后随访顺产1子,母子平安,且月经量、色依然正常,疗效稳定。

  临床常见的月经量少患者,多数都有频繁的流产、剖宫产史,或劳心过度病史。频繁的流产,剖腹产,对生殖功能是重创。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本是一个瓜熟蒂落的自然过程,怀孕时,机体犹如处在春夏之际,生机盎然。而流产、或者是剖腹产在胎儿还未完全发育成熟时提前终止妊娠,就如同在生机盎然的阶段的一场寒流,草木枯萎,使机体从生机盎然直接进入寒冬,生机被遏。如此反复,怎能不使生机下降,提前衰老?抑或是劳心之人,心血暗耗,不注意张弛有度,久而出现透支的早衰现象,治疗相当棘手。柴松岩老师的经验给我很大启发,联想到自然界的植物,为什么说春雨贵如油,在经历了寒冬之后,土木干枯,这个时候细雨蒙蒙好过大雨倾盆,均匀播撒,水分的渗透、滋润效果更好。比如旧社会赈济灾民的时候都是设粥棚,人在饥饿多日的时候,一碗薄粥胜过燕鲍翅参。又比如产后妇人的最佳食谱就是小米粥,红糖,鸡蛋,而不是大鱼大肉。“先人不欺我”,老百姓口口相传的老话,是从生活经验中积累出来的,运用到中医的治疗中,同样是真理。(石瑞舫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人民医院)

“姚氏妇科”运用时空观治疗妇科疾病

 (2022-12-13 08:17:10)[编辑][删除]


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4版  作者:姚石安

  姚氏妇科的创始人姚寓晨(1920—2014年)1942 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后师从上海内科、妇科名家方公溥。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60 余年,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姚寓晨擅长女科,针对社会环境、地理气侯等特点,结合自己的临证实践,逐步形成“源《内经》、宗仲景、法景岳、效傅山”的学术思想和“论治先后天不忘肝脾肾,探求内外因不忘痰瘀滞”诊治妇科疾病的“时空观”,他还重视心身医学,认为其是防治疾病的关键。姚氏妇科在用药上擅用花类药的清疏开达以调益冲任、动物药的血肉有情以填补奇经、重镇药的摄敛温中以镇固下焦、外治药的熏纳慰灸以迳祛邪毒。

  治妇科疾病重视哲学思辨

  姚氏妇科认为,一切事物从产生、发展、变化,直至消失,都离不开时间和空间,中医学历来强调时空观对诊治疾病的重要性。女性有其独特的心理、生理与病理特点。从心理上讲具体表现为敏感细心、情绪欠稳、应激能力差;生理特征则要考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老年期等;病理特征在于女性独有的“经、带、胎、产”易耗气动血。姚氏妇科认为,空间、时间同脏腑奇经的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的,时空的特性随这些物质运动特性的变化而变化。故从“时间”角度诊治妇科病应该注意年龄的特点,区别不同时期妇女生理变化和病理机转,掌握月经周期阴阳消长转化的月节律,洞察相同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证”的变化和不同疾病相同“证”的联系。从“空间”角度应认识妇女的子宫、胞脉、胞络、乳房等解剖结构的位置特点,掌握女性生殖生理轴的隶属关系,明辨病理演变的脏腑联系。

  姚氏妇科在女性全生命周期疾病的防治中,针对不同的地域特点、季节特点、年龄特点、月经节律特点、体质特点,在分析女性疾病的一般规律的防治和个性化诊治方案基础上,以妇女健康需求为导向,重视“天人相应”与“形神合一”的中医哲学思辨,强调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辨证施治。

  中医论治疾病重视“证”的异同,而非病的差异,故有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之论。这是和西医的不同之处。具体来说,西医强调“三定”即定性、定量、定位,中医更强调定时、定向。

  “定时”要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女性的生理特征,不宜一味机械强调治肾治肝年龄划分,要充分认识女性心理生理特点,注重心肾相交,先后天同调。“定时”还需考虑不同月经周期阶段阴阳消长的转化,不同季节阴阳起伏的动态变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用自然辩证法的哲学思维,掌握人、自然、环境的时空变化。

  “定向”是指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辨证施治,强调不同病因、不同病机、不同心理状态的“证”的动态调节。这种五脏相关的生理空间结构与心理、社会环境的“三维模式”是中医妇科学灵活运用心身医学理论对具体病种的充分渗透。

  如很多女性不孕是由排卵障碍造成,对排卵障碍,中医主要从先后天两个方面寻因。先天方面有早产、自幼体弱多病或母亲禀素肾虚等。后天方面需要考虑到社会环境、生活习惯、情绪因素等。这即是“形神合一”和“天人相应”方面的失衡。治疗排卵障碍应注意调神重于调形。调神为调心、肝,调形重在调肾。姚氏妇科根据临床经验自制“益肾妇灵丸”用于治疗该病,疗效显著。

  传承要守住初心

  姚氏妇科传承的治学格言是“思路与方法清晰明确,中医与西医融会贯通,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知识与能力适应市场,探索与创新与时俱进”。行医准则倡导以人为本,换位思考,恪守医道,精益求精。姚寓晨认为对于中医传承,师生都要经得起时间的磨练,不忘初心,与时俱进。老师“不保守、不带走”,学生“不自满、不停步”,更要抵得住枯燥与诱惑,守住初心,积极探索。

  未来,姚氏妇科会以专业、进取的精神和对学术的不懈追求来探索创新,传承精华的同时,倾听患者的心声,为患者解除痛苦,用智慧中医回报社会。(姚石安 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

国医大师许润三治不孕经验

  (2022-12-15 04:24:41)[编辑][删除]


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5版  

  编者按:许润三是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妇科首席专家,国医大师,首都国医名师,第二、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70余年,遵循张仲景“病证结合、方证对应”的学术思想,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方证对应相结合、冲任督带为妇科根本的学术观点。临床中遵循《伤寒论》《金匮要略》治疗妇科疾病,现将其治疗不孕经验介绍如下。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是指输卵管阻塞或输卵管通而不畅导致精卵无法结合而不能受孕,是女性不孕的首要因素,约占女性不孕的40%。许润三教授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治疗有独到见解,现将许润三运用化瘀通络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经验介绍如下。

  病机为胞脉闭阻

  输卵管性不孕归属于中医学“无子”“断续”“癥瘕”“妇人腹痛”等范畴。根据现代医学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病理和临床体征的描述,许润三认为其与血瘀证极为相似,因此,认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主要病机是胞脉闭阻,即瘀血停滞于胞脉,使两精不能相合而致不孕。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常见病因包括机械损伤(有人流史、曾做过宫腔镜术、腹腔镜术等)、炎性疾病病史(阑尾炎、盆腔炎)、结核病史等。不同的病因对输卵管病变影响程度和临床症状均不同,故许润三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非常重视局部辨病,提出局部辨病和全身辨证相结合的双重诊断方法。机械损伤导致的输卵管阻塞多伴有盆腔黏连,表现为血瘀积聚。炎性输卵管阻塞归结为瘀血停滞于胞脉;炎性渗出液过多则可引起输卵管积水,即瘀血内停影响津液布散而积为水湿;结核性输卵管阻塞的病理特点是钙化灶及瘢痕组织形成,归结为瘀阻胞脉的重症。因此,局部辨病就是辨清病因,针对性地选择抗炎性渗出、抗结核、消积水、松解黏连的药物,使治疗的针对性更强,疗效更显著。

  输卵管阻塞的病变机理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郁结、血行受阻而瘀血阻于胞脉,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基本大法为“理气活血、化瘀通络”。临证根据四逆散加味创立“通络煎”作为主方,同时结合输卵管造影结果,或辅以活血利水,或辅以软坚散结,全身调理和消除局部病变相结合,共达理气活血通络之功。

  自拟通络煎组方思路

  通络煎主要药物组成:北柴胡10g,枳实12g,赤芍15g,甘草10g,路路通10g,穿山甲9g,丹参30g,水蛭10g,三七粉3g(冲服),黄芪30g,土鳖虫10g,蜈蚣5条。通络煎以四逆散为主方,方中北柴胡、枳实疏肝解郁、调达气机而散瘀结;赤芍入肝经,善走血分,有活血散瘀之效;甘草能行足厥阴、阳明二经污浊之血;丹参既助赤芍活血散瘀,又可养血防止阴血耗伤;穿山甲入肝经,善于走窜,性专行散,引药上行入血脉达病所,又可散瘀滞;蜈蚣、土鳖虫等虫类药物均可破血逐瘀、散结通络;三七粉化瘀定痛;黄芪补虚扶正。全方配伍,有攻有补、有散有通。

  通络煎的含义包括以下4个方面:通络煎中四逆散出自《伤寒论》,用于治疗少阴枢机不利、阳气不得宣达的四肢逆冷证,适用于肝气郁结、气机不利的患者。女子以肝为先天,而不孕症患者多因为求子心切,易出现肝气郁结而导致情志不畅等问题;同时女性的生理特点为“阴常不足而阳常有余”,因此,针对不孕症患者,选用宣达瘀滞的四逆散作为主方。结合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主要病机“胞脉闭阻”,在四逆散基础上,加入活血通络之蜈蚣、穿山甲、土鳖虫等虫类行散之品。活血、破血必损气、耗阴血,故加入黄芪以补气、丹参以活血养血,达到祛瘀不伤正的效果。许老推崇局部辨病,因此不同程度的输卵管阻塞,加入药物亦不同。盆腔黏连明显者,加入桂枝30g,威灵仙15g,以增加通络之效;输卵管积水者,选用活血温通走窜之品,通利积水,如王不留行30g,白芥子10g,鹿角霜30g。

  中药保留灌肠

  从解剖学角度看,直肠为子宫的邻近器官,直肠静脉丛壁薄、数目多,使盆腔脏的静脉系统像一个水网相连的沼泽,而且子宫和直肠之间的静脉丛相互吻合。中药保留灌肠的药物可以通过静脉丛渗入盆腔微环境,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状态,改善组织营养,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从而有助于炎症吸收、黏连松解和癥瘕消散,达到治疗效果。许老认为,中药保留灌肠在治疗女性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方面具有优势,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创立通络灌肠方。

  通络灌肠方药物组成:莪术20g,细辛3g,透骨草30g,赤芍30g,蒲公英30g。将药物水煎2次,浓缩至100ml,每晚灌肠1次。若患者保留灌肠时间少于4h,许老建议原方中加入收敛涩肠之诃子10g,五倍子10g,温阳止泻之补骨脂10g。

  验案举例

  患者,女,28岁,2018年10月18日初诊。

  主诉:未避孕未孕1年。

  现病史:结婚2年,婚后夫妇未避孕1年未孕。

  刻下症:末次月经2018年10月10日,平素情绪欠佳,乏力明显,伴有腰酸,纳可,多梦,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既往史:无盆腔炎、结核、阑尾炎病史,无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

  婚育史:12岁月经初潮,月经规律,27天一行,经量中,有少量血块,无经行腹痛,伴有经前乳房胀痛;行人工流产术1次,宫外孕1次(2017年3月右侧输卵管异位妊娠,腹腔镜下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男方精液常规检查无异常(A级精子37%)。辅助检查:基础体温双相;规律性监测卵泡三周期,均提示有优势卵泡(直径>18mm)排出;2018年8月24日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右侧输卵管不通,左侧输卵管通而不畅,形态迂曲,20分钟后盆腔弥散欠佳。

  诊断:(气滞血瘀型)不孕(西医称为继发不孕属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型)。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通络。

  处方:通络煎加味。

  方药:北柴胡10g,枳实12g,赤芍15g,甘草10g,路路通10g,穿山甲9g,丹参30g,水蛭10g,三七粉3g(冲服),黄芪30g,土鳖虫10g,蜈蚣5条,桂枝30g,威灵仙15g,莪术30g,远志6g。21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经期停服。同时辅以中药灌肠,予通络灌肠方加诃子10g,21剂,每日1剂,睡前保留灌肠5~7h,经期停用。嘱用药期间工具避孕。

  2018年11月23日二诊:服药后诉腰酸、腰腹部有牵扯感,大便偏稀。舌淡、苔薄白、边有齿痕,脉弦细。上方通络煎加味基础上加补益肝肾之菟丝子50g,桑寄生30g;健脾益气之麸炒白术30g。21剂,每日1剂,用法同前。中药灌肠处方同前,睡前保留灌肠5~7h,经期停用。

  2018年12月28日三诊:患者服药期间腰酸、乏力等症状消失,无特殊不适。纳眠可、二便调。故继服二诊处方2个周期(21天为1个周期)。同时予中药灌肠处方同前,继续灌肠。

  2019年3月2日四诊:患者目前服用通络煎、通络灌肠方灌肠各105剂(完成周期治疗)。现有生育诉求,末次月经2019年2月26日,现为月经周期第6天,规律监测卵泡(月经周期第12天起监测),改用调冲方补益肝肾,以辅助卵泡生长。处方:北柴胡10g,紫河车10g,山萸肉10g,山药20g,熟地黄20g,红花3g,鹿茸片3g,当归20g,香附6g,益母草20g。21剂,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2019年3月25日五诊:末次月经时间2019年3月24日,周期26天,今为月经周期第2天。患者未诉特殊不适,故继服调冲方14剂,同时监测卵泡,待有优势卵泡(平均直径>18mm)后指导同房。

  2019年4月28日六诊:月经未来潮,查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提示早孕。

  2019年5月10日七诊:盆腔彩超示:子宫增大,宫内可见妊娠囊3.5cm×1.6cm,胎芽1.0cm,可见胎心搏动。患者一般情况可,转入产科建档。2010年6月电话随访,顺产一健康男婴。

  按语 患者为育龄期女性,排卵及男方精液无异常,结合2018年8月24日输卵管造影结果,考虑其不孕与输卵管阻塞相关,故诊断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生育要求强烈,久不受孕而情志不畅,结合舌脉,辨证为气滞血瘀证,选用通络煎为主方治疗,同时辅以通络灌肠外治法进行局部治疗。二诊患者诉腰酸、乏力,考虑患者体瘦,单用化瘀通络之品导致耗气较多,而出现乏力、腰酸等脾肾两亏症状,故在原方基础上加用菟丝子、桑寄生,以补肾益精;麸炒白术以健脾祛湿。三诊患者一般情况可,许老推崇效不更方的思路,故继续用二诊处方治疗两个周期。许老认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基本疗程是规律性口服90剂通络煎加味和灌肠90剂通络灌肠方。该患者遵医嘱采用内服通络煎、外用通络灌肠方,治疗5个周期,完成周期治疗。停药2个月后顺利妊娠。(转自《中医杂志》,2020.61(18):1591-1593.作者:许琳 刘弘 许润三)

八味强精丸
摘自2023-2-2中国中医药报
林天东,男,1947年12月出生于中医世家,海南万宁人,国医大师,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海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曾任海南省中医院院长。临证擅长治疗不孕不育症等疾病,开创了“琼州经方流派”,多年来致力于推广和发展海南黎族医药,填补了黎医药学理论的空白。
组成:枸杞子15g,菟丝子15g,车前子15g,覆盆子15g,五味子15g,乌药15g,沉香6g,细辛3g。
功用:补肾益精,益气健脾,种嗣衍宗。
主治:用于精子量少、精子成活率低、生殖系精索静脉曲张等所致不育症。
用法:除沉香外,其余七味先用温水泡半小时,大火煎至沸腾,转小火煎40分钟,将药汁倒入碗中,沉香打粉放入碗中,早晚饭后各温服一次。
方解:八味强精丸主要针对肾精亏虚、脾气虚弱所致的少、弱精子不育症,方中枸杞子甘平,归肝、肾经,补肾阴而生肾精;菟丝子辛甘微温,归肝、脾、肾经,健脾补肾益精,共为君药。覆盆子甘酸微温,归肝、肾经,温肾而不燥、固精而不凝;五味子甘酸温,归心、脾、肾经,益气补虚、强阴涩精;乌药辛温,归脾、肝、肾、膀胱经,温补肾阳、疏通气机;沉香辛苦温,归脾胃、肾、肺经,温肾散寒、行气温中,具有温而不燥、行而不散之功,共为臣药。车前子清肝肺风热,导膀胱水邪,利水而不动气;细辛辛温,归肺、肾、心经,辛散温通、芳香透达,可通精窍,合为佐药。全方不凉不燥,共奏补肾益精、益气健脾、种嗣衍宗之功。该方验之临床,可改善全身或局部微环境,保护精子生成以及精子的结构和功能,提高精子浓度、活力以及形态正常的精子比例。
加减运用:少弱精子症,加乌药、沉香、细辛;精索静脉曲张,加王不留行、路路通、通草、穿山甲;阳痿,加四逆散、蜈蚣、蛇床子、阳起石、锁阳;早泄,加金锁固精丸、刺猬皮;慢性前列腺炎、精液白细胞升高,加易黄汤;睾丸胀痛,加橘核、元胡、郁金、鸡血藤;不射精(逆行射精),加蜜麻黄;夜尿频,加桑螵蛸、五加皮。
(海南省中医院 王定国 整理)

不育方【草根一生】

   (2017-04-30 19:38:49)[编辑][删除]

组成 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菟丝子,益智仁,王不留行子,紫丹参,姜半夏各10克,怀牛膝15克,制杜仲,巴戟天各10克,淫羊霍15克,泽泻10克,川芎6克,土茯苓15克,枳壳15克。水煎服,每天1剂。           功效 滋阴精,补气血,清湿浊,化痰瘀。

适用于少精、弱精、精液黏稠、不液化等所导致的男子不育症、性功能障碍、慢性前列腺炎等;其症见有腰膝酸软,疲惫倦怠,头晕健忘,时有耳鸣,阴囊潮湿或尿后余沥,眼眶发青,口中干黏,舌质暗红带紫气,舌苔黄白粘腻;或伴有体内性激素紊乱等症状;属于肝肾阴精不足,湿热浊痰淤阻蕴遏,气血受阻而虚实夹杂之证。

治不育症常用方
时间:2021-08-18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5版  作者:韦良渠

 

方一:覆盆子、车前子、枸杞子、五味子、菟丝子各50g,女贞子、补骨脂、黄芪各30g,附子15g,巴戟天25g,组成养育汤,水煎服。

方二:山萸肉、覆盆子、枸杞子、何首乌、蛇床子各12g,肉苁蓉、巴戟天各10g,淫羊藿15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

方三:覆盆子,酒浸,焙研为末,每旦酒服三钱(9g)。

方四:枸杞子八两(240g),菟丝子八两(240g)(酒蒸,捣饼),五味子二两(60g)(研碎),覆盆子四两(120g)(酒洗,去目),车前子二两(60g)(扬净)。上药,俱择新者,焙晒干,共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丸10丸,上床时50丸,白沸汤或盐汤送下,冬月用温酒送下。(韦良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