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岸草平沙。吴王故苑,柳袅烟斜。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行人一棹天涯。酒醒处,残阳乱鸦。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这首《柳梢青》是北宋和尚仲殊的代表作,全词留有一种悠然不尽的神韵。柳树是人工栽培最早、分布最广的植物之一,不但经济价值巨大,而且姿态秀美,宜于观赏,自古就是文人骚客抒发情感的对象。古代有“榆树救荒,柳树祛病”的说法,柳树因为其巨大的药用价值,千百年来一直是百姓健康的保护神。
柳叶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垂柳的叶也是一味良药,性味苦、寒,归肺、肾、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平肝、止痛、透疹的功效,用于慢性气管炎、尿道炎、膀胱炎、膀胱结石、白浊、高血压、痈疽肿毒、烫火伤、关节肿痛、牙痛、痧疹、皮肤瘙痒的治疗。临床用柳叶治疗炎症感染、传染性肝炎、高血压、地方性甲状腺肿、出血性结膜炎等疾病,均取得了良好疗效。
柳花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告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春风吹着柳花的清香飘进金陵的酒店,看到此情此景,和友人分别的李白也感到彷徨。柳花又名杨花、柳椹、柳蕊,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花,性味苦、寒,具有祛风利湿,止血散瘀的功效,用于风水、黄疸、咳血、吐血、便血、血淋、经闭、疮疥、齿痛的治疗。杨花烧存性,入麝香少许搽,可治疗走马牙疳;柳花,煎汤饮之,可治疗热郁小水不通。
柳枝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看到清江岸边的柳枝,刘禹锡想到了初恋的情人,写下了这首《柳枝词》。柳枝又名杨柳条、柳条,为垂柳的枝条。柳枝性味苦、寒,归胃、肝经,具有祛风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小便淋浊、黄疸、风疹瘙痒、疔疮、丹毒、龋齿、龈肿的治疗。临床用柳枝治疗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传染性肝炎、烧烫伤等,均取得了良好疗效。
柳根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在唐朝女诗人鱼玄机的眼里,江边柳树的根里,竟然藏着许多鱼。柳根为垂柳的根及须状根,性味苦、寒,具有利水通淋、祛风除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淋证、白浊、水肿、黄疸、痢疾、白带、风湿疼痛、黄水湿疮、牙痛、烫伤、乳痈的治疗。
柳屑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在对政治前途心灰意冷的李商隐的眼里,柳树也是病恹恹的,上面有蝉还有虫子。垂柳茎枝蛀孔中的蛀屑,也是一味良药,名为柳屑,又名柳蚛屑、柳蛀粪,性味苦、寒,具有祛风、除湿、止痒的功效,用于筋骨疼痛、湿气腿肿的治疗。
柳絮 “白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用柳絮比喻白雪纷纷,表现出自己杰出的诗词才华,后世常用“咏絮才”形容有才华的女子。柳絮又名柳实、柳子,是垂柳的带毛种子,性味苦、凉,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消痈的功效,用于吐血、创伤出血、痈疽、恶疮的治疗。
柳白皮 “皮枯缘受风霜久,条短为应攀折频。但见半衰当此路,不知初种是何人。”看见路旁的柳树皮因风霜而干枯,白居易发出无限的感慨。柳树的树皮或根皮也可入药,名为柳白皮,又名柳皮,性味苦、寒,具有祛风利湿、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风湿骨痛、风肿瘙痒、黄疸、淋浊、白带、乳痈、疔疮、牙痛、汤火烫伤的治疗。
“波穿十里桥连寺,絮压千家柳送春。”芳柳吐翠,预示着鸟语花香的春天的到来,在欣赏柳袅烟斜的美景时,您可曾想过,这婀娜多姿的柳树,竟然有柳叶、柳花、柳枝、柳根、柳屑、柳絮、柳白皮等7种治病的良药,合理运用,也能给患者送来生机勃勃的春天。
《小雅•采薇》中的杨柳
摘自2022-3-18中国中医药报
本报记者 杨璞
采薇(末章)
佚名 〔先秦〕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原文释义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十分劳累。满腔伤与悲,我的哀痛谁能体会。
中医知识
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折柳寄情》这一节目感动了不少观众。伴随着《送别》的乐声在“鸟巢”上空响起,一条柳枝承载着中国人民的友情感动世界。您知道吗?这饱含深情的柳一身都是中药。
柳叶:透疹利尿解丹毒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外科(瘰疬科)主任医师黄子慧介绍,中药柳叶的药物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叶,有清热、透疹、利尿、解毒等功效。柳叶主要用于治疗痧疹透发不畅、白浊、疔疮疖肿、丹毒、烫伤、牙痛。如《证类本草》中记载其能“治天行热病,疔疮,传尸骨蒸劳……并下水气;煎膏续筋骨,长肉止痛;牙痛煎含”。《本草纲目》记载其能“疗白浊,解丹毒”。《本草再新》中记载其“能托能升,败毒,发斑,治小儿痧痘等症”。
柳花:祛风利湿,止血散瘀
中药柳花的药物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花,味苦、性寒,有祛风、利湿、止血、散瘀等功效。柳花主要用于治风水、黄疸、咳血、吐血、便血等病症。
柳根:止痛消肿治五淋
柳根的药物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根及根须,有利水、通淋、祛风、除湿的功效,主治淋病、水肿、风湿疼痛等病症。《滇南本草》中记载其能“治五淋”。《本草纲目》中记载其“煎服,治黄疸,白浊;酒煮,熨诸痛肿,去风,止痛消肿”。
现代应用
治疗2型糖尿病
有研究发现,柳叶泡水服联合口服降糖西药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改善作用,能有效改善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治疗慢性盆腔炎
有研究发现,柳叶蜡梅灌肠剂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的疗效。
治疗脚气
鲜柳树叶可治疗脚气,对脚气感染引起的红肿、化脓等有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