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8-25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天士力供稿
芪参益气滴丸的组方是由黄芪、丹参、三七和降香四味药构成的。
黄芪,为补中益气要药,有平补中气的作用。民国中医张锡纯善用黄芪,他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黄芪:“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即宗气)下陷。”其富含黄芪皂苷,能够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
丹参,功效为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妇科明理论》有“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之说。丹参所含的丹参酚酸可以抑制炎症因子,还可以促进血管新生,活血兼能补血。
三七,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作用,功善止血,又能化瘀生新,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
降香,功效为化瘀止血,理气止痛。《本草经疏》记载:“降真香······上部伤,瘀血停积胸膈骨,按之痛或并胁肋痛,此吐血候也,急以此药刮末,入煎药服之良。”
以上四味药组合,既走气分又走血分,有补有通,合理配伍,构成了一个芪参益气滴丸。
芪参益气滴丸是中药现代化研发的成果。有关团队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包括一个大规模的循证实验,连续观察了37个月,对阿司匹林和芪参益气滴丸两者的疗效进行了详细对比,以此来评价芪参益气滴丸。结果证实,芪参益气滴丸具有保护心肌、扩冠止痛的功效;同时又发现,芪参益气滴丸能够预防冠心病,有类似于阿司匹林的作用。
芪参益气滴丸具有三大优点。第一,具有剂量小,服用方便,溶出速度快,可直接经黏膜吸收入血,生物利用度高,疗效高及无胃肠刺激、无明显毒副作用的特点。第二,本方重用黄芪,增强了补气功效。很多长期罹患心脏疾病的患者有气虚血瘀的症状,尤其是对于已经有气短乏力、白天出虚汗等症状的患者来说,吃芪参益气滴丸非常适用。第三,芪参益气滴丸能消除斑块,让斑块稳定。减少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造成血管梗阻的风险。(天士力供稿)
陈可冀治疗血瘀证思路探渊
(2022-10-26
08:06:31)[编辑][删除]
时间:2021-08-1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4版
作者:徐浩
心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血瘀证作为心脑血管病的常见证候之一,其研究与发展对提高中医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在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领域具有很深的造诣,通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独特的血瘀证辨治学术思想和方法体系,值得深入挖掘并传承应用。笔者团队对陈可冀血瘀证特色辨证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传承研究,并通过实用性随机对照研究客观评价其优势及辨治效果,探索了收集、整理、传承名老中医独特辨证方法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笔者团队首先应用定性研究方法,在论著整理和病案分析基础上,运用半结构访谈法和实物分析法,总结陈可冀院士的血瘀证特色辨证思路和方法、处方用药原则及常用方药,在此基础上制定“实用血瘀证辨证标准”和陈可冀血瘀证特色辨证方法传承应用规范。陈可冀血瘀证特色辨证方法的理论框架涵盖十纲辨证,病证结合、以病统证,宏观与微观结合。其辨证特点涵盖“十瘀论”,注重审因,首辨虚实寒热,重视舌诊和问诊,强调脏腑间关系,把握证候轻重,结合分期分型,重视痰瘀互结,创新“瘀毒致变”理论等。笔者团队在既往血瘀证诊断标准基础上,结合陈可冀血瘀证特色辨证方法,修订完善了包括8条主要标准和10条次要标准的实用血瘀证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主要标准包括以下8条:第一,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第二,面部、口唇、齿龈、眼周及指(趾)端青紫或暗黑;第三,不同部位(如舌下、结膜、眼底、口腔黏膜、腹壁、下肢、消化道等)静脉曲张或毛细血管异常扩张;第四,离经之血(出血后引起的脏器、组织、皮下或浆膜腔内瘀血、积血);第五,间歇性跛行;第六,腹部压痛抵抗感;第七,闭经或月经暗黑有块;第八,影像学显示血管闭塞或中重度狭窄(≥50%),血栓形成、梗塞或栓塞,或脏器缺血的客观证据。行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后不满足该条件者除外。
次要标准包括以下10条:第一,固定性疼痛,或刺痛、绞痛,或疼痛入夜尤甚;第二,肢体麻木或偏瘫;第三,痛经;第四,肌肤甲错(皮肤粗糙、肥厚、鳞屑增多);第五,精神狂躁或善忘;第六,脉涩或结代,或无脉;第七,脏器肿大、新生物、炎性或非炎性包块、组织增生;第八,影像学等检查显示有血管狭窄(<50%);第九,血液流变性、凝血、纤溶、微循环等理化检测异常,提示循环瘀滞;第十,近1月有外伤、手术或人工流产。
符合主要标准1条、或次要标准2条即可诊断血瘀证。按主要标准每条2分,次要标准每条1分,可作为血瘀证量化诊断标准。
笔者团队应用“实用血瘀证诊断标准”(A标准)、1986年“血瘀证诊断标准”(B标准)及2011年“血瘀证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C标准)调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不同科室患者共计712例,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A标准的可靠性,采用贝叶斯方法估计A标准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一致性检验分析发现,不同研究者应用A标准的诊断一致性良好(诊断符合率91.96%),且A标准与B、C标准的诊断一致性良好。贝叶斯分析发现,与B、C标准比较,A标准的灵敏度更高而特异度无明显差异,提示新建立的实用性血瘀证标准更敏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优势
基于陈可冀血瘀证特色辨证方法的治疗方案与传统活血化瘀疗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笔者团队通过实用性分层随机对照试验,纳入30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评价基于陈可冀血瘀证特色辨治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表明,基于陈可冀血瘀证特色辨证方法论治稳定型心绞痛,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瘀证计分、心绞痛计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各指标;且在心绞痛计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血液流变学血液黏度等指标的改善方面优于常规血瘀证辨治方法,且未发现明显不良事件。
本研究系统总结了陈可冀特色血瘀证辨证方法,建立了该辨证方法的传承应用规范及定性研究方法;制定了实用血瘀证诊断标准,与既往常用标准比较,不仅可靠性高,且在不明显降低特异度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了灵敏度;提出贝叶斯方法可作为无“金标准”条件下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真实性评价的适宜方法;通过实用性随机对照研究表明,基于陈可冀血瘀证特色辨证方法论治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较常规辨治方法具有一定优势,值得推广应用。(徐浩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