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 让家人帮助进行颈部按摩推拿。在头部后侧有一个高高突起的地方,可按摩其上下左右各1横指的地方,以改善和促进血液循环,减轻颈部不适。平时可利用课间,适当用力地敲打肩部肌肉,对缓解肩颈部不适症状也有很大好处。充分放松背部和脊椎两侧肌肉,然后按摩枕骨上下两侧的“项线”和肩胛骨内侧,并按拿肩井穴。肩井穴位于肩上,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对于颈项强痛,肩背疼痛有很好的疗效。最后可用两手揉按颈部肌肉,或用大拇指揉按双侧的风池、天柱等穴位,并适当按揉颈部和背部的痛点。风池穴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风池穴对于颈项强痛治疗效果明显。天柱穴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以上部位每次按摩时间为20~30分钟。
常见病二:消化不良 食欲不振、吃一点就腹胀、不停打嗝、大便无规律、恶心呕吐等。可通过按摩漏谷穴进行刺激。漏谷穴属足太阴脾经,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内踝尖上6寸。每天按摩漏谷穴10分钟,可以健脾和胃,对于改善胃肠道功能特别有效。
增强消化能力,可艾灸大都穴。大都穴有健脾和中的功效,对于胃炎、胃痉挛、腹胀腹痛和急慢性肠炎都有治疗意义。大都穴属足太阴脾经,位于足大趾内侧,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处。每天艾灸5分钟,每周3次即可。
咽喉肿痛 缓解咽喉不适的一个小偏方,操作一段时间后就会见到效果。其次,嗓子干痒不适可服用胖大海,还可服用胖大海橄榄茶。准备橄榄6克、绿茶6克、胖大海3枚,蜂蜜1匙,将橄榄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煎煮半个小时,取汁;将橄榄汁冲入盛有绿茶、胖大海的杯中,加入蜂蜜即可。对于长期用嗓导致的干咳无痰、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有很好效果。

近现代崇尚科研的人士,许多对中
医医案不屑一顾,动辄反诘谓“可重复 性”及“随机对照双盲”,对于没有随机对 照双盲大样本的研究文章,就不承认其
学术价值。甚至有人认为中医医案是偶 然性的临床特例,没有科学价值。近几 十年绝大多数中医药学术期刊皆以现代
科研标准来审核中医类文章,传统的中 医学术文章比较少见。传统中医学术的 交流讨论略显不足。关于医案,略述其
要,抛砖引玉,供同道参考。
医案的意义 中医诊疗与西医不同。西医临床之
要,在于对疾病的科学认识和临床证据, 治疗则在于既有的经科学研究制成的药 物。而西药本非自然界原有之物,乃人
工研制的新化学物质,且其固有之毒副 作用,大多数对人体的伤害是必然存在 的。因此即使在有足够疗效并且也满足
安全性要求的情况下,西药在一定时期 的临床应用后,必须要进行疗效与安全 性的回顾性研究。几乎所有中药都是自
然界天然存在的,经过了中国人数千年 生活应用和医生临床观察使用,验证了 其安全性和临床疗效,并且积累了安全
有效使用一些特殊有毒药物如甘遂、大 戟、芫花、砒霜等的方法和经验。现代实 验室的安全和疗效实验,因为其现有研
究思路方法的局限性,往往与中医真实 临床实践用药并不一致,或可以作为用 药的参考,但临床意义有限,不是必要和 绝对的。
很多反中医人士经常批判中医医 案。但是“隔行如隔山”,不做临床,就难 以正确理解中医理论。中医医案的价值
和意义不在于现代西医药研究方法意义 上的科学,他是中医学术临床传承的重 要形式。章太炎言:“中医之功,医案最
著。”盖中医医案之用,在于供学者、临床 医家学习。虽不符合现代医药学临床研 究随机对照双盲及大样本标准,但是却
符合中医自身独有的临床个性化诊疗的 方法学特点,自有其精神所在。从古至 今,中医治病救人、有效服务临床的责任
没有变,临床、教育、科研应该有合理的 分工和主要研究方向,中医医案的重要
性,不应该被忽视。
做临床与写医案 中医临床的关键,在于通过辨证明
确处方用药或针刺治疗作用的方向,阴 阳脏腑之所偏、寒热虚实之部位,继而处 方用药、选穴。中药临床安全问题,大多
由于不谙中医药理论、不懂中医辨证论 治、误辨寒热虚实所致,责任多在用药的 人,而不在药物本身。用现代化学的标
准来要求和认识中药违背中医临床规 律,不利于中医药的健康发展。对于大 多数临床中医师,人人做中医随机对照
双盲大样本临床科研可能未必现实。但 是认真诊治每一个患者,写好临床的医 案,在医案书写中训练自己的临床思维,
提高四诊、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的水平, 总结整理治疗经验,探索疑难病症诊治 思路,是可能的。
学中医与读医案 中医医案是中医医生记录临床所治
疗的典型、复杂、疑难病案例,供自己、同 道、后人参考学习。通过医案,很多中医 大家的临床经验、思路方法、学术思想得
到传承,很多中医学生得其引导进入中 医临床之门,很多医生在临床诊治疑难 危重病症之际得到启发。故中医医案,
如镜像可鉴,知临床之得失;如名家法 帖,可为临床之参考,尤其当中医学子欲 入临床之门而缺乏明师指导,则古今医
案诚中医学生的引路人。余多年来习惯 早晚读医案一二则,使耳目常新,启迪临 床思思维。
择案而读 故学中医者,当于学习中医经典之
外多读医案。而医案之意义,则在于示 人以辨证论治之规矩,临床随机活法之 变通,理法方药之依据。 读医案当善择明医良案。对前人医
案之得失,亦当善加察审。读医案之过 程,当善于在阅读中还原临床之场景,设 身处地,辨病辨证,理法方药,不可马
虎。借医案深入思考,增长阅历与临床 功夫,不然徒识文字而已。
关于医案写作 医案之要如此,则立案不可不慎
焉。好的医案,诚能使人开卷有益,学者 能借以登堂入室,亦可温故知新,发掘有 益的临床辨病辨证、选方用药、刺灸治法
等经验,或审偏知弊,形成自己临床和学 术的理法方药体系,或权衡自己理论与 临床技术方法的短长,补偏救弊。
好医案在于案例本身的特殊性。如 疑难、危重病症的成功治疗,医者针对关 键的病机证候准确治疗扭转病机、逆转
病势。或虽为普通疾病,治疗别出心裁, 创新诊治思路方法,得到更好的疗效,皆 可立案。 医案之详略,虽无有定式,不必面面
俱到,但病史,四诊八纲所得舌、脉、症与 辨证关系最密切的关键性内容,则当必 备。病、证之立必借四诊所得为依据,不
得随心所欲猜测以致误辨或者漏辨,而 致立法治疗南辕北辙。立法、方药、选穴 当环环相扣,准确反映理法方治的内在
理论逻辑性联系和技术上的合理性。 医案需要记录实际临床诊疗过程, 但病程长久、病情复杂、治疗周期长的案
例,又须有重点斟酌详略。且于陈述之 余,又当以一定文字揭示作者的诊治思 路,心得体会,此则近乎善也。
叩开中医学习之门
(2018-10-23
05:11:36)[编辑]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