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惠中治妇科杂病验案三则
(2022-09-20 08:51:26)全国名中医姜惠中是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病。笔者有幸跟从姜惠中学习三年,深得教诲,收益颇多。姜惠中治疗妇科疑难杂症理论方法,对后学者启发很大,以求能深刻领会姜惠中诊治疾病的思路,更好地继承发扬祖国医学,现将姜惠中治疗的疑难医案加以总结,供同道参考学习。
卵巢早衰案
郑某,女,24岁,未婚,2004年1月17日就诊。诉闭经1年,发病无任何诱因,病程中偶感头昏耳鸣,烦躁易怒,胸胁胀闷。既往健康状况良好,1年前月经4~5/25~30天,量中,色红,白带稍多。B超检查:子宫3cm×1.8cm×2.3cm。双侧附件无异常,性激素测定:雌二醇(E2)15.8pg/ml,促卵泡激素(FSH)175.78mlu/ml,促黄体生成素(LH)36.42mlu/ml。基础体温(BBT)单相。诊见:舌淡暗,苔薄黄,脉细弦。
诊断:(肾虚肝郁型)闭经(西医称为卵巢早衰)。
治疗:中医辨证施治:自拟补肾活血调冲任方:仙茅15g,仙灵睥15g,菟丝子15g,枸杞子10g,熟地10g,鸡血藤10g,香附10g,牛膝10g,当归10g,川芎15g,柴胡10g,郁金10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西药人工周期替代治疗:补佳乐1片,每天1次,连用22天;用药第17天加用黄体酮胶丸200mg,每天2次,连用5天;肌肉注射HCG3000U,每天1次,于月经第13、14、15天使用。用药期间,月经按期而至,烦躁、头昏、胸胁胀闷、烘热等症状逐渐好转。半年后复查性激素:E217.5pg/ml,FSH54.48mlu/ml,LH23.07mlu/ml,PRL13.28ug/ml。停用西药,单用中药按周期治疗(即卵泡发育期用上方,排卵期用促排卵方):丹参12g,茺蔚子12g,赤芍10g,桃仁6g,当归9g,菟丝子9g,牛膝9g等。1日1服,水煎服。月经每月按时来潮,后两个月BBT开始出现双相。2005年3月复查性激素:FSH7.9mlu/ml,E219.5pg/ml,LH11.3mlu/ml。继用中成药八珍颗粒巩固疗效,追踪观察半年,月经正常。
按卵巢早衰,是多因素引起的综合征。目前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姜惠中治疗本病的特点是:明确病因病机,寻根求源;中西医结合治疗,以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闭经的病因,虚者多责之于肾、肝、脾之虚损,精、气、血不足,血海空虚,经血无源可泻;实者多责之于气、血之瘀滞,胞脉不通,经血无路可行,临床当辨虚实以补益通调。姜惠中在治疗中,根据患者惧怕闭经的心理,遵循急治标缓治本的中医理念,首先用西药人工周期(常用方案为雌、孕激素序贯治疗3~6个周期后,停药观察治疗反应),在短时间内快速使患者月经周期恢复,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恢复月经后停用激素,再用中药继续调整;卵泡期:滋肾养血,调冲任,以促进卵泡发育;排卵前期:滋养精血,辅以助阳调气活血;黄体期:宜温补肾阳;行经期:调理冲任,通经活血。姜惠中认为,补肾活血中药有多系统、多环节的整合调节作用,特别是能提高卵巢对促性腺激素反应和卵巢中性激素受体的含量。近年来许多实验研究表明:补肾活血中药能提高E2水平,可以通过抑制特异性免疫损伤,使卵巢内残存的少数卵泡得以复苏,从而恢复部分卵巢功能。
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案
杨某,女,32岁,2002年3月就诊。
结婚6年,患者婚前曾有痛经史,婚后同居未避孕,但一直未孕,其夫精液正常。患者经期腹痛,经量少,血色黯淡,常感头晕,疲乏,腰膝酸软,面部色素沉着。多次就诊于各大医院,其效不佳,转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诊见:舌淡苔薄,脉沉细。妇检:外阴阴道无异常,子宫后位,骶韧带有多个结节,触痛明显;子宫大小正常,活动差;双侧附件增厚。B超示:盆腔附件区域模糊不清。查血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阳性。测定BBT为单相。
诊断:(肾虚血瘀型)不孕,癥瘕,痛经(西医称为原发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
治疗:按月经周期自拟方,经后药用干地黄15g,当归12g,赤芍、白芍各10g,泽兰10g,丹参20g,延胡索10g,三棱10g,莪术10g,茺蔚子10g,丹皮10g,香附10g,甘草6g。10服,日1服,水煎服。经前药用当归12g,川芎10g,赤芍、白芍各10g,三棱10g,莪术10g,夏枯草20g,钩藤10g,生蒲黄、炒蒲黄各10g,香附10g,卷柏10g,刘寄奴10g,白术10g,荔枝核10g,甘草6g。10服,日1服,水煎服,至月经来潮。
调经数月后,BBT双相,痛经明显减轻。8个月后停经40天。B超检查,提示早孕。后生一健康男婴。
按子宫内膜异位症属祖国医学“不孕”“痛经”“瘕”等范畴。姜惠中认为,此症乃瘀血结于下腹,瘀阻冲任、胞宫、胞络。冲任之本在肾,胞络系于肾。肾阳不足,温煦无力,则血行停滞,凝结胞宫,进而血行受阻,血不归经,形成离经之血,即可形成子宫内膜异位;肾气虚则冲任不顾,离经之血流注经脉、脏腑,从而出现月经失调、不孕,积聚而久则成瘕。本病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当以补肾活血化瘀治之。治疗上分经前、经后不同用药,顺应了女性月经周期的特点,疗效甚好。
月经不调案
徐某,37岁,已婚,2005年3月12日初诊。月经不调8个月。患者近8个月来月经周期缩短为15~20天,经期延长为8~10天,经色紫黯,开始量多,后淋漓量少,伴有乳房胀痛,腰骶坠胀,时有夜间盗汗,夜寐不安,心烦多梦。曾多次用中西药调经,时好时坏,故求治于姜惠中。上次月经为2月29日,现阴道出血未净。诊见: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妇检:外阴阴道无异常,少许暗红色血液,子宫大小正常,双侧附件正常。
诊断:(肝肾阴虚、血热肝旺型)月经不调,经期延长(西医称为黄体功能不全)。
治则:滋肾柔肝、滋阴养血。
方用姜惠中自拟方:菟丝子15g,白芍10g,枸杞子10g,山茱萸10g,女贞子10g,生地15g,旱莲草15g,龟板15g,茜草10g,阿胶(另包)15g,甘草6g。5服,每日1服,水煎服。5天后复诊,经血已干净。复用上药5服。三诊:月经按期而至,量正常,5天干净,但感腰腹坠胀。上方去龟板,加龟胶、鹿胶各10g,共10服。第2个月经周期正常。守上方继用1个月后改八珍颗粒服用2个月。随访半年月经正常。
按中医认为,本病病因为:虚、热、瘀,三者或单独成因,或复合成因,或互为因果,最终导致冲任受损,不能制约经血。在治疗上,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根据病情可以塞流、澄源并用,也可以澄源、固本同用。历代医家治疗妇科病各有柔肝、补肾、补脾之侧重,姜惠中的临床治疗则重在补肾。姜惠中认为,对月经不调者,治疗当以“调”为主,调经主要体现在平衡阴阳、调气和血、调理冲任,就是通过补肾、疏肝、健脾,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补肾补血中药可以调节生殖轴功能,有助于子宫内膜增生,又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帮助内膜剥脱;清热药可抗菌、消炎,帮助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化瘀药既有助于子宫内膜的剥脱又有助于内膜的增生。与西药治疗相比,中医药多环节的辨证治疗有明显的优势。临床中,姜惠中多次强调:滋肾柔肝、养阴调经、清热凉血是针对病因的治疗,但拟方用药时,要防伤阴,辛温行血之品如当归、川芎等,最好不用。(谢靳
肖承悰治疗卵巢早衰经验
摘自2023-2-8中国中医药报
吴丽婷 石玥 刘雁峰 杨巧慧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国医大师肖承悰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家学渊源,精研经典,长期从事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临床、科研工作,对卵巢早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和治疗方法。
卵巢早衰是指因卵巢功能过早衰竭致使女性40岁之前出现闭经,同时伴有低雌激素、高促性腺激素水平的一种疾病,表现为月经失调、性欲减退、性功能降低、不孕、围绝经期综合征等一系列症状。卵巢早衰的病因复杂,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因素、化疗、手术损伤等有关。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的治疗常使用激素替代疗法、免疫抑制剂治疗、诱导排卵等,但上述药物长期应用副作用明显,其疗效也不确定,不易为患者所接受。卵巢早衰归属于中医学“闭经”“血枯”“血隔”“经断前后诸症”“不孕症”等范畴。肖承悰认为,卵巢早衰产生的关键因素是肾虚冲脉不足、血海空虚,治疗可以自拟七子益肾理冲汤加减。现结合验案介绍肖承悰对卵巢早衰的理论认识及治疗经验如下。
病因病机
肾虚为病之根源
肾为冲任之本,月经的产生有赖于肾气充盛,肾气盛则天癸至,故肾阳为天癸化生与运行的动力,肾精为其物质基础。正如《医学正传》所述:“月经全凭肾水施化,肾水既乏,则经血日以干涸”,故天癸的“至”与“竭”、冲任的“盛”与“通”、月经的“行”与“止”,皆与肾紧密相关。肾气不足,精不化血,肾阳亏虚,命门火衰,温煦失职;肾精亏损,精血不足,均可导致月水难行,发为此病。正如《脉经》所云:“肾脉微涩则不月”。由此可见,肾虚是卵巢早衰的根源。
血虚为病之基础
女子经、孕、产、乳等过程无不以血为用,故血的充盈对于女子生命活动尤为重要。女子生理的特殊性使得其阴血易于耗损,《灵枢•五音五味》就指出:“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现代社会女性承受着家庭和工作的双重负担,身心常处于紧张状态,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更加重了阴血的耗伤,故极易出现血虚;血虚则子宫气血无法满盈,无血可下,月经自然无法如期而至。因此,血虚是卵巢早衰的发生基础。
冲脉虚衰为病之关键
月经之本重在冲任,冲为血海,为十二经之海,广聚脏腑之血;任主胞胎,为阴脉之海,总司一身之阴。肖承悰认为,卵巢早衰属于月经病范畴,故冲脉虚衰与本病的关系尤为密切。《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可见太冲脉在月经的产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证指南医案》言:“血海者,即冲脉也……女子系胞,不孕,经不调,冲脉病也。”提示冲脉虚竭,势必血亏精少,以致月经不调。因此,冲脉虚衰是卵巢早衰的病机关键。
临证经验
古方化裁,溯本求源
七子益肾理冲汤由五子衍宗丸化裁而来。五子衍宗丸滥觞于唐代“五子守仙方”,并一直延续到两宋乃至明初,直到明朝中后期,从张时彻辑著的《摄生众妙方》开始,才正式定型为“五子衍宗丸”,并传承至今。全方由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组成,具有补肾精、温肾阳、涩精止遗之功,方中以性温味甘的菟丝子和性平味甘的枸杞子为君,同补肝肾之阴,为精血的化生提供物质基础;覆盆子、五味子补肾固精;车前子能泻有形邪浊,补而不滞、涩中兼通。肖承悰紧抓卵巢早衰的生理病理特点,化裁五子衍宗丸而成七子益肾理冲汤,全方由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沙苑子、香附、桑椹等组成。师于古方而不拘泥于此,临证加减,机圆法活,疗效显著。
益肾为主,阴阳双补
肖承悰强调,卵巢早衰的患者当以补益精血为主,方中女贞子、桑椹、枸杞子、沙苑子、菟丝子、覆盆子均入肝、肾二经,同补肝肾之阴,为肾精肝血的化生提供物质基础。同时辅以补肾气,一是因为肾气盛则天癸至,肾气充足,才能使关乎人体生殖功能的天癸发挥作用;二是肾气具有鼓动作用,从而利于卵泡的发育。此处强调益肾,既非补肾亦非温肾,其意为补益精血,兼顾肾气;精血为阴,气为阳,以期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使肾之阴阳在新的基础上达到相对平衡,以奏益肾之功。
理冲为要,兼顾气血
《医学源流论•妇科论》云:“凡治妇人,必先明冲任之脉,此皆血之所从生,而胎之所由系。”强调冲脉与月经病相关,任脉与妊娠病相系,加之脏腑之血皆归于冲脉,故在治疗卵巢早衰时尤其重视调理冲脉。香附为血中气药,用以疏肝理气,以动制静,动静结合,冲脉得理。在临证中多用黄芪、黄精相配以补气健脾,因气能生血,气充则血足,气行则血行,以达助冲行血之效。肖承悰从气血的生成、运行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用药,使得冲血充盛,月事以时下。
衷中参西,分期用药
肖承悰在临床中非常重视现代医学的诊疗技术,尤其注重妇科B超在卵巢早衰诊治过程中的应用。常根据子宫内膜的厚度及卵泡体积判断疾病所处时期,以协助辨证论治。卵巢早衰多表现为月经后期、月经稀发甚至闭经,理论上来说总是处于经后期(卵泡期)。经后期本属阳消阴长期,此时当以滋补肾阴、精血为主,但由于卵巢早衰,所以不能按照正常生理周期的固定模式,应当紧密动态观察卵泡的体积大小,配合带下情况和基础体温来综合判断。对于2~3个月月经不潮者,必须配合妇科B超检查,若子宫内膜仍处于卵泡期,应补肾养精血以促进卵泡生长;若观察卵泡为窦卵泡大小或成熟卵泡,则去熟地黄、女贞子等偏于益阴之品,加土鳖虫、苏木,入血行血,以促排卵。
结合生活,疏导心理
卵巢早衰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所以患者常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在临床中应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通过与患者良好的沟通来帮助其解除身心压力,从而辅助药物治疗,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典型医案
患者,女,28
岁,已婚。2015年4月21日初诊。诉月经推迟2年余。患者近两年来月经量逐渐减少,月经周期逐渐延长。平素月经周期1~2个月,行经时间3~5天,孕1产0,工具避孕。末次月经:2月20日,5天经净,经量少、色暗红,第4、5天月经色淡红,夹有血块,无痛经。末次前月经:1月初(具体日期不详)。刻诊:潮热汗出,心烦易怒,急躁,偶见头晕,夜寐差,舌红、苔白少津,脉细数。辅助检查:2015年4月18日阴道超声示:子宫大小4.1cm×4.0cm×2.7cm,肌层回声均匀,内膜厚0.2cm,左侧卵巢1.9cm×1.7cm,右侧卵巢1.6cm×1.7cm,子宫后体液1.6cm。提示:双侧卵巢体积小。盆腔积液。
诊断:(肝肾阴虚型)月经后期(西医称为卵巢早衰)。
药用七子益肾理冲汤加减:女贞子15g,枸杞子15g,覆盆子15g,菟丝子15g,香附15g,沙苑子15g,桑椹15g,生地黄15g,熟地黄15g,巴戟天15g,骨碎补15g,葛根15g,升麻10g,鸡血藤20g,郁金15g,丹参15g,黄芪15g。14服,每日1服,水煎服。并嘱患者进行性激素水平测定。
5月5日二诊:服上方14服后,月经仍未来潮,4月22日性激素检测:雌二醇(E2)40.58pmol/L,孕酮(P)0.29nmol/L,睾酮(T)0.68nmol/L,黄体生成激素(LH)44.03IU/L,卵泡生成激素(FSH)74.02IU/L,催乳激素(PRL)12.49nmol/L。上方基础上加阿胶10g,紫河车10g,茯苓20g。
后随访得知其于2015年5月18日月经来潮,于015年5月31日复测性激素:E2105.1pmol/L,LH3.44IU/L,FSH
6.41IU/L。复查阴道超声示:左侧卵巢大小2.6cm×1.1cm,右侧卵巢大小3.1cm×1.4cm。随访至2016年1月,月经按时来潮,无明显不适症状。
按
本案患者正值四七身体盛壮之际,本应任通冲盛、月经正常,但因患者不良作息时间导致肾阴耗伤,肾阴虚则不能滋养肝木,水不涵木导致肝之阴液亏虚,最终形成肝肾阴虚,从而精不化血,冲血不足,血海不能按时满溢,以至月经后期。治疗当以滋阴补肾、养肝清热为主,用七子益肾理冲汤益肾填精、补血养肝、调理冲脉。因患者阴虚为重,故加入生地黄以滋阴清热,葛根鼓舞胃中清阳,升麻引清气上升,二者合用取“阳中求阴”之意。现代研究表明,葛根有雌激素样活性,对雌激素水平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郁金疏肝活血,并在二诊月经尚未来潮之时加入阿胶、紫河车等血肉有情之品,以充养血海。本方旨在益肾养肝,调理冲脉,使得精血充足,冲脉得养、得理,以期月事来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