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继福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临床经验

(2022-09-14 08:11:35)

摘自2022-9-9中国中医药报
陈希 曹亚丽 吉林省长春市中医院
全国名中医赵继福是吉林省长春市中医院主任医师,运用几十年积累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了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有效汤剂。现将赵继福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宝贵经验整理如下。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小儿的生理特点为肺常不足,而肺开窍于鼻,肺的门户在咽喉部,所以当外邪来袭时,首先侵犯的是肺脏,并以鼻咽部为主。小儿本为稚阳之体,形气尚未充足,五脏六腑皆为娇嫩,由以肺脏尤娇,当肺卫失于固摄,治节功能失常,水津失于输布,最终导致痰液的生成。朱丹溪早在《丹溪心法•痰十三》中指出:“凡人身中有结核,不痛不红,不作脓者,皆痰注也。”故赵继福认为本病病变部位以肺为主,病机关键在于痰瘀互结。小儿脏腑娇嫩,稚阴稚阳,易感外邪,病邪屡犯颃颡,造成咽喉开合不利;或者增殖体早期未治、失治,引起病邪滞而不去,毒邪停滞于增殖体脉络,导致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渐滞成瘀,肿实难消,造成腺样体日渐增大。肺的宣通、肃降功能失常,无力助心气推动心血的运行,从而出现气短、胸闷、心悸、乏力、口唇发绀、舌质紫暗等心脉瘀阻之象。
赵继福根据脏腑的互为表里,经络分布等因素,认为本病还与大肠有着密切的关系。患儿平素饮食杂进,贪食无度,致使胃肠负担过重,日久损伤,胃肠之气为积所滞。小儿罹患上呼吸道感染,传变迅速,最易化热入里。肺与大肠相表里,邪热失于清解,则往往寻经而下移大肠,故临床常伴有便秘。赵继福在通窍利咽的同时,佐以釜底抽薪,通腑泄热之法,荡涤胃肠之积热,保津存阴,从而使气机宣畅清肃,症状缓解。
《灵枢•忧恚不言》曰“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人之鼻洞涕不收者,颃颡不开,分气失也”的记载。当小儿自身处在抵抗力低下的时候,对抗外邪的能力较弱,很容易遭到临近组织和器官的炎症影响,或者受到其他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此时的腺样体就会出现病理性的增生肥大。
治疗方法
赵继福基于通窍利咽,祛痰消积的治疗原则,结合几十年的临床经验选方用药。方中具体药物为:辛夷、板蓝根、玄参、薄荷、当归、石菖蒲、枳壳、桔梗、升麻、栀子等。上述方中石菖蒲,性味辛温,芳香之气,有着较强的发散之力,是宣气通窍的佳品,既可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又能化浊祛痰,醒神开窍,是化浊开窍的要药。玄参性微寒,味甘苦咸,咸能散,清热滋阴的同时可以散结。玄参的主要成分环烯醚萜类、苯丙素苷类具有抗炎、抑菌、增强免疫等药理作用。辛夷味辛性温,归肺、胃二经,有升散祛寒之功,治鼻之圣药,可有效保护患儿的鼻腔黏膜,能促进吸收黏膜分泌物,增加对炎症的吸收。板蓝根清咽利喉,可抑制腺样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当归补血活血,祛瘀消肿。薄荷芳香通窍,辛能发散,凉能清利。升麻清热解毒,升举阳气;桔梗宣通肺气、利咽,并且引药上行直达病所;枳壳理气宽胸,三药合用共奏调畅气机,利咽散结之效。
总之,小儿腺样体肥大目前西医以手术切除为主。有研究表明,腺样体含有各个发育阶段的淋巴细胞,如B细胞、T细胞、浆细胞、吞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兼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对于儿童期的免疫,特别是局部免疫,具有比成人期更重要的防御作用。从免疫学角度上看,不应该在小儿免疫系统未充分形成期将其切除,否则可能损害鼻咽部局部的免疫功能,以及抗呼吸道感染的全面免疫功能。据报道,极少数患儿手术后可能出现寰枢关节半脱位Crisel's综合征,如不及时治疗将导致颈椎稳定性丧失,并有可能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综上所述,不主张在儿童生长期内将腺样体轻易摘除,这样会减弱鼻咽部的局部免疫功能。此外,小儿耐受性差,手术时需全身麻醉,并且其部位接近颅底,会有一定风险,因此,对于父母而言,大多希望能够进行保守治疗。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肺主鼻……在窍为鼻。”鼻为气体出入之门户,司嗅觉、助发音,为肺系所属,可见肺与鼻关系最为密切。此外,腺样体还与脾胃、肾等脏腑有着紧密的联系。鼻、咽同司呼吸,是肺的门户,同时起着抵御外邪的重要作用。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正气不固,倘若失治或误治,邪毒留滞于颃颡,痰瘀气结,导致腺样体增生肥大,咽喉受累,鼻窍堵塞。幼儿时期形体不坚,卫外不固,自身为抵御外邪侵犯,达到防病抗病的目的,腺样体本身会出现自然增大,此为腺样体生理性肥大。但如果抵抗力低下的患儿,自身对抗外邪的能力较弱,很容易遭到临近组织和器官的炎症影响,此时的腺样体增殖则为病理性的增生肥大。肥大后的腺样体会影响气体出入,阻塞呼吸,易造成鼻腔引流,鼻腔鼻塞不通,影响副鼻窦发育,导致口腔与颌面的发育异常,从而形成所谓的“腺样体面容”。此外因呼吸受阻,通气不畅,清阳不升,故导致精神萎靡,目光呆滞,健忘,智力低下,对患儿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赵继福依据中医理论及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本病属中医的痰核。自拟中药汤剂,选取辛夷、板蓝根、玄参、薄荷、当归、石菖蒲、枳壳、桔梗、升麻、栀子等中药,以消除痰核壅滞,表里兼顾,避免秽毒之邪侵袭犯病灶,从而达到治疗腺样体肥大的目的。所以抓紧时间早就诊,早诊断,尽早通过中医特色治疗,既可很快的减轻患儿及家长的痛苦,同时又回避了手术治疗的风险和创伤性手术给自身带来的危害。

外治宝宝夏季热  【草根一生】

 赵继福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临床经验 (2015-06-06 05:03:49)[编辑][删除]
标签: 

健康

                   http://img15.artxun.com/sdc/oldimg/9cdd/9cdd23e12c5554aa087a05590dca8c54.jpg 【草根一生】" TITLE="外治宝宝夏季热  【草根一生】" />                                                                  宝宝夏季热4种外治方法介绍如下:

    沐浴法

    藿香、香薷、竹叶、大青叶各30克,豆卷30克,薄荷、浮萍各15克,煎10分钟左右,共煎汁2500毫升,滤去药渣,倾入盆中,待水温降至40时,置患儿于水中,半仰卧,频频用手带水在患儿腋下、胸、背、手足心等处抚摩,约15分钟后,将患儿抱起,擦干身体,隔3个小时后再如法1次,3次为1疗程。本法适用于6个月~2周岁小儿。

    灌肠法

    生石膏(先煎50分钟)50克,连翘15克,荆芥10克,赤芍10克,芦根10克,后四药煎25分钟,共煎成药液200毫升,瓶贮备用。用时按3ml/kg,作保留灌肠。可使用开塞露空塑料瓶吸入药液,将瓶颈插入肛管内,挤压瓶身即可。保留时间约1小时,每天可进行3次。

    敷脐法

    藿香、香薷、板蓝根、砂仁各2克,薄荷1克,炒苍术3克,共研细末,每次用1克,将药末倒入患儿肚脐中心,上覆纱布一块,用普通胶布或纱布绷带固定,每隔3~4小时换药1次。此法适用于发热并有腹泻患儿。

    滴鼻法

    喜炎平注射液或柴胡注射液,用2毫升注射器吸入药液,将药液逐滴滴入双侧鼻腔,2~6个月患儿各滴2滴,7~12个月患儿各3滴,1`3岁患儿各4滴,4~6岁患儿各5滴,每日3次。此法适用于高热不退者。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方法用于不同的证型和表现,医生当区别谨慎施用。

补肾养血方治小儿脱发和尿床
摘自2025-3-31中国中医药报
李瑞玉 邢台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补肾养血方组方思路来源于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的“六味地黄汤”,该方组方思路的特点为补中有泻、寓泻于补。笔者采用补肾养血方加减多次治疗小儿脱发、尿床,且疗效显著。现将验案一则整理分享如下,供同道参考。
林某,女,9岁,2022年11月5日通过手机诊疗平台远程就诊。患者自2022年9月开学后开始出现明显脱发,睡觉时爱蹬被子且会因憋不住尿而尿床,面色晦暗,舌尖红。
辨证:肝肾不足,阴虚血燥。
处方:山萸肉20g,熟地黄10g,山药10g,泽泻10g,当归10g。15剂,颗粒剂,日1剂,早晚饭后1小时开水冲服。
11月27日二诊:家属反馈孩子的脱发明显改善,面色由晦暗转红润,服药至今,已不再尿床。继服15剂,巩固疗效。
按 临床上小儿脱发好发于肝肾阴虚体质者,肝肾阴虚不仅会直接影响头发的生长,还可能通过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而间接导致脱发。中医体质学说认为小儿阳气相对亢盛,阴常不足。小儿为“纯阳之体”,“纯阳”的理论概括了小儿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阳充阴长的过程。生理情况下肾中的肾阴和肾阳,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生理上的动态平衡。病理情况下,由于某些原因,肾阴和肾阳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而不能自行恢复时,即可形成肾阴虚和肾阳虚的病理状态。
本案患儿以脱发、睡觉蹬被子、尿床为主要症状,舌尖偏红且有红点,提示上焦有热。结合上述的小儿多为“纯阳之体”,参照“金水相生”以及“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中医思路,判断该患儿处于阳气旺盛而阴精相对不足的病理状态。阴精不足主要是肾水不足,上焦有热本质上是肾水不足所致。夜卧蹬被提示肾阴虚致阳盛则动。憋不住尿、尿床,表明肾阴不足导致肾气不足,气不能固摄。肝肾同源,且发为血之余。肝肾阴均不足可导致阴虚血燥、血不荣发,使头发失血养而易脱落。
发生脱发和尿床症状的学龄期儿童,临床上多见肝肾阴虚,治疗可选择补肾养血方,其组方主要为山萸肉、熟地黄、山药、泽泻、当归。方中山药不仅可补气,还能够滋肺、脾、肾之阴,配山萸肉、熟地黄同补肝肾阴,配伍泽泻“泻浊存精”,体现“三补一泻”。此组方借鉴了六味地黄丸思路。正如吴崑《医方考》中说:“肾虚不能制火者,此方主之。肾中非独水也,命门之火并焉,肾不虚,则水足以制火,虚则火无所制,而热症生矣。”组方中再加当归可补血养血,且当归得山药则不燥,熟地黄得当归则不滋腻。该组方虽仅5味,但就本医案而言,从病机上既可以治疗脱发,又可治疗遗尿。

小儿发热咳嗽案

 (2018-07-10 04:58:18)[编辑][删除]

 


方某,男,5岁。因发热2天伴咳嗽前来就诊。告知2天前因饮食不节,当夜即发热,最高达39,伴咳嗽阵阵,咳痰不多,大便不畅。平时易感冒,咳嗽,且迁延不愈。脉浮数有力,舌淡红苔白厚,手心热、腹热、腹胀。诊断:积食、咳嗽。方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颗粒:桂枝,赤芍,炙甘草,生姜,大枣,厚朴,炒杏仁各10g。1服。冲水服用。1服未尽,即排大便,量多,酸臭味大,体温渐退,咳嗽亦轻。效不更方,原方减量:桂枝10g,赤芍10g,炙甘草7g,生姜10g,大枣8g,厚朴7g,炒杏仁7g。2服。颗粒冲水服用。2日后饮食二便正常,伴有咳嗽,未出现发热,按二诊续服2服。

小儿发热咳嗽,以积食着凉最为多见,本患儿即是。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宣肺通便、健脾和营,初用大量通腑泄热,后用小量清宣上焦治咳,方虽不变,量有大小而主治不同。古人曰:经方不传之秘在剂量。

小儿夏季热案

  (2018-07-10 05:03:10)[编辑][删除]

 


回某,女,6岁。患者今年7月2日突然发病,高烧至40度,住院治疗,诊为“小儿夏季热”。经打针、服药(用药不明。家属代诉:打了消炎针,吃了退烧药)连用3天,患儿体温仍在38.6~39.4之间。家属心急如焚,携患儿自动出院,求治于余。患儿精神疲惫乏力,口渴心烦,舌红而干,脉大而虚。

诊断:发热(暑热伤气,耗伤津液)。

治则:清暑泄热,补气生津。

方药:清暑益气汤加味:西洋参10g,石斛10g,麦冬10g,知母10g,黄连5g,竹叶8g,生栀子仁10g,甘草5g,西瓜翠衣50g,荷梗一段。后两药自备。日服1剂,水煎2次分服。

方中用黄连、竹叶、荷梗、西瓜翠衣,清热解暑;西洋参、知母、麦冬、石斛、甘草,益气生津,用生栀仁泄三焦之火而除烦,诸药合用,共具清暑泄热,益气生津之功。

疗效观察:患儿服上方2服病减,体温37.8,烦渴大减,能安然入睡,服完3服药后,热退身安,继用四君子汤加味,调理3日而康复如初。

清暑益气汤为暑热伤气,口渴心烦而设。暑为阳邪,暑热伤人,耗气伤津。古代医家张洁古云:“肺主气,夏热火盛灼金,肺受伤而气虚。”故治疗暑热伤气者,非但要清除暑热,还需益气生津。

 

《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是指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自身的修复能力和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今患儿正气先虚,病邪乘虚而入,正邪相争则高烧不退。而清暑益气汤大有扶正祛邪之功,尤以西洋参一味,大补元气,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与清热解暑药共用,使正气来复,迫使热邪退却。

冬瓜二核茶治小儿暑热

 (2018-08-30 08:17:31)[编辑][删除]

 


蒲昭和 成都中医药大学

暑热证中医称为“疰夏”(或苦夏),认为是幼儿体虚感受暑热之气所致。暑热证一般分暑伤肺胃、下虚上盛两种证型,前者主要与肺胃阴虚有关,治疗以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为主;后者多因脾肾阳虚复感暑邪所致,治疗主张温下清上、护阴潜阳为主。小儿暑热证,又称夏季热,是3岁以下婴幼儿特有的热性病,临床以长时间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为特征。下面推介一个治小儿暑热症的简效方。

治则:温下清上,伏阴潜阳。

主治:小儿暑热,症见发热、精神萎靡、面色少华、虚烦不安、口渴多饮、纳呆、便溏、汗闭、小便清长量多。

方药:冬瓜皮50g,核桃仁5g,柚子核仁15g。将柚子核仁去壳,与冬瓜皮、核桃仁共煎汤,代茶饮,每日1次。

 

该方更适用于“下虚上实”之暑热证。冬瓜皮味甘性凉,归肺、脾、小肠经,具有清热利尿、消肿功效,主治水肿、小便不利、泄泻、疮肿等。冬瓜(皮)是夏季清解暑热佳品,据《四川中药志》载:冬瓜皮、西瓜皮等量,煎水代茶饮,可治夏日暑热之口渴,小便短赤等。柚子核为芸香科植物柚的种子,《岭南采药录》载:柚核味苦性温,归肝经,有理气、止咳、开胃等功效,主治疝气、肺寒咳嗽、胃寒呕吐等。核桃仁味甘性温,能温肺肾、益命门,起滋养强壮、润燥化痰作用。本方中,冬瓜皮清暑、利尿、解渴可以泻热;柚核气味清香,理气开胃可以止烦、助消化;核桃能温补脾肾,有固摄尿频作用。三味合用具有温下清上、伏阳潜阳之功效,比较适用下虚上实型暑热症:小儿暑热只要出现面色苍白、便溏、小便清长或下肢清冷等脾肾阳虚症状,可使用本方。暑热证如果是以发热烦渴、小便不利、消化不良为主症,可不用核桃,以冬瓜皮、柚核煎煮代茶饮即可。小儿暑热发热持续时间较长,如本方服用3天无效,当停用,前另择其他方法治疗。(蒲昭和)

从阳明急下到太阴缓培
——论小儿积滞证治中的攻守易帜与三焦枢转
摘自2025-5-21中国中医药报
张磊 广东省惠州市南同国医馆门诊部
患儿男,2岁8个月,2025年4月29日初诊。主诉:大便干稀不调、积食1年余,加重半月。患儿形体偏瘦。患儿从出生到现在一直喝奶粉,没有母乳喂养。近1年大便时干时稀,干时如羊矢,稀时如水,大便臭浊。口臭,饮水多,口干。睡眠不安,夜间闹腾、头部汗出。脾气急躁,纳一般,喜食鱼,不吃肉和蔬菜。小便黄。既往有过敏性鼻炎。舌稍红,苔白腻,地图舌。
辨病:便秘,积食。
辨证:食积内热。
处方一:太子参6g,石斛6g,麦冬6g,生鸡内金6g,瓜蒌仁6g,钩藤3g,白术6g,连翘6g,茯苓6g,甘草3g,甜叶菊1g,蝉蜕3g,陈皮4g,胡黄连5g。7剂,水煎服,日1剂,1日2次,每次80ml。
处方二:大承气汤合香连丸。穴位敷贴,大黄、芒硝、枳实、厚朴、黄连、木香等量为粉,醋调外敷肚脐,每日1次,共6次。意在急下存阴。
4月30日随访:29日晚患儿服药后排出褐色大便,臭味不大,偏黏,夜晚睡觉安稳。
5月5日随访:患儿现在大便通畅,不臭秽,仍有口臭,睡觉亦安稳,饮食佳。
5月8日二诊:服药期间排出的大便黑黏,现在大便臭秽基本消失,口臭消失。睡眠安,夜间头部汗出消失。脾气急躁改善。纳可,肯吃肉和蔬菜,小便黄消失。舌淡红,苔薄白。辨证为脾气亏虚。方用八珍糕加减:米炒党参12g,茯苓10g,炒白术10g,炒扁豆10g,莲子10g,芡实10g,炒薏苡仁10g,炒鸡内金10g。10剂,打粉,日1次,取适量煮散服用,可适当加入饴糖。
按 乳儿之疾,根在胎元。患儿全赖牛乳滋养,失却母乳中“血肉有情”之精微。牛乳易滋腻碍脾,如《重庆堂随笔》云“牛乳滋润补液,宜于血少无痰之证,惟性温而腻,若有痰火者,反能助痰滞膈而增病也。”先天禀赋未得后天充养,致中州气化迟滞,此乃积滞内生之根本。
患儿偏嗜鱼腥,鱼性属火,《本草求真》言其“风火易动”。过食致阳明经气壅滞,燥热内生。胃腑以通为用,今燥热与宿食搏结,如油入面,形成“燥屎内结-腑气不通-津液耗伤”的恶性循环。此即《伤寒论》“胃家实”之儿科特殊表现。
初病在阳明,燥热循经上传,致少阳枢机不利,故见夜寐不安、头汗淋漓;中焦失运,太阴湿土不化,故便溏如水;下焦气化受阻,太阳腑气不通,故小便黄赤。三焦气化紊乱,形成“上热中滞下虚”的复杂病机。
初诊为阳明腑实、太阴湿困期,病机要点为燥屎内结阳明,少阳相火妄动,太阴湿阻困滞。舌红、苔白腻为阳明燥热兼太阴湿困之象,地图舌示胃阴受损。头汗属少阳火郁迫津,夜啼乃胆火扰心。此期属阳明少阳合病,遵仲景“阳明居中主土,万物所归”之论。后随访,便溏转黏滞,臭味减而未净,此乃太阴湿浊留恋。口臭残留提示余热未清,纳食改善示胃气来复。舌淡红、苔薄白为湿去热清之兆,然地图舌未复示胃阴待充。取法白虎承气之意而制儿科轻剂。太子参配石斛、麦冬气阴双补,遵叶天士“养胃阴以润燥”法,益气养阴防攻下伤正。胡黄连配连翘直折少阳相火、清透郁热,暗合“火郁发之”之旨。生鸡内金配瓜蒌仁消食化积、润肠通便,取“消补兼施”之法。炒白术配茯苓、陈皮健脾渗湿,芳香化湿,以应“脾喜燥恶湿”的生理特性。钩藤配蝉蜕平肝透热,针对小儿“肝常有余”体质,轻量取其“治上焦如羽”之妙。外敷方取大承气汤合香连丸化裁。大黄、芒硝经神阙穴透入,直趋阳明腑;黄连、木香构成“辛开苦降”之势,调理中焦气机。外治法遵清代医家吴师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避口服峻剂伤正之弊。醋调缓和药性,避免皮肤过敏和通腑过度。
二诊为脾气亏虚期。积滞已除,内热已清,患儿地图舌已复正常,转为舌淡红、苔薄白,此象揭示胃阴得充、湿热尽去,病机由“虚实夹杂”转为“脾气亏虚”阶段。此时当以健脾益气、培土生金为核心治则,着重修复中焦气化功能,防止积滞复发。八珍糕加减方多为药食同源之物,性味平和,气薄芳香,意在金水相生,形成“药-食-菌”三方协同作用。米炒党参、茯苓、炒白术、炒扁豆培土生金;莲子、芡实固摄下元;炒薏苡仁利湿而不伤阴;炒鸡内金消食兼能健胃。全方八药,五药炒制,炒制后产生美拉德反应,生成类黑精成分,可调节肠道菌群,芳香醒脾,开胃进食。煮散盛行于宋,此方芳香,小儿易于服用,煮散后既能减少药材药量,又能提升有效成分溶出率,在达到相同临床疗效的同时节约1/3~1/2的药材,同时兼具了中药共煎的助溶与增溶、抑溶与沉淀、再吸附、生成新物质等物理化学反应。饴糖既可矫味,增强服药依从性,又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其麦芽糖成分可诱导肠道双歧杆菌增殖。
本案治疗期立足阳明,以“通”为要;巩固期着眼太阴,以“运”为本。外敷与内服协同;汤剂与散剂转换,因势利导,去邪存正。临证中把握小儿“易虚易实”的体质特点,攻邪务求“中病即止”,补虚谨记“甘淡平和”,则能“和其阴阳,调其脾胃,使脏气平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