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窍活血汤:表里通经第一方

(2022-09-13 04:17:53)


时间:2022-07-2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4版  作者:贾海忠

本期主讲者:北京慈方中医馆主任医师贾海忠

《医林改错》的通窍活血汤能治疗哪些病?在讲它所治病症之前,先看原方组成。书中记载的通窍活血汤原方组成及煎服法为:赤芍一钱,川芎一钱,桃仁三钱(研泥),红花三钱,老葱三根(切碎),鲜姜三钱(切碎),红枣七个(去核),麝香五厘(绢包)。用黄酒半斤,将前七味煎一盅,去渣,将麝香入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服。方内黄酒各处分量不同,宁可多二两,不可少;煎至一盅,酒亦无味,虽不能饮酒之人亦可服。方内麝香,市井易于作假,一钱真,可合一两假,人又不能辨。此方麝香最要紧,多费数文,必买好的方妥,若买当门子更佳。大人一连三晚,吃三付(此处应为“服”,下同),隔一日再吃三付。若七八岁小儿,两晚吃一付;三两岁小儿,三晚吃一付。麝香可煎三次,再换新的。

通窍活血汤的煎服法是必须要注意的。首先是用黄酒半斤,大概是250ml,把前七味药煎煮取汁200ml,把渣滓去掉,煎好药后把麝香直接放入即可。注意黄酒用量“宁可多二两,不可少”。不管用多少酒,最后煎到一盅,不能喝酒也没事,王清任说“煎至一盅,酒亦无味”,因为酒精都挥发了。睡前服药,大人每晚1剂,连服3晚,中间停1天,再继续服3晚。七八岁的患儿,1剂分2晚服。三两岁小儿,1剂分3晚服。

《医林改错》所有方子都有方歌,且都是王清任自创。通窍活血汤方歌为: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老葱姜,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通窍全凭好麝香”,就是一定要有麝香,而且是好的。20世纪80年代,笔者刚大学毕业,在药房实习抓药。药师在3米之外把麝香瓶盖打开,笔者就能闻到麝香的味道,其穿透力极强。现在有些麝香放到鼻边都闻不到,要找到好麝香是很难的。有什么药可以替代方中麝香?笔者一般白芷来代替,且用量大一些。“桃红大枣老葱姜”,桃仁、红花、鲜姜都是三钱,大约是10g。7个红枣大约是20~40g,笔者常用30g。老葱就是长成熟了的大葱,用3根。“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它是疏通皮肤血管、沟通内外的一首方子,所以叫“通窍活血汤”。赤芍、川芎用一钱,大约是3g。麝香剂量为五厘(约0.15g),麝香比黄金贵好几倍,所以这张方子是极贵的。

以下详述通窍活血汤所治之症目。

1.头发脱落

原文:伤寒、温病后头发脱落,各医书皆言伤血,不知皮里肉外,血瘀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无病脱发,亦是血瘀。用药三付,发不脱,十付必长新发。

讲解:通窍活血汤治疗“伤寒、温病后头发脱落”,也就是说生完病之后开始掉头发,而不是寻常的掉头发。“各医书皆言伤血,不知皮里肉外,血瘀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这是由于感染性疾病导致小血管出现了瘀滞。实际温病出现发斑,就是损害了血管内皮,然后血脉瘀滞了,伤寒也会导致血脉不畅。现代西医也认识到炎症可以引起血管内皮损害,导致各部位血栓形成。如果是微小血管不畅,不能够濡养头发,就会出现脱发。

2.眼疼白珠红

原文:眼疼白珠红,俗名暴发火眼。血为火烧,凝于目珠,故白珠红色。无论有云翳、无云翳,先将此药吃一付,后吃加味止痛没药散,一日二付,三两日必痊愈。

讲解:眼睛疼、白眼珠发红,其实就是急性流行性结膜炎,一般是一只眼睛先发病,再传染另一只眼睛。“云翳”指眼屎。其实遇到“暴发火眼”考虑用通窍活血汤时,如用白芷代替麝香,效果未必有原文描述得这样好。笔者经验,此时可考虑用大承气汤泻火,收效甚佳。

3.糟鼻子

原文:糟鼻子,色红是血瘀,无论三二十年,此方服三付可见效;二三十付可痊愈。舍此之外,并无验方。

讲解:糟鼻子就是酒渣鼻,临床多见,但是疗效一般不佳。王清任认为这也是血瘀,可用通窍活血汤,这个笔者没验证过。

4.耳聋年久

原文:耳孔内小管通脑,管外有瘀血,靠挤管闭、故耳聋。晚服此方,早服通气散,一日两付,三二十年耳聋可愈。

讲解:耳聋年久,王清任认为也是瘀血所致。晚服通窍活血汤,早服通气散,两方一早一晚交替用。原文“可愈”不是必愈,就是有的能治好。所以耳聋年久者,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且能买到真麝香,不妨一试。

5.白癜风

原文:白癜风,血瘀于皮里,服三五付可不散漫再长,服三十付可痊。

讲解:白癜风临床常见,用通窍活血汤是否有如此神效,因为麝香的缘故,笔者未曾验证过。

6.紫癜风

原文:紫癜风,血瘀于肤里,治法照白癜风,无不应手取效。

讲解:紫癜风是什么病?“肤里”是什么?首先要知道,“肤”和“皮”是不一样的,但二者又是连着的,皮肤最外面的叫“肤”,也就是表皮。那“皮”是什么?是真皮,即解剖学上的真皮层。所以人们常说“肤浅”而不是“皮浅”。“血瘀于肤里”,就是皮和肤之间有瘀血,实际就是紫癜。比如广泛的出血,各种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减退,以及过敏性紫癜等全身广泛血管病变等,用通窍活血汤效果很好。

7.紫印脸

原文:紫印脸。脸如打伤,血印色紫成片,或满脸皆紫,皆血瘀所致。如三五年,十付可愈;若十余年,三二十付必愈。

讲解:紫印脸,应是面部色素沉着,而非出血。“必愈”,说明以王清任的经验,通窍活血汤对皮肤上出现紫印的病变疗效是非常好的。

8.青记脸如墨

原文:青记脸如墨。血瘀症,长于天庭者多,三十付可愈。白癜、紫癜、紫印、青记,自古无良方者,不知病源也。

讲解:“青记脸如墨”,这个是生下来胎里带的,王清任认为是血瘀症。对于白癜、紫癜、紫印、青记得治疗,王清任认为一直没有取效好的方子是因为不知发病根源,实际上是血瘀作祟,而通窍活血汤是很有效的方子。

9.牙疳

原文:牙疳。牙者骨之余,养牙者血也。伤寒、瘟疫、痘疹、痞块,皆能烧血,血瘀牙床紫,血死牙床黑,血死牙脱,人岂能活?再用凉药凝血,是促其死也。遇此症,将此药晚服一付,早服血府逐瘀汤一付,白日煎黄芪八钱,徐徐服之,一日服完。一日三付,三日可见效,十日大见效,一月可痊愈。纵然牙脱五七个,不穿腮者皆可活。

讲解:“牙者骨之余,养牙者血也”,意思是只有依靠血的濡养,牙齿才会好。“伤寒、瘟疫、痘疹、痞块,皆能烧血”,指这些病都可以导致血热。血瘀在牙床,牙龈就发紫,血瘀严重,牙床会进一步变黑,如果再严重,牙会脱落人也不能很好地生活、饮食了。王清任认为这种情况下用凉血药会导致血液高滞,加重病情。这样的患者,1日可分3次服药,早上用血府逐瘀汤,白天黄芪煎水慢慢服用,晚上服通窍活血汤。这些疾病是重病、久病,基本上用药都要用到1个月。

10.出气臭

原文:出气臭。血府血瘀,血管血必瘀,气管与血管相连,出气安得不臭?即风从花里过来香之义。晚服此方,早服血府逐瘀汤,三五日必效。无论何病,闻出臭气,照此法治。

讲解:出气臭,就是口臭。治疗口臭用通窍活血汤,方中麝香可用白芷代替,同样是有效的。因为白芷本身有香味,且白芷在中医外科治疗疮痈时常用,所以治疗口臭时可以用白芷代替麝香。注意,原文中的“气管”是指动脉,并不是指呼吸系统的气管,这是王清任的解剖认识错误。这个病实际上是瘀热的表现,所以不要一见到口臭就都归因于“胃火”,不完全如此。笔者临证治疗口臭时有一味药必用,就是丹皮。丹皮是化瘀、清热、凉血效果非常好的药,治疗瘀热导致的口臭效果很好。当然出气臭的原因还有很多,一般口腔感染、口咽部感染及长期便秘患者等都容易出现口臭。

11.妇人干劳

原文:妇人干劳。经血三四月不见,或五六月不见,咳嗽急喘,饮食减少,四肢无力,午后发烧,至晚尤甚。将此方吃三付或六付,至重者九付,未有不痊愈者。

讲解:“妇人干劳”,这个“劳”指劳损,体质非常虚弱,才容易各个部位出现感染。妇人干劳的症状有两组,一组是月经不来,第二组是呼吸、消化系统不好,出现了上述问题,还伴有全身无力、发烧以夜间为甚等。王清任在判断有无血瘀时,把夜间发热当成血瘀的一个特点。这张方子能治妇女干劳,自然也能治男子劳病。

12.男子劳病

原文:男子劳病,初病四肢酸软无力、渐渐肌肉消瘦,饮食减少,面色黄白,咳嗽吐沫,心烦急躁,午后潮热,天亮汗多。延医调治,始而滋阴,继而补阳,补之不效,则云虚不受补,无可如何。可笑著书者,不分别因弱致病,因病致弱,果系伤寒、瘟疫大病后,气血虚弱,因虚弱而病,自当补弱而病可痊;本不弱而生病。因病久致身弱,自当去病,病去而元气自复。查外无表症,内无里症,所见之症皆是血瘀之症。常治此症,轻者九付可愈,重者十八付可愈。吃三付后。如果气弱,每日煎黄芪八钱,徐徐服之,一日服完。此攻补兼施之法。若气不甚弱,黄芪不必用,以待病去,元气自复。

讲解:男子劳病的表现是初病四肢酸软无力,渐渐肌肉消瘦,饮食减少,面色黄白,咳嗽吐沫,心烦急躁,午后潮热,天亮汗多。王清任这里说“可笑著书者,不分别因弱致病”,即由于气血阴阳不足导致的各种病。还有一种是“因病致弱”,就是因为其他病导致的虚弱。这个“劳”大多是“因病致弱”,而不是“因弱致病”。如果是“因弱致病”的话,那治以滋阴补阳应是有效的。

“果系伤寒、瘟疫大病后,气血虚弱,因虚弱而病,自当补弱而病可痊;本不弱而生病,因病久致身弱,自当去病,病去而元气自复。”这个有点像张从正用汗吐下法攻邪治病,邪去元气自复。怎么判断是血瘀证呢?王清任的判断很简单——“查外无表症,内无里症,所见之症皆是血瘀之症”,表证指恶寒发热,里证指腹胀便秘,只要没有这些,王清任就考虑是血瘀症。如果服用3剂药后觉得气短,可以加黄芪。黄芪无论外感、内伤都可以用,包括化瘀,王清任补阳还五汤里用得更多。这里是用于治疗男子劳病,实际上是祛邪化瘀和补益药同时使用。

13.交节病作

原文:交节病作。无论何病,交节病作,乃是瘀血。何以知其是瘀血?每见因血结吐血者,交节亦发,故知之。服三付不发。

讲解:什么叫“交节病作”?有些病一到节气转换时就发作,比如有些人一到立秋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就发作,这叫“交节病作”。“无论何病,交节病作,乃是瘀血”,此处王清任诊断血瘀,应该说是很武断的。“服三付不发”,王清任说这些一遇到节气变换就发作的疾病,吃3剂通窍活血汤就不发作了。笔者曾治一过敏性哮喘患者,到秋天就发病,之前给他用了很多方子,效果都不显著,后来就想给他用通窍活血汤试试,方中麝香以白芷代替,用上之后哮喘控制得非常迅速。所以王清任讲的都是临床经验,行文推理都很简单,关键是他经过验证记录下来,这是其可贵之处。

14.小儿疳病

原文:疳病初起,尿如米泔,午后潮热,日久青筋暴露,肚大坚硬,面色青黄,肌肉消瘦,皮毛憔悴,眼睛发。古人以此病,在大人为劳病,在小儿为疳疾。照前症再添某病,则曰某疳。如脾疳、疳泻、疳肿、疳痢、肝疳、心疳、疳渴、肺疳、肾疳、疳热、脑疳、眼疳、鼻疳、牙疳、脊疳、蛔疳、无辜疳丁奚疳、哺露疳分病十九条,立五十方,方内多有栀子、黄连、羚羊(角)、石膏大寒之品……余初时对症用方,无一效者……后遇此证,细心审查,午后潮热,至晚尤甚,乃瘀血也;青筋暴露非筋也,现于皮肤者血管也,血管青者,内有瘀血也;至肚大坚硬成块,皆血瘀凝结而成。用通窍活血汤以通血管,用血府逐瘀汤去午后潮热;用膈下逐瘀汤消化积块,三方轮服,未有不效者。

讲解:疳病是什么?“疳病初起,尿如米泔”,首先尿是混浊的。“午后潮热,日久青筋暴露,肚大坚硬而色青黄,肌肉消瘦,皮毛憔悴,眼睛发”,这些症状是营养不良的表现。患者整个肚子大,青筋暴露,这不是肝硬化出现的血管向四周放散,而是营养不良皮肤薄,血管就露出来了。古人对于营养不良,大人叫劳病,小孩叫疳积。在前症基础上又有了新病,就叫某疳。实际上小儿疳病就是合并各种疾病的营养不良。

文中提及古人用栀子、黄连、羚羊(角)、石膏之类寒凉药治疗疳病,王清任用之无效。王清任认为“午后潮热,至晚尤甚,乃瘀血也”,这就是王清任判断有无瘀血的方法。“青筋暴露非筋也,现于皮肤者血管也,血管青者,内有瘀血”,青筋是腹部的静脉血管,暴露得越明显、颜色越紫,瘀血越严重。王清任治疗小儿疳积,是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三个方子轮流用。笔者临证有时会把几个逐瘀汤合用,掌握了每一个方子的适应证之后,应该学会灵活变通,因为有些病太复杂、涉及面太广。

耳鸣到底该怎么办?

 (2019-12-13 04:57:09)[编辑][删除]

祛痰清热活血化瘀治眩晕头痛

 通窍活血汤:表里通经第一方 (2018-08-24 08:40:32)[编辑][删除]


沈宁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

王某,女,47岁。患者高血压病8年,口服西药维持,具体不详,血压仍不稳定,最高时达160/110mmHg。刻诊:头晕头痛,入睡困难,梦多易醒,饭后腹泻,胃胀呃逆。

检查:舌尖红,有瘀斑,苔黄腻,脉弦滑。血压145/100mmHg,心率90次/分。

辨证:患者平日嗜食肥甘厚味,伤于脾胃,聚湿生痰,随肝气上犯,蒙蔽清窍故头晕呃逆;痰阻络道,血行不畅,病久生瘀,故见头痛;痰浊中阻,脾失健运则腹胀腹泻;痰浊郁久化热,内扰心神,故入睡困难,梦多易醒;舌尖红,边瘀斑,苔黄腻,脉弦滑,皆为痰瘀互结之象。病位在肝、脾,证属痰瘀互阻,胃失和降。

诊断:(痰瘀内阻,脾胃失和型)眩晕头痛(西医称为高血压病级)。

治则:祛痰清热,活血化瘀。

处方:自拟降压四味汤加味:钩藤(后下)15克,泽泻10克,川芎10克,莱菔子10克,竹茹10克,枳壳10克,云苓10克,陈皮10克,石菖蒲10克,郁金10克,川牛膝15克,天麻10克,红花10克,木香10克,砂仁10克,葛根10克,夜交藤30克,珍珠母30克,车前草3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服用7剂后,头晕头痛减轻,仍感心烦眠少,血压降至140/95mmHg,心率72次/分,舌质暗红,边瘀斑,苔根部腻,双脉弦滑,此为痰瘀胶结难愈,故加生牡蛎、生龙骨、海藻,加大祛痰之力,佐地龙、丹皮、丹参增强活血;心烦眠差加肉桂、黄连,清热除烦,引火归源,用炒枣仁、远志养血安神;加大黄泻热。连续服用14剂后,大便已调,头晕头痛减轻,呃逆消失,睡眠仍差,伴腰酸乏力,血压135/95mmHg,舌暗红,瘀斑减小到黄豆大小,苔薄腻,脉细弦,此为痰浊渐去,瘀血减轻,而正虚渐显,肝肾不足显现,故方改降压四味汤合杞菊地黄汤:钩藤后下15克,泽泻10克,川芎10克,莱菔子10克,杞果10克,白菊花10克,桑寄生10克,生杜仲10克,川牛膝10克,天麻10克,海藻10克,红花10克,车前草30克,夜交藤30克,草决明30克,葛根10克。上方每日1剂,分2次服。痰浊复现或外感风寒则仍用一诊方加减;肾虚症状再现,仍按复诊方随症加减。连续治疗2个月,头晕头痛不显,睡眠时间改善为5~6个小时,舌暗红,瘀斑变为瘀点,血压120/80mmHg,嘱停西药。再治疗2个月后,血压平稳120/80mmHg,余无不适,舌淡红,苔薄,嘱停汤剂,将中药研成粉末,装入1号胶囊,3粒/次,3次/天。再进3个月后复诊,血压保持120/80mmHg,嘱继续服用胶囊巩固,未再复诊。

本案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临床多见有虚有实,或实中挟虚,错综复杂,此案即是如此,有痰瘀互结之证,又有肝阳上亢之证,兼有肾阴不足,当以去邪实为先。《丹溪心法·头痛》认为:“头痛多主于痰,病甚者火多。”提出了“无痰不作眩”,治疗以祛痰为主。邪实去则应及时扶正,又如《景岳全书》指出:“无虚不作眩”所以治疗应及时补虚。用药特点:升降出入法,川芎行血中之气,上行头目,白菊花平肝潜阳,引药上行,川牛膝能引血下行,莱菔子引气下行;药理研究川牛膝、莱菔子、白菊花俱有降压作用;丹皮、丹参凉血活血,因瘀血较久难化,多夹郁热,用地龙、红花活血通络;应当给邪出路,故用草决明,车前草通利二便;竹茹祛痰清热,石菖蒲、郁金豁痰开窍,杜绝痰浊再生;先祛实邪,而后扶正,分清主次,其病乃除。(沈宁)

千年智慧降压法

  祛痰清热活血化瘀治眩晕头痛 (2018-08-12 10:17:09)[编辑][删除]

 

  《千年智慧降压法》  关键词:高血压 态靶治疗法 靶向箭 靶向药

    专家:仝小林  第六批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原副院长



   高血压“靶向箭”到底有何绝密所在?



2018年8月10日播出《千年智慧降压法》

2018年8月10日播出《千年智慧降压法》

    态靶治疗法就是在辨证论治的思想下,分清证型,运用经方调理身体状态,在经方基础上,再加上一支强有力的“靶向箭”,“靶向箭”药简力宏,可以直达病灶,以达到一击治病的效果。2018年8月10日播出《千年智慧降压法》




2018年8月10日播出《千年智慧降压法》

    想要用好“靶向箭”,首先要分清证型,高血压的最常见证型分别是:水多型、火盛型、寒凝型、肾虚型。

2018年8月10日播出《千年智慧降压法》

2018年8月10日播出《千年智慧降压法》

2018年8月10日播出《千年智慧降压法》

    4支靶向箭不仅可以用于临床治疗,对于血压不高或者调理已稳定的患者,也可以通过“靶向箭”的加减化裁,配制成家庭代茶饮。

 2018年8月10日播出《千年智慧降压法》


2018年8月10日播出《千年智慧降压法》

2018年8月10日播出《千年智慧降压法》

千年智慧养肾法

   千年智慧降压法 (2018-08-12 09:24:32)[编辑][删除]

《千年智慧养肾法》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 肾衰竭 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炎 肾虚 金匮要略 经方

    专家:仝小林  第六批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原副院长



    我们都知道中医认为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无论长寿养生,还是治病调理,都离不开肾。那如果一位本来就年纪大,容易肾虚的老人,还患有十几年的肾功能不全,他还能健康长寿吗?今天在节目中,就请到了三位肾功能不全十几年的患者,他们现在不仅肾功能正常,还比很多同年龄人更健康有活力,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2018年8月11日播出《千年智慧养肾法》



2018年8月11日播出《千年智慧养肾法》

    如果您有气虚、血瘀、水停的这些症状,就要注意可能会有肾病了,在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益气温阳、利水通络,气血水同调。您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这三个方子加减调理。那仅仅只用三个经方,一共才十一种药,为何能调理治疗这么多种肾病?奥秘其实就在中医的不传之秘:药量上。专家介绍,一味药的药量不同,功效会有很大的变化。那这三个经方之中,隐藏着什么药量之谜呢?

2018年8月11日播出《千年智慧养肾法》

2018年8月11日播出《千年智慧养肾法》

2018年8月11日播出《千年智慧养肾法》

2018年8月11日播出《千年智慧养肾法》

2018年8月11日播出《千年智慧养肾法》

    早期预防肾病,如何也从气、血、水这三个方面入手呢?专家带来了他独创的黄花益肾汤。其中黄芪补气、固涩,三七花活血通络,茯苓健脾、利水,鸡肉温补阳气,合在一起熬制成鸡汤,具有补肾益气,活血利水的功效。那三味药材应该用多少量?有什么制作的讲究?敬请收看本期《千年智慧养肾法》。

2018年8月11日播出《千年智慧养肾法》

2018年8月11日播出《千年智慧养肾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