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动物名的中草药
(2022-09-12 03:17:26)中药里有许多带有动物名称的草药,如蛇床子、淫羊藿、闹羊花等,这些中草药多少与动物有某种联系,或是形态,或是生长环境,抑或是传说等。
蛇床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的成熟果实,《本草正义》载其“产卑湿汗下之地”,喜欢潮湿环境。这种环境虫鼠很多,故喜以虫鼠为食的蛇类也喜欢在此栖居。此外,蛇类一般夏季最为活跃,为繁殖高峰期,此时也正是蛇床子成熟之时,蛇“卧于中,嗜食其子”。《本草乘雅半偈》记载:“蛇虺,性嗜蛇床,故一名蛇粟、蛇米。床者,喜卧于其下也。”《本草纲目》亦载:“蛇虺喜卧于下,食其子,故有蛇床、蛇粟诸名。”蛇床子得名,盖因蛇类喜欢以蛇床子根部为床。
淫羊藿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或朝鲜淫羊藿的叶。淫羊藿有补肾阳之效,因羊食后交配次数增多而得名。《本草纲目》载:“弘景曰:服之使人好为阴阳。西川北部有淫羊,一日百遍合,盖食此藿所致,故名淫羊藿。”
而闹羊花和羊之间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关系。闹羊花为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的花,有祛风除湿、散瘀定痛的功效,毒性成分为梫木毒素、杜鹃花素和石楠素等,羊吃后会踯躅而死,闹得羊群不得安宁。《本草经集注》记载:“羊踯躅,近道诸山皆有之。花苗似鹿葱。羊误食其叶,踯躅而死,故以为名。”养羊时,牧羊人会让其远离闹羊花,以保证羊群安全。
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全草,它和蛇之间则是“一物降一物”的关系。白花蛇舌草以全草入药,功效为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白花蛇舌草鲜品捣烂绞汁内服或水煎服,渣外敷伤口,可治毒蛇咬伤。
另外,有些中草药的某个部位和动物身体特征相近,如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马齿苋,便因其叶状如马齿而得名。《本草纲目》载:“其叶比并如,而性滑利似苋,故名。”
又如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其茎直立,圆柱形,表面无毛,散生着许多红色或紫色斑点,类似“虎斑”,由此得名。《本草纲目》载:“杖言其茎,虎言其斑。”
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因药材形状似牛的膝关节而得名。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载,“其茎有节,似牛膝,故以为名也”。《本草图经》亦载:“牛膝……茎高二三尺,青紫色,有节如鹤膝,又如牛膝状,以此名之。”
狗脊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因状似狗脊骨而得名。又因其根茎上有一层金黄色柔毛,故称金毛狗脊。《本草正义》载:“狗脊本有二种,一种似狗之脊骨,古之所用也;一种有金毛而极似狗形,今谓之为金毛狗脊。”
牵牛子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成熟种子。传说有田野人服此药后病愈,牵牛酬谢而得名。陶弘景云:“此药始出田野人牵牛谢药,故以名之。”(邓力
标签: 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