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罗铨治鼻后滴漏综合征经验

(2022-09-05 10:54:57)


时间:2022-08-2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5版  作者:王振邦 张俐

鼻后滴漏综合征是引起顽固难治性咳嗽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因为其发病隐匿,容易误诊为肺和支气管疾病引起的咳嗽,造成大量镇咳药物和激素药物的滥用。全国名中医罗铨是云南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他认为本病要重视改善鼻窍内环境,立足以通鼻消涕药为基础,根据四时气候感邪的不同和患者个人体质的差异,分为风寒、风热、表虚、风燥不同证型;主要治法是在通鼻消涕基础上采取发散风寒,宣肺止咳;清热疏风,化痰止咳;固表止咳;疏风清肺,润燥止咳等治法。

通鼻消涕药的运用

《黄帝内经》认为,“肺主鼻,鼻为肺之窍”。鼻窍作为孔窍器官,以通为用。鼻窍畅通,呼吸之气出入顺畅,如果鼻窍不通,呼吸不利,清浊不分,导致炎症反应物的产生和堆积,久而久之,发展成鼻炎,诱发鼻后滴漏综合征。罗铨在治疗过程中,重视通窍消涕,在每个证型的方剂中都加入了苍耳子、辛夷花、藿香、薄荷四味药。苍耳子归肺经,温和舒达,味辛散风是一个通鼻窍的专药。辛夷花性温味辛、归肺、胃经。因它辛散温通、芳香走窜、上行头面、善通鼻窍,为治鼻渊要药。藿香芳香化湿,通过气味芳香之性开通鼻窍。薄荷辛凉,辛以发散、凉以清热,善疏上焦风热,清利头目。四味药联合运用来改善鼻腔内环境,疏通气机,作为罗铨治疗鼻后滴漏综合征用的基础药对。

病证结合

风寒证罗铨治疗此证时,多采用“发散风寒,宣肺止咳”之法,常用荆防败毒散化裁。主要由荆芥、防风、白芷、细辛、苏叶、前胡、桔梗、杏仁、甘草组成。

风热证罗铨认为“风热犯肺,治以辛凉”,选用“桑菊饮”化裁,主要由桑叶、菊花、桔梗、杏仁、芦根、甘草组成。热邪犯肺,灼伤肺阴,佐助藏青果、玄参来滋阴润肺,清热生津。

表虚证对于此证,罗铨强调顾护正气,用“玉屏风散”化裁。把原方中黄芪的用量加至30g,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再加一味苏叶。

燥邪犯肺罗铨注重“轻宣凉燥,理肺化痰”,采用“杏苏散”化裁。而初秋感受燥邪,往往带有夏暑的余热,多为温燥。对于此证,罗铨选用“桑杏汤”化裁。燥邪犯肺,无论温凉,患者都有咽痒的症状,所以罗铨在方剂中加入刺蒺藜来祛风止痒。

中西医药理互参

罗铨在治疗鼻后滴漏综合征时,重视疏通鼻窍,改善鼻腔内环境,强调通鼻消涕药的使用,其使用的药物发挥抗过敏作用大部分是通过拮抗组胺,抗过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辛夷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过敏作用,临床用来治疗变应性鼻炎。辛夷单药能够减轻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发挥明显的抗炎、抗过敏作用。药理研究证实:广藿香甲醇提取物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的含量以及调节环氧化酶-2(COX-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这些炎症介质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广藿香醇的体内外抗炎活性较强,可有效抑制脂多糖刺激的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广藿香挥发油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有明显的止咳、化痰、抗炎、镇痛作用。研究表明:薄荷醇的刺激作用导致器官产生新的分泌,使稠厚的黏液易于排出。薄荷水对早期急性炎症的充血水肿过程有明显抑制作用。生理性海水为天然海水提取液,具有生理浓度的NaCl和pH值,能够改善鼻腔的内环境;含有微量的矿物质和海水微量元素,包括铜、锰、锌、银等,这些微量元素在抵抗鼻腔非特异性炎症中具有一定作用。长期使用可改善鼻腔内容物的流变特性,经过对细菌蛋白的脱水作用,达到杀菌目的,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节体内激素水平,使IgE恢复正常。促进黏液纤毛的廓清作用,使鼻腔的纤毛上皮功能正常化,对鼻腔菌群具有灭菌和抑菌作用,刺激鼻腔巨噬细胞的反应能力,促进吞噬因子增加及吞噬活性增强。

典型医案

医案一

王某,女,43岁。2018年11月5日就诊。2个月前因不慎受凉感冒诱发发热,咳嗽频作,干咳少痰,咽痒,到当地医院就诊,予静脉点滴头孢哌酮,发热消退,咳嗽未缓解,行胸部CT检查无特殊异常,鼻咽镜检查:黏膜红肿充血,黏液附着,咽部红肿充血,故前来寻求中医治疗。症见:咳嗽频作,夜晚较甚,干咳少痰,痰黄稠,咽痒,咽部有浆糊黏着咽喉的感觉,口干喜饮,二便调,舌红,苔黄少津,脉细数。

诊断:(温燥型)咳嗽。

治则:疏风清热,润燥止咳。选用桑杏汤加减,配合生理性海水清洗鼻腔。

药用:桑叶15g,杏仁15g,栀子15g,南沙参15g,麦冬15g,玄参30g,蝉蜕10g,僵蚕15g,刺蒺藜15g,苍耳子15g,辛夷花15g,藿香10g,薄荷15g,甘草10g。服药3服后咳嗽减轻,发作次数减少,继续上方服药3服后,病瘥。

按患者为中年女性,由于外感风燥之邪,燥邪犯肺,肺失宣降发为咳嗽。故选疏风清热,润燥止咳之法,方选桑杏汤加减。以苍耳子、辛夷花、藿香、薄荷为开窍的基础方,选用桑叶疏散肺热为君药,栀子清热解毒归心、肺三焦经,为臣药。患者咳嗽时间较长,久咳损伤肺络,加之燥邪损伤阴液加入南沙参,麦冬,玄参以滋阴润肺,加具有解痉平喘、抗过敏、抗组胺的蝉蜕、僵蚕等虫类药物,中西药理互参;全方共奏疏风清热止咳之功,故诸症除。

医案二

王某,男,70岁。2018年12月12日出诊。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10年,素体虚弱,每当气候变化容易感冒。一月前因不慎外感,咳嗽频作,到当地医院就诊。鼻咽镜检查:黏膜轻微红肿充血,诊断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给予抗菌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支气管扩张剂等治疗咳嗽稍减轻,缠绵难愈,影响生活质量,故前来寻求中医治疗。症见:咳嗽频作,痰清稀,色白,咳声少气无力,时有鼻塞流清涕,清晨时尤甚,自汗,倦怠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诊断:(气虚型)咳嗽。

治则:益气固表,宣肺通窍。

玉屏风散加减,配合生理性海水清洗鼻腔:黄芪30g,防风15g,白术15g,苏叶15g,荆芥15g,桔梗10g,苍耳子15g,辛夷花15g,藿香15g,薄荷15g,甘草10g。服药4服后咳嗽减轻,发作次数减少,继续上方服药3服后,病瘥。

按患者为老年男性,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数余年,由于年老体弱,正气不足,不能驱邪于外,脾肺气虚,易感邪发为咳嗽。故选疏风固表止咳之法,方选玉屏风散加减。同样以苍耳子、辛夷花、藿香、薄荷为开窍为基础方,加重黄芪用量,顾护卫气,辅以荆芥、防风祛风解表,再加白术,以健脾化痰,中西药理互参;全方共奏疏风固表止咳之功,故诸症除。

总之,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是指因鼻腔和鼻窦的变态反应性或非变态反应性引起炎症,炎症部位的分泌物经鼻腔向后倒流,进入堆积于口咽部位,刺激而引起以咳嗽和咽异物感。对于该综合征导致的咳嗽,临床中多数观点认为是患者鼻腔、鼻窦等部位发生炎症反应后,对位于鼻部、咽喉部位的咳嗽传感器产生了刺激性,进而使其发生于下呼吸道炎症相似的反应。此外,当发生综合征后,鼻或鼻窦中产生的过多分泌物向后滴入到咽喉部位,对位于咽喉部位的咳嗽传入神经产生了物理性刺激,进而导致咳嗽的发生。罗铨认为本病的治疗应治病求本,从鼻论治,治疗配合生理性海水清洗鼻腔,减少鼻腔内分泌物,改善鼻腔内环境。(王振邦 云南中医药大学  张俐 云南省中医院)

止呼噜偏方

 (2019-12-07 04:19:15)[编辑][删除]


小秘方,用手(一大拇指推另大拇指第一关节处前和后)每天睡觉前向外推100下,也就是下图中的A区和B区各推50100下,如果推脚大拇指效果更好。

四天前的晚上尝试了一下,用大拇指推左右脚各100下.第二天醒来,老婆说比原来好多了,还有轻微声音,很小,比原来好10倍。


第二天,继续,但我连同左右手大拇指也各推100下,共计400下。老婆说基本没有呼噜声了,比上次更轻了;


第三天,继续但我连同左右手大拇指也各推100(AB区各50)下,共计400下。早上,老婆说没有呼噜声了。


要点:1、第一和第二关节交接上下大约自身一指宽距离

2、力度适中,不要用力太大,把皮肤推破了。

3、最好手脚大拇指同时進行,效果更佳。——摘自生光国学瑜伽的新浪博客

 

归脾汤治

 

鼾声如雷是血虚的表现。是血虚后影响了呼吸道的神经对鼻腔等的控制引起的后果。

归脾汤是治疗气虚和血虚的名方,和十全大补汤齐名。

    组方:龙眼肉15克、黄芪15克、人参15克、酸枣仁15克、白术15克、茯芩15克、当归10克、远志10克、木香5克、甘草5克、生姜5克、大枣10克,人参不好找时可改党参。——摘自王海銘的新浪博客

打呼噜治用山楂陈皮汤


   肺司呼吸,开窍于鼻。它是人体与天气、外界沟通的孔窍。所以肺有病,首先就会体现在鼻子上。而鼻子如果吸入了六淫邪气,最先伤的器官就是肺。如果肺功能正常,呼吸就会顺畅,就不会打呼噜。同样,鼾声如雷,说明您的肺出问题了。


    现在女人打呼噜原因就是把肺伤了。平时穿露背装,对于养生而言却是极为不利的。后背有两块肩胛骨,平时能把后背盖住。为什么要盖这里呢?因为后背有两个很重要的穴位。第一个就是肺俞穴,肺俞穴位于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肺气就是从此处输送到体表的。肺俞穴往上一些,在肩胛骨边缘上,有一个穴位,叫“魄户”,也就是魄进出的门户。我们常说“三魂七魄”,魂指的是人的精气,“魄”指的是人的形骸。魂与魄不是游离于外的,其中“肝藏血,血舍魂……肺藏气,气舍魄”,所以魂魄平时是藏于肝与肺中的。人进 入睡眠状态时,“魂”是休息的,而“魄”却在工作,所以说在熟睡当中,我们仍然可以正常呼吸。如果整日穿露背装,这两个穴位就会暴露于外。冷气就会从魄户长驱直入,这样肺就会受伤,肺的宣降气机功能失常,人就会打呼噜。比如很多人以前不打呼噜,往往是淋雨感冒后才打呼噜的。有的不单打呼噜,还打喷嚏。是自我保护,因为风寒束肺,打几个喷嚏就可以宣通肺气,使气机通畅。古代医家还利用这个原理来急救,比如对于那些自缢、溺水而暂时昏迷的人,可以用通关散,就是用猪牙皂角、细辛等研末吹入患者鼻中,让他打几个喷嚏,人就会醒过来了。程国彭的《医学心 悟》中就记载:“救落水,以其人横伏水牛背上,沥出腹中之水,如无牛以凳代之,随用通天搐鼻散,吹鼻孔中,得嚏则活。”这里的“通天搐鼻散”就是通关散的加减方,目地就是为了宣通肺气。打喷嚏还有一个功效,就是治呃逆(打嗝),《黄帝内经》就记载了取嚏止呃的方法。


推荐博文:民间验方集合(不断更新中)

    打嗝,呃逆是胃气上逆,为什么也要调肺呢?因为“肺主一身之气,肺气降则周身之气皆 降”,“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通已,大惊之亦可已”(《灵枢杂病》)。“以草刺鼻”必定不安全,我们可以用柔软的纸代替,刺激鼻孔,打 几个喷嚏就好了。

  打呼噜是气行不畅。气是用来推动血行的,气滞,血就会凝,时间一久,体内就会产生瘀血。瘀血又会阻碍新血的生成,血不能上供于脑,就会导致脑缺氧;血不能上容于面,人的面色就会发黄、失去光泽;血不能供于心,就有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一些中风、心脏病患者会在夜间突然死亡,其“元凶”就是打呼噜。


   受寒打鼾治疗:10粒花椒,用滚开的水泡,待温后连续喝几天就可以了。花椒性辛、热,有小毒,入脾、胃、肺、肾经。《本草纲目》记载它能“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蛔虫、止泄泻”。花椒泡水喝趋除体内寒气。另外,用花椒水泡脚,也是祛寒扶阳。

 

   打呼噜是痰阻气道。愛打呼噜的多是肥胖之人。胖人多痰湿。 “痰”是津液的凝聚。嗜食大鱼大肉,“鱼生火,肉生痰”,这些食物吃的多了,脾胃消化不了,会形成痰湿。“脾为生痰之源,肺 为储痰之器”。有痰湿,影响肺宣降,气机不畅,人就胸闷易喘。痰阻气道,这就叫“肺满”。空气进入气道的时候被堵住了,这个人就会喘咳,睡觉时就爱打呼噜。首先就是从源头上切断痰湿的生成。平时少吃大鱼大肉,多吃蔬菜,再用一些宣肺的药,把痰液排出来。宣肺的药有哪些呢?最常见的就是陈皮。《本草纲目》认为陈皮有三大作用:一是导胸中寒邪,二是破滞气,三是益脾胃。益脾胃便可从源头上阻断痰湿的生成,破滞气则可宣肺开窍,畅通气机。陈皮最常见的吃法就是做汤,比如陈皮排骨汤。但要注意冷水入锅,水太热了下锅会有苦味。另外,还可以用来炒菜,比如陈皮炒猪肝,或是泡水喝。山楂陈皮汤,化痰止鼾。

 

山楂陈皮汤:  

材料:山楂40克,陈皮10克,红糖适量。

    做法:山楂去核打碎,陈皮切碎,加入2碗水煎汤,水开后加入红糖,待水剩下1碗时温热服用。早晚2次温服。

    功效:行气活血,化痰止鼾。适用于讲话费力,胸闷者。


    另外,丝瓜络、桔梗也有宣肺化痰的效果。丝瓜络就是丝瓜老后采摘下来,剥掉外面的皮,去掉籽后得到的丝状物。《本草再新》就记载它能“通经络,和血脉,化痰顺气”。丝瓜络每次用5克煮水喝,11次,化痰通经络。 

    《本草通玄》认为“桔梗之用,惟其上入肺经,肺为主气之脏,故能使诸气下降”,很多吸烟的人会痰多、咽痛、咳嗽、鼾声如雷,桔梗泡水喝,即能宣通肺气,又能促進瘀痰排出,帮助排毒。

 

古人云:“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对于疾病也是如此,只有在它露出征兆之时铲而除之,如此才能得享天年!——摘自天祥阿比甲当嘎的新浪博客 


打呼噜偏方


药方:龙胆草、当归各十克。

      

熬药方法:浸泡1小时以上,快火浇开慢火20分钟,倒出药水后再用同样方法熬第二遍。两遍药水混在一起分两次服用。睡前服用,连服三晚有效。——摘自老恕的新浪博客


    麦冬15g,五味子15g,杏仁15g,千牛子15g,白芥子15g,桑白皮15g,苏子15g,细辛3g,泡姜5g,炙甘草10g,鲜姜片2片。加水煎熬两次,分早晚两次服下。

 ——摘自魏绍金命理医理求是的新浪博客 


三剂---打鼾痊愈

 

药方如下:陈皮15克,泽泻15克,生姜15克,茯苓15克,半夏15克,甘草10克。

鼾者,体有痰饮,夜晚阳消阴长,痰属阴邪,伏于上焦,阻塞气道,气道不通,是故鼾声起。——摘自紫竹仙姑的新浪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