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模拟“太阳初升”之象治银屑病

(2022-09-05 10:49:09)

摘自2022-8-29中国中医药报
米贺芝 张英栋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我们一起来看一则把早上6~7点钟的太阳“加进”体内的医案。
患者男,58岁,银屑病患者。2022年6月2日主因“四肢散在大面积斑丘疹、鳞屑伴瘙痒8年,加重1月”就诊。患者8年前受凉吹风后,右上肢出现约3cm范围大小的斑丘疹,皮损较厚硬,基底色红,上覆银白色鳞屑,瘙痒不适,其后开始蔓延至双上肢、双下肢、腹部及腰臀部,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对症治疗后疗效不佳,其后自行口服中药(具体不详),未见疗效,病情反复。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述症状加重,皮损散在分布于四肢、腹部及腰臀部,瘙痒明显,厚硬局限,为求进一步治疗来诊。刻下:精神一般,怕冷(晒太阳后自觉舒服),头皮发紧,上半身及手心汗多,偏头痛,纳眠可,二便可。抓住“晒太阳后舒服”和“上半身及手心汗多”两点,予桂枝汤将息法服用,日2次,早晚分服,从1剂开始加量,以后每天加服1剂,目标为全身温热如“晒太阳后自觉舒服”,如出现牙痛、喉咙疼痛等上火症状则停止加量或者暂时停药。
6月7日诊:最多服至日2剂,其间多停药,至此次就诊共服药3剂。患者自述怕冷好转,服药后就像晒完太阳一般,全身暖洋洋的,身体温热,精神好转。效不更方,嘱患者继续加量服用。
6月16日诊:最多服至日4剂,共服药15剂。患者自述头皮紧较前减轻,偏头痛好转,皮损变薄、消退,皮肤瘙痒减轻。
6月23日诊:最多服至日7剂,共服药23剂。患者自述身体温通,皮损持续消退、变散,手心汗出减少,未出现上火症状。
对该患者进行诊疗时,通过问诊发现,该患者疾病发生发展中有一明显规律——喜欢夏天,不喜欢冬天,喜欢晒太阳,且伴有皮损厚硬局限、怕冷等表现。临床中遇到复杂的难治性病症时(厚硬的皮损在不用外用药、单靠内治的前提下,让其化掉有一定难度),我们要学会关注“象”,从“取象比类”上找线索。毋庸置疑,机体是有自愈倾向的,也就是说不仅医生在给患者治病,患者的机体本身也在努力给自己治病——很多疾病的症状和患者所表现的好恶就是机体努力向愈的外在表现。顺着机体自愈指引的方向来治疗,方为上医之道。患者喜欢晒太阳,喜欢温暖,这就是该病治疗的大方向。天阳可助但是不易长久,顺着这个方向,我们给患者加进体内一些“天阳”,即用药物在其体内营造一个时时在晒太阳的内环境。
同时也要兼顾整体来考虑,患者既喜欢晒太阳,又容易出汗,说明患者适应的是初升的太阳,早晨6~7点、温暖而不热烈的太阳,能达到我们治疗银屑病要求的“热而无汗”的状态。若为正午的太阳,暴晒之下,汗出过量,一方面身体变凉、热不起来;另一方面,耗气伤津、损伤身体。所以我们选择了桂枝汤——服桂枝汤到位和晒早晨6~7点太阳可以出现一样的“象”。加量服用是带着目标服药的一种方法——晒太阳1分钟和晒太阳1小时感觉一定是不同的,同样吃桂枝汤1剂和连着吃桂枝汤5剂感觉一定也是不同的,所以让患者朝着晒太阳的舒服感觉来加量吃药,也是“取象比类”。
桂枝汤,又名小阳旦汤。阳旦指太阳初升超过地平线的意思。小阳旦汤的命名本身就蕴含了“温和的太阳初升”的“象”,而本例病案也用事实说明了桂枝汤加量服用的确可以得到身体内“小阳旦”的感觉,“取象比类”用桂枝汤加量代替晒太阳在这则案例上获得了成功。

硫磺花椒汤治疥疮

 (2019-12-30 08:32:56)[编辑][删除]

【处方组成】硫磺90克,花椒50克,雄黄、白鲜皮、黄柏、蛇床子各30克,苦参40克,青黛、明矾各20克,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2000毫升,放大砂锅内,用文火煎30分钟,浓缩为1000毫升。每剂连煎4次,每日外洗1次。
【功效主治】解毒杀螨,除风止痒,清热燥湿。主治疥疮。
【病例验证】刘某,男,24岁。患疥疮1年,缠绵难愈,舌质红,苔厚腻,脉弦数。治宜解毒杀虫,除湿止痒,用硫磺花椒汤2剂外洗,洗后患者痒顿减。续用原方1剂,痊愈。

首乌当归汤治脂溢性皮炎

【处方组成】制首乌、当归各25克,黄芩、杏仁、丹参、白鲜皮各15克,升麻10克,生甘草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分3次温服。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养血润燥。主治干性脂溢性皮炎,血虚风燥证。
【病例验证】高某,男,55岁。头面、躯干瘙痒起屑10余年。诊见:头皮、面颊、耳后、肩背弥散红斑,上覆干燥糠秕状鳞屑,头发纤细,枯脆不泽。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稍数。诊断:脂溢性皮炎。予上方加牡丹皮、赤芍各10克,服药7剂,皮屑大减,瘙痒减轻。续调治20余剂而愈。

接触性皮炎
【处方组成】水牛角(先煎)30克,牡丹皮、连翘、知母、赤芍、玄参各10克,黄连、栀子、竹叶、全蝎各9克,黄芩12克,黄柏6克,酒炒生地黄8克,金银花15克,石膏24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主治】清营泻火,解毒凉血。主治接触性皮炎。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接触性皮炎1例,服4剂后,颈胸部皮肤开始剥脱,新嫰红。原方增生地黄为15克,加减连服16剂而愈。1个月后追访,未复发。

皮炎醋治神经性皮炎

【处方组成】土槿皮24克,雄黄12克,乌梅24克,米醋300毫升。
【用法用量】上药用米醋浸泡2周后,滤净,装洁净瓶备用。用时以棉签蘸药液少许涂抹局部,每日2~3次。
【功效主治】清热燥湿消肿,杀虫止痒,软坚散结。主治神经性皮炎。
【加减】剧痒难忍者,加樟脑12克。
【病例验证】裴某,男,35岁。颈、背及四肢苔藓样大小不一的片状皮损增厚,奇痒难忍,5年来屡治无效。予本方治疗,2天后瘙痒减轻,1个月后皮损处渐恢复,2个月后基本痊愈。(据易磊  《中医验方大全》)

一扫光

  (2019-11-01 14:11:36)[编辑][删除]
      “一扫光”出自明代《外科正宗》。由苦参50克,黄柏50克,烟胶100,克,枯矾3克,木鳖子肉3克,蛇床子5克,点红椒3克,潮脑3克,硫黄3克、明矾3克、水银3克、轻粉3克、白砒1.5克,共研细末组成。用熟猪油二斤四两,加热化开,与药粉徐徐搅匀,收贮于瓷瓶中,备用。
       笔者用此方治疗疥疮、顽癣、脚气、恶疮,均收到明显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病轻者,可用消毒千棉签挑一小点“一扫光”膏,稍用力在疮面上反复揉擦;重者先用苦参煎剂(苦参30克、地肤子15克、白矾15克、花椒15克、黄柏30克、生甘草30克、樟木15克)外洗后,然后外搽患部,由轻到重,先搽疮中心,后周围,一日二次,连用三日。
      二、病案举例
       (一)疥疮:刘xx,女,15岁,54年2月16日来诊。患者手指、手指丫,手腕及肘 部,胸腹部,少腹等处,丘疹成片, 间挟水疤,奇痒难 .,忍。诊断为疥疮。嘱用苦参煎剂洗澡,换上千净布衣服,外搽“一扫光”,次日奇痒大减,水疤消失,续用“一扫光”外搽,一日二次,三日后,患部皮肤已较柔软光沽、润泽。后再进清热祛风除湿之剂三帖而愈,随访四月至今未发。
       (二)神经性皮炎:杜xx,男,50岁,右脚及左胸腹部散发性红斑块如铜钱大,奇痒难忍,遇热尤甚。曾经某医院皮肤科诊治仍无效,诊断:神经性皮炎先用苦参煎剂外洗后,换上布衣,在外搽 “一扫光”,次日奇痒减轻,继搽 三次“一扫光"膏,疮面平整而愈。随访未发。
     (三)足癣:赖xx,女,48岁,双脚奇痒难忍,遇热尤甚。诊见:双脚背、趾丫状如苍松之皮,红白斑点相连。先用苦参煎剂浸泡双脚半小时后,外搽 “一扫光”,次日奇痒大减,续用三日而愈。随访未发。
       邻水县人民医院中医科     周世明----《四川中医》1985年05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