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损伤灵软膏

(2022-08-27 09:55:34)

山东临沂市中医医院的损伤灵软膏,活血消肿疗伤痛

将损伤灵软膏摊于纱布上,贴敷、固定于患处,2~3日更换一次,期间不要过多活动,静养为主。刚涂上药,王先生就感到凉凉的很舒服,疼痛也有所减轻,一周后,疼痛大减,红肿也基本消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气伤痛,形伤肿”。气喜宣通,气伤则壅闭不通,故痛;形为质象,形伤则稽留而不化,故肿。气本无形,故郁滞则气聚,聚则似有形而实无质,气机不通之处,即伤病所在之处,必出现胀闷疼痛。形伤肿即指瘀血造成肿胀而言。血有形,形伤肿;瘀血留滞,局部出现肿胀。气血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临床上每多气血两伤,肿痛并见,故治疗上常理气活血并进。
损伤灵软膏由大黄、栀子、赤小豆、制川乌、制草乌、炒桃仁、白芷、丁香、细辛、肉桂、三七、血竭、醋乳香、醋没药、冰片、薄荷脑16味中药组成。其中大黄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栀子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有消肿止痛的作用;赤小豆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制川乌、制草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炒桃仁活血祛瘀,可用于跌打损伤、瘀阻疼痛等症;白芷祛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可用于疮疡肿痛;丁香暖胃温肾、驱寒止痛,现代医学研究丁香有抑菌、止痒作用,其成分丁香酚有抗炎、抑病毒、镇痛作用;细辛芳香气浓,性善走窜,有较好祛风、散寒、止痛作用;肉桂散寒温阳、通畅气血;三七、血竭活血散瘀止痛,醋乳香、醋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外用可治疗跌打损伤、瘀滞肿痛;薄荷脑外用消炎、止痛、止痒;冰片清热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活血止痛、化瘀消肿之功。用于治疗各类关节及软组织挫伤、骨折脱位所致的肢体组织肿胀、疼痛。

手指伸肌腱滑脱

 (2018-07-05 13:55:26)[编辑][删除]


手指伸肌腱滑脱是比较常见的肌腱病变之一,属于中医“筋伤”“筋跳槽”范畴,中青年人多见。手部的指伸肌腱除拇指外,其余四指都经过比较圆滑的掌骨头,这在握拳时看得比较清楚,肌腱的两边都有腱膜组织维持其一定张力,就如同电线杆两边连着两道“拉丝”一样,能起到稳定作用。本来从解剖上讲,正常掌指关节屈曲时,在掌指关节背侧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指伸肌腱就略微向小指一侧偏斜点,食指伸肌腱略微向拇指一侧偏斜点,因而两边张力不太一样,这是由于它们各自的运动轨迹所决定的。

指伸肌腱在掌指关节处的滑脱,以中指、无名指、小指向小指一侧滑脱最为多见。病因除了外伤如扭伤、戳伤、弹指伤等方面因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造成伸指肌腱两侧膜状稳定结构破坏,也易发生伸肌腱向一侧滑脱现象。由于拇指和中指相互用力搓动,瞬间产生屈曲张力和旋转扭力,使指伸肌腱在掌指关节处产生向小指一侧的滑动力,则极易损伤肌腱周围的筋膜组织,也就是一侧的“拉丝”破裂,使指伸肌腱从正常“轨道”滑向一边。损伤后,产生局部疼痛、肿胀,伤指不能完全伸直,掌指关节屈伸动作不协调。当掌指关节屈曲时,指伸肌腱向小指一侧滑脱,当掌指关节伸直时,肌腱又弹回到原位,以致反反复复。

当发现手指(尤其是中指、无名指)轻微损伤后,出现疼痛,伸指无力,动作不协调时,不应认为是简单的筋伤,应及时就医处理。对于此病治疗,一般早期损伤可将掌指关节伸直位石膏或夹板制动4周,给予自行愈合的机会。如果肌腱反复滑脱时间长,伸指肌腱损伤,应当手术缝合修复。根据小张的病情,医生很快为他做了肌腱修补手术,6周后手指完全恢复正常功能。

日常预防手指伸肌腱滑脱应注意,一是避免无意识的反复打响指或弹指扭指动作;二是运动中如打篮球、排球等,注意防止手指戳伤或碰伤;三是避免手指过度重复运动使肌腱和腱膜劳损,强度减弱;四是积极防治类风湿关节炎,避免反复发作损害肌腱腱膜组织结构。

接骨良药有续断

 损伤灵软膏 (2018-08-27 09:57:51)[编辑][删除]

 


据说古时候有一女侠罗氏,因经常为贫民百姓打抱不平,遭到歹徒盗匪的嫉恨。一次,盗贼趁她怀孕身手不便之时对她下了毒手,幸亏乡邻们及时赶到进行营救,盗贼仓皇逃走,但侠女身孕已受损。一位走乡串户的郎中给她开了处方:续断5钱,桑寄生5钱,阿胶珠3钱,苎麻根1两。侠女服后很快伤愈胎安。后来,郎中将此方制成药丸,取名“还魂丹”,并用其治愈了许多跌打损伤、滑胎流产的危难病人,名声也传遍了山村。开药铺的山霸知道后,设宴邀请郎中,并求他传授制丹秘法,遭到郎中拒绝。山霸随即翻脸抢走了郎中的药葫芦,还将其打伤。郎中忍着剧痛,爬到山上挖了些药草吃下,1个月后,他又能走乡卖药了。狠毒的山霸并不甘心,又把郎中的一条腿打断。这次郎中被一砍柴郎救起,郎中示意砍柴郎去挖一种野草。经过两个月的服药调理,郎中的伤好了。他告诉砍柴郎这种药草叫续断,是治疗跌打损伤、接筋续骨的良药。

续断是一味常用中药,又称川续断、和尚头、山萝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续断或川续断的根。续断入药很早,《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中医认为,续断味苦、性微温,归肝、肾经,有补益肝肾、强壮筋骨、接骨疗伤、安胎止漏的功用,临床常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跌打损伤、筋断骨折以及肾虚遗精、胎动胎漏等的治疗。

药用配伍

续断的图片(20张)
1.阳痿不举,遗精遗尿。该品甘温助阳,辛温散寒,用治肾阳不足,下元虚冷,阳痿不举,遗精滑泄,遗尿尿频等症。常与鹿茸、肉苁蓉菟丝子等壮阳起痿之品配伍,如鹿茸续断散(《鸡峰普济方》);或与远志蛇床子山药等壮阳益阴,交通心肾之品同用,如远志丸(《外台秘要》);亦可与龙骨、茯苓等同用,用治滑泄不禁之症,如锁精丸(《瑞竹堂经验方》)。
2.腰膝酸痛,寒湿痹痛。该品甘温助阳,辛以散瘀,兼有补益肝肾,强健壮骨,通利血脉之功。可与萆薢杜仲牛膝等同用,用治肝肾不足,腰膝酸痛,如续断丹(《证治准绳》);亦可与防风、川乌等配伍,用治肝肾不足兼寒湿痹痛,如续断丸(《和剂局方》。
3.崩漏下血,胎动不安。该品补益肝肾,调理冲任,有固本安胎之功。可用于肝肾不足,崩漏不血,胎动不安等症。配伍侧柏炭、当归艾叶等止血活血,温经养血之品,用治崩中下血久不止者(《永类钤方》);或以该品与桑寄生阿胶等配伍,用治滑胎证,如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

 

4.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该品辛温破散之性,善能活血祛瘀;甘温补益之功,又能壮骨强筋,而有续筋接骨、疗伤止痛之能。用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筋伤骨折。常与桃仁、红花、穿山甲、苏木等配伍同用;或与当归、木瓜黄芪等同用,治疗脚膝折损愈后失补,筋缩疼痛,如邱祖伸筋丹(《赛金丹》)。

中成药治骨伤病

  (2018-08-29 07:34:12)[编辑][删除]


中华跌打丸外敷治肩关节周围炎:取中华跌打丸适量,捣烂,加入白酒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肩关节患处,局部包扎,每天换药1次,连续外敷用药7~10天可愈。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七厘散外敷治跌打损伤:取七厘散1~2支,加入白酒适量调成稀糊状,外敷患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连续外敷5~7天可愈。可活血化瘀、通络、消肿止痛。

季德胜蛇药片外敷治肋软骨炎:取季德胜蛇药片5~10片,研为细末,加入60度白酒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3次,一般用药7天后疼痛即可消失。可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正红花油外敷治膝关节滑膜炎:取医用纱布数块,将正红花油适量浸透后外敷于局部疼痛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而后用热水袋熨,每次20~30分钟,每天换药1次,7天为1个疗程,一般外敷用药2~3个疗程可愈。可话血化瘀,通络止痛。

大活络丸外敷治足跟痛症:将患足用热水浸泡20~30分钟,取大活绍丸2~3粒,压成药饼状,而后对准足跟部疼痛处敷贴,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7天为1个疗程,一般外敷用药2~3个疗程可明显见效。可活血通络,散瘀止痛。

骨质增生一贴灵外敷治膝骨性关节炎:局部常规清洗后,取骨质增生一贴灵l张外贴敷于患处,每次贴敷12~14小时,每天更换1次,每次换药间隔12小时,15~20天为1个疗程。可活血化瘀,散寒通络,除风祛湿,散结止痛。

腰痛灵胶囊外敷治腰椎骨质增生:腰痛灵胶囊每次2粒,每天1次,用黄酒兑少量温开水,睡前30分钟送服;另取腰痛灵胶囊2~4粒,去掉胶囊衣,用黄酒调为稀糊状,局部常规清洗后,外敷于患部疼痛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7天为1个疗程。连续外敷用药2~3个疗程。可活血通络,散瘀止痛。

骨刺消痛涂膜剂外涂治颈椎病:取骨刺消痛涂膜剂适量外涂患处,每天2~3次,用量视患者疼痛情况而定。个别人用药后局部皮肤出现瘙痒、潮红、点状红血疹,可停药,待上述症状消失后再继续用药。在擦去药膜时用毛巾蘸温水轻擦皮肤,可防止上述症状出现。可疏风散寒,祛湿通络,消肿止痛。

补益肝肾舒筋络

   (2018-08-30 04:52:33)[编辑][删除]

 

广东省普宁市中医医院的益肾舒筋汤


腰腿痛主要是指下腰、腰骶、骶髂、臀部等处的疼痛,可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痛、马尾神经症状。陈大爷因为腰腿酸痛、腿脚麻木导致行走无力,一度生活不能自理。


《丹溪心法·腰痛》指出:“腰痛主湿热、肾虚、瘀血、挫闪、有痰积”。王明森介绍,由于广东省气候炎热潮湿,因此腰腿痛患者多以陈大爷这样的湿热型慢性腰腿痛为多,湿热壅于腰部经脉,不通则痛。腰为肾之府,乙癸同源,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下肢外侧,与足少阴肾经互为表里络属关系,所以治疗时宜清热利湿、补益肝肾、舒筋通络。

益肾舒筋汤是王明森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几年时间组方研制而成。该方由黄柏、知母、杜仲、伸筋藤、络石藤、乌梢蛇、龟板、生地、丹皮、牛膝各15克,陈皮、茯苓、川断各10克,薏苡仁40克组成。方中黄柏、知母清热利湿,陈皮、茯苓、薏苡仁理气健脾、利湿除痹,杜仲、川断、牛膝、龟板补益肝肾,伸筋藤、络石藤、乌梢蛇舒筋通络,丹皮、生地活血化瘀、凉血清热。该方中各类药材合用,共奏清热利湿、补益肝肾、舒筋活络的功效,在治疗上抓住了湿热型慢性腰腿痛的主要病机,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

行血调气芍药汤

    (2018-08-29 05:45:52)[编辑][删除]

 


雷辉 湖北中医药大学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二·泻痢论》载芍药汤治湿热痢,症见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等。方由芍药、当归、木香、槟榔、大黄、黄芩、黄连、炙甘草、肉桂组成,笔者将从两方面分析其配伍规律。

源于《伤寒论》

《伤寒论》葛根芩连汤原治太阳误下,里热挟表下利之证,方中葛根轻清以解肌,黄芩、黄连苦寒以清热燥湿,甘草甘平以和中,共奏清肠解肌之效,然方中葛根一味,具解肌与升阳之效,吴仪洛言其为治“清气下陷泄泻之圣药”,故葛根芩连汤既可用于表邪不解湿热下利证,又可用于清气下陷湿热下利证。观芍药汤用大黄、黄芩、黄连、炙甘草,以大黄易葛根,大黄泻热通腑,用于下利证,即费伯雄谓“通因通用”法矣。与葛根芩连汤证比较,有虚实之异也。

立行血调气治痢法

针对湿热兼气滞血瘀病机,刘河间言“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立行血调气之法。观方中用当归、白芍以行血,木香、槟榔以调气,少佐肉桂以减寒药伤中。

《傅青主男科·痢疾》言:“此症感湿热而成,红白相间,如脓如血,至危至急者也,苟用凉血止血、热药攻邪,俱非善治之法,方用白芍、当归各二两,枳壳、槟榔各两钱,滑石三钱,广木香、莱菔子、甘草各一钱,水煎服”;《蒲辅周医疗经验·方药杂谈·痢疾验方》又言:“治疗休息痢效果很好……当归五钱,薤白头五钱,甘草二钱,滑石五钱,白芍五钱,槟榔二钱,莱菔子(炒)二钱,枳壳一钱,广木香五分(磨末冲),水煎服”;《湖北当代名医传》载李润石用四逆散合当归、滑石、薤白、木香、槟榔、炒莱菔子等,治慢性痢疾效佳,以上均遵刘河间行血调气治痢的大法。薤白用于痢疾,《伤寒论》有载。

芍药汤由三组药物构成,即通腑燥湿清热的大黄、黄芩、黄连、甘草;行血的当归、白芍;调气的木香、槟榔。参看傅山、蒲辅周、李润石经验,偏寒可用薤白通阳,调气亦可加炒莱菔子、枳壳等。(雷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