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的病因病机及咽部形态不同,又有风热咽炎、风寒咽炎、阴虚咽炎、阳虚咽炎炎等不同。
由风热邪毒而致的咽炎,称风热咽炎(急性单纯性咽炎),以咽部红肿痛为其主要症状。又有风热喉、红喉之称。因为咽喉疾病的形成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气滞血瘀、经脉痹阻的病理变化,又多出现咽喉红肿疼痛、阻塞等现象,故又称喉痹。风热咽炎,常因气候急剧变化,起居不慎,肺卫失固,而为风热邪毒乘虚侵犯,从口鼻直袭咽喉,内伤于肺,相搏不去,致咽喉肿痛而为咽炎。此时邪在卫表,故病情较轻,若由误治,失治,或肺胃邪热壅盛传里,则出现胃经热盛之证候,病情转重。以疏风清热,解毒利咽为法治疗,兹举二例病案:
案一 风热咽炎
沈某,男,56岁。2018年8月16日初诊。二日前,感觉咽部干燥灼热,微痛,吞咽感觉不利,其后疼痛逐渐加重,有异物阻塞感。检查见咽部微红,微肿,随症状加重,悬壅垂色红、肿胀,喉底红肿,有颗粒突起。全身有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痰黄、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等症状。诊为风热外侵,肺经有热。治以疏风清热,解毒利咽。处方:射干10g,桔梗15g,薄荷8g,前胡12g,银花12g,连翘10g,大黄9g,蒲公英12g,花粉10g,马勃10g,牛蒡子12g,蝉蜕8g,杭菊花12g。5剂。服2剂,症状减轻,尽剂后痊愈。
方中薄荷、牛蒡子、杭菊花、蝉蜕,疏风散热;桔梗、前胡、射干,清肺化痰利咽;银花、连翘、蒲公英、花粉、马勃,清热解毒;大黄通便泻热,给邪出路,此所谓“病在上而治其下”也。
案二 风燥咽炎
汪某,男,42岁。2018年8月9日初诊。处暑前后,久旱无雨,气候干燥,风燥袭肺而发病,咽部微痛,干燥灼热感,咽痒咳嗽,吞咽不利,肿痛逐渐加剧,痰涎多,咽喉梗塞感,吞咽有碍。伴有发热、微咳嗽、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数等全身症状。治以清热解毒,利咽化痰。
处方:射干10g,桔梗12g,前胡12g,牛蒡子12g,薄荷8g,银花12g,连翘10g,石斛10g,麦冬10g,当归12g,知母9g,黄柏9g,丹皮9g,厚朴12g,杏仁10g。10剂,随访,治愈。
本例咽炎,由于风燥袭肺为时较久,燥咳日深,津伤液亏,故治宜益阴保津。方中牛蒡子、薄荷、银花、连翘,外解风热;射干、桔梗、前胡,清肺化痰;石斛、麦冬、当归,益阴养血;知母、黄柏、丹皮,滋阴降火凉血;厚朴、杏仁,理气化痰。
用嗓过度容易导致声带疲劳过度、边缘充血,甚至引发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突然高声发音的伤害最大,很容易导致声带充血。用嗓过度导致咽喉肿痛,最好的疗法是“禁声休息”,而不是使用润喉片。润喉片是不能长期吃的。
“护嗓三宝”
梨子 梨柔软多汁,味甘,性寒,有清热、化痰、生津止渴等功效,能明显缓解咽喉干燥。梨既可生吃也可熟吃,饮汁或切片煮粥、煎汤服均可。梨、蜂蜜加水熬成的雪梨膏和冰糖梨水都是简便易做的清咽利嗓饮品。但因梨性寒,体质虚寒、寒咳者不宜生吃,必须隔水蒸过,畏寒肢冷者、腹胃虚弱者不宜多吃或者最好不吃。
荸荠 又叫马蹄,有“地下雪梨”的美誉。荸荠性味甘,性寒,有清肺利咽、化湿祛痰等功效,对预防秋燥咳嗽、咽喉不适、口干欲饮等症有一定效果。除了生吃外,也可煮、炒、烧、煨。但荸荠不易消化,脾胃虚寒、消化功能较差者及儿童、老人不宜多吃。生吃前一定要去皮或洗净。因为荸荠生长于水田,皮上会聚集有毒的生物排泄物和化学物质,还可能有寄生虫。
白萝卜 素有“小人参”之称。中医认为,生吃萝卜可以清热生津,补水利尿,化痰止咳;而煮熟偏于益脾和胃,消食下气。入秋的萝卜肉质肥厚丰润、清甜爽口,生吃对于咳嗽痰多、咽喉炎、声音嘶哑的人有一定帮助。需要提醒的是,萝卜虽好,但非人人适合吃。气虚、阳虚型便秘的人
小柴胡汤加味治乳蛾脓腐
(2018-08-30
07:16:36)[编辑][删除]
张昊地
张琳琳 林燕 河北省中医院
马某,女,32岁。2018年6年21日初诊。主诉:发热2天,咽痛1天。患者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体温升高,自测体温为38.5,口服退热药后体温不能降至正常。昨日又出现咽痛、头痛、口苦、恶心欲呕及周身疼痛等症状,遂来我处就诊。刻诊:发热、头痛、咽痛、口苦、恶心欲呕,周身疼痛,纳差,寐欠佳,二便调。查体:体温38.6,咽充血,扁桃体II°肿大,上有脓点。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
诊断:(脓腐风热侵咽)乳蛾(西医称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治则:疏风和解,清热利咽
处方:小柴胡汤加味:柴胡20g,黄芩12g,生姜9g,大枣9g,炙甘草6g,羌活15g,金银花20g,蒲公英15g,玄参15g。2剂。日1剂,分2次服。
外用开喉剑喷雾剂喷敷咽部。
复诊:柴胡20g,黄芩12g,生姜9g,大枣9g,炙甘草6g,藁本15g,清半夏10g,葛根20g,前胡15g,陈皮12g。3剂。3剂后随访,仅有偶咳,余症均消。
本例乳蛾脓腐治当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多以“银翘散、凉膈散”等加减。然该患者虽查体所见乳蛾上有脓腐,但发热、口苦,恶心欲呕等均具少阳病表现。故初诊时径处小柴胡汤,加金银花以疏风解表;蒲公英、玄参清热排脓;羌活祛风止痛。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且清热中药寒凉易伤脾胃,故加陈皮、清半夏燥湿化痰兼和胃之功;本例患者颈项部不适,故用葛根升津舒筋;张元素曰:“藁本,乃太阳经风药,其气雄壮,寒气郁于本经头痛必用之药,巅顶痛非此不能治。”吴茱萸亦治巅顶痛之良药,然吴茱萸主治肝寒头痛,本病患者诸症均为热像,故选祛风止痛之藁本。3剂后诸症近愈。
养阴清肺汤治干燥性咽喉炎
(2018-08-29
14:25:35)[编辑][删除]
干燥性咽喉炎属中医“喉痹”范畴,症见咽喉部干燥,灼热,稍有疼痛不适,时有干咳,恶心,手心热,舌质红,苔少津,脉细数。多因虚火上炎,咽喉失于濡养,故咽喉干燥不适,治宜养阴清肺、利咽。
处方:玄参15g,白芍、麦冬、生地、浙贝母各12g,丹皮、薄荷各9g,甘草3g。水煎,滤取药液,分3次服,每日1剂,7剂为1个疗程,连服2~3个疗程。
方中麦冬养肺阴,丹皮凉血消肿,浙贝母润肺化痰,白芍益阴泄热养血,薄荷利咽,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养阴清肺,解毒利咽,故治疗干燥性咽喉炎疗效显著。(王宁)
“养阴清肺汤”原方载于《重楼玉钥》,原方八味,以玄参、麦冬、生地为主药,丹皮、白芍、贝母、薄荷、甘草为辅药。在《重楼玉钥》书中此方治白喉,后世亦据此方治白喉。
白喉是一种病原体,急性扁桃炎、咽炎、气管炎的感染也是一种病原体,且都是发生在上呼吸道,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移方养阴清肺汤于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气管炎的治疗是可以的。在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包括化脓性的)、咽峡炎时,合入升降散(片姜黄、蝉衣、僵蚕、大黄),收效更为快捷。
曾治一病男孩,12岁,感冒后引起扁桃体化脓,在医院注射头孢曲松钠一周,仅控制住发烧,嗓子仍红肿疼痛,咳嗽有痰,要求中医治疗。根据捡查情况,认为是热毒壅滞咽窍。
对病方:元参30麦冬30生地30(消炎);蝉衣10僵蚕10片姜黄10大黄10
丹皮10赤芍12浙贝15薄荷10(消肿)。三付 水煎服。
三天后复诊,嗓子红肿巳退,不咳亦不吐痰了,观双侧扁桃体还稍稍有点红,因服药后大便稀,每天2-3次,上方减量,又续二付,痊愈。
又治一例68岁老太太,感冒合并气管炎,现感冒症状巳消失,但气管炎未控制住。
刻诊:中等个子,面色青灰,舌暗红,苔干厚黄,脉弦滑略数;咳嗽痰多,略胸闷,低烧;大便略干,小便正常,纳食一般,稍口渴,有高血压病史。
辨证:痰火郁肺,化热伤阴。
对病方:养阴清肺汤加黄芩30鱼腥草30金荞麦30沙参30。三付 水煎服。三天后,患者复诊,咳痰减少,巳不发烧,胸不闷憋,效不更方,略事调整,又续方五付,基本痊愈。
|
国医大师周仲瑛口渴(干燥综合征补益肝肾,益气养阴,清热化湿,凉血化瘀法治疗口渴(干燥综合征)
患者姓名:华某
女 1946-09-09
就诊时间:1997-01-08
主诉:口干咽燥,两目干燥。
现病史:近来口干咽燥,两目干燥,胸闷有阻塞感,食后明显,头昏痛,视糊,口干饮水较多,大便偏软,尿黄。舌质: 舌质暗红 舌苔:灰黑,底黄 脉象: 细脉,滑脉
辨证分析:证属肝肾阴虚,血分瘀热。
中医诊断:口渴
方名:沙参麦冬汤,
组成:功劳叶10g,白薇12g,大生地15g,玄参12g,枸杞子10g,丹皮10g,黄精12g,川石斛12g,佩兰10g,泽兰10g,鬼见羽12g,太子参12g,黄连3g,天花粉12g。
用法:7剂,每日1剂,水煎服
医嘱:忌食辛辣及热性食物。
过敏性干咳不妨试试麻油
孩子临睡前,喂小半勺麻油,结果,那一夜没有用任何药物,孩子熟睡一晚,经过两天的麻油治疗,咳嗽完全好了。
干咳是临床上经常会遇到的症状,病情常常顽固,治疗也颇为棘手,许多患者会自行服用大量抗生素或是抗病毒药物,却得不到任何好转的迹象。这是因为很多不明原因的干咳其实是过敏性咳嗽,不发热、不恶寒、遇冷空气或烟雾,咽喉先痒后咳,白天好转,夜间咳甚,
CT和X线检查大多未见异常。此类干咳,中医多以燥邪犯肺、阴虚伤肺、肝郁气滞来分类施治,西医则以少量的抗过敏药物便可改善病情,没有必要长期服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那样即白花钱,副作用还大。如果手头没有合适的抗过敏药物,半勺麻油无疑能提供很好的帮助,慢慢含咽下这小半勺麻油,可以给娇嫩的咽部粘膜覆上一层薄薄的、不易很快吹干的保护膜,将冷空气、烟雾这些引起粘膜刺激性咳嗽的因素隔开,从而减少诱发干咳的机会,让长期咳嗽中受损的粘膜得到充分的修补,彻底治愈干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