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人劝读书

(2022-06-05 08:13:45)

古往今来,不论是世家贵胄,还是贫寒人家,无不希望自己的子弟好好读书,将来能奔个前程。为此,古代文人写下了不少劝读、劝学的诗句。

古人深知时间的宝贵,劝导人们不要空掷岁月,要集中精力,努力读书。晋时陶渊明反复强调:“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在《劝学》一诗中,激励着一代代学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诗人孟郊也说:“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青春易老,只有沉浸于读书的人方知时间的宝贵。

至于读书的作用,宋皇帝赵恒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句,“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人若要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字里行间启示,成长不可无书,成功不可无知。一个人要想出人头地,要想娶得贤妻美女,要想住高楼“开宝马”,读书就是一条绝佳出路。
对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来说,读书的目的不在寻求什么“黄金屋”、“千钟粟”与“颜如玉”,读书不需锥刺股、头悬梁的苦差,而是人生的一大享受。一册好书,往往浓缩了作者一生的全部情感体验与思想洞见。宋代诗人尤袤说,“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明朝宰相于谦把读书看作“乐”事,读书能使灵魂得以净化,“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书人心境,历历可见。

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意思是,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正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仍然“不改其乐”;王勃落魄时高唱“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董传身处贫穷,却“囊空不办寻春马”,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目标。或许,这就是读书的至高境界。

书是智慧之门的钥匙,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时代的生命,书是致富的信息,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所以,读书吧,从现在开始。


孩子,别抱怨读书苦,那些吃的苦会变成宽阔的路,带你走到你想去的地方。人生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在学生阶段,学习掌握知识,为以后的人生获得成就的能力,就是你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使命。

努力吃苦,苦一阵子、苦是人生的底色。佛说众生皆苦,生活有五味,酸甜苦辣咸。苦是命所不能避免的味,人生总要吃苦,有了苦才能知道甜,有了苦才知道珍惜。


努力,苦是暂时的、人生晚吃苦,不如早吃苦;你现在不累,以后就会更累。你要知道,现在吃苦,以后享福。有些苦注定要吃,今天不苦学,老来要后悔,是要受苦的。

贪图安逸,苦一辈子、人总要有目标有梦想,梦想是努力奋斗才可能实现。努力必然是辛苦的,只有这样你才能进步,才能充实自己。不能接受努力的苦,必将被社会淘汰,人生后面的日子将过得很苦。


时光不等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最遗憾的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没有去努力,没有吃当时的苦。年轻时苦,不叫苦;年老时苦,才叫苦。年轻不要贪图安逸,不然老了,想努力了,却发现时不我待,已经没有力气了。

不想苦一辈子,就要苦一阵子。扛住艰难,才能配得上梦想。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鴃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趁年轻,努力别怕苦,怕吃苦的人,往往是吃苦一辈子。

活在当下

 (2022-06-05 04:41:27)[编辑][删除]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铺满大地,是上帝对生命最美好的馈赠。生命的诞生是一颗幼苗的种下,前面三分之一的人生是为了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而后面的时间如同每天掉落的一片树叶,一点点的失去。

不论贫贱富贵,每个新的一天大家都是平等的起点,珍惜每一天的时光,活在当下,不计得失,不念过往,不忧未来。

人用不计得失的心态去做事情,会心态平和,不惜一切代价证明自己,执念会越陷越深。

大多数人,都不是既得利益关系者。20%的人占有着80%的人的财富,这种现象无法改变。维护自己利益的做法就是,不怕失败,不因为得不到而气馁,也不会因失去而悔恨,活在当下,努力的地活好每一天,才是真正的赚了。

愿你活在当下,不为过往而忧伤。过往都如同融化的雪花一样,早已消失不见,再也寻不回来。

执着于过往一直走不出来,浪费了当下的时光,更是阻挡了未来的出路。为过往忧伤之时,当下的时光也正在悄然流逝。

人生的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坚持到现在,没有被过去所打倒,那么当下和未来就只会越来越好。

过去若是很苦,抛开过去努力向前看,剩下的日子就算不甜,但至少也不会那么苦了。

愿你活在当下,别为未来而焦虑。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得到又失去,让梦想总是被现实唤醒,于是消磨了耐性,耗尽了期望。越来越焦虑之时,当下的时光也正在悄然流逝。

台湾作家林清玄说:“今天扫完今天的落叶,明天的树叶不会在今天掉下来,不要为明天烦恼,要努力地活在今天这一刻。”

这个世界上最不划算的事情就是为了尚未发生的事情而烦恼。

愿你活在当下,珍惜当下最美好的时光人生的旅程,如同一辆永不停歇的列车,人都有自己的终点站。途中就是这不断的遇见和离别,然后自己孤独的在终点站下车。

生命的列车不会因你沉湎过去而停下,也不会因为焦虑未来而倒退,唯有珍惜当下最美好的时光,边走边感悟着,错过繁夜的流星,我们还有清晨的阳光。

在细水长流的岁月里,任何事和人,时间终会给我们答案。人生无法重来,在有限的生命里,心平气和,珍惜眼前,活在当下,这才是每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

只有放下,才能重新开始

  文/净静

  1 生而为人,烦恼总是相伴的。纠结于无可奈何的事,痛苦不堪。想明白了,不会累了。

  对过去,要淡。因为别人的想法,委屈自己,耿耿于怀?因为一段不再有可能的感情,久久不能释怀?仔细想想,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候。虽然你竭尽所能,还是可能会遭遇工作的低谷、生活的窘迫、情感的失意、学业的压力……

  “不要在一件别扭的事上纠缠太久。纠缠久了,你会烦,会痛,会厌,会累,会神伤,会心碎。实际上,到最后,你不是跟事过不去,而是跟自己过不去。无论多别扭,你都要学会抽身而退。”

  有些人,有些事,该放手就要放手,该不在乎就不在乎。人生在世,很多事情,只有放下,才能重新开始。

  2、对未来,要信。人这一辈子背了很多压力,抱怨:对未来感到迷茫,觉得生活没有期盼。

 有些人把迷茫化作动力,把欲望化作能力,把苦难熬成光明。关于未来,只要努力坚持下去,就有可能看到光明。

 我们一步步走下去,踏踏实实地去走,不抗拒命运交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

  经历很多艰难困苦,依然积极面对生活;被嘲笑被冷落,依然选择坚持自己的梦想。

  生活不会亏待认真努力的人,再多艰难险阻,勇敢往前跑,就一定能看到阳光。

  3、这世上,你最爱、最不可辜负的人,首先是自己!对自己足够好,你才会快乐,才能欣然地去爱这个世界,才能好好地去爱别人。这样,你的生命会更温暖真挚,更具存在的意义。

 一味地为了别人委屈自己、忽略自身快乐,最后活得很累。太在乎别人,委屈的是自己的心,牺牲的是自己的快乐。爱自己,让自己保有乐观的态度,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爱自己,是对生命最好的感恩。
  
一生都背负着两个包袱:一个包袱里装的是“昨天的烦恼”,一个包袱里装的是“明天的忧虑”。选择另一种生活,把它们扔进大海里,扔进垃圾桶里。累了,就先放下吧。往后的生活,不后悔过去、不惧怕明天、不委屈自己,勇敢往前跑。累了,就停下脚步,看一看身边的风景。然后,再出发。

  来源:净物(ID:cystyle001)来源 励志一生

沉住气

 (2022-06-05 07:42:20)[编辑][删除]

生活中,很多人遇事时便沉不住气。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在危机关头,用清醒的头脑想出办法,来解决当下困境。一个人遇事第一反应里,藏着他成长过程中所积累的见识、品格和修养。如何处理问题,能看出人的气度,见识和格局。  

遇急事要“缓”

《格言联璧》中说:“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弟子规》也说:“事勿忙,忙多错。”急事,总是乱人心智。

缓是先缓平心态,理清思路,确定方案,是给之后行动的准备时机,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遇到急事,如果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往往出错。

清代周容在他的《春涵堂集》中,记录:一年冬天,周容想从附近的河港进入县城,吩咐小童用木板夹捆扎了一大摞书籍跟随。天色渐晚,太阳就要落山,望望县城还有大概两里路。

他问摆渡人:“城门关闭前,还来得及吗?”摆渡人仔细打量了一下书童答:“慢慢走,尚可;急忙走,就关上了。”周容听了认为摆渡人是在戏耍他们,便与书童快步前行。走到半路,小童摔了一跤,绳子断了,书籍也散了一地,等到把书整理捆扎好,前方的城门已经紧紧关闭。自评:“天下事以自急自败!事缓则圆,急难成效。

与其忙乱中出错,莫不如缓下来慢慢做好。遇到急事时缓一缓,给自己一个做事的心情和环境,然后,沉浸于此,忘我工作,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心态和行动都稳稳的,终会圆满。

遇大事要“静”

《道德经》说:“静为躁君。”“静”能克服人的急躁之气。守静,就是一个人磨砺意志,修身养性的基础。生活中,常会遇到很多无法预测的突发状况。遇事越是着急,头脑就会越混乱,就越容易把事情搞砸。

人生的很多智慧,往往都藏在沉稳与冷静里。

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不要紧”。家里门轴坏了,关不上门,她笑着说“不要紧”。钱钟书头上长了个疥疮,心情烦躁,她安慰道“不要紧”。丈夫每每遇到郁闷的事情,她都会温柔地劝道“不要紧”。她一生平静从容,不管遇到什么事,似乎从来都不曾慌乱过。简单的“不要紧”三个字背后,藏着的是杨绛“静心求稳”的处世哲学。在临事之时,泰然自若,使种种忧虑平静下来,那么已经发生的事情也会自然消失。

沉静才能谋定,谋定才能干事,干事才能成事。

遇难事要“变”

《易经》有云:“曲成万物而不遗。”这世间万物,往往很多都是迂回曲折、循环往复的。

人生在世,遇见许多无法解决的难事。遇到困难时,不及时转变思维,会很容易陷在牛角尖里,无法自拔。

“山不过来我过去”,遇到困难时,懂得变通,给思维转个弯,往往就可以解决难题。

人生就像一次打井的过程。倘若在一个地方总打不出水来,你还执着地打,只会浪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到最后只是徒劳无功。及时变通,冷静分析,寻找更易出水的地方打井,方能觅得清澈的泉水。

宋朝李觐说:“救弊之术,莫大乎通变。”江河因为善于转弯,所以才会流向远方;有智慧的人,善于转变思维,借助外力,化解难度,迎刃而解。关键时刻,困难时需要变的,恰恰是我们的思维。


遇顺事要“敛”孔子有话,“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不把自己看得太重,是一种修养,是心态上的一种成熟。“后定有来者,前亦仿古人。时时省吾身,定为人上人。”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格局大的人,越在“得意”时,越是内敛。

演员陈道明饱读诗书,一身正气,季羡林盛赞他的学问,钱钟书与他结为忘年之交。

在自称“老师”的环境中,陈道明始终以“戏子”自居,说:“演员就是我的职业,我就是一个‘戏子’。做人做事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谦虚、低调、内敛,有度,会让人的胸怀更广博,格局更远大。

时刻保持一颗谦逊的心,便是做人最大的底牌。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越是格局大的人,越懂得谦虚低调,以低求高,以谦自持,成就自己。古人云:“品现于事,心藏于身。”真实的人品和格局,都会体现在遇事的反应和处理中。

人生于世,要面临无数事情和选择,胸怀足够广博时候,困难就少了,眼光足够高远的时候,天地就小了。

关键时刻,放远眼界,放大格局,我们的人生,就会到达不一样的境界。

文房对联锦集

 (2022-05-31 05:36:32)[编辑][删除]

 

001、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 002、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心同流水,松声竹色共忘机。(王剡题天台万年寺联) 003、一经飞红雨;千林散绿荫。(龙门联) 004、山静水流开画景;鸢飞鱼跃悟天机。 005、五车诗胆;八斗才雄。 006、大块焕文章,白云在天,沧波无际;春风扇淑气,杂树生花,群莺乱飞。 007、问青牛何人骑去;有黄鹤自天飞来。 008、临水开轩,四面云山皆入画;凭栏远眺,万家烟火总关情。(大光亭) 009、古今奇观属岩壑;往来名士尽风流。(杨树悬山阴自在亭) 010、云影波光天上下;松涛竹韵水中央。(止息亭联)

011、雨过林霏清石气;秋将山翠入诗心。(止息亭联) 012、留此湖山 得此佳趣;召以佳景 假以文章。(水月观音亭) 013、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刘墉四照亭联) 014、风旌不动真乘义;月印常圆了悟因。(半山亭联) 015、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陈抟老君台联) 016、佛法无边,静里常观自在慈云广济,空中密见如来。(观音亭联) 017、笔底江山助磅礴;楼前风月自春秋。(张广楠苏东坡读书台联) 018、铁石梅花气概;山川香草风流。 019、清风明月自来往;流水高山无古今。(周延延俊伯牙亭联) 020、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梁章矩沧浪亭联)

021、月光千里白;秋色一天青。(君山亭联) 022、几点梅花归笛孔;一湾流水入琴心。(枕流亭联) 023、开轩敫朗月;对弈趁清风。(高杨依山亭联) 024、偶呼明月问千古;临对青山思故人。(捉月台联) 025、睡至二二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后, 无少长俱是古人。(黄梁梦亭联) 026、天上何曾有山水;人间岂不是神仙。(普深和尚清凉台联) 027、提笔四顾天地窄;长啸一声山月高。(朱方湖心亭联) 028、瑞气降寰宇;兰香遍大千。 029、云水风度;松柏气节。 030、荡思八荒;游神万古。

031、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三雅园联联) 032、每闻乐事先惬;或见奇书手自抄(爱新觉罗 弘-历园联) 033、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034、水清石出鱼无数;竹密花深鸟自啼。(哈同花园联) 035、拈花一问,无人会笑;弄石千般,有字可传。(台湾慎德堂联) 036、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王夫之自题诗) 037、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王文治自题联) 038、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王时敏自题联) 039、受人以虚,求是以实;能见其长,独为其难。(王莆常自题联) 040、好书不厌看还读;益友何妨去复来。(毛怀自题联)

041、江山澄气象;冰玉净聪明。(方声洞自题联) 042、好书悟后三更月;良友来时四座春。(邓石如自题联) 043、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左光斗自题联) 044、发上等愿,亭下等福;从高处立,向宽处行。(左-宗堂自题联) 045、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石韫玉自题联) 046、真理学从五伦做起;大文章自六经分来。(申涵光自题联) 047、庭有余闲,竹露松风蕉雨;家无长物,茶烟琴韵书声。(叶元璋自题联) 048、立志不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叶恭绰自题联) 049、四面江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田-家英自题联) 050、尽交天下贤豪长者;常作江山烟月主人。(包-世臣自题联)

051、喜有两眼泪,多交益友;恨无十年暇,尽读奇书。(包世臣自题联) 052、不除庭草留生意;爱养盆鱼识化机。(永瑆自题联) 053、阐旧帮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冯友兰自题联) 054、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055、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吕留良自题联) 056、东壁图书,西园翰墨;南华秋水,北苑春山。(刘熙载自题联) 057、读书滋逸气;阅世益豪情。(祁毓麟自题联) 058、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孙中山自题联) 059、一窗佳景王维画;四壁青山杜甫诗。(孙星衍自题联) 060、无极原有极;欲仁存至仁。(于右任自题联)

061、清机发妙理;高步迢常伦(杨法自题联联) 062、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063、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杨继盛自题联) 064、竹阴在水;兰气随风。(李育自题联) 065、樵歌一曲众山皆响;松云满目万壑争流。(李子仙自题联) 066、学浅自知能事少;礼疏常觉慢人多。(李佐自题联) 067、交懑四海,乐道人善;胸罗万卷,不矜其才。(李经畦自题联) 068、江山入画;意气凌云。(关佳舜自题联) 069、好人我自苦中来莫图便宜;凡事皆缘性里错且更从容。(吴大浈自题联) 070、学立道通,自然贞素;圆行方止,聊以从容。(何绍基自题联)

071、竹宜著雨松宜雪;花可参禅酒可仙。(汪士慎自题联) 072、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启功自题联) 073、要求真学问;莫做假文章。(张杰自题联) 074、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张英自题联) 075、格勤在朝夕;怀抱观古今。 076、略翻书数则;便不愧三餐。(陈字自题联) 077、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陈元龙自题联) 078、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陈白崖自题联) 079、不要钱原非易事;太要好也是私心。(林则答卷自题联) 080、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邵飘萍自题联)

081、莫对青山谈事世;休将文字占时名。(郁-达夫自题联) 082、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郑-燮自题联) 083、有容德乃大;无欺心自安。 084、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自题联) 085、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冼星海自题联) 086、体道鱼游进活泼;消闲墨舞呈天真。(赵金光题联) 087、诗赋于光风霁月;琴操在流水知音。(赵逢明自题联) 088、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 089、江流横万里;天柱插三峰。(陈斌如联) 090、笔下留有余地步;胸中养无限天机。(姚铁松自题联)

091、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子孙。(袁崇焕自题联) 092、独持偏见;一意孤行。(徐-悲鸿自题联) 093、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翁同苏自题联) 094、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高启云自题联) 095、泼墨为山皆有意;看云出岫本无心。(陶-绍原自题联) 096、看花临水心无事;啸志歌怀意自如。(黄-慎自题联) 097、万象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黄-遵宪自题联) 098、斯文在天地;至乐寄山林。(康-有为自题联) 099、清潭三尺竹如意;宴坐一枝松养如。(梁-同书自题联) 100、清风明月不论价;红树青山合有诗。(梁-启超自题联)


1、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

2、身比闲云  ,月影溪光堪证性;心同流水,松声竹色共忘机。(王剡题天台万年寺联)

3、一经飞红雨;千林散绿荫。(龙门联)

4、山静水流开画景;鸢飞鱼跃悟天机。

5、五车诗胆;八斗才雄。

6、大块焕文章 , 白云在天 , 沧波无际;春风扇淑气 ,杂树生花,  群莺乱飞。

7、问青牛何人骑去;有黄鹤自天飞来。

8、临水开轩, 四面云山皆入画;凭栏远眺 ,万家烟火总关情。(大光亭)

9、古今奇观属岩壑;往来名士尽风流。(杨树悬山阴自在亭)

10、云影波光天上下;松涛竹韵水中央。(止息亭联)

11、雨过林霏清石气;秋将山翠入诗心。(止息亭联)

12、留此湖山 ,  得此佳趣;召以佳景 ,假以文章。(水月观音亭)

13、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刘墉四照亭联)

14、风旌不动真乘义;月印常圆了悟因。(半山亭联)

15、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陈抟老君台联)

16、佛法无边 , 静里常观自在;慈云广济 ,空中密见如来。(观音亭联)

17、笔底江山助磅礴;楼前风月自春秋。(张广楠苏东坡读书台联)

18、铁石梅花气概;山川香草风流。

19、清风明月自来往;流水高山无古今。(周延延俊伯牙亭联)

20、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梁章矩沧浪亭联)

21、月光千里白;秋色一天青。(君山亭联)

22、几点梅花归笛孔;一湾流水入琴心。(枕流亭联)

23、开轩敫朗月;对弈趁清风。(高杨依山亭联)

24、偶呼明月问千古;临对青山思故人。(捉月台联)

25、睡至二二更时,  凡功名都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黄梁梦亭联)

26、天上何曾有山水;人间岂不是神仙。(普深和尚清凉台联)

27、提笔四顾天地窄;长啸一声山月高。(朱方湖心亭联)

28、瑞气降寰宇;兰香遍大千。

29、云水风度;松柏气节。

30、荡思八荒;游神万古。

31、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三雅园联联)

32、每闻乐事先惬;或见奇书手自抄(爱新觉罗  弘历园联)

33、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34、水清石出鱼无数;竹密花深鸟自啼。(哈同花园联)

35、拈花一问 ,无人会笑;弄石千般 ,有字可传。(台湾慎德堂联)

36、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王夫之自题诗)

37、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王文治自题联)

38、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王时敏自题联)

39、受人以虚, 求是以实;能见其长 ,独为其难。(王莆常自题联)

40、好书不厌看还读;益友何妨去复来。(毛怀自题联)

41、江山澄气象;冰玉净聪明。(方声洞自题联)

42、好书悟后三更月;良友来时四座春。(邓石如自题联)

43、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左光斗自题联)

44、发上等愿 ,亭下等福;从高处立 ,向宽处行。(左宗堂自题联)

45、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石韫玉自题联)

46、真理学从五伦做起;大文章自六经分来。(申涵光自题联)

47、庭有余闲 ,竹露松风蕉雨;家无长物 ,茶烟琴韵书声。(叶元璋自题联)

48、立志不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叶恭绰自题联)

49、四面江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田家英自题联)

50、尽交天下贤豪长者;常作江山烟月主人。(包世臣自题联)

51、喜有两眼泪 , 多交益友;恨无十年暇 ,尽读奇书。(包世臣自题联)

52、不除庭草留生意;爱养盆鱼识化机。(永瑆自题联)

53、阐旧帮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冯友兰自题联)

54、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55、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吕留良自题联)

56、东壁图书 ,西园翰墨 ;南华秋水 ,北苑春山。(刘熙载自题联)

57、读书滋逸气;阅世益豪情。(祁毓麟自题联)

58、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孙中山自题联)

59、一窗佳景王维画;四壁青山杜甫诗。(孙星衍自题联)

60、无极原有极;欲仁存至仁。(于右任自题联)

61、清机发妙理;高步迢常伦(杨法自题联联)

62、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63、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杨继盛自题联)

64、竹阴在水;兰气随风。(李育自题联)

65、樵歌一曲众山皆响;松云满目万壑争流。(李子仙自题联)

66、学浅自知能事少;礼疏常觉慢人多。(李佐自题联)

67、交懑四海 ,乐道人善; 胸罗万卷 ,不矜其才。(李经畦自题联)

68、江山入画;意气凌云。(关佳舜自题联)

69、好人我自苦中来 ,莫图便宜;凡事皆缘性里错, 且更从容。(吴大微自题联)

70、学立道通 ,自然贞素;圆行方止, 聊以从容。(何绍基自题联)

71、竹宜著雨松宜雪;花可参禅酒可仙。(汪士慎自题联)

72、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启功自题联)

73、要求真学问;莫做假文章。(张杰自题联)

74、白鸟忘机 ,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 ,任庭前花落花开。(张英自题联)

75、格勤在朝夕 ;怀抱观古今。

76、略翻书数则;便不愧三餐。(陈字自题联)

77、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陈元龙自题联)

78、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陈白崖自题联)

79、不要钱原非易事;太要好也是私心。(林则答卷自题联)

80、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邵飘萍自题联)

81、莫对青山谈事世;休将文字占时名。(郁达夫自题联)

82、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郑燮自题联)

83、有容德乃大;无欺心自安。

84、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自题联)

85、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冼星海自题联)

86、体道鱼游进活泼;消闲墨舞呈天真。(赵金光题联)

87、诗赋于光风霁月;琴操在流水知音。(赵逢明自题联)

88、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

89、江流横万里;天柱插三峰。(陈斌如联)

90、笔下留有余地步;胸中养无限天机。(姚铁松自题联)

91、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子孙。(袁崇焕自题联)

92、独持偏见;一意孤行。(徐悲鸿自题联)

93、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翁同苏自题联)

94、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高启云自题联)

95、泼墨为山皆有意;看云出岫本无心。( 陶绍原自题联)

96、看花临水心无事;啸志歌怀意自如。(黄慎自题联)

97、万象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黄遵宪自题联)

98、斯文在天地;至乐寄山林。(康有为自题联)

99、清潭三尺竹如意;宴坐一枝松养如。(梁同书自题联)

100、清风明月不论价;红树青山合有诗。(梁启超自题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活血复元胶囊
后一篇:十二生肖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