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虹防治骨痿经验

(2022-05-14 08:37:20)

摘自2022-5-13中国中医药报
赵军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 师建平 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教授常虹擅用经方治疗内科疾病疑难杂证,对于痿症、痹症有独到认识,现将常虹论治骨痿的临证思路及经验小结如下。
防治骨痿经验
强调骨痿病因病机中的痰证泛指痰涎停留于体内的病证。多因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吸收、排泄障碍所致。一般责之于肺、脾、肾三脏。肾为生痰之本,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生则全身气机不利,水液代谢失常;凝聚于骨,久则不通、不荣,水谷精华无以荣骨,最终骨枯髓减;还可与瘀合并为邪,导致骨痿。
擅长调节患者精神因素 常虹擅长在骨痿的诊治过程中应用能调整植物神经功能作用的中药。常虹认为精神因素在疾病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很多骨痿患者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焦虑及抑郁等表现。因此调整睡眠、调畅情志也是取得疗效的重要方面。常用孔圣枕中丹加减,药用莲子心、合欢花、夜交藤、夏枯草、酸枣仁、柏子仁、益智仁等,且擅长用情志疗法调节患者情志,令其心情愉悦。
擅长运用植物花、叶、茎轻清宣散之品 蒙古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因其独特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体格健硕,患者体内痰湿较多。常虹在骨痿的防治过程中擅长使用植物花、叶、茎轻清宣散之品,取类比象,以求其宣散、运化痰湿,又体现了运脾的学术思想。常用药物如玫瑰花、凌霄花、鸡冠花、红姑娘、栀子、荷叶、大青叶、紫苏、浮萍、蓝刺头、淫羊藿、夏枯草、珍珠草等。
擅长运用植物雌激素类中药 有研究显示:植物雌激素主要用于绝经期雌激素不足导致的骨质疏松,促进骨形成。中药药用历史悠久,所含有效成分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植物雌激素作为中药中具有生物活性的一类化学组分,对发挥药效具有重要意义。富含植物雌激素中药大多集中于补益药、活血化瘀药,其次是解表药、清热药。常虹在骨痿的防治过程中,主张适当选用植物雌激素抗骨痿中药,如桑寄生、高良姜、黄芪、黄芩、三七、柴胡、麦冬、前胡、独活、秦皮、仙鹤草、陈皮、葛根、银杏叶、桑白皮、陈皮、槐花、紫菀、补骨脂、蛇床子、白芷、何首乌、丹参、红花、川牛膝、葛根、枸杞、当归、仙茅、菟丝子、淫羊藿等。
主张中西医结合用药 当前骨质疏松的西药治疗最常用组合为钙+维生素D+双膦酸盐+降钙素。常虹在骨痿的防治过程中主张中西医结合用药,合理选择搭配,不拘泥于中医思维才有利于患者及早康复。
常用内外合治法 抗骨痿外治法常虹创制了透骨草、伸筋草、蓝刺头、淫羊藿等为主要组方的泡脚方,在临床配合西药对于骨痿防治疗效明显。常虹每次医嘱患者,口服药方煎3次,前2次用于口服,第3次药液放温洗浴患处,每次浸泡20~30分钟,内外合治。嘱咐患者选择适合自己年龄和爱好的体育项目,建议患者跳安代舞;但又告诫患者防止剧烈运动引起骨折。
典型医案
白某,女,56岁,2019年3月15日初诊。诉腰背部疼痛无力5年余。患者50岁绝经。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疼痛,呈持续性酸痛,休息后不能缓解,全身乏力,伴月经紊乱,就诊于当地医院妇科,诊断为绝经期综合征,按妇科月经紊乱治疗后好转,但腰背部酸痛无力未改善。其后腰背部酸痛呈刺痛,痛点固定,大便稀,夜尿频,舌胖暗紫、少苔,脉弦细。查体:腰部无畸形,腰椎活动稍受限,腰背肌肉紧张,腰椎各棘突压痛、叩击痛明显,仰卧挺腹试验(-),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诊断:(肾虚血瘀型)腰痛(西医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治则:补肾填髓、活血止痛。
方拟二味杜仲汤合身痛逐瘀汤加减:熟地黄10g,杜仲15g,续断10g,牛膝15g,骨碎补15g,蓝刺头15g,淫羊藿15g,丹参10g,川芎15g,黄芪20g,甘草3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同时补钙片。指导患者饮食、功能锻炼。
3月23日二诊:服药后患者腰部仍感刺痛,但疼痛程度较前减轻,夜尿频,大便不成形,舌胖暗,苔少,脉弦细。继服前方21剂。同时配合初诊时西医方案,指导患者饮食与功能锻炼。
4月15日三诊:服药后,患者诉腰背部疼痛症状好转,舌胖,苔薄白,脉细。继服前方14剂。指导患者饮食与功能锻炼。
按 本病患者肾虚血瘀,“久病致瘀”,治疗标本兼顾,补肾壮骨、活血止痛,方拟二味杜仲汤合身痛逐瘀汤加减。《灵枢•本脏》篇曰:“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筋骨强劲离不开血气调和,经脉通利。患者诸症消失,表明方药对证,可见常虹选方遣药,均具一定针对性。

孙申田治肌张力障碍验案两则

 (2022-04-16 05:01:14)[编辑][删除]

摘自2022-4-15中国中医药报
王玉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孙忠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全国名中医孙申田医技精湛,治学严谨,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载,临证经验丰富。自70年代始,孙申田为揭示头针疗法治疗脑病的机理做了大量的临床及科研工作,从神经领域多系统、多层次对头针治疗机理进行了探讨,采用CT、MRI、fMRI等影像学和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脑电地形图等神经电生理技术,从形态学和机能学等方面对头针治疗脑病的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组织进行了头穴针刺治疗脑病的神经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方面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其中“经颅重复针刺运动诱发电位的研究”等,提示了头针疗法治疗脑病的研究机理,并提出了“经颅重复针刺法”这一概念。肌张力障碍是一组由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的以异常动作和姿势性障碍为特征的锥体外系疾病。目前对肌张力障碍的治疗尚缺乏有效、合理的治疗手段。笔者有幸跟师学习,侍师身旁近十载,屡见孙申田以头针为主,治疗肌张力障碍,屡收奇效,兹撷取验案两则于下,以飨同道。
痉挛性斜颈案
葛某某,女,37岁,2008年5月15日初诊。患者自述于5月1日出现左侧颈部疼痛,当时自认为是落枕所致,遂到吉林市医院就诊,诊为颈椎病,按摩治疗半月余,效果不显,且症状进行性加重。后又到白求恩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诊断为痉挛性斜颈,采用理疗、中频、氙波等治疗,疗效亦不佳。近来头颈不自主向左侧倾斜症状明显加重。察其右侧胸锁乳突肌痉挛、肥大,头颈向左倾斜、扭转,无其他阳性体征。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沉细数。
诊断:痉证(西医称为痉挛性斜颈)。
取穴:双侧舞蹈震颤区,百会,情感区;大椎,风池、C3~C6夹脊穴(均取双侧)。
操作:百会、舞蹈震颤区、情感区手法要求小幅度、轻捻转,偶伴提插法,捻转速度达200r/min以上,连续3~5min。风池穴进针时要求针尖朝向对侧风池穴处,施以泻法。大椎穴直刺1.0~1.5寸深,得气为度,不提插捻转。C3~C6夹脊穴常规针刺,健侧施以补法,患侧施以泻法。诸穴得气后使用G6805-II型电麻仪,连续波刺激20min,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患侧不予通电。每日1次,每次40min,2周为1个疗程。针灸4个疗程痊愈。
按 痉挛性斜颈是由颈肌阵发性的不自主收缩,引起头向一侧扭转或阵挛性的倾斜。本病是椎体外系器质性疾患之一,少数属精神性,大多数病因不明,药物治疗效果差。本案患者系因感受外邪侵袭,致使太阳经气不利,津液运行不畅,筋脉失之濡养,筋脉强急而发为痉证。治宜舒筋通络,安神止痉。孙申田根据大脑机能定位与头皮表面对应的关系首选舞蹈震颤区治疗,其施以“经颅重复针刺法”后,针刺信号能够穿过高阻抗的颅骨,作用于大脑基底节区,调节其异常状态,而发挥治疗作用。同时配以百会、情感区以安神止痉,增强疗效。大椎穴为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交会穴,取之以宣通气血,祛邪解肌;风池穴为手足少 阳、阳维之会穴,取之以祛风活络,缓急解痉;C3~C6两侧共四对八穴,取之以舒筋通络,缓解拘挛。诸穴合同,可达祛邪解肌,宣通气血,舒筋通络,安神止痉之效,以促病解。
书写痉挛症案
张某某,男,46岁,2001年8月7日初诊。患者自述4年前因工作紧张出现书写困难,每当拿笔时自觉右手手指不灵活、不协调,手部肌肉即出现痉挛性收缩,持笔困难,写字时颤抖,书写潦草,不能连续书写,严重时感觉整个右上肢酸胀疼痛不适,无法握笔与书写。越是紧张,越怕字写不好,痉挛就越明显。查其持笔困难,书写痉挛,字体潦草,不连贯,一般状态良好,舌质淡,舌苔白,脉弦。
诊断:颤证(西医称为书写痉挛症)。
取穴:百会,情感区,舞蹈震颤区、风池(均取双侧)。
操作:百会、情感区、舞蹈震颤区手法要求小幅度、轻捻转,偶伴提插法,捻转速度达200r/min以上,连续3~5min。风池穴进针时,要求针尖朝向对侧风池穴处,施以泻法。每日1次,每次40min,2周为1个疗程。嘱百会、情感区及头维穴长时间留针,达8h以上,晚睡前拔针。针灸十诊而痊愈。
按 书写痉挛症是一种手部的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疾病。孙申田根据大脑功能定位与头皮表面对应的关系,首选舞蹈震颤区治疗,通过手法操作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后,针刺信号能够穿过高阻抗的颅骨,作用于大脑锥体外系区及基底节区,调节其异常状态,而发挥其治疗作用。同时配百会、情感区以调神镇静。诸穴相配共奏祛风活络,疏通筋脉之效,使病得愈。

筋长一寸,寿延十年是真的吗

  (2022-04-16 03:32:59)[编辑][删除]

摘自2022-4-15中国中医药报
本报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林扬昱
民间流传着“筋长一寸,寿延十年”的说法,这里的“筋”指的是什么?这句话是真的吗?下面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筋”是什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教授张瑞介绍,早在《易经》中就有关于筋的记载,中医认为,全身的筋按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被划分为十二个系统,称为十二经筋。筋有连接约束骨节、主司运动、保护内脏的功能。筋附于骨而聚于关节,在骨与骨的连接处,由筋加以包裹约束而形成关节,故《内经》云“诸筋者,皆属于节”,又云“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人体关节之所以能屈伸运动,正是依赖筋的收缩和弛张。而人的筋和骨、肉、皮共同组成躯壳,内盛五脏六腑,从而保护内脏免于受损。
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深入,现在的筋主要包括现代医学的肌肉、肌腱、韧带、筋膜、腱鞘、滑囊、关节囊、神经和血管等多种组织,解剖学上主要指肌肉、肌腱、韧带和体表静脉。
如何理解“筋长一寸,寿延十年”
中医认为,肝主筋,肝血充盈则筋得到充分濡养,若肝血亏虚,则会损及筋脉。筋若出现问题,也会累及肝的健康。肾主骨,筋附于骨,筋缩也会波及肾,诱发腰部酸痛等症状。不难看出,筋的状态与身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许多人认为“筋长一寸,寿延十年”的意思是筋伸长了一寸,寿命就能延长十年,其实这样理解是错误的。张瑞解释,其实这句话强调的是柔筋的重要性,让筋伸缩自如,才能做到“骨正筋柔”,身体灵活健康。
伴随年龄的增长,筋的柔韧性就会慢慢“滑坡”,老年人的弯腰驼背、腿脚僵硬其实就是筋的柔韧性受损的表现,中医叫“筋缩”。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下降,出现意外跌倒,导致受伤、骨折甚至死亡,其实也是由于筋缩。部分老年人因活动不便干脆蜗居家中,随着外出活动的减少,筋缩现象则更为明显。此外,如遇到下雨天,路面湿滑,老年人跌倒受伤、骨折的概率会大大增加,气温降低的时候,人体肌肉的弹性随之降低,对骨骼的保护能力也会大打“折扣”,更易出现意外跌倒。
所以,张瑞特别提醒,老年人可以多做一些柔筋锻炼,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此外,如果天冷路滑,出门前建议做些拉伸运动,伸展和活动一下四肢,让筋骨得到舒展,避免意外跌倒。
筋缩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现代社会低头族、久坐族随处可见,中青年人甚至学生群体筋脉劳损、肢体僵硬等筋缩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年轻人即使有筋缩问题,一般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但是当出现颈紧痛、强直性脊柱炎(下背部疼痛僵直)、弯腰困难、背紧痛、腿痛和麻痹、不能下蹲、长短腿、脚筋放射性牵引痛、髋关节韧带有拉紧感、大腿不能抬举和横展、身体不如从前轻便灵活、肌肉收缩和萎缩、手不能屈伸,以及手、脚、肘、膝活动不顺等症结时,应引起重视。
只有积极捕捉到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在日常生活中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才能从源头上杜绝筋缩。张瑞指出,通过改善坐姿,拒绝成为低头族、久坐族,并在伏案工作时间过长时起身走走或远眺,才是解开筋缩之锁的“金钥匙”。
舒展筋骨两妙招
金鸡独立
练习方法:微闭双眼,将两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任意抬起一只脚,尽量保持身体平衡。
功效:人的脚部有6条重要的经络,金鸡独立能使意念集中,将体内气血引向足底,坚持练习能有效改善足部发凉的症状,对高血压、糖尿病、颈腰椎病有调理效果,还有助于防治小脑萎缩、梅尼埃病等。
站桩
练习方法:首先神态自然,平心静气,双足分开,脚尖向前,平行站立或向外八字,身体左右重心放于两足之间,前后重心置于脚掌与脚跟之间。双膝微屈,小腹松圆,尾闾中正,头顶项竖。臀部似坐非坐,背部似靠非靠。而后双手抬起,置于腹前,约与脐平,双肘左右微向外撑,又有向下松垂之意。双手十指自然微屈,自然分开,若能容球,意想双手各握一球,用力则球破,不握则球脱手。
功效:站桩可以“拔筋拔骨”,且练习不拘时间、地点,较为方便。多项研究发现,站桩对于肠胃病、心脏病、关节炎、高血压、半身不遂、妇科和眼科多种疾病的康复有良好效果。
此外,练习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也都是不错的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