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坚瑞沃能的新能源规划被自己人玩残

(2017-06-19 16:51:31)
标签:

川扇假

沃特玛

新能源电动车

坚瑞沃能

作者:川扇假

  跟着我 左手

  右手 一个慢动作

  右手 左手 慢动作重播

  这首歌 给你快乐

  你有没有爱上我

  .......

  虽然TFBOYS三个小鲜肉的歌,一众股民大叔们可能不太认识,但他们这首歌《青春(gu shi)修炼手册》完全能够诠释上市公司在市值管理中的一个经典手段:左手倒右手,右手倒左手重播。

  自从我国证券史上最大的财务造假案“蓝田造假案”事发后,虽然后续还有一系列的财务造假上市公司新鲜出炉,但不管是监管层还是上市公司都明白,光靠财务手段玩数据游戏,那已经是暑天借扇子——不识时务。就像此前颇具“童话”色彩的獐子岛,宁可玩“扇贝去哪儿了”的闹剧,也不敢在财务数据上欺上瞒下,这也表明咱们富凯大厦里的人,也不是聋子的耳朵。

  想要做大企业市值,经营业绩是绕不开的门槛,一条路被堵住了自然要找另一条出路,于是左手倒右手的公司利益交换,就变为一种投机取巧捷径。在此要说明的是,这种运作方式一定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不能存在企业关联交易行为,具体执行手段其实很简单,如下图: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19/28db49d4c2b4450db0ddd2af8c907933_th.png

   这里面合作公司B绝对是干净的,和上市公司仅仅是业务往来关系的企业,而标红的子公司可以是上市公司A的子公司、孙公司、重孙公司、重重孙...或者干脆就是上市公司A老板的把兄弟都成,反正有千丝万缕联系准没错。最终的产品上市公司不一定会直接接手,因为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所以也不会不管不顾,能挣钱就挣,挣不了钱也不至于太亏,甚至这最终承接的子公司只是上市公司集团旗下非上市公司企业。看上去关系链很简单,但其中可以嵌套无数家子公司与业务往来遮掩,所以不易被人察觉。

  这样不存在关联交易吗?根据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2006)》的规定,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

  这种左手倒右手的业务模式就存在隐性控制的问题,所以前提就是合作公司B的干净,虽然与上市公司A有着可以是N多条线的合作关系,但这仅仅是在业务层面,而且这个业务不占合作公司B总业务量的太大比重。对于合作公司B来说,上市公司A的业务不大但很踏实,自己只负责把原料加工成产品,其它都不操心,对于上市公司A来说,东西转一圈变换一种形式,又到了自己手里接着卖出去,但是经营数据好看了,皆大欢喜。

  这样不违法吗?川扇假特意咨询了几位财务经理的朋友,对方嗤之以鼻的表示这种行为太小儿科了,并且给川扇假普及了下公司做假账的种种套路,被带跑题两小时。的确,如果违法的话怎么能成为市值管理的一种手段呢!

  通过这种方法,上市公司能够快速做大业绩,提升公司整理利润水平(都是自己把控,成本不离谱怎么定都行),市值自然水涨船高。对于这类上市公司的辨别方法也挺容易,就是看这家上市公司是不是打着“产业链”的旗号把分公司开到所属行业的上下游,或者建立全产业联盟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

  正如刚开始歌曲里唱的“左手 右手 一个慢动作”,这种企业经营运作讲究的就是慢工出细活,上下游产业可以有多道供需关系,核心公司间只有业务和老板们的共进退关系,不存在股权上纠葛,这样不管从法律层面还是监管层面都找不到漏洞,毕竟产品已经发生改变,所有的经营销售都是合理合法的。

  要说漏洞,还是有一个的,那就是“内鬼”。

  这个内鬼,可以是整个交易环节中的一个,也可以是眼红的竞争对手,总之必须知道“内幕”,因为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交易闭环,上下游的销售数据是不会给外人看到的,如果没有内部人的指引,是不会有人发现如此多的公司有相同利益。

  倒在这上面最近的例子就是坚瑞沃能了。

  作为民爆消防领域的上市公司,坚瑞沃能收购新能源锂电池企业沃特玛,合并报表后首份年报就十分惹眼,2016年净利润暴增1100%!坚瑞沃能正式跨入让人眼红到流血的新能源领域,公司的股价更是十分坚挺,一句话:2015年被套那批都盈利走人了。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19/96e06e496792446da91d0c7f6ec2fef7_th.png

坚瑞沃能并购沃特玛还不如说捡了个聚宝盆

  对于这家公司,川扇假虽然没有重点关注过,但是其收购沃特玛的新闻发布会还是有幸参加的,当时与好友不住调侃竟然给公司起名沃特玛,这老板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扯远了,那场发布会的气氛给了川扇假很直观的感受,沃特玛的强势以及坚瑞沃能的弱势。虽然是后者并购前者,但不论会议的组织发言,参会领导的数量,沃特玛都成为主导,没办法,谁让人家是明日之星,坚瑞沃能以后还得靠着人家给钱过日子呢,自然显得像个受气的小媳妇。

  当人过于成功时候会自我膨胀,企业也不例外,沃特玛栽了跟头,坚瑞沃能这个名义上的主子也是躲不过的。坚瑞沃能因为沃特玛的负面新闻不得不停牌澄清公告,而负面的产生,无疑“内鬼”起了很大作用。

  沃特玛的做法实在是毫不遮掩的左手倒右手,连块遮羞布都不盖,先建立个“沃特玛创新联盟”划好圈子,自己生产锂电池售卖给汽车厂家,汽车厂家组装汽车后,将汽车销售给新沃运力这家公司,而新沃运力正是沃特玛创新联盟成员之一。 “内鬼”不仅把新沃运力几个停车场告诉了记者,摆出新沃运力经营不善的样子,还给出了新沃运力只买安装沃特玛电池的车辆这样终极内幕,再加上年初就风风火火的新能源骗补话题,不管这黄泥巴是不是屎,沃特玛都粘了一裤子。

  把控上下游市场,可以让公司游刃有余的掌握业绩与利润水平,但同时“关联交易”的质疑也是如影随形,如果你是非上市公司,这可能没有什么,但如果你是一家上市公司,还有“内鬼”不断捅材料,能否最终澄清,就要看当初你是否太贪婪,把手伸的过长了。

  从现在已公开的信息看,沃特玛不过是划了一个新能源的圈子大家一起挣钱,还没有能力达到耸人听闻的操纵订单(汽车厂家不是那么好控制的),但既然是圈子,就存在互相保护与利益勾结了,这其中有人得意有人失意,矛盾的产生不可避免,结果就是:新沃运力被点了炮,沃特玛被逼来扛雷,坚瑞沃能懵圈拖下水,投资者不得不来买单。

  如果任由沃特玛做大“沃特玛创新联盟”,这种大家一起发新能源财的游戏,还能闷头玩下去,可惜事与愿违,不管最终沃特玛是否是清白的,坚瑞沃能在新能源领域也留下了污点,因为看好沃特玛而膨胀的市值必将面临缩水。

  没有在坚瑞沃能发布辉煌的年报时离场的投资者,可能再也卖不到那个点位了。(作者:川扇假 首发富凯财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