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P2P网络借贷行业生态调查——钢丝上的游戏

(2013-05-24 15:03:07)
标签:

财经

理财师杂志社

网络借贷

p2p

P2P网络借贷是一种还在自我探索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在摸索中前进的经营者,有的人抓住机遇,将公司引上坦途;有的人踏上歧路,跌入万丈深渊。

 

http://s6/mw690/7e313f27tdd71746bf605&690

在中国金融市场化的背景下,一种脱胎于民间借贷业务的贷款形式——P2P网络借贷,近几年受到各方关注,成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新亮点。P2P网络借贷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使借贷双方在线上的公开交易平台上,自行配对交易,不再受任何中介干扰。

P2P网络借贷平台中,借贷人不需要提供抵押物,只要贷款原因真实,有偿还能力,通过了平台的资质审核,都可以在网上发布自己的借贷申请。一方是无法获得融资的中小企业及个人,一方是手有闲钱却没有好渠道的投资人群,这种资金借贷商业模式通过为双方搭建资金纽带,得以在中国迅速发展。

P2P网络借贷模式的一大特点就是借贷金额小,并由多个投资人共同借款给一个借贷人,从而分担了投资风险。然而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新兴的金融体系,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法律监管不完善、行业标准未建立、行业投入门槛低等,这一系列的问题让P2P网络借贷行业处于一种自我发展的无序状态,在民间金融这个大舞台上,P2P网络借贷是最开放的,乱象也由此而生。

三大网络借贷案

2012年对P2P网络借贷行业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无论是行业规模还是投资人群,在这一年都得到了惊人的增长。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政府监管和行业协会约束,整个行业逐渐暴露出鱼龙混杂,欺诈频出的弊端。虽然之前发生过P2P网络借贷平台解散倒闭的事件,但是2012年曝光的一系列事件均以诈骗为目的,并且涉案金额巨大,让整个行业都陷入了诚信危机。

淘金贷事件201263日,拥有正规营业执照和国家工信部ICP备案号(后经证实系伪造)的淘金贷正式上线,其通过互联网宣传与社交网络互动招揽客户,利用“秒标”形式发放高收益、超短期限的借款标的,在一周时间内获得超过100万元的投资款。68日,淘金贷突然无法登录,网站负责人失去联络,致使大量受“秒标”吸引的投资人血本无归,这也成为公安机关介入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第一案。自此开始,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开始受到公众的普遍质疑。

融宜宝事件201210月下旬,融宜宝法人代表、总裁王会师被证实发生意外死亡(死因至今未被公开),此后该公司副总裁、同时也是线下P2P合同中出借人的胡嘉宁被有关部门调查。虽然公司高层领导发生动荡,但是融宜宝平台并未关闭,继续维持运作。

有别于普通P2P网络借贷平台,融宜宝采取的是债权转让模式,其资金大部分都挂在高管账户上运行,由公司高管个人先将钱借给借款人,然后从金额和时间上拆细债权,转让给出借人。实际上,类似融宜宝债权转让式P2P模式在业内并不少见,由于这种模式涉嫌违规,监管层正在研究其性质问题。

优易贷事件20121221日,优易贷突然中止运营,网站负责人携款潜逃,上百位投资人被骗,总金额高达2000多万元,其中十余位投资人被骗资金超过100万元,成为迄今为止P2P网络借贷平台在国内诈骗金额最高案例。

优易贷在20128月上线,通过上千万元的“秒标”活动,用五个月时间累积了大量客户和借款资金,拥有良好市场口碑。然而优易贷名义上的母公司发布声明曝光其虚假身份之后,优易贷瞬间倒塌,其“庞氏骗局”的真面目被揭露出来。

可怕的赚钱效应

P2P网络借贷在中国的发展仅有短短五六年时间,尤其是在2010年之后获得爆发式增长。截至目前,P2P网络借贷公司已经有千余家之多,投资P2P网络借贷的资金已经超过百亿元。中国开放民间金融市场的大环境,加上强烈的民间借贷需求,似乎让P2P网络借贷迎来了春天。

对于P2P网络借贷公司的成立,有人算过一笔帐:几个在银行、基金行业工作过的朋友,将手里的客户资源汇集一下,用几千块钱买一套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模板,去工信部以电子商务的名义注册一家公司,租个小区公寓当办公室,不到三万元就能让一个P2P网络借贷平台红火上线。

事实上,很多P2P网络借贷公司就是这样成立的。在整个P2P网络借贷行业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与经营方式的时候,各种P2P网络借贷公司纷纷上线经营,使得相关网站域名一时间“洛阳纸贵”。整个行业已经形成了一种赚钱效应,越来越多的人相信P2P网络借贷行业能够在短期内赚钱,甚至赚大钱,超过20%的收益回报似乎已不值一提。

一个行业形成所谓的赚钱效应是可怕的。P2P网络借贷公司看似只是建立一个互联网平台,让买卖双方自行配对完成借贷关系,自己收取利息差价和手续费。但实际上这涉及了金融服务与互联网技术两个领域的融合,公司既需要对借贷人的资质进行审核,对坏账进行风险把控,又需要建立完善的互联网监测机制,保护信息数据安全。作为一个新兴的金融行业,P2P网络借贷出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能否吸取经验,自我成长。

然而,任何行业一旦被套上了赚钱的光环,人们往往就不再考虑如何让它平稳有序地发展,而是希望趁着政策宽松和市场渴求的浪潮,狠狠地从中赚上一笔。于是,许多所谓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已经成为金融欺诈和非法融资的便捷手段。面对良莠不齐的P2P网络借贷平台,投资者也对这个行业的制度产生了怀疑。

三条生死线

对于整个P2P网络借贷行业来讲,有三条生死线是经营者不能跨越的,否则就会演变为一种政府与市场不容许的违法行为,不仅损害公司的经营运作,更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维系与发展。

第一条生死线是“信誉风险线”。任何一个公司与行业,一旦信誉体系倒塌,必将走向绝境,再无兴起的可能。金融服务公司更要注重信誉市场的建立,让投资人认同公司价值,继而愿意把资金交给公司运作。P2P网络借贷平台无抵押形式的借贷关系,本就容易造成较高的违约率,加上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信用评级制度,使得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贷风险与追缴成本远高于其它金融机构。

翼龙贷总经理王思聪指出,如果团队没有IT互联网经验,没有金融背景,没有风险控制意识,仅仅凭借对未来的预期以及自以为完善的规划就投入P2P网络借贷行业,会发现这个行业投入的资金门槛的确不高,但是会面临很高的经营风险。一旦坏账率增加或者运营出现问题,整个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誉度会瞬间崩溃,结局只有倒闭。

第二条生死线是“资金命脉线”。P2P网络借贷虽然属于互联网金融领域,但是平台公司如果没有良好的信誉担保与风险保障,是没有一个借款人敢于在这里进行投资的。目前很多P2P网络借贷平台都会保证投资人本金安全,即使借贷人到期未能偿还贷款,P2P网络借贷平台也会用自己的资金先垫付给投资人,然后启动追债程序,从而维持整个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体系和经营秩序。

近两年来很多倒闭的P2P网络借贷小公司,基本上都是资金链出现问题,不仅是经营的问题,更多的还是无法维持对投资人的代付。部分公司向资金借出者担保本金“安全”,一旦贷款人无法偿还,出现了大面积坏账,只有靠“借新债还旧债”的手法来继续吸引更多的资金借出者。这种“饮鸩止渴”的办法,让P2P网络借贷戴了“庞氏骗局”的帽子。

第三条生死线是“政策高压线”。中国政府近几年虽然有条件地开放了民间金融市场,但绝对不是放任不管的态度。非法集资以及放高利贷一直以来是政府打击非法金融机构的红线。如果P2P网络借贷平台跨越了这条线,虽然一时之间不会成为政府打击的对象,但是当政府的金融政策收紧,P2P网络借贷行业将会面临灭顶之灾。

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指出,真正的P2P网络借贷公司,只能是作为一个第三方平台,为出借人和借贷者提供交易场所,收取一定费用,P2P网络借贷公司是不能够动用客户资金或者参与交易的。那些提供居间交易,吸收客户资金放贷或者提供担保的公司,虽然打着P2P网络借贷的旗号,但是做的根本不是网络借贷的工作。

勇敢者的游戏

在当前的金融结构下,大量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难以满足,P2P网络借贷模式可以作为对政策的补充出现,从而为整个行业提供极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工商、金融等法律法规对该行业的准入资质、信息披露、内部管理等未作具体要求,也未明确具体的行业主管部门,使得这个行业也有着众多法律空白与监管盲点。

而一旦P2P网络借贷公司越过生死线,不仅会触及法律,还会带来极大的市场风险,滋生出金融诈骗行为,损害投资者利益,令整个行业的声誉受损。

互联网是一个奇妙的舞台,在这里,每一天都在上演着神话,每一天也都在泯灭着奇迹。P2P网络借贷的发展起源于市场的需要,成长于政策的包容,自身并没有完善的经营标准与体系,甚至没有企业规范与行业引导。这是一种还在自我探索的市场化互联网金融行业,在摸索中前进的经营者,有的人抓住机遇,将公司引上坦途;有的人踏上歧路,跌入万丈深渊。

 

(刊登于《理财师》杂志2013年4月刊,版权所有,请勿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