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人古董商李鉴宸: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7501”瓷对当代中国陶瓷的深远影响

标签:
历史收藏图片文化杂谈 |
分类: 2021 |
一、开创了当代日用瓷艺术与功能完美兼顾的先河“7501”瓷是诗与歌的交织,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汇,是个人风格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的稀世绝品,因此其思想艺术价值,是历朝历代御瓷所不及的。“7501”瓷又是当代中国陶瓷集工艺技术、科技成果、生活艺术化为一体的日用器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辉和现代科技成果的自信在“7501”瓷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率先达到国际卫生检验标准
明清以来景德镇釉上彩绘瓷的釉上彩是将铅作为溶剂,
经过800的烧结化合,化学稳定性能仍然较低,抗酸碱腐蚀能力弱,铅易溶出。国际卫生检验标准规定日用瓷铅的溶出量不得超过百万分之五,而“7501”瓷器经过反复试验,最终达到了国际卫生检验标准,成为新中国以来首套达到国际卫生检验标准的日用瓷。
三、推动国内日用瓷产业发展
景德镇“7501”瓷问世之前,国内的日用陶瓷生产仍处于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阶段,缺乏用现代科学实验手段从事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和国外陶瓷产业有较大差距。“7501”瓷的研制,为国内日用陶瓷生产制作积累了经验,作出系统全面的科学总结。“7501”瓷生产的实验报告和数据资料,为今后景德镇日用陶瓷产业现代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培养出一大批当代陶瓷产业的中坚力量
“7501”瓷从立项到研发再到生产,调集了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乃至景德镇市陶瓷行业最优秀的专业人才,汪桂英、王锡良丶张松茂、徐亚凤、戴荣华、刘平、嵇锡贵、辛青山等一批参与项目的技术骨干日后成长为陶瓷领域的领军人物。
五、研产模式对国家用瓷的研发有积极影响
“7501”瓷器的制作,虽然在极其保密的状况下完成,但是在制作模式、工艺、标准等方面对景德镇陶瓷生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对外交往中,景德镇陶瓷精品常作为国礼瓷赠予外国政要和国际友人,如20世纪70年代初赠予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尼克松杯”;1980年邓小平出访时赠予泰国国王的瓷雕“六鹤同春”;送给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瓷像托盘;送给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的青花玲珑咖啡具等等。“7501”瓷在工艺变革、艺术创新以及力求极致、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对景德镇后来的国家用瓷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釉下红梅茶杯
李鉴宸国内事业部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