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人古董商李鉴宸:庆祝中国建党100周年之“7501”工程的由来

标签:
历史收藏图片文化杂谈 |
分类: 2021 |
“7501”毛泽东专用瓷的横空出世,在中国现当代陶瓷史上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们存世稀少,弥足珍贵,在艺术价值和工艺技术方面均达到前所未有、登峰造极的高度。其举世瞩目、光彩之极的背后,饱含着瓷都景德镇儿女对毛泽东的无比崇敬和热爱,每一道工序,每一笔线条都充满着感情和温度。正因如此,观而久之,内心甚为感动。
实验品釉下酱油碟
据原中共江西省委警卫接待处处长、省公安厅副厅长黄庆荣回忆:1974年,毛泽东主席在湖南疗养,中办主任汪东兴打电话给黄庆荣,叫他到湖南去,布置毛泽东到江西视察时的警卫接待工作。在湖南省委警卫接待处,他们将湖南烧制的瓷器给黄庆荣看,瓷器上的图案是毛泽东平时喜欢的梅花。但是,黄庆荣觉得这些湖南瓷又大又粗,便说景德镇的瓷比这要好多了,汪东兴主任笑笑,问:“你们能烧吗?”于是便有了在景德镇烧制毛泽东用瓷的这件事。黄庆荣说:“这些事主席都不知道,当时主席身体状况不好,也不可能给主席汇报这些小事。”
黄庆荣拿了两小件湖南瓷,于1975年1月底来到景德镇,找到当时的市委书记李克时,告诉他要给中央领导订制一些家庭生活用瓷,并要求他绝对保密密。李克带黄庆荣到各个瓷厂参观,最后将任务下达给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完成。黄庆荣来到研究所,召集该所负责人开会,传达江西省“革命委员会”领导的重要指示:要为一位“伟人”生产制作一套生活用瓷。这位“伟人”的名字暂时不公开,但可以告诉大家,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军事家、伟大的诗人”。紧接着,又交代了研制这套瓷器应把握的基本设计思路:必须能代表当代中国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而且超越前代;造型上要做到既美观又大方,同时还要考虑到这位“伟人”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图案及色彩要符合这位“伟人”思想和情趣。并且宣布将这项任务定名为“7501”工程,这次研制的产品称“7501”瓷。
在短短几个月中,大量的人力和资源被安排到景德镇进行隐秘的瓷器生产,任务完成后,为了保密,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不但未作项目研制报告,就连当年的年度工作总结也只字不提,因而外界一直不知道此事。
汪东兴与毛泽东
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外景
资料扩展:
毛泽东把人身安全托付给汪东兴:“他在我身边,我习惯了”
1949年冬,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亲率中共代表团第一次访问苏联。访苏之前,他就选定由汪东兴负责警卫工作。汪东兴在日记里这样记述:
一九四九年8、9月份,毛主席给我下达了准备出访苏联的指示。由我具体负责毛主席的保卫工作。为确保毛主席此次出访的安全,派了足够的兵力负责从北京至满洲里沿线桥梁、涵洞、制高点的警卫工作,我具体负责毛主席专列和他身边保卫工作……
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不仅把中南海警卫任务交给了汪东兴,他个人出国的安全工作也交给了汪东兴。汪东兴为了毛泽东安全和方便,考虑问题十分周到,做工作也非常细致。在他领导下,中南海没有出现一次重大安全事故,他所负责的中央党政军机关警卫工作中也没有出现重大漏洞。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汪东兴:“他是一直要跟我走的,别人我用起来不放心,东兴在我的身边,我习惯了……”
毛泽东外出视察,大都是由汪东兴负责警卫工作。例如,毛泽东1963年考察黄河,1965年重上井冈山,1966年在武汉游长江,警卫工作都由汪东兴负责。
在特殊情况下,毛泽东还委派汪东兴做他与某些重要人物之间的联系人,毛泽东对这些人的保护,以及处理意见,都交由汪东兴去办理。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大革命”初期,邓小平被打倒后,毛泽东保护邓小平的办法都是交由汪东兴落实的。
毛泽东对某些重要人物表达意见,也是经常派汪东兴转达,他还经常派汪东兴代表自己去看望、关照受到冲击的老干部。汪东兴在见这些老干部时,也能如实、完整地表达毛泽东的意见。
毛泽东对汪东兴的信任还体现在自身的工作安排上。毛泽东的有些工作安排,别人也许不知道,甚至连江青也不清楚,但一般汪东兴是知道的。1970年庐山会议期间,江青要想知道毛泽东的行踪,需要向汪东兴打听。因为汪东兴直接负责毛泽东的安全警卫工作,一般没有交代,别人都不会过问。毛泽东实际上是把自己的人身安全都托付给了汪东兴。
国内事业部助理 上官浩微信 18801960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