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加坡华人古董商李鉴宸:浅议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修内司、郊坛下问题

(2021-10-14 11:10:55)
标签:

365

历史

收藏

图片

文化

分类: 2021

重阳节,我发现今天最无耻的事情是我昔日的好兄弟,竟然发短信问候,我2015借给他180万元,当时说是借期一年,利息都没要,结果在我老婆反反复复催收下,2019年才全部还给我,还说我不仗义,实在太可笑了。我不管你拿钱干吗去,用了3年多,2017年过年发的特产龙虾都是过期的,日期在包装上写着的,过期半年了,害我在兄弟面前丢脸,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当初你落难时候,你房车、游艇是谁帮你出手的,是我李鉴宸,做人不讲信义,现在还想跟我玩,做梦吧!

                               ------李鉴宸

 新加坡华人古董商李鉴宸:浅议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修内司、郊坛下问题


南宋官窑受北宋官窑和汝窑的影响,喜仿古代青铜造型,器以小品为多,当然也有大型贯耳壶和盆、洗(见发掘物、传世品)。胎为黑灰(紫金土)、深灰和黑紫色坚质胎体,器之圈足或宽平齐或窄足,有薄胎薄釉和薄胎厚釉,釉质肥腴,断面视觉釉有三四层之多,清澈明亮或含蓄、凝腻,有开片与无片,片有大小。片纹以切裂间以白纹路如冰裂的斜切纹为美,亦系最为典型的特征,不同于龙泉窑仿官之现象。传世品以北京故宫博物院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为大宗,既有此类釉面又有釉质较厚且显浑浊含蓄之釉,前者釉面有大的开片或间斜切白片纹,器胎有黑、黑褐、灰色,口部窄小不存釉,釉薄,垂流至口下囤有凸起如同釉弦环,内胎呈紫色名紫口”,底有圈足呈黑色铁足”,釉裹足者为支钉烧,器底足内之釉面往往是与器身内外统一的色釉相异,这一特殊现象亦是一明显标志,当为窑火所致。后者釉面含蓄凝腻不亮,其与金丝铁线特征的哥窑之器在釉的方面有一致之处,故而素有官、哥不分之说。此类釉除名为传世官窑之外,与明清任何一朝的作品均不相同,既似南又似北,在这点上同传世哥窑的情况具有共性,风貌特殊。

新加坡华人古董商李鉴宸:浅议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修内司、郊坛下问题

恰是这类釉凝腻不亮者在恢复北宋官窑工艺的过程中,20世纪60年代在河南省开封市工艺美术品厂仿制成功。因此北宋官窑出自开封(汴京)还是有可能的,这有待日后的发现,也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它与浙江省萧山县现代仿制之官窑为两种不同类型。萧山烧制的仿官,釉面明亮,如同乌龟山出土物及龙泉窑的作品。两者各具有其地方特色与传统性。

新加坡华人古董商李鉴宸:浅议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修内司、郊坛下问题

传世官窑中确有上述两类不同釉的器物,乌龟山官窑遗址的出土物与故宫两院所藏的官窑有相同的一部(前者),但是与所举后者之器尚有差异。既然传世哥窑的化验结果非系南方产品,那么这一类与其相似的理当也非南方产品,都是南或都是北,究竟这类的窑址在何处,到哪儿去寻,仍需再探索再认识。

新加坡华人古董商李鉴宸:浅议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修内司、郊坛下问题

官、哥二窑之器,目前不见宋皇陵出土物。但对传世品来讲,历史上有无出土物、抑或全系自然传世今天也无从得知,但据说宋陵虽未经发掘,实多失盗。发掘宋真宗生母元德李后陵未见有此,但某些名士墓葬如上海青浦县元代画家任仁发家族墓,出土有贯耳瓶和戟耳炉,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相同。苏州东山也有墓葬(不详)出土的贯耳瓶(与任氏墓出土物同)。南京北郊明初洪武四年(1371)汪兴祖墓出土葵口盘,安庆出于窖藏的有盘、盏与把杯,新安海底沉船有双耳鼎炉均是一类。甘肃兰州汪氏墓群出土盘口瓶与浙江宋墓出土一件碗是同一类。江苏扬州出土的贯耳瓶与南京明中期太监吴经墓出土的贯耳瓶和双耳炉为同一类,其胎薄,釉色灰白,口部涂染泛胭脂紫色的亮釉,工艺粗糙,倒符合成群队的哥窑器物。故宫博物院也藏有元代哥哥洞类香炉,它与宫廷原藏的大部官窑风格不一。

新加坡华人古董商李鉴宸:浅议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修内司、郊坛下问题

墓葬出土物往往是年代的最下限。根据元明时期的墓葬情况,估计不会没有前朝之物入葬,可能会有较早的器物,明鲁荒王朱檀墓就是一例。是早先的还是当时的,结果都是推论,当然不够科学。

新加坡华人古董商李鉴宸:浅议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修内司、郊坛下问题

历史上发现的官、哥窑传世品多系在皇室后裔与权贵之手。故宫博物院藏宋官窑圆洗来源于皇裔桂月汀,葵花式洗、温器等,常出自天津、上海、扬州、苏州及山东地区,也多系清皇后裔或互为姻亲之家、官宦巨贾之门,包括故宫和上海等博物馆所藏均有来源于此的。流传民间之器偶有发现,多糙旧、油渍、残破、补铅、镶铜、修配、磨口、去足,多数重裂,非一时所致之伤,由其陈旧之貌看,非为年浅之物,看来历史上对之也很为珍视,如觚、炉之类加镶铜口。其葵口折腰式浅碗为宋代定、耀及其他窑极为风行的造型。

新加坡华人古董商李鉴宸:浅议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修内司、郊坛下问题

明《宣德鼎彝谱》有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等窑器的记载。清乾隆弘历题之《官窑瓶子歌》:“官窑名始宋南渡,后苑制效政和故。成章提举惟御用,臣庶弗敢过而顾。即今六百有余载,晨星一二犹或遇,鬻从市庙供人玩,谁知当今法令固。不啻斯矣堪慨叹,即殷是周相鉴处。从文中看乾隆当是受古文献影响而认识,从中也可窥见官窑器彼时入市肆供人购置玩赏。

新加坡华人古董商李鉴宸:浅议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修内司、郊坛下问题

明代景德镇已有仿制官、哥、汝、钩。清代雍正、乾隆二帝对官、哥窑器颇爱,命景德镇御窑厂仿旧烧造,有署皇帝年号款,但也有专为摹古命烧仿制的好些不具年款的器物,别具风格。乾隆赞官窑器的御题诗不乏其数,信选一首:“挣钉犹是宋窑还,冰裂纹存泑水滋。一例凤凰山下土,不经陶炼孰称之。地处风凰山麓的乌龟山下的郊坛官窑遗址经发掘后,今已建立官窑博物馆,展出发掘品供研究与鉴赏。老虎洞窑址出土物很多,有与故宫两院藏品及散失海内外的传世者相同的,当是官窑的另一处所。

新加坡华人古董商李鉴宸:浅议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修内司、郊坛下问题

北宋官窑与南宋官窑修内司、郊坛下的问题,虽有历史文献记载,有的可信,当然也可能有误。现今的发现也仅是其中之一二,能否再现,或全部予以肯定,如何依科学头脑与实物考证判断也需留有余地,当然解决了历史问题最好。但历史毕竞是历史,有的多系推测,何者是南,何者是北,是一是二是三恐还需很长时间验证,此姑且作为议。

新加坡华人古董商李鉴宸:浅议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修内司、郊坛下问题

李鉴宸于澳门执笔

20211014

李鉴宸国内事业部助理 上官浩微信号 1880196047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